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圆仓筒体滑模施工工艺及监理施工控制要点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仓储筒体、新型结构及特种工程日益增多, 滑模工艺在工程中得到了不少的应用,使滑模这项技术日趋成熟采用滑模施 工,有效的节约成本,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工程概况浙江省舟山储备中转粮库第三期工程建设15座浅圆仓,分为a、b、c三组, 呈3x5排列,单仓仓容1万吨,总仓容15万吨每组浅圆仓独立配置提升塔, 高空设栈桥连接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 7度;±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90m,室内外高差100mm4.0m标高平面为浅 圆仓出料平台,设有出料口及通风槽,32.5m标高平面为进粮平台浅圆仓为钢筋砼结构,基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仓壁下为环形承台, 柱下为两桩或三桩承台,承台顶标高分别有-1.300m、-0.50m浅圆仓仓体内径为28m,仓壁厚度250mm;仓内3.40m标高以下设砼仓底板, 板厚600mm,底板以下为下通廊,有16根独立柱支撑;标高3.40m至27.5m为 仓身层,仓锥顶板底标高为27.50m,锥顶板顶标高为32.5m,板厚150〜200mm; 标高27.5m至32.5m为空气夹层,外墙壁厚为250mm,屋面上部设有层高5米 的上通廊;标高32.5m至34.0m仓壁周边为女儿墙,壁厚150mm。
本工程15座浅圆仓仓壁采用滑模施工,该工艺由于第一次接触,通过学 习考察,根据现场监理情况学到的知识,对滑模施工工艺及监理在施工中需要 控制要点进行简单阐述二、滑模施工工艺特点滑模施工:滑模也称滑动模板,是以滑模千斤顶、电动提升机等为提升动 力,带动模板(或滑框)沿着混凝土(或模板)表面滑动而成型的现浇混凝土 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总称最突出特点就是取消了固定模板,变固定死模板为滑 移式活动钢模,从而不需要准备大量的固定模板架设技术,仅采用拉线、激光、 声纳、超声波等作为结构高程、位置、方向的参照系一次连续施工完成条带 状结构或构件滑模施工优点:1、 滑模不设水平施工缝,施工连续性好,为“软脱模”施工工艺,过 程中施工缝处理的次数很少,大大减少施工缝凿毛、冲洗工作量2、 施工进度快,日平均滑升进度2-4m左右,其它工艺施工日平均进 度在1-2m,施工进度大大加快,施工工期缩短2-3倍3、 滑模为封闭结构型式,采用爬杆及液压千斤顶进行固定,工作盘形 成后,工作面较宽敞,辅助性材料消耗少,拉杆、垫板及临时预埋件等材料全 部节省4、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高,混凝土表面处理工作量小且可以及时进行处 置5、滑模施工作业在固定、封闭的工作盘上进行,过程中只向上整体爬 升,作业工人均在工作平台上作业,安全性高,过程中模板及工作平台均不进 行拆装,安全风险小。
6、 施工工期短,缩短了模板安、拆时间;在砼浇筑过程中采用卷扬机 垂直提升,过程运输时间缩短;整体施工过程中辅助施工时间大大缩短,加快 了墩柱成型速度7、 成本相对较小,模板投入量较小,节省了砼输送泵机具,各种辅助 材料节省,受气候影响小,在夜间、雨天均可进行施工;施工工期缩短,管理 成本降低滑模施工缺点:1、 整体外观质量较差滑模为“软脱模”工艺,砼表面光洁度较差2、 滑模施工在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模板滑升等工序方面需平行施 工,其施工质量、进度对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作业人员素质、施工机具、砼的 拌和运输能力、备用电源等方面的要求较高,需配置专门的机具、人员24小时 进行现场配合,平行投入量集中3、 滑模施工适用于等截面及两个短面收缩的墩形,对于四面收缩及圆 柱形桥墩不能实施三、滑模装置的组装滑模提升装置主要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提升系统、施工精度控制 系统、水电配套系统组成,具体包括模板、围圈、提升架、操作平台、支撑杆、液压控制台、起重门架等模板:模板固定于围圈上,用以保证构件截面尺寸及结构的几何形状 模板随着提升架上滑且直接与新浇混凝土接触,承受新浇混凝土的侧压力和模 板滑动时的摩阻力。
滑升模板的高度以1.2m为宜,高度大,将使混凝土对模板 的侧压力增大,开字架腿柱处连接焊缝就容易脱开,引起涨模围圈:是模板的支撑构件,又称围梁,用以保持模板的几何形状模板 的自重、模板承受的摩阻力、侧压力以及操作平台直接传来的自重和施工荷载, 均通过围圈传递至提升架的立柱围圈一般设置上下两道为增大围圈的刚度, 可在两道围圈增加斜杆和竖杆,形成桁架式围圈提升架:是滑模装置主要受力构件,用以固定千斤顶、围圈和保持模板 的几何形状,并直接承受模板、围圈和操作平台的全部垂直荷载和混凝土对模 板的侧压力操作平台:是滑模施工的主要工作面,用以完成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操作及对方部分施工机具和材料也是扒杆、井架等随升垂直运输机具及料台 的支承结构其构造形式应与所施工结构相适应,直接或通过围圈支承于提升 架上支撑杆:是滑模千斤顶运动的轨道,又是滑模系统的承重支杆,施工中滑 模装置的自重、混凝土的摩阻力及操作平台上的全部施工荷载,均由千斤顶传 至支撑杆承担,其承载能力、直径、表面粗糙度和材质均应与千斤顶相适应 支承杆选用048*3.5高频焊接钢管,沿着周圈从下到上一次性埋置在砼仓壁内 第一批插入千斤顶内的支撑杆长度为3种:2m、4m、6m,相邻接头高差为2m, 同一高度上支撑杆接头数量不大于总量的1/3。
支撑杆采用缩管插入焊接方式, 接头处进入千斤顶前,先电焊3点并磨平焊点,通过千斤顶后进行围焊,并用横向钢筋点焊连接,焊点间距500mm;接头钢管缩管至外径38mm,长度150mm液压控制台: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由电动机、油泵、油箱、控制阀及电 控系统(各种指示仪表、新号等)组成用以完成液压千斤顶的给油、排油、 提升或下降控制等项操作滑模平台的组装顺序为:立提升架f安装内外围圈、绑扎仓壁内钢筋- 组装内模一绑扎仓壁外侧钢筋一组装外模一刚性平台组装一安装液压系统一 插入支承杆一拉杆一安装试滑一检查整理一浇筑仓壁混凝土一滑升一安装 下吊脚手架1TI趋癖秋Tl十气I":Cft1C二部七充站"牍号煲Eradial-撕1狒滑模装置组装的允许偏差表序号内容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模板中心线与结构截面中心线位置3钢尺检查2围圈位置横向偏差(水平、垂直方 向)3线坠3提升架垂直偏差平面内3线坠平面外2线坠4安放千斤顶的提升架横梁相对标高偏差5水平仪5考虑倾斜度后的模板尺 寸上口-1线坠及钢尺下口+2线坠及钢尺6千斤顶安装位置偏差提升架平面内5钢尺及水平尺提升架平面外5钢尺及水平尺7圆模直径、方模边长偏差-2,+3钢尺8相邻两块模板的平面平整1.5样板尺四、滑模施工的监理质量控制要点4.1钢筋及埋件安装4.1.1放线仓壁的放线后,需要经过复合放线位置准确无误后,滑模才可以进行组装。
4.1.2钢筋位置调整放线工作结束后,开始组装滑模前,需对钢筋的位置进行检查,查看钢筋位置 是否(跑位)在放线位置以内,并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如果钢筋位置超出放 线位置或不能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要求对钢筋进行处理,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后,滑模才可以开始组装4.1.3每一浇灌层混凝土浇灌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以上至少应有一道绑扎好的横向钢筋4.1.4对于控制竖筋位置,可在提升架下横梁上焊内外两道环筋,环筋上按 竖筋间距焊上滑环,滑环中心即为每根竖筋所在位置,焊接时按滑环位置接长 竖筋注意所接竖筋的下端应在滑环之下时再开始接,以免接头钩住滑环环 筋可预先在竖筋上用粉笔画出间距线以控制绑扎间距4.1.5为了控制好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圆钢(直径等于保护层厚度)烧焊 固定在滑升模板的上部,在模板滑升过程中有效地固定了钢筋保护层厚度4.1.6钢筋弯钩、钢筋扎丝绑扎均应背向模板面,防止外露锈蚀4.1.7筒壁中的预留洞留设及埋件应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以便及时、准确无 误地配合滑模施工进行留设滑升前,将所有预埋及预留工作统计详细,列出 表格,注明标高、部位、预埋预留品种、规格,预埋预留由专人负责需凿出 的预埋件、预留筋一旦出模立即凿出,注意找准位置再进行,以免影响仓壁表 面。
4.1.8滑模施工要求每一滑升高度的混凝土浇筑因时间规定,因此钢筋绑扎 及预埋,必须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完成,否则,滑模工作就不能连续进行4.1.9当模板在滑升过程中,钢筋工应及时检查钢筋是否挂模板如果挂模板 应当及时处理4.2混凝土浇筑及滑模4.2.1初滑1、待滑模设备及钢筋、模板施工完成后,便开始进行混凝土浇筑2、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混凝土表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将混凝土表面 用水冲浇透,然后封堵模板下口因找平所留缝隙混凝土开始浇筑前,需要先铺设水泥沙浆结合层混凝土的浇注,必须分层均匀按照顺逆时针,交替交圈浇注,每层要求在同一水平面上3、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检查,出厂配合比坍落度宜为200mm,入模坍落度控 制在180~200mm左右砼入模塌落度控制在180~200mm左右,根据气候温度变 化,随时对塌落度进行调整仓壁砼正常浇筑时采用每300mm厚度分层,顺、 逆时针交替方向浇筑,避免扭转4、 上下层砼浇筑间隔时间控制在砼初凝时间以内,约5小时,控制时间根 据温度进行调整5、 初滑时,将混凝土分层交圈浇筑至模板高度的2/3高度,待第一层混凝 土强度达到0.2〜0.4Mpa时,进行1〜2个千斤顶行程的提升,并对滑模装置和 混凝土凝结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定正常后,即可转为正常滑升。
6、初滑阶段应根据水泥品种、标号及初凝终凝时间确定初次提升时间,初次 提升的速度不宜过快4.2.2正常滑升1、每次正常滑升时,先将模板升起5cm,即提升千斤顶1-2行程,当砼出 模后不坍落,又不被模板带起时(用手指按压可见指痕,砂浆又不粘手指),即 可进行滑升;在正常温度下,滑升速度宜150-300mm /h两次提升的时间间隔 不宜超过0.5h气温较高时,两次提升中间应增加1-2次提升,每次提升高度为 1-2个千斤顶行程2、混凝土的浇筑必须均匀对称交圈浇筑,每一浇灌层的混凝土表面应在 一个水平面上,并应有计划、均匀地变换浇灌方向;上层混凝土覆盖下层混凝 土的时间间隔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根据以往施工经验,保证出模混凝 土强度在0.35MPa左右、即混凝土不发生垮塌,又能保证筒仓内外侧收光情况下,当间隔时间超过规定时,接茬处应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每24小时浇筑混凝土高度为3.6m-4m左右3、根据气候情况拟定每昼夜24小时连续作业;正常情况下,每层滑升 周期为1.5〜2小时,保持混凝土在塑性状态下滑升,以免拉裂,浇注混凝土应 划分区段,每区段的浇注数量和时间应大体一致,并严格执行分层均匀浇圈制, 防止引起构筑物倾斜。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避免触及钢筋、支撑杆和 模板4、 混凝土出模时,要求砼表面用砼原浆及时修饰收光, 遇有混凝土浇筑 速度较慢,混凝土出模后,表面已经凝固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选用原浆为粉刷 材料,粉刷后在收光遇有局部塌落或保护层脱落等现象时,员应在混凝土尚 未凝固前及时修补并修饰,然后收光5、 每一混凝土浇筑层面上,至少应留置一道绑扎好的水平钢筋6、 滑升至接近设计高度时,最后一层砼应一次浇筑完毕,砼必须在一个水 平面上在最后一层砼浇筑后4小时内,应每隔半小时提升一次,直到混凝土 不再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