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政史开卷考试 摘 要: 开卷考试是近年来政史学科评价制度的一种尝试和考试突破,开放性命题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能考察学生对课文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的驾驭状况,又考察学生联系社会和自身实际实力现在实行开卷考试,把学生从繁重的识记中一下子给解放出来了而这种形式的考试无疑是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 初中政史 开卷 初中阶段,学生要学的科目特殊多,列为中考的就有七门学科,这其中特殊是政史两门学科要识记的内容比较多如历史就有七本书,政治假如加上每年的材料和时政内容,也有六本书之多学生要识记的内容之多是可以想像的现在实行开卷考试,把学生从繁重的识记中一下子给解放出来了我们早就提出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其始终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执行,而这种形式的考试无疑是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 开卷考试的特点是:开卷考试对明确的相对限定的概念定义或明确表述的事务、状态等考查少,对问题的相识、分析和解决过程考查得较为深化,尤其是易于考查学生选择信息、组织信息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实力在现在这个信息化的世界里,学生的这种实力是特别重要的。
因是开卷考试,老师过去采纳满堂灌的方法明显已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老师必需重视对学生实力的培育,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学问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同时更要注意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化这样一来,就迫使老师不得不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采纳辩论、演讲、模拟法庭等形式,让学生参加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的老师充分运用手中教学资源,例如运用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既大开了学生的眼界,又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有的老师在布置作业 上下功夫,如叫学生回家帮妈妈洗一回脚,给老师写一句感恩的话,给同学说一句激励的话等,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双结合 下面就谈谈开卷考试的利弊: 1 开卷考试的主动性 1.1 开卷考试的好处在于激励学生思索、削减死记硬背量,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对培育学生深化分析问题实力、总结实力和创新思维都有很大好处,才可能发觉“怪才” 1.2 开卷考试的好处是可以翻书和查找资料,同学们心理上没有压力,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不会作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考出真实的成果。
1.3 开卷考试题“活”,强调对学生的情感、看法、价值观和学习过程的考查,更能考出学生的理解、应用实力,这是变更读死书,死读书的方法之一 1.4 开卷考试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博览群书,开阔视野 2 开卷考试的弊端 2.1 学生因为心理压力轻,会产生依靠心情,上课不仔细听讲,考试复习时用的精力少,而开卷考试的题量大,难度大,而学生经常不独立思索,急于翻书,结果奢侈了时间,做不完题目,而且答得牛头不对马嘴的多特殊是学习成果差的学生更为明显 2.2 在评卷中,由于材料分析题、探究题等大部分是开发性的题,答案不唯一,敏捷多样,因为阅卷老师的水平不同,把握尺度不同,繁重的阅卷任务下的心情不同,打分的随意性大,对学生、对任课老师、对学校都会带来不公允 2.3开卷考试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利用不好,反而会加重学生、老师的的负担,学生认为政史不用背了,把时间用在其它学科,学生连最简洁的人文学问都没有,使政史教学在教化上的地位下降 古人云:“开卷有益的确,博览群书能使人拥有高深的学问,能言善辩,受人敬重 古代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一点是不能否认的,杜甫所博览过的群书数不胜数,虽然很多书都被他翻烂了,翻破了,但书中的学问却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子里,在他写文章,作诗的时候,一连串的好词好句便从笔尖顺流而下,一篇篇的佳作名诗便流传千古,广泛传诵所以,多读一些有益的书,是能帮助我们写出好文章的书,是人类的养分品,是人类学问的源泉,就像一个文明的国度假如失去了书的文化,那么这个曾经富丽繁华的国 度便会遭遇到灭亡的威逼所以说,人是决不能离开书籍的 然而,现代社会的人民却推翻了古人“开卷有益”的说法,因为他们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当然“开卷未必有益”这一说法并不是说多读书无益,而是说多读那些不健康的书籍便会对身心造成影响,没有好处当你越读地多那些不健康的书,你的中毒就会越来越深,从而导致你沦落,跌落万丈深渊,恒久没有翻身的机会,那该是一个多么凄惨的命运啊!一个人的美妙前途就在于他所选择的书籍的种类,假如他所选择的是有益的书籍,那么他的前途将一片光明;假如他选择了那些不健康的书,那么他的前途将会是一片黑暗,但假如他能刚好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我信任他也能有美妙的前途所以说:“开卷未必有益”这一说法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多读书当然是件好事,可肯定要读有益的书,不能读有损身心健康的书。
实行开卷考试后,老师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要变更,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也必需随之变更假如老师不变更,当然学生也无法适应开卷考试,老师不仅要“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曾东平:《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分析》(J),《中国教化学刊》2022年第04期 [2]曾东同等:《老师利益与课程改革合法性的探讨》(J),《教化发展探讨》2022年6期 [3]教化部:《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22年7月 [4]王向阳:《课改风来满眼春》(M),河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5]《2022年湖南省初中毕业考试标准/思想政治》[Z] [6]李志宏 邱孝玉 熊文君.新政治,新中考[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2.1928,1932 [7]王少川.好用文写作教程[M].华中师范高校出版社,19101.118-122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