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知识产权评价体系调研一、杭州市知识产权评价体系研究背景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深刻背景和根本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城市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创作取得长足进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成为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时期,我国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明显变化,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的挑战和压力,大力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事业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主要指标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均位居前列十二五”期间,杭州市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深入推进市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的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富民强市、努力开创杭州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决策部署,把知识产权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强化知识产权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引领作用。
二、国内外知识产权指标评价体系综述(1)《世界竞争力年鉴》的知识产权指标体系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IMD)自1986年起每年发表一期《世界竞争力年鉴》(简称《洛桑年鉴》), 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和排名, 被认为是“世界首创且最受认可的竞争力排名与分析参考信息”,已为全球大多数国家所认同十几年来,参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加(我国大陆从1994年起被正式列为评价对象)在《洛桑年鉴》量化的科技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包括5 个子体系,即R&D(研究与发展)支出、R&D人员、技术管理、科学环境、知识产权 (2) WIPO《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09年10月1日,WIPO发布了《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2009)》,该报告是在WIPO于2006年创设的《世界专利报告》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涵盖四类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和工业设计的相关发展情况《世界知识产权指标》共有四个一级指标和62个二级指标,对全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商标、外观设计和PCT申请量、有效量、技术分类以及来源国进行全面统计和分析,并公布主要国家/地区专利机构上年相关申请受理情况的初步数据。
数据主要来自WIPO统计数据库、各局年报、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边统计报告等3)日本知识产权评价体系日本经济部产业政策局2004年发布了《知识产权战略评价指标》,它结合日本的实际情况,重点针对专利的收益率、成果转化利用率、人均研究开发经费和知识产权的经济产出作为战略实施的评价指标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主要层面的评价指标:一是国家宏观层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主要是将产业和大学、科研机构的竞争力在国家间进行比较而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指标;二是从微观方面根据公开数据对其优势产业的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战略指标;三是评价针对企业特别是上市的公司知识产权资产成果而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评价指标对于国家(区域)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评价,涉及的指标主要有研究开发投入、知识产权产出和经济产出等三类,在这里,其隐含假设是研究开发投入与经济产出及知识产权产出之间具有相关性,知识产权产出对经济发展具有影响4)国内知识产权评价研究成果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黄庆、曹津燕和刘祥等组成的课题组,在区域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从专利数量、质量和价值三方面综合考虑,构建了一套以数量类指标表征专利关注程度,以质量类指标表征科技创新程度,以价值类指标表征专利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用的指标体系。
对我国区域的知识产权状况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具有一定意义的评价结果 暨南大学的葛仁良和邵勇,着重研究了专利指标的作用与影响,挖掘专利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密切关系介绍了专利指标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专利指标的研究目的他们认为,完善的专利指标,不仅仅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等数量型指标,还应该包括一些更全面、更深刻的指标:第一,专利活动条件,有专利活动人员和经费等;第二,专利实施,包括专利的应用数量,应用专利技术的投资额以及相关的按行业和产业分组;第三,专利评价,主要包括专利流失,专利行业活动指数,专利文献引用量,专利平均存活时间 范柏乃和单世涛把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按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配置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与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等五种能力进行分解,通过确定的33个评价指标来测度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但该指标体系存在数据收集困难,在实际中难以应用的问题三、杭州市知识产权评价体系的确定(1)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在具体指标选择时,入选指标考虑的程序和因素有:将同类指标先进行分类,再从各大类中选取代表性的指标;要求选取的指标能够覆盖同类指标,覆盖的面越广,就越有代表性;选取的指标一定要具备有可获取性,要求有归口统计单位可获取;尽量考虑能包容现有科技考核指标体系中已有的指标,可以承上启下继承使用;选取的指标还要与我市近年来已制定的知识产权规划、计划相衔接,便于结合实际将工作落实到有关部门, 以保证杭州知识产权评价体系能起到实效。
2)评价体系的确定 根据杭州市知识产权评价体系的研究模型,通过对国内外知识产权评价的核心指标的分析,结合杭州创新型城市、科技强市发展的特点,最终确定了杭州市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杭州市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共有一级指标3个,分别为知识产权产出水平、知识产权投入水平和知识产权环境指标;二级指标12个,分别是产出总量、产出人均、产出质量、产出效率、企业产出、社会投入、财政投入、企业投入、司法保护、宏观经济、企业发展和创造环境;三级指标42个,权重设定参照专家意见,详见表1表1 杭州知识产权评价体系及权重一级指标及权重二级指标及权重三级指标及权重知识产权产出水平(0.5)产出总量(0.2)国内专利年度申请量(0.4)国内专利年度授权量(0.4)累计商标注册量(0.2)产出人均(0.15) 万人专利申请量(0.4)万人专利授权量(0.4)万人商标注册量(0.2)产出质量(0.3)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比重(0.2)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比重(0.2)国内专利有效量(5年以上)(0.15)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5年以上)(0.2)驰名商标拥有量(0.15)产出效率(0.15)万名科技活动人员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0.25)万名R&D人员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0.25)亿元R&D支出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0.25)亿元科技支出职务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0.25)企业产出(0.2)企业职务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0.3)企业职务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0.3)企业职务发明发明专利年度申请量(0.15)企业职务发明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0.15)企业职务发明专利有效量(5年以上)(0.1)知识产权投入水平(0.3)社会投入(0.2)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0.3)R&D支出占GDP比重(0.4)人均科技经费支出(0.3)财政投入(0.3)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0.3)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数(0.2)省级以上专利示范企业数(0.2)专利产业化补助项目数(0.3)企业投入(0.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费支出(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0.6)司法保护(0.25)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0.5)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受理量(0.5)知识产权环境指标(0.2)宏观经济(0.35)人均GDP(0.3)全员劳动生产率(0.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2)人均地方政府财政收入(0.2)企业发展(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0.5)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0.5)创造环境(0.35)生活污水处理率(0.15)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0.15)出口占GDP比重(0.2)地方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比重(0.3)每10万人口高等学校在校生数(0.2)(3)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方法 杭州市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数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进行计算,得到杭州市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数,评价模型为: (1)注:IPRI表示指标群综合评价分值,即杭州市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数; ni为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个数,nj为评价体系二级指标个数,nk为评价体系三级指标个数; xijk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下的第k个三级指标的原始数值; Xijk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下的第k个三级指标的基准值; ωijk为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项二级指标下的第k个三级指标的权重; ωij为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项二级指标标的权重; ωi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权重。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适用于正指标的计算) (适用于逆指标的计算)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只有一个逆指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四、杭州市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数结果(1)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数综合集成利用加权合成法对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数进行综合集成计算以2007年为基准值100计算,2008年指数为124.64,2009年指数为153.53,2010年指数为199.322007~2010年,杭州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数逐步上升,如图8所示2010年杭州市知识产权综合评价指数为199.32,相比2007年增长近一倍,这表明杭州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知识产权投入产出水平明显提升,知识产权创造环境不断改善2)一级指标杭州市知识产权评价体系共有一级指标三个,包括知识产权产出水平、知识产权投入水平和知识产权环境指标图1 知识产权一级指标指数以2007年为基准值100测算,2008、2009和2010年三项一级指标指数如图1所示三项指标中,知识产权产出水平提升最快,2010年产出水平相比2009年增长42.51%,说明杭州市知识产权创造成果明显增加3)二级指标在杭州市知识产权评价体系的12个二级指标中, 2008年增长最快的二级指标是企业产出,增加65.38%;2009年增长最快的也是企业产出,相较2008年增长69.36%;2010年增长最快的二级指标是司法保护,相较2009年增长71.01%。
与上一年相比,2010年有所下降的二级指标是财政投入,降低5.72%由表2可以看出,2007~2010四年间增长最快的指标是知识产权的产出总量,年均增长率达到37.48%创造环境指标四年间增长最缓慢,年均增长率只有0.37%表2 知识产权二级指标指数(以2007年为基准值100)二级指标2007200820092010产出总量100128.36 184.64 258.93 产出平均100126.68 179.22 233.98 产出质量100133.41 163.38 269.04 产出效率10094.32 115.25 117.60 企业产出100165.38 280.09 435.17 社会投入100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