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牛奶蛋白过敏(CMPA)指南,2012欧洲小儿胃肠营养学会文献来源:JPGN 2012;55:221-229,相关名词,CMPA:牛奶蛋白过敏 AAF:氨基酸配方奶粉 eHF:深度水解配方奶粉 ESPGHAN:欧洲小儿胃肠肝病营养学会 AAP:美国儿童研究中心,内容,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临床诊断 治疗,流行病学,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广 发病率特点: 婴儿2-3% ,6岁以上儿童<1%高发年龄:1岁以前 许多母乳喂养婴儿可能出现牛奶过敏,牛奶蛋白通过奶制品摄入进入母乳中临床症状,FPIES:食物蛋白介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类似休克的症状: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呕吐、腹泻),,CMPA诊断流程,,病史、体格检查伴或不伴实验室检查,,过敏反应、速发型过敏反应,,诊断性食物回避 1.速发型或迟发型反应:1-2周 2.胃肠道反应:2-4周,,排除牛奶蛋白过敏、 特异性IgE测定,,临床症状无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特异性IgE阴性,特异性IgE阳性,,,标准化的口服牛奶蛋白激发试验 (开放、单盲或双盲实验),,无需牛奶蛋白饮食回避,,治疗性食物回避,,,,,阴性,阳性,诊断方法1,特异性IgE 、皮肤点刺试验(SPT) 适合所有年龄段的有效诊断方法 不需要联合诊断 阳性结果+相关病史,较大的诊断意义 阴性的检查结果并不能排除牛奶蛋白过敏,诊断方法2,斑贴试验、总IgE、皮内测试 斑贴试验:可应用于牛奶蛋白特异性抗体阴性患儿,但不被推荐(抗原选择无公认标准,且检查结果主观性强)。
总IgE增高不能诊断牛奶蛋白过敏 皮内测试:风险高,可能在个体上发生全身性过敏反应,诊断方法3,特异性IgG抗体及其他非标准化抗体、未成共识的试验及流程 特定IgG抗体及其他非标准化抗体在诊断牛奶蛋白过敏上非重要角色,也并非推荐项目 其余目前已知的相关检查均并非推荐项目 1.嗜碱细胞组胺释放/激活试验、淋巴细胞刺激试验、介质释放试验、内镜下过敏原激发试验目前应用于实验室中 2.美国指南指出面部温度记录、胃酸分解分析不必要 3.毛发分析、运动机能学、细胞毒性试验、皮电活动试验等对诊断CMPA无效诊断方法4,内镜、组织学 非典型且持久的胃肠道症状、生长发育不佳、缺铁性贫血,应进行内镜的多组织活检 宏观的损伤、组织学的发现(如粘膜萎缩、嗜酸细胞浸润)并非牛奶蛋白过敏的特征性或特异性表现 病史询问可了解其余与此发现相关的其他疾病,怀疑牛奶蛋白过敏,母乳喂养的儿童 1.母亲应继续母乳喂养,同时母亲的食谱中避免牛奶和牛奶制品 2.疗程:速发型反应:疗程3-6天怀疑迟发型反应(如直肠结肠炎):疗程>14天 3.营养咨询 4.注意其余过敏饮食 5.严重患儿:严重的特异性皮疹、合并并发症的过敏性结肠炎(低蛋白血症、贫血),需行特殊配方奶治疗 6.非确诊病例,也可应用AAF,怀疑牛奶蛋白过敏,非母乳喂养的儿童 1.牛奶蛋白或其余奶制品(如山羊奶、绵羊奶)均需严格避免 2.原母乳喂养的婴儿:回归母乳喂养,同时母亲需饮食回避 2.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建议eHF;症状严重,AAF;>6月、不接受eHF口味,大豆配方;2周eHF无效,AAF。
3. 包含乳糖的eHF可有效治疗牛奶蛋白过敏,且口感更好,但也可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4.特殊病例:如腹泻合并肠病,初次治疗可应用排除乳糖的eHF.,怀疑牛奶蛋白过敏,幼儿及大龄儿童(>2岁) 固体饮食、排除牛奶蛋白的液体饮食 严格控制牛奶、山羊奶、绵羊奶等 儿科营养学家高度推荐:避免潜在过敏原 对多种食物过敏的特异性体质患儿、患有嗜酸性细胞性肠炎:口服牛奶蛋白确诊试验前直接给予AAF,口服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开放、单盲试验 1.牛奶蛋白的种类:(1)>12月,巴氏消毒的新鲜牛奶(2)>3岁,无乳糖,包含牛奶蛋白的牛奶 2.牛奶蛋白的量:间隔30分钟,常规逐渐予以1、3、10、30、100ml;如曾有严重反应,逐渐予以0.1、0.3、1、3、10、30、100ml如无反应,继续予以每日200ml,持续2周观察 3.试验条件:a.试验对象处于医学监督中b.可随时治疗严重反应c.摄入最大量牛奶后需观察2小时d.婴儿进食2-3小时候开始试验,避免饱食和禁食过长时间e.保持静脉通路,以待急救治疗牛奶蛋白的饮食暴露试验,4.以下情况需住院检查:a立即型过敏反应病史b.不可预知的反应(如特殊IgE阳性,未接触牛奶或长时间未接触牛奶的对象)c.严重特发性湿疹 5.特定对象:a.特发性湿疹对象:之前、之后需评估期严重程度;诊断不明确需行安慰剂组对照诊断。
b.腹泻:记载粪便次数及稠度如试验中发现严重腹泻,可诊断,推荐配方奶粉;如无,则可进食原饮食治疗,避免接触牛奶蛋白 保证营养供应 不同年龄饮食结构差异,需区别对待 研究表明:脱敏治疗(如口服脱敏、舌下含服脱敏)对短暂CMPA或持续CMPA的大年龄儿童有不同疗效 目前临床研究热点:加热的牛奶蛋白食物,对>2岁儿童,是否可加速对牛奶蛋白的耐受治疗,<12月婴儿 明确诊断CMPA——排除性食谱,疗程6月(或9-12月):治疗性配方奶粉 严重的IgE相关速发型过敏反应——回避性食谱,疗程12-18周,直至特异性IgE行激发试验前 配方奶粉选择相关因素:相关过敏成分、配方奶粉成分、费用、有效成分、婴儿接受度、临床研究数据,治疗,3000Da的肽类),对CMPA无依据表明有效 AAF 对eHF仍有反应,AAF为最好的选择 AAF为严重过敏、导致低蛋白血症和生长发育迟缓的患儿的首选 指南推荐:首选稻米制作的配方奶粉 其次大豆制作的配方奶粉1.10%-14% 6月CMPA婴儿,对AAF不适应,可尝试治疗,17周尝试喂养;需逐个逐个添加;避免蛋、鱼或小麦等治疗,>12月儿童 个体化营养方案 饮食评估 补充其余所需元素:蛋白质、钙、维生素AD等 推荐儿童营养学家监督管理儿童食谱,治疗,重新评估 再评估间隔时间无有效依据界定 间隔时间相关因素: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牛奶蛋白特异性IgE类型 共识:特异性IgE阴性、症状轻——间隔3月;特异性IgE阳性,症状重——间隔12月。
6-12月间可检查,如检查阴性,可添加牛奶蛋白 预后较好:50%在1岁前可耐受牛奶蛋白,75%在3岁前可耐受,90%在6岁可耐受,总结,CMP缺乏严格的诊断标准 目前诊断标准:病程>4周+临床评估考虑CMPA,可诊断CMPA 病程中需在指导下尝试牛奶蛋白,进而避免严格的饮食控制时间过长 需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可能对配方奶粉或其余干预措施产生影响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