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一.“公共关系”英文“ public relations ” 简 称 PR二.公关的基本含义有五种1,一种公共关系状态 2,一种活动 3,一种思想观念 4,一门学科 5,一种事业三.公关的内涵1,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讲究创新,构思精巧,效果感人2,着眼于人心的管理科学,在把握人心上下功夫3,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哲学4,无形的资产, “软竞争”的手段四.公关的六个特征1,以公众为对象 2,以互惠为原则 3,以真实为原则(信息真实 态度真诚 好事出门 坏事讲清) 4,以沟通为手段 5,以美誉为目标(理念美 行为美 视觉美) 6,以长远为方针五.定义公共关系指组织运用信息传播手段, 处理自身社会环境关系的活动 公共关系活动以维护、增进组织机构与其公众的根本利益为前提, 以树立适合本组织机构的生存、 发展的最优形象为目标, 有效地运用信息传播的手段, 持续不断地协调、 完善组织与自己内外公众之间 关系六.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1,区别:对比项 公共关系 人际关系主体 组织 个人客体 公众 个人传播方式 一切手段 人际手段产生基础 业缘 血缘 地、业、趣缘产生时间 有了组织后 人类伊始运作内容 广泛 自身发展的物质交换和交友精神需求,感情交流。
研究内容 组织与公众间关系发展规律, 公共关系职能、技巧、组织、人才发展的规律历史、普及、专业化程度 历史短 普及快 专业化程度高人与人关系的发展规律历史长 普及面广 专业化程度低2,联系(1) 产生的基础都包括业缘(2) 人际传播是公共手段之一(3) 公共关系是从广义的人际关系演化而来,需要借助人际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4) 公共关系的知识与人际关系知识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同发展,要求公关人员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七.公共关系与广告对比项主体原则手段成本在组织中的地位目标受众传播目的公共关系范 围 大 真实可信种 类 多 花费较小战略性工作宽广告范 围 小 引人注目种 类 少 花费较多实现战略目标的工具窄长期的界定的整体的宏观的不易短期的具体的以形象为主的传播“让别人喜欢”评价 重整体效果易于界定的以产品为主的传播 “让别人买”重具体效果2,联系(1)(2)是两门交叉学科三个相似点①都源于传播学②大众传播是工作手段③受聘于特定的雇主八.公共关系与传播学公共关系实践离不开传播,公关职业源于传播,最早的公关专家多是记者,传播专家联系主要在于技术手段上,主要区别在于目的,对象上九.公共关系与管理学公关职业是为了解决矛盾,调解大罢工,因而与管理有缘。
相似之处:不同之处:管理主要是组织内部的管理公关既对内也对外公关外部公众相当于内部公众数量更多,理信息,辅助管人是公关的重点对内,公关主要管管理主要对内,对外从逻辑上讲是不能管理的1,区别:十.公共关系与宣传1, 区别对比项公共关系宣传服务对象服务于宣传服务于政治运动和思政工作内容广泛狭窄手段科学性更强科学性较弱事实的真实性强较弱与受众关系强调建立双向的信息交流风单向的灌输格2,联系(1)都是信息传播活动(2)活动方式大致相同对比项工作范围公共关系涉及多种社会组织及公众不仅限于经济领域远市场营销仅限于组织生产流通领域绕产品而展开围工作目的树立组织形象 关注社会舆论销售产品 关注市场供需变化工作手段和公众态度的变化偏重于新闻及各种专题活动进一步扩大盈利价格销售广告包装 产品设计等十二 . 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原则区别对比项 公共关系产生基础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民主制度不断发展,信息手段先进的产物使用手段 正式渠道,采取大众传播或人际传播等手段,公开活动目的建立良好的社会组织形象, 提庸俗关系经济封闭落后,市场不够完善,物质供应不足的产物有浓厚的血缘、地缘不正当的活动,如奉承、受贿为私利而投机专营带社会效果高知名度与美誉度, 维护组织与公众的合理利益。
组织、社会、国家和公众都受惠,为社会创造一种以诚相见,讲求信誉的良好风气将人际交往商品化, 污染社会风气十一.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的区别第二章 公共关系事业发展的历史沿革第一节 公共活动的缘起1, 孔子、孟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安石等安邦治国方案及政治活动中体现了古代公关思想2, 重视民心所向,调节施政措施3, 守信用,重信誉4, 西方古代公关思想萌芽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古雅典:贝壳放逐法 凯撒:传单, 《高卢战记》第二节 公关事业的萌芽1, 时间: 18 世纪中期 北美殖民地人民反对君主专利,争取独立战争2, 人物:塞缪斯亚当斯3, 手段:出版物,通讯委员会,利用各种事件吸引公众注意, “解放树”徽记,口号“征税而无抗议就是暴政”4, 特点:具有明显的政治宣传色彩 单方面的信息传递与灌输第三节 现代公关的诞生与成熟一.原因1, 经济上: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2, 社会制度上:民主制度的发展3, 信息传播手段上:载体不断更新与发展、传播体制的进步二.发展阶段1, 孕育期: 19 世纪 30 年代 代表人物:菲尼斯巴纳姆 ——“公众受愚弄”时代信条:“凡宣传皆好事” “公众要被愚弄”贡献:该阶段被公认为是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时期缺点:因置公众的利益全然不顾,并为获取免费的版面不择手段来制造新闻欺骗公众而受到人们的批评,有人称之为“公民受愚弄时代” “反公共关系时期”2,产生期: 19 世纪末 主要代表人物:艾维李 ——“讲真话”年代缘起:扒粪运动艾维李 公共关系的思想核心是“说真话”信条:凡是有益于公众的事业,最终必将有益于企业和组织1906 年发表了《原则宣言》 ,明确阐述了其公共关系的活动宗旨。
贡献:1903 年他在纽约开办了世界第一家 “宣传顾问事务所” ,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诞生, 从而促进公共关系正式成为一门职业艾维李被誉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缺陷:由于个人的局限性,他的公共关系实践往往凭直觉,重经验因此,有人认为他的工作只有艺术,而科学性不强3,发展期: 20 世纪初 代表人物:爱德华伯纳斯 ——“投公众所好”1923 年:《舆论明鉴》第一部研究公关的理论专著观点:“投公众所好” , 重视调查,根据公众的态度开展公关公作贡献:伯纳斯将原来从属于新闻界的公共关系分离出来, 为其成为一个独立而系统的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自此,公关才作为一门学科蓬勃发展4, 成熟期: 20 世纪 50 年代 代表人物:卡特利普和森特 ——“双向对称”时代《有效的公共关系》 将传统公共关系的“封闭系统”转化为“开放系统” “双向对称”模式:输出—反馈—调整贡献:现代公共关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第四节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一.公共关系进入中国“三步曲”南→北东→西20 世纪 60 年代 → 20 世纪 70 年代 → 20 世纪 80 年代初 服务→工业行业引进(港台)蓬勃发展(港台) 进入大陆 外资→国有企业企业→政府二.公共关系在我国兴起的背景1, 改革开放→切入点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3,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大力发展公共关系第五节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导入期 (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 普及期 (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 实践期(90 年代中后期)→ 稳定增长期( 2000 年至今)1986 年 中国环球公关公司成立1986 年 12 月 上海成立全国第一家公关协会1987 年 5 月 中国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2000 年 公关作为一种正式的职业获得国家劳动保障部的官方认可2002 年 阿尔里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第三章 公关的基本功能、观念和工作原则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一.采集信息组织机构的信息有关组织机构竞争者、协作者的信息1,信息的类别 有关公众的信息(包括职工、股东、消费者、代销商等) 社会环境信息(变化运动的)2,采集信息的制度(1) 建立健全信访制度(2) 建立有关组织的信息交流制度(3) 建立对大众传媒的检测制度(4) 建立调研制度(5) 建立公共关系预测制度(6) 建立健全科学的档案制度3,信息采集的原则(1)准确性 ( 2)时效性 (3)可比性 ( 4)适应性 ( 5)经济性二.咨询建议,参与决策1, 服务对象(1) 向领导决策层提供全面决策的公关咨询服务(2) 向组织中其它管理职能部门提供决策的公关咨询服务2, 注意:提供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报告或建议三.协调商量,争取谅解对内:协调内部关系,增强凝聚力对外:开展社会沟通,建立和谐的公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