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土矿物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 浅析粘土矿物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摘 要:粘土矿物广泛分布于各种类型的沉积物和沉积岩中,主要有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和梦皂石四种矿物,其组合特征和含量的变化记录了源区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粘土矿物对环境变化的反馈比拟敏感,因而可以根据粘土矿物的矿物成分、组合特征、矿物结晶度及矿物含量变化记录的粘土矿物形成过程中的古环境变化来恢复古环境演变粘土矿物作为一种研究古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在古环境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粘土矿物古环境代用指标粘土矿物通常是指构成土壤和岩石细粒局部〔粘土矿物在形成过程中受水介质的ph值、eh值和盐度等因素的影 响,产生了晶体结构、形态及类型各异的矿物[1]不同的矿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形成时的条件与环境 〔一〕粘土矿物的生成环境高岭石是在和煦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主要由长石在酸性介质作用下经过淋滤作用形成的[2-3]高岭石族矿物属1:1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粘土矿物,特征衍射峰:d001=0.715nm,d002=0.356~0.358nm,d003=0.238nm经550℃高温加热后d001峰将消失〔图1、2〕,高岭石主要来源于陆地环境,因为海洋岩内原生水中k+/h+比率高,故不能形成高岭石[4]。
但不是在任何一种陆地环境中都有丰盛的高岭石,只有气候暖湿才有利于高岭石的形成和保留 图1:高岭石x衍射谱图〔自然片〕 图2:高岭石x衍射谱图(550℃)蒙皂石族属2:1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蒙皂石在未经化学或热处理的定向薄膜样品中,00l的反射峰在一定范围内,为1.2~1.5nm,蒙皂石有明显的膨胀性,经乙二醇饱和后,d001可膨胀至1.7nm左右〔图3、4〕富盐基,特别是贫k+而富含na+、ca2+的碱性介质环境中有利于蒙皂石的形成如风化强度增大,na+和ca2+就从蒙脱石的混层位置上剥离,因此蒙皂石的存在指示了寒冷的气候特征另外,火山物质在碱性介质中很容易变成蒙脱石[5] 图3:蒙皂石x衍射谱图〔自然片〕 图4:蒙皂石x衍射谱图〔乙二醇饱和片〕 伊利石属2:1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特征衍射峰:d001=1.0nm,d002=0.5nm,d003=0.333nm在乙二醇饱和及加热后特征峰不变〔图5〕伊利石形成于和煦或寒冷少雨的气候条件下,由长石、云母等铝硅酸盐矿物在风化脱k+的情况下形成[5]如果其晶格混层k+继续淋失,就可以向蒙脱石演化湿热气候条件下,化学风化彻底,碱金属〔主要是k+〕被带走,伊利石将进一步分解为高岭石。
因此,气候枯燥、淋滤作用弱对伊利石的形成和保留有利[6] 图5:伊利石x衍射谱图绿泥石形成于枯燥的气候条件下,是在碱性条件下埋藏后经成岩作用形成,尤其是容易在富mg2+的空隙水中沉淀出来[7],其含量增加代表了逐渐变为干旱的气候条件[8]因此,绿泥石一般在气候受到抑制的地区〔如冰川或干旱区〕保留下来,所以高纬度和极区以外,绿泥石的含量都很低[4]绿泥石族属2:1:1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特征衍射峰:d001=1.42nm,d002=0.71nm,d003=0.47nm,d004=0.353nm在550℃高温后d001峰将削弱为1.38nm〔图6、7〕图6:绿泥石x衍射谱图〔自然片〕 图7:绿泥石x衍射谱图〔550℃〕 〔二〕粘土矿物的地带性粘土矿物对环境变化反映的敏感性,以及不同的粘土矿物的形成和保留需要不同的酸碱条件及气候条件,因此粘土矿物的分布具有 了地带性的特点19世纪末,俄国驰名学者道库恰耶夫在建立自然地带学说的同时,指出矿物也具有地带性,气候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在矿物形成的特征上俄国学者к.и.卢卡舍夫在?苏联境内风化壳的地带性地球化学类型》一书中也指出了地带性标志矿物大多为粘土矿物:泰加森林风化壳及土壤是由硅铝和富铁的粘土质风化产物构成,其标志矿物为水云母、高岭石及海泡石等;在草原地带的碳酸盐粘土质风化物及黄土状风化物中,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为标志矿物;在荒漠带富含氯化物2硫酸盐的风化壳及土壤中,石盐、硝石、蒙脱石等为标志矿物;在热带和亚热带,由富铁和富硅铝的风化产物形成红壤、黄壤和砖红壤, 标志矿物为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高岭石等[2]。
我国一些学者对不同地带粘土矿物的研究分析亦说明了粘土矿物呈现地带性分布的规律在亚热带地区,以高岭石为主,在砖红壤地带还有三水铝石,赤红壤地带有埃洛石,红壤地带有水云母[9]在中纬度地带干旱半干旱的黑钙土、栗钙土中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蒙脱石为主[10]在高寒的干旱半干旱栗钙土中那么以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11]的漠土中那么以水云母和伊利石为主[12]可见,以伊利石占优势的粘土矿物组合反映了干旱半干旱的草原环境 〔三〕粘土矿物的结晶度矿物结晶度是矿物晶体内部结构有序程度的反映矿物的这种有 序性—无序性的变化是与其形成时的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直接相关的因此,研究粘土矿物的结晶度有重要的地质学和环境学意义[2]伊利石结晶度可以反映源区矿物环境水解能力,因此,高温和大的降水量被认为导致矿物的强水解作用,以致结晶度差;反之,在低温和枯燥的气候条件下,矿物的结晶度被保留下来从而低的结晶度值指示低温和枯燥的气候条件,而高的结晶度值指示它们形成于低纬度、高降雨量〔潮湿〕和高温的气候条件[13]cham ley在北大西洋海相沉积的粘土矿物研究中指出, 在侏罗纪后期~早第三期晚期,大量的结晶良好的蒙脱石的沉积意味着这一期间为暖热的气候,同时有相当强烈而短暂的温季及比拟长的干季的交替[13]。
l atouche在对北大西洋始新世~渐新世中期沉积地层研究后提出,结晶差的蒙皂石的大量沉积是大陆暖热气候的结果而同时代另一区域结晶度高的蒙皂石的沉积指示了一种水解作用强烈的气候[14]〔四〕粘土矿物的组合特征有关粘土矿物组合与气候演化关系的研究已较为普遍singer在研究了全球不同气候带各种沉积类型中的粘土矿物组合后指出,地表土壤、风化剖面和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组合与气候条件及风化强度有密切的联系,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其组合类型不同,因而粘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