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玉米生态类型区域划分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49KB
约17页
文档ID:560541384
玉米生态类型区域划分_第1页
1/17

玉M类型区划分玉 M 生态类型区划分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南北纬度相差 约 50,经度相差约 60,境内具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 类型全省各地在降水、温度、光照等气象条件和土壤、生物、经济诸 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深刻地影响着玉M产量的高低及其稳 产性为了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对玉M生产的分类指导,进一步提高单 产,增加总产,河南省玉 M 高稳优低研究与推广协作组 1981—1983 年 开展了“河南省玉M生态类型区的划分及栽培技术规范化研究”根据 全省各地光、温、水等生态条件的差异以及不同杂交种在不同生态区的 生育性状表现,通过自下而上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实地考察、定点 观察和实验研究,以缓变因子(光、温、水、土)为依据,可变因子(耕 作制度、生产水平、社会经济状况)为条件,运用相关、回归、方差、 聚类分析等生物统计方法,将全省划分成6个玉M生态类型区豫北平原积温较少区本区位于北纬34016'至 36015',东经112015'至116030',包 括新乡、安阳、鹤壁、濮阳、焦作、商丘7 地(市)的 39个县(市), 498个乡镇,耕地面积2215.6万亩。

本区80年代末玉M面积约800万亩, 本区由黄河冲积平原和太行山前平原组成,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多 在 30M 至 90M 之间,西部边缘有少量丘陵分布生态条件1.光照本区 6月中旬至9月中旬总日照时数为809—867 小时,开花、灌浆、成熟期间的日照时数为282—321 小时2.热量本 区6月11日至日均温220°C80%保证率终止日的活动积温为 2459—2500°C,刚刚满足中熟玉M杂交种对热量的需求而北部的安 阳、濮阳热量紧张,农耗时间极短,在秋寒年份,中晚熟玉M杂交种难 以保证正常成熟3. 降水 该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总降水量为350—496毫M,可 基本满足玉M需水但6月上旬少雨,初夏旱机率高达45—60%,影 响玉M适时播种在玉M需水高峰的7月下旬至9月上旬,降水集中, 伏旱发生率仅为 10—25%,是河省伏旱最轻的地区之一本区东部部 分乡镇,是低洼盐碱区,夏季内涝严重4. 土壤 本区主要土壤类型有两合土、沙土和盐碱土两合土分布 在西部,有机质含量为0.6—1.0%,全氮为0.06—0.1%,速效磷为 3—15ppm,速效钾为70—100ppm,属中上等肥力,适宜玉M生长。

沙土 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有机质含量为 0.43—0.8%,全氮为0.02—0.06%,速效磷2—9ppm,速效钾80—150ppm,土壤肥力低,保水,保肥能 力差盐碱土约占本区面积的 10%,表层含盐量高达 0.3—0.6%,不 宜种植玉 M从以上生态条件看,本区光照充足,积温较少,雨量适中,地势平坦,土层浓厚,是玉M的较适生区,稳产系数为0.85,且具有较大的 增产潜力玉 M 增产途径根据本区的生态条件和玉M的生育特点,应着重推广:①麦垄套种 等早播技术,使玉M需水规律与降水分布规律吻合,使灌浆阶段与自然 高温及充足的日照等有利条件协调一致,这样可以缓解积温紧张,提高 粒重、增加单产②调整种植结构,盐碱和低洼易涝地区,应少种玉, 改种耐碱、耐涝作物沙土地亦应适当压缩玉M播种面积③应切实注 意增施肥料,推广秸秆还田,逐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为玉 M 持续增产创造条件④应选用优良杂交种,合理密植本区直播玉M 应选中早熟高产杂交种,麦垄套种玉M可选用中晚熟杂交种豫东平原水温较协调区本区位于北纬 32040'—34050‘,东经 112040'—116056‘ 之 间,包括周口地区全部,商丘、开封大部,郑州、许昌、平顶山、驻马 店4地(市 )的东部平原地区,共计43个县(市), 579个乡镇,耕 地面积3569.8万亩。

本区80年代末玉M播种面积达1000多万亩为 黄淮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海拔高度为30—100M,地势平坦,地貌单 一,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土层深厚,熟化度高,是河南省玉M的主 要产区生态条件光照 该区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总日照时数为820—870小时热量 本区6月上旬至日均温220°C80%保证率终止日的活动积温 为2700—2900C,可充分满足中晚熟玉M杂交种的热量要求降水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总降水量为390—570毫M,降雨集中 分布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与玉M的需水规律吻合,对玉M的生长十 分有利但是,本区初夏旱机率较高(25—50%),常给玉M适时播种 造成困难初夏旱机率北部大于南部有些年份本区还会发生伏旱,机 率为15—30%,影响玉M抽雄散粉伏旱机率南部大于北部土壤 本区土壤类型以潮土为主,占 86.6%,潮土中又以两合土为 主,占45.9%,淤土次之,占25.5%,沙土仅占15.1%沙土肥力较 低,据测定,耕层有机质含量为0.5—0.8%,全氮为0.04—0.06%, 速效磷为7—8ppm,速效钾为30—150ppm淤土潜在肥力高,有机质含 量高达0.9—1.3%,全氮为0.08—0.14%,速效磷为8—37ppm,速效 钾为100—170ppm。

两合土团粒结构良好,保水保肥,有机质含量为 0.8—1.2%,全氮为0.06—0.11%,速效磷为8—15ppm,速效钾 80—140ppm本区尚有13%的砂姜黑土,分布在沙颖河与淮河之间 这类土壤适耕期短,但潜在肥力大,有机质含量为0.9—1.5%,全氮 为0.06—0.08%,速效氮25—40ppm,速效磷5—8ppm,速效钾 100—280ppn除此之外,本区还有少量不宜种植玉M的盐碱地及洼地 前者分布在开封、中牟等地的低洼地区,后者分布在永城、汝南、平舆 等地的局部封闭洼地总之,本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稳产系数 高(0.95),是玉M的适生区玉M增产途径本区除局部盐碱地及封闭洼地,不宜种玉M应适当调整外,其余应 稳定面积,主攻单产,增加总产同时应兴修水利,防止初夏旱,保障 玉 M 及时播种及中后期需水,应增施有机肥料,进一步培肥地力根据 本区光热资源丰富的特点,推广籽粒乳线消失收获技术,可充分利用后 期秋高气爽,温差较大的有利条件,提高粒重,增加产量豫南苗期多雨区本区位于北纬 31023'—33013‘,东经 113011'—115055‘ 之 间,包括信阳全部,驻马店、南阳部分地区,共计15 个县(市)285 个乡镇,耕地面积1284万亩。

本区淮南为稻麦两熟区,淮北以小麦为 主的麦稻杂粮区,玉M面积不足100万亩本区地形复杂,南依大别山, 西靠桐柏山,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呈扇形环状等高线分布,西南山 地海拔300—800M,中部缓丘岗坡地带海拔100—800M,北部平原地区 海拔 35—100M生态条件1. 降水 本区6月上旬至9月中旬降水量为487—637毫M,其中西 南部大于东北部本区雨量集中,来势猛,强度大,易造成涝灾苗期降水大于15毫M的机率高达51.7%,常发生苗期芽涝播种期干旱机 率为 10—30%,抽雄前后干旱机率 5—40%2. 光、热资源本区6月中旬至日均温220°C终止日的积温为 2712—2950°C,东北部高于西南部玉M生长期间的总日照时数为 756—827 小时3. 土壤全区土壤分棕壤、黄棕壤、水稻土、砂姜黑土和潮土等5 类棕壤在南部高山有零星分布,黄棕壤分布在岗丘地区,水稻土主要 分布于淮南平原、丘陵谷地、山间盆地及河流两岸,砂姜黑土主要分布 在淮北平原中北部和固始东北部,潮土则主要分布在淮河及其支流的河 谷阶地上本区土质耕层有机质含量为 0.8—2.0%,碱解氮45一150ppm,速效磷3—40ppm,速效钾30—200ppm,有效钼含量0.02一0.07ppm,有效硼0.11一0.34ppm。

全区大部土壤缺磷,氮磷比 例失调,微量元素钼、硼含量偏低总之,本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苗期易涝,抽雄散粉前后干旱机 率较高,稳产系数为0.57—0.89,是玉M的次适生区玉 M 增产途径本区是以水稻为主的稻麦两熟区,玉 M 的种植面积以满足当地养殖 业和加工业的需要为主今后应注意调整布局,选择地势较高,或有一 定坡度、排水条件良好的田块种植玉M,以保证其生育期间不积水另 外,可在山区适当扩大玉M面积本区平原常有芽涝、伏旱发生,应兴 修水利,扩大旱涝保收面积注意增施磷肥,协调氮、磷比例,并有针 对性地施用钼、硼等微量元素豫西南积温较多区本区位于北纬32021'~33040‘,东经1110~1140之间,包括南阳 大部,许昌、平顶山市和驻马店部分地区,计19 个县(市),204 个乡 镇,耕地面积 1650.4 万亩,其中玉 M 播种面积为 300 多万亩本区东、北、西三面环山,向南敞开,为南阳盆地的北半部地势 自北向南倾斜唐河、白河、湍河贯穿盆底,往南流入汉水东北部和 东南部为淮河支流的源头生态条件1. 光照 该区 6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的总日照数为 638.7—841.4 小 时,除南召县以外,均在600 小时以上;8 月上旬至 9 月中旬的光照时 数为 258.1—322.4 小时2. 热量 本区常年日均温220°C的终止日为9月15日至20日,6 月5日到20C终止日之间的平均积温为2724C,淅川甚至高达3020 C。

本区中熟玉M安全成熟的播期下限为6月15至20日若遇初夏旱 严重的年份,即使播种期推迟到6月下旬,玉M正常成熟的可能性也较 大3. 降水 本区 6 月中旬至 9 月上旬总降水量为 341.2—454.3 毫 M 其中东南部的桐柏、唐河、泌阳降雨量均在440 毫 M 以上;西峡、南召 和南阳等县的降雨量在 400 毫 M 以上;白河以西,丹江以东的的内乡、 邓县、淅川、镇平以及方城县的降雨量在380 毫 M 以下本区的降水规 律与夏玉 M 需水规律大体吻合但多数县 6 月中旬平均降雨量仅为 16.5 毫M影响直播玉M的适时播种和一播全苗本区5月下旬降雨量为20.7 毫M,所以,若采用麦垄套种或铁茬抢种的方法,则利于一播全苗4. 土壤 本区适宜玉 M 生长的土壤是油黄土和黄老土共占全区总 耕地面积的 40%以上 油黄土主要分布在沿河平原地带,疏松易耕, 保水保肥,耐旱耐涝,有机质含量为1%左右,全氮为0.08%,速效磷 为lOppm,速效钾为120ppm,极适宜玉M的生长黄老土土层深厚,保 水保肥,耕性良好,有机质含量为 0.9%,全氮为 0.07%,速效磷为 14ppm,速效钾为130ppm,对玉M生长非常有利。

本区的黑土地多分布 在唐河、白河的冲积平原上,土质粘重,结构不良,适耕期短,土体内 部有砂姜粘土隔水层,内外排水不良,低洼处易形成上浸地,耕层缺氧, 不适宜玉M生长粘土地土质粘重,耕层浅薄,通透性差,适耕期短, 怕旱怕涝,对玉M生长也不太适宜总之,本区光、热、水等资源可基本上满足玉M生长发育的要求, 但旱涝灾害频繁,灌溉面积较小,所以本区属夏玉M较适生区玉 M 增产途径本区6月中旬至8月下旬的80天内,日均温都在26°C以上,玉M 的生育期明显缩短,与中北部相比,生育期缩短7 天左右加之本区日 照时数相对较少,昼夜温差小,所以粒重常较低本区初夏旱 10 年 3—4 遇,伏旱 3 年一遇,夏涝 10 年三遇,对玉M 生长发育非常不利,而旱涝保收面积只占总耕地面积的20%左右,所 以,本区玉M面积应适当压缩,以提高单产为主盆西旱灾较重,而且 50%左右的耕地为砂姜黑土地和黄胶土地,不适宜玉M生长因此,玉M 的布局应由盆西向盆东转移,由砂姜黑土和黄胶土地向油黄土和黄老 土地转移缺乏灌溉条件的丘陵旱地以及平原地区的洼涝上浸地不宜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