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doc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9.50KB
约19页
文档ID:531508797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1页
1/19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 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授课时间: 识 字 8课时课 文 68课时综合性学习 8课时口语交际 8课时 机动时间 22课时 总计 114课时 授课教师:林倩茹授课对象:航海路小学二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美丽的秋天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秋天”这一线索来编排的课文,其中《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两篇课文,通过朗读、学习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伟大,从而激起学生去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本组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以秋天为线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学生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学习本组教材时,应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的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引导学生自己画秋天、写秋天,并动手利用树叶等制作书签、贺卡等。

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读书的习惯教学目标: 1.会认61个生字,会写42个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背诵《秋天的图画》、《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和《黄山奇石》中自己喜欢的部分4.激发学生收集词语、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喜欢背诵古诗的兴趣5.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总结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进行自主识字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兴趣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和实地观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秋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预习课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课时安排:识字1: 1课时1.秋天的图画: 1课时2.黄山奇石: 1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2课时4.古诗两首: 2课时语文园地一: 3课时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学校生活教材分析:学校生活是多姿多彩、充满情趣的在教室里读书、画画、做作业,在操场上奔跑、呐喊、做游戏,在音乐教室唱歌、跳舞、练乐器,在植物园赏花、浇水、追蝴蝶......本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进行教学,并注意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美好的情操。

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先读一读导语,然后再进入识字、课文的学习;教学中可以举行主题班会,谈谈自己的感受本组语文园地安排了学习部首查字法的内容,可在教学本组生字时引导学生按部首给汉字归类,认识部首教学目标: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4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背诵《一株紫丁香》4.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建立自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5.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教学重点:1.观察图画了解图与课文之间的联系理解句意,小组讨论并能质疑解难2.会写36个生字,认识49个生字教学难点: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时间的多彩和乐趣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自己和表现自我知道时间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预习课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课时安排:识字2: 1课时5.一株紫丁香: 1课时6.我选我: 1课时7.一分钟: 2课时8.难忘的一天: 2课时语文园地二 : 3课时 第三单元:热爱祖国教材分析: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摇篮。

革命战争年代,祖国的优秀儿女们为了拯救母亲,浴血奋战,勇于献身新中国一成立,多少流亡海外的专家学者、爱国人士历尽艰难,投入祖国的怀抱如今我们的国家一天天强大起来,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本组教材围绕“热爱祖国”这一专题,从识字、课文到语文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相信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一定会对我们的祖国,对我们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教学时可以多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教学目标: 1.认识64个生字,会写44个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背诵《欢庆》和《北京》中自己喜欢的部分4.能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5.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教学重点:1、会读课文中要求会认、会读的字2、会写课文中要求会写的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的意思、开发学生的智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预习课文;投影仪课时安排:识字三: 1课时9.欢庆: 1课时10.北京: 1课时11.我们成功了:2课时12.看雪: 2课时语文园地三: 3课时 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教材分析: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生动曲折的情节,像和煦的春风,吹进孩子们的心扉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是非美丑,懂得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本组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教学时,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可以说,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1.会认53个生字,会写50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表演课文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4.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5.能从成语、寓言和故事中体会到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教学重点:1、提高识字率、会读本单元中的“我会读”2、会写本单元中“我会写”的字3、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习惯4、提高朗读能力教学难点: 理解成语故事的意思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带田字格的小黑板;投影仪课时安排:识字四: 1课时13.坐井观天: 1课时14.我要的是葫芦: 1课时15.小柳树和小枣树:2课时16.风娃娃: 2课时17.酸的和甜的: 2课时语文园地四: 3课时第五单元:友好相处,团结合作教材分析:21世纪是合作的世纪沟通、交流、合作、对话、分享、团队精神,这些观念渐渐深入人心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主题编排的从“识字5”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从团结起来力量大,到相互称赞、学会欣赏别人,到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处处体现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意识。

教学时,应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品格,学会多为别人着想,学会欣赏别人,尊重别人,谅解别人,养成豁达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态,成为受大家欢迎的人本组课文语言特别优美,应多让学生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和感悟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语文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团结合作教学目标: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44个字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有积累谚语的兴趣4.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教学重点:1、学会本单元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的含义教学难点:1、生字教学采用自学、合作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法2、课文的学习采用初读了解课文,再读理解课文和精读体会课文3、学习课文时采用合作学习、互相质疑解疑的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预习课文;带田字格的小黑板;投影仪课时安排:识字5: 1课时18.称赞: 2课时19.蓝色的树叶: 2课时20.纸船和风筝: 2课时21.从现在开始; 2课时语文园地五: 2课时 第六单元:关爱他人教材分析:这一组教材,是进行情感教育,实现情感陶冶,培养美好情操的依托。

在本组导语“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的引领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那些饱含真情的语句,反复感受那些真真切切的人和事,带领学生感悟教材,感知社会生活,获得美好的人生体验,培养爱心识字6”用对子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对比;《窗前的气球》表现的是同学之间的友爱;《假如》表现的是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日记两则》则给学生以更广阔的情感熏陶:浓郁的亲情、真挚的民族情、对落后地区少年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