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射频识别技术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15MB
约16页
文档ID:592535220
射频识别技术_第1页
1/16

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齐思婷150405056 背景 射频标签是产品电子代码(EPC)的物理载体,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 并对其进行识别和读写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作为构建“物联网” 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关注RFID 技术早起源于英国,应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辨别敌我飞机身份,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商用 目录02030401射频识别技术介绍.技术发展及应用实例工作原理和接口协议射频识别技术的组成部分及其特点 定义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 组成部分•应答器:应答器:由天线,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一般来说都是用标签作为应答器,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应答器就是指能够传输信息回复信息的电子模块,近些年,由于射频技术发展迅猛,应答器有了新的说法和含义,又被叫做智能标签或标签•阅读器:阅读器:由天线,耦合元件,芯片组成,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RFID读写器或固定式读写器RFID电子标签的阅读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应用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是应用层软件,主要是把收集的信号进一步处理,并为人们所用 .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4可重复使用现今的条形码印刷上去之后就无法更改,RFID标签则可以重复地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1快速扫描RFID辨识器可同时辨识读取数个RFID标签!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一维条形码的容量是50Bytes,二维条形码最大的容量可储存2至3000字符,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性能特点 工作原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的具体工作过程①读写器将设定数据的无线电载波信号经过发射天线向外发射②当射频标签进入发射天线的工作区时,射频标签将被激活并将自身信息代码经天线发射出去③系统的接收天线接收到射频标签发出的载波信号后经天线的调制器传给读写器,读写器对接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送后台电脑控制器④计算机控制器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射频标签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机构的动作⑤执行机构按计算机的指令动作⑥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各个监控点连接起来,构成总控信息平台,根据不同的项目设计不同的软件来完成要达到的功能  接口协议• 空中接口通信协议规范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信息交互,目的是为 不同 厂家生产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性ISO/IEC制定五种频段的空中接口协议,这种思想充分体现 标准统一的相对性,一个标准是对相当广泛的应用系统的共同需求,但不是所有应用系统的需求,一组标准可以满足更大范围的应用需求。

010203040506ISO/IEC 18000-7适用于超高频段433.92MHZ,属于有源电子标签ISO/IEC 18000-6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高频段860~960MHZISO/IEC 18000-4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微波段2.45GHZISO/IEC 18000-3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高频段13.56MHZISO/IEC 18000-2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适用于中频125~134KHZISO/IEC 18000-1信息技术基于单品管理的射频识别—参考结构和标准化的参数定义接口协议 RFID技术发展及应用实例 1970-1980年年1990-2000年年1940-1950年年1950-1970年年1980-1990年年2000-至今至今雷达的改进和应用 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

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技术发展技术发展 应用实例1、高速公路收费及智能交通系统2、生产的自动化及过程控制3、车辆的自动识别以及防盗4、电子票证5、货物跟踪管理及监控6、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7、邮件、邮包的自动分拣系统8、动物跟踪和管理9、门禁保安10、防伪 应用实例 感谢大家观看感谢大家观看THANK YOU FOR WATCHING 16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