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煤炭矿井主要矿图绘制根本要求省煤炭设计研究院承编二0一五年十一月 / 3.1 根本要求3.1.1 矿图必须做到准确、齐全、与时,符号运用正确、统一,图纸容布置适当,根据实际变化与时填绘和标注3.1.2 图纸中必须有图框线、图签、图例等主要要素;图签栏容须齐全,必须有业主或矿长与主要技术负责人的亲笔签字,并加盖本单位公章3.1.3矿图按准确、与时、完整、美观的原如此进展绘制达到线条均匀、圆滑,接头间无疙瘩,点线、虚线间隔大小一致,平行线间距相等,各种文字、数字注记规,字隔、字向符合要求,容齐全、完整、几何关系正确计算机制图过程中图中不同要素应采用不同色彩进展区分3.1.4 井上下对照图与水文地质图比例要求原如此为1:2000或1:5000,采掘工程平面图比例要求原如此为1:2000图纸资料至少能反映矿井与周边100m围的真实情况,首、计曲线与高程等注记必须与图纸比例相适应井上下对照图与采掘工程平面图图中标示的采、掘工程必须能反映矿井正常生产期间至少3个月的工程进展真实情况,如实填绘井巷位置与采掘进度图纸中必须标注指北针3.1.5 高程精度要求:巷道底板高程和地面控制点高程精度取0.001m;井口、井底、钻孔孔口、采高、见煤高程与煤厚精度取0.01m,断层落差、煤仓高程精度取0.1m。
3.1.6 名称标注线:引线倾角45°,引线线宽0.1mm,标注线线宽0.3mm3.1.7 字体要求:除工作面编号与剖面线编号应采用黑体外,所有汉字、字母、数字均应采用仿宋体3.1.8 字体大小要求:原如此上井筒名称字高3.5mm;巷道名称、工作面编号、边界、露头、断层等字高3mm;工作面回采日期、钻孔编号注记字高2.5mm;煤厚、断层产状要素等字高为2mm;测点高程字高1.5mm;剖面线〔勘探线〕字高为6mm实际制图中字高亦可根据图纸美观、协调程度进展相应调整3.1.9 图例与说明文字字高一般为3.0mm,图例应反映全图中所有元素,图例比例与图纸各要素比例应一致,图例与说明文字具体字号与位置应根据图纸美观、协调程度进展调整图中说明文字主要补充图纸难以表述清楚的容与图中需强调的重要要素3.5 矿井通风系统图绘制根本要求3.5.1 根据采掘工程平〔立〕面图绘制3.5.2 示意图图幅宜采用A1或A2标准图纸绘制,图中除测风站需标注完整通风参数外,其余用风地点需在巷道上方标注风量 Q=m3/min,风速V=m/s风量、风速单位在说明文字中进展描述,标注时可省略3.5.3 示意图所有井巷用双线〔或一粗一细〕绘制,巷道两线条之间宽度3.0mm,粗线线宽0.6mm,细线线宽0.15mm。
3.5.4 通风网路图一般绘制于通风系统图上,根据简易程度,可按A4或A3图幅绘制,但不绘制图框节点编号与通风系统图一致,根据实际情况应尽量合理简化节点,减少绕线线路;网络图中不交汇的巷道交叉时用直径3mm的半圆形绕线绘制,网络图整体形状应为椭圆形3.5.5 图中应标注风流方向与各类通风设施〔含密闭、风门、风桥等〕、局部通风机、风筒、避难硐室/避难所的具体位置3.5.6 主要通风机型号与功能参数标注应以表格形式反映于风井附近,局部通风机型号与功能参数标注应以表格形式反映于局部通风机附近3.6 井下避灾路线图绘制根本要求3.6.1 井下避灾路线图可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或通风系统图绘制3.6.2 图中使用不同符号标示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水灾事故后的避灾路线3.6.3 图上应标注的主要容有:各类通风设施〔含密闭、风门、风桥、防爆门等〕、风流方向、局部通风机、风筒、避难硐室/避难所、通讯等3.6.4 图中应说明避难硐室设计额定人数,未设置避难硐室的需说明不设置的批准文件与文号;需说明各类灾害避险原如此3.8 井下传感器布置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图绘制根本要求3.8.1 图中标明监测监控系统的型号、中心站安装位置、中心站设备配置、分站安装位置、分站编号、分站型号、传感器安装位置、声光报警器安装位置、断电器安装位置。
3.8.2 图中标明避难硐室的分站安装位置、分站编号、分站型号、传感器安装位置、传感器类型与传感器数量3.8.3 图中说明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然发火等级、煤尘爆炸危险倾向性,各地点甲烷传感器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值3.10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图绘制根本要求3.10.1 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或通风系统图绘制,通信电缆线宽0.6mm,其它装置与设施线宽0.2mm3.10.2 图中标明人员定位系统的型号、分站型号、读卡器型号与安装位置3.10.3 图中标明避难硐室的人员定位系统分站型号、读卡器型号与安装位置3.11 矿井安全监控系统断电控制图制根本要求3.11.1 图中标明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型号、甲烷传感器安装位置、传输电缆型号、馈电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与型号3.11.2 图中标明断电器的分站编号、型号、安装位置3.11.3 图中说明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复电浓度值3.15 压风自救系统图绘制根本要求3.15.1 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或通风系统图绘制,图中除供气管道外的其它装置与设施采用0.20mm的细线绘制,主管线宽0.7mm、支管线宽0.4mm3.15.2 图中标明空气压缩机型号、额定排气量与额定排气压力、配置电动机型号、功率与工作电压。
3.15.3 图中标明储气罐的型号、储气量与工作压力3.15.4 图中标明各种阀门的型号、公称直径和工作压力3.15.5 图中标明压风自救装置的位置、型号和数量3.15.6 图中标明每组自救装置或急救袋数量3.15.7 图中标明压风自救系统管路的管材、规格和长度3.15.8 图中标明避难硐室自救系统装置的数量或每组的急救袋数量3.15.9 图中应说明空气压缩站设置地点、标高;储气罐出口管路上设置释压阀,释压阀的口径和释放压力等主要要素3.17 井下消防洒水与供水施救系统图绘制根本要求3.17.1 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或通风系统图绘制3.17.2 图中除供水管路外的其它装置与设施采用0.2mm的细线绘制3.17.3 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管道与井下消防洒水系统管道采用不同管道分别供水时,应分系统绘制3.17.4 图中标明井下消防洒水与供水施救系统的三通与阀门、消火栓的设置位置和间隔距离3.17.5 图中标明井下消防洒水与供水施救系统的空气净化水幕和隔爆装置的设置位置3.17.6 图中标明管道型号和长度3.17.7 在绘制井下消防洒水与供水施救系统图时应在图中的适当位置〔一般在主要进水井口附近〕绘制出高位贮水池以与水池主要配管与阀门示意图,并在示意图附近注明采用水池的个数、有效容积与设置标高〔池底标高〕等参数。
3.17.8 如井下消防洒水与供水施救系统采用动压供水装置,如此应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出动压供水装置的示意图〔如加压水泵、水箱或水仓的示意图〕,以与动压供水装置之间的接收和安装阀门示意图,并在示意图旁标注相应的技术参数〔设备型号、流量和动压供水压力等〕4 主要图例与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