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劝世文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0KB
约56页
文档ID:470619459
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劝世文_第1页
1/56

明代高僧憨山大师劝世文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她人过错扬 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 历来硬弩弦先断,每见刚刀口易伤 惹祸只因闲口舌,招惹多为狠心肠 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必论短长, 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无妨 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 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沉着定主张 谄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一剂养神平胃散,两盅和气二陈汤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罗状元醒世诗话——罗状元修行心路历程全纪录、罗洪先醒世诗 25 首 原诗作者:罗洪先      罗状元名洪先族谱称彦明公她生於明代嘉靖年间,(一说嘉靖八年中状元),江西省吉水县人出家后法号念庵出生未及两月,爸爸就死了母四十多岁,生了子亡了夫,祸福相连,家庭生活,勉强过得她始终於苦难中,养育了她她很聪颖,喜欢念书,念过的都能背诵。

二十多岁时,考到头名进士为人公正,人格崇高,办理事务,忠直殷勤 其一 自古为人欲见机   见机终久得便宜 人非已事休招惹   事若亏心切莫为 ﻫ得胜胜中饶一首   因乖乖里放些痴 ﻫ聪颖少把聪颖使   来日阴晴未可知 仕官后来益加勤读,受了阳明学的影响特别『良知说』感化了她的言行王阳明云:『心即理,良知是本体,遍满宇宙,凡圣俱有,气禀偏正而差,良知无私,唯恐物欲蔽塞』儒的物欲,佛的无明,同是烦恼、邪见妄执因愚而有物欲,因物欲而生苦恼状元认定物欲就是道法的魔军,罪恶的本源从此后来变化了她的人生观,无欲为本,把富贵当作浮云 其二要无烦恼要无愁   本分随缘莫强求 ﻫ无益语言休着口   不干已事少当头 ﻫ人间富贵花间露   纸上功名水上沤 看破世情天理处   人生何用苦营谋 ﻫ 做官多麻烦,不舒服,不自由,闹市场中,不能修道,她终於求道心切,愈讲究愈生爱好 其三 新命传宣墨未乾   栉风沐雨上长安 ﻫ低头懒进三公府   跣足羞登万善坛 ﻫ闻戒固多持戒少   承恩容易报恩难 ﻫ何如及早回头看   松柏青青耐岁寒 ﻫ  她又看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得了深刻的感悟渊明是晋末宋初的隐逸诗人,曾著《五柳先生传》表达了她自己的人生观。

辞云:『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世与我而相违…感吾生之行休己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何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里状元想仿于渊明,辞官隐居,栽花种菜,做个逍遥人 其四终日忙忙无了期   不如退步隐清居 ﻫ草衣遮体同绫缎   野菜充肌胜饱肥 世事纷纷如电闪   轮回滚滚似云飞 今日不知明日事   那有工夫理是非   她看了世人,太重于名利,名利重而身心忙,愈来愈厉害,遂而失了生命她又感觉人生的无常,痛苦难堪,不早回头,恐怕无法救度了 其五得失万事总由天   机关用尽枉徒然 人心局限性蛇吞象   事到头来螂捕蝉 ﻫ无药可延卿相寿   有钱难买子孙贤 ﻫ得过一日过一日   一日清闲一日仙 ﻫ   成果她辞了官,逍遥自在,居家教子,其子已十岁,一日欲试其子的学力,把「对」作试题问:『天对什么?』只因儿子幼稚,尚未顺口答对,看见妈妈在傍,指地教示,即见地上一堆鷄屎,答云:『天对鷄屎』,状元发现了儿子愚钝而失望,又问:『父对什么?』,又不会,妈妈拍拍胸前,子就答云:『父对乳!』状元喝道:『冤枉你!读书何用?』,状元懊恼了怀疑着为什么辞了官?所谓清闲在那里? 其六急匆匆忙苦追求   寒寒暖暖度春秋 ﻫ朝朝暮暮营家计   昧昧昏昏白了头 是是非非何日了   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   万万千千不肯修 ﻫﻫ   她感觉烦恼是有贪爱的成果,因有烦恼才有生死轮迥,烦恼是解脱的魔军,正法的劫贼,真的可怕了! ﻫﻫ其七为人不可不回头   名利英雄有日休ﻫ千种情怀千种恨   一分荣辱一分忧 红尘大厦千年计   白骨荒郊一土丘 ﻫ开口对人闲借问   为谁不了为谁愁   她感觉所有的苦恼都由执相而生,人、我、众生、寿者四相由遍计所执而生业惑,修道者最佳打破四相。

这里她就把『外游』为辞,而跑走了 其八衣食无亏便好休   人生世上一蜉蝣 石崇不享千年富   韩信空成十大谋 ﻫ花落三春莺怨恨   菊开九月雁悲愁 ﻫ山林幽静多清乐   何必荣封万户侯 其九万世由天莫强求  何必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  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适宜结  各自回身看后头   她已经离开了虚浮的俗缘,断绝了一切的系累,出了家乡,游行各地,信步行,随路走,追怀过去,瞻望前程,路上又多风景,接受了自然的感召,仿佛脱下了一切的牵缠 其十别却家园出外游   当时冷眼看公侯 文章盖世终归土   武略超群尽白头 不如静坐蒲团上   莫惹凡间半点愁 一日三餐充饱腹   但休休时且休休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她已不干世事,成果投於鼓山出家,在厨房当行者作杂役,如是十三年间,假装愚钝,其实内秘菩萨心,外现凡夫相,相仿於寒山拾得 其十一荣辱纷纷满眼前   不如安分且随缘 身贫少虑为清福   名重山丘长业冤 淡饭尽堪充一饱   锦衣那得几千年 世间最大惟生死   白玉黄金尽枉然 ﻫ   她觉得修行人,应以慈悲为本,忍辱为先,以便随缘,才干适合於求道。

其十二宽性宽怀过几年   人生人死在眼前 ﻫ随高随低随时过   或长或短莫怨愆 ﻫ家富家贫休叹息   自无自有总由天 ﻫ平生衣食随缘过   才得清闲便是仙 ﻫ   她认定人生的苦恼概由无明而生,因此道人应以修心为本,止恶修善,清淡安分,不可强求贪婪,巴结,欺骗,虚伪,诡计等,都是由于物欲所致 其十三人情相见不如初   多少贤良在困途 锦上添花天下有   雪中送炭世间无 ﻫ时来易得金千两   运去难赊酒一壶 ﻫ堪叹眼前亲族友   谁人肯济急时无 ﻫﻫ   她对於尘世的纷杂,名利的厉害,人生的归趋等等看得很清晰,正是『觉今是而昨非』,这里修行的乐处说不完了 其十四有有无无且耐烦   劳劳碌碌几时闲 人心曲曲湾湾水   世事重重叠叠山 古古今今多变改   来来往往总循环 ﻫ将将就就随缘过   苦苦甜甜命一般 其十五堪叹人心毒似蛇   谁知天道转如车 去年妄取东邻物   今日还归北舍家 ﻫ分外钱财汤泼雪   骗来田地水堆沙 若将狡谲为生计   恰似朝开暮落花 ﻫ   修行的闲叫做清闲,没有业惑二障,她自从出家后来,身心安好,清闲而无牵累,杂务以外,坐禅念佛,看经参道,有一时忽然想起家乡的事情,心里有些伤心,就把自己心境的通过,作诗回示了夫人。

其十六为官终日细沉吟   紫绶无心懒整襟 阳业案前由我造   阴司地府有谁亲 愿将官职为仙职   除却凡心即佛心 ﻫ寄语贤妻休再问   从今不必问来音 ﻫ  夫人本是一种贤良的妇女,前已看出她弃世的心思,并无阻碍她,只有忍耐着,而今明白了一切,不单任其自由,并且赞叹她的志愿,鼓励她的道行,还要盼望她后日返来度她,完结善缘我们可以看出下面这首夫人回答状元的诗,真实的贞烈而悲哀了 其十七箴书一到折开吟   读罢小朋友泪满襟 ﻫ烈女不堪重改适   贤夫不必再相亲 ﻫ君今已悟为仙去   奴也随修舍色身 ﻫ但愿西方同善会   九莲台畔礼观音 ﻫ 这里笔者不觉流了热泪夫人从此后来在家奉佛,一面用心教子今据状元如下的回示,可以推定她对於家庭的事,已无何等的瞩望,至於夫人的改嫁与否,固然是不管了,可是夫人益加贞烈,费尽苦心,以子为伴,一师一徒,日课为乐,如是通过了十三年,成果儿子又考取了状元,名闻远布,由于是父子同科,一时亲朋满门,闹热如街市,但是这种现象,在洪先看起来,但是是凡尘的俗事 其十八富贵历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若三平两满休 ﻫ能自得时还自乐   到无心处便无忧 ﻫ而今看破循环理   笑倚栏杆暗点头 ﻫ   龙生龙子,虎生虎儿,夫人想把光荣的消息报慰丈夫,只因去向不明,无法投报,可是洪先听接了一切,舍不得回乡一次,及至状元府,站在门前,不肯进去,仆人觉得和尚化缘,入禀夫人,出告贫僧云:『夫人慈悲,施米一斗』,她不受,求见主人,仆认和尚贪心,复返报告,随出施钱一贯,她又不收,即索纸书,题诗云: 其十九斗米千钱我不收   十三年返家乡游 ﻫ儿孙自有儿孙福   莫为儿孙作马牛 ﻫﻫ  仆把诗稿入呈夫人,和尚跑走了,夫人明白了,跑出来,不见和尚,懊恼得很,派人前追又寻不到,探知僧由福州来,即令新状元到处探访,每逢僧人,即以罗汉鞋结缘,由于洪先脚底有痣可验,成果在鼓山认得,即迎回家,朝晚款待如王侯,可是正在修行中的洪先,锦衣玉食都已无爱好了。

 其廿十为人不必苦张罗   听得僧家说也麽 知事少时烦恼少   识人多处是非多 锦衣玉食风中烛   象简金鱼水上波 ﻫ富贵欲求求不得   纵然求得待如何 ﻫ   洪先的抱负在清闲,家人的企图在荣华,目的相反,虽是山珍海味,她的心神还是空虚,孝养也难挽留,反而招来了讨厌 其廿一贪名逐利满世间   不如破衲道人闲 ﻫ笼鸡有食汤锅近   野鹤无粮天地宽 ﻫ富贵百年难保守   轮回六道易循环 ﻫ劝君早办修行路   一失人身万劫难   儿子向她说:『生活事不算什么,所有需要,愿皆遵命』 她说:『余住鼓山近年,打碎常住碗碟七块,常念在心,要你归还』 即命配江西磁船满载,赔补鼓山 其廿二戈盾随身已有年   闲非闲是万千千 ﻫ一家饱暖千家怨   半世功名百世冤 ﻫ象简金鱼浑已矣   芒鞋竹杖兴悠然 ﻫ有人问我修行事   云在青山月在天 ﻫ   洪先求道心切,怕贪物质,堕落红尘,她为解脱生死,求道有年,今因被悃在家,身与心违,闷闷不乐,念起今世不修何世修?今生不度何时度?焦急了 其廿三看破红尘待若何   犹如新燕补旧窝 辛苦到头还辛苦   奔波一世枉奔波 ﻫ积金万两空白首   争名奋利尽虚浮 算起万般浑是梦   无如急早念弥陀 ﻫ   被请回来未及半年,只因世道无味,又逃走了。

即投於福建漳州龙裤国师,朝禅暮净,亲近了近年 其廿四尘世纷纷一笔勾   林泉深处任邀游 盖间茅屋牵萝补   开个柴门对水流 ﻫ得着闲眠真可乐   吃些淡饭自忘忧 ﻫ眼前多少英雄辈   为甚来由不转头 ﻫ   龙裤国师法号樵云,明代高僧,洪先受了她的指点而证得道果又洪先圆寂后,受赠『光禄少卿』追谥『文庄』她因叹息世人迷妄而发出醒世的警语,裨益社会的功德无量矣 其廿五独对青山一举觞   醒来歌舞醉来狂 黄金不是千年业   红日能消两鬓霜 ﻫ身后碑铭空自好   眼前傀儡为谁忙 得些生意随时过   光景无多易散场    附 1 : [ 洪先身世小传 ]   据说洪先前世为僧,今世父母年寿合算一百时,尚无儿子,某日到寺,斋僧拜佛求嗣,适一病僧苦无药服,乃赠财物,厚加哀怜,因是僧感其恩,死后投生投其家,当产时,其父见一僧跑入产房,将出声喝住,已开呱呱之声,即派人至寺探问,据报该僧去世将一年,因感灵异,命名洪先,传有诗文集,世人最喜欢唱念她的醒世诗歌 ﻫ附 2 : [ 虚云老和尚所讲:罗状元师父龙裤国师精彩片断 ]      ... ... 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