文档详情

申论范文:论网络强国建设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50KB
约4页
文档ID:536012397
申论范文:论网络强国建设_第1页
1/4

申论范文:论网络强国建设从网络大国走向强国,不仅是一种关系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也是世界发展的福音通过发展,中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网络顾客大国世界前所未有地关注中国,既看重中国网络已经获得巨大成就,也评估中国网络强国建设在全球形成的深远影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网络强国道路,提高执行力,就必须苏醒地看待成就、问题和影响,从而保证看得远、走得正、踏得实随着建设网络强国目的的提出及其战略路线、环节、举措的逐渐明晰,网络强国建设进入以执行促实效的新阶段中国网络空间建设在经历了跟随、参与之后,正在进入主导阶段的新起点在这种核心时期,我们既要看到已有的成就,立足世界网络顾客大国的基本,也要看到与网络强国的巨大差距,将其转化为不断奋发图强的巨大动力,更要对的结识网络强国建设的世界性影响,为中华民族崛起营造更加良好的全球网络环境然而网络大国并不等于网络强国,网络强国需要的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体现,不仅仅意味着网民数量的超大规模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意味着将网络应用转化为经济生产与国家治理的超强能力,以及为维护自身安全而享有网络治理规则和治理目的上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目前,中国距离网络强国尚有不小的差距。

一方面,从网络空间发展平均质量上来看中国只处在一般发展中国家之列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衡量信息社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指数(IDI)全球排名86位;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信息科技报告》显示,中国网络就绪指数(NRI)全球排名62位联合国经社部《全球电子政府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全球排名70位透过国际网络空间发展水平的三项权威指标不难看出,中国在网络整体质量上与发达国家还相距甚远,仍属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另一方面,中国网络核心技术能力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网络安全保障任务艰巨一方面,我们在信息技术方面起步较晚,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技术长期依赖西方技术,没能形成完备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运用技术产业优势,通过研发和定制多种网络袭击武器实现网络监控、网络袭击和网络威慑试想,如果在核心技术无法自主可控的状况下,我们所建的网必然是“没有防备的网”,是易窥视和易被打击的“玻璃网”,加之国内网民个人信息素养发育的不够成熟,国内个人、公司(社会组织)、政府无不处在被窃听、干扰、监视、欺诈、泄露等多种信息安全威胁之中,网络安全处在极脆弱的状态。

仅就网站来看,,国内被篡改的中国网站数量为24034个,较增长了46.7%;被植入网站后门的中国网站高达76160个,其中政府网站有2425个面对国家网络安全、网络经济安全、网络社会安全以及个人隐私权保护等如此广泛的信息安全威胁,我们尚没有形成足够的安全保障手段和能力此外,中国在有关网络空间国际战略以及全球治理规则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上仍处在弱势地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握的核心技术与原则,一方面,在话语上高调宣扬“先占者主权”原则下的网络自由行动,以期为其信息战、网络战开辟道路和提供法理根据;另一方面,在国际战略上已经建立起一整套涵盖网络空间战略、法律、军事和技术保障的网络防控体系,以期不断巩固并改善其自身对全球网络空间事实上的绝对控制美国发布了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明确提出如果美国的网络受到袭击,可以像政治、军事和经济受到国外袭击同样动用武力对对方进行打击同步,西方国家还频繁启动贸易保护安全壁垒,美国对国内华为和中兴进行的长达一年的安全审查,问题的焦点无关产品价格也非质量,而是信息安全我们在网络强国建设过程中将始终面临着网络监管与网络自由的价值对立、既有大国的战略猜疑甚至抵制,以及我们在网络空间的能力特别占领网络空间制高点的能力和实力还非常有限的严峻现实。

建设网络强国,有助于推动民族复兴大业,塑造中国国际形象中国要建设网络强国这是今天中国政府对网络社会的科学判断,也是中国政府对当今世界的庄严承诺这一目的承诺有助于提高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有助于赢得国内民众对国家各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网络强国,有助于变化网络空间不均衡现状,创立全球治理新秩序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网络空间的后起之秀,中国建设网络强国,一方面会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网络空间能力差距逐渐缩小,一方面消解网络空间目前这种不均衡发呈现状,变化美国在网络空间的一超独霸现象,另一方面为发展中国家树立楷模,坚定她们对网络空间后发优势的信心另一方面,建设网络强国,中国必将更有力量团结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推动网络空间治理秩序的全面变革,更有效地参与网络空间价值观的建构、网络空间行为原则的制定以及网络空间国际议程的规划,将“和平、安全、开放、合伙”这些中国珍视的价值原则和“多边、民主、透明”这些中国政府始终强调的政策主张纳入新秩序构建之中,规划一种让多数国家特别是那些在技术、软硬件资源临时处在劣势的行为体都可以从中受益的全球网络空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