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与纳税会计期末考察-第一学期任课教师: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成 绩: 一、增值税税简介1、增值税纳税人(1)、增值税的概念是在中国境内销售货品或提供应税服务以及进口货品的单位和个人国内将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2)增值税纳税人的认定①经营规模——年应税销售额:纳税人在持续不超过12个月(可跨年度)的经营期间内合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②具有核算水平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一年增值税销售额(涉及出口销售额和免税销售额)达到或超过如下规定原则:1.工业公司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上;2.商业公司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上;3.来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措施(1)从事货品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及以其为主兼营货品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销售额在50万元如下;(2)从事货品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销售额在80万元如下3)对提供应税服务的,年应税服务销售额在500万元如下的;(4)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原则的其她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注:非公司性单位、不常常发生应税行为的公司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2、征收范畴(1)一般征税范畴:销售和进口货品,提供加工及修理修配劳务这里的货品是指有形动产,涉及电力、热力、气体等,不涉及不动产加工是指受托加工货品,即委托方提供原料及重要材料,受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规定制造货品并收取加工费的业务;修理修配是指受托对损伤和丧失功能的货品进行修复,使其恢复原状和功能的业务2)特殊征税范畴——视同为销售行为①将货品交由她人代销;②代她人销售货品;③将货品从一地移送至另一地(同一县市除外);④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⑤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品作为对其她单位的投资;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品分派给股东或投资者;⑦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品用于职工福利或个人消费;⑧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品免费赠送她人3)增值税的税率一般计算措施基本税率17%合用绝大部分销售或进口货品,以及加工修配劳务低税率13%列举货品,如粮食、食用植物油(涉及橄榄油);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图书、报纸、杂志;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初级)农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零税率0%针对出口货品营改增服务的新税率(试点)税率17%提供有型动产租赁11%交通运送业和优质服务业6%现代服务业0%国际运送服务、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和设计服务(4)纳税期限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一种季度。
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一种纳税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为一种纳税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次月1至15日申报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以一种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仅合用于小规模纳税人二、税务筹划措施(一)、运用纳税人身份的税务筹划从进项税额看,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只能列入成本,这是一般纳税人的优势从销售看,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销售方在销售时,除了向买方收取货款外,还要收取一笔增值税,其税额要高于向小规模纳税人收取的税额一般纳税人销售货品是可以向对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小规模纳税人不可以例 甲工业公司年产品销售额为46.8万元(含税),销货合用17%的增值税税率,现为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其会计核算比较健全,经申请可成为一般纳税人,其含税可抵扣购进金额为23.4万元,购货使用17%的增值税税率,对该公司的增值税纳税人身份选择进行税务筹划方案一、 选择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46.8/(1+17%)*17%-23.4/(1+17%)*17%=3.4(万元)方案二、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46.8/(1+3%)*3%=1.36(万元)。
方案二比方案一可少缴增值税2.4万元因此,应当选择职位小规模纳税人二)、公开核算的税务筹划纳税人应当尽量将不同税率的货品或应税劳务分开核算,已合用不同的税率,从而规避从高合用税率,进而减轻公司承当例 某公司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公司重要生产机电设备,1月销售机电设备共获得收入1000万元,其中农机的销售额为600万元,其她机电设备的销售额为400万元,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共为100万元以上收入均为不含税价,请对其进行税务筹划 方案一:“有机电产品销售额”和“其她机电设备销售额”未分别核算 增值税应纳税额=1000*17%-100=70(万元) 方案二:“有机电产品销售额”和“其她机电设备销售额”分别核算 增值税应纳税额=400*17%+600*13%-100=46(万元) 节税额=70-46=24(万元),因此选方案二(三)折扣方式选择的税务筹划对于折扣销售,应尽量使得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按折扣后的销售额计征增值税,这样便可达到节税的目的公司在选择折扣方式时,应当尽量不选择实物折扣,在必须采用实物折扣的销售方式时,公司可以在发票上作合适的调节,变“实物折扣”为“价格折扣(折扣销售)”或捆绑销售方式,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对于返还钞票的折扣方式,由于这部分金额不得在税前扣除,因此加重了公司所得税税负,同样若选择变“返还钞票”为“价格折扣(折扣销售)”,便会达到节税效果甲商场为扩大销售,准备在春节期间开展一次促销活动,为促销欲采用如下三种方式 (1)让:利(折扣)20%销售商品,即公司将1000元的商品以800元价格销售,或者公司的销售价格仍为1000元,但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反映折扣额为200元 (2)赠送商品,即公司在销售800元商品的同步,此外再赠送200元的商品 以销售1000元的商品为基数,参与该次活动的商品购进成本为含税价600元(即购进成本占售价的60%)经测算,公司每销售1000元商品可以在公司所得税前扣除的工资和其她费用为60元,请对其进行税务筹划促销活动期问顾客产生的个人所得税由甲商场代付 方案一:让利(折扣)20%销售商品,即公司将1000元的商品以800元价格销售,或者公司的销售价格仍为1000元,但是,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反映折扣额为200应纳增值税额=[(800-600)÷(1+17%)]×17%=29.1(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9.1x(7%+3%)=2.91(元)。
应纳公司所得税=[(800-600)÷(1+17%)-60-2.91)]×25%=27.01公司的税后利润=(800-600)÷(1+17%)-60-2.91-27.01=81.02(元)方案二:赠送商品,即公司在销售800元商品的同步,此外再赠送200元的商品公司销售800元商品时应纳增值税=[80+(1+19)]×17%-[480÷(1+17%)]×17%=46.50(元)送200元的商品,按照现行增值税税收政策规定,应视同销售解决应纳增值=200÷(1+17%)]×17%=[120÷(1+17%)]×17%11.62(元)合计应纳增值税=46.50+11.62=58.12(元)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58.12x(7%+3%)=5.812(元)应缴纳公司所得税=[(800-480-120)÷(1+17%)-60-5.812]x25%=26.28(元)公司的税后利润=(800-480-120)÷(1+17%)-60-5.812-26.28=78.85 方案一比方案二少纳税31.192元(90212-59.02),税后多赚钱217元(81.02 78.85),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一。
(四)进货对象选择的税务筹划 一般状况下,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购买方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货是划算的 作为一般纳税人的购买方,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货是不划算的 例 甲公司是一般纳税人,1年12月从我市的小规模纳税人或一般纳税人都可以购买到原材料,含税购进金额为103万元,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都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原材料增值税税率为17%请对其进行税务筹划方案一:甲公司从小规模纳税人公司购买材料甲公司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03÷(1+3%)]×3%=3(万元)方案二:甲公司从一般纳税人公司购买材料甲公司可抵扣的进项税额=[103÷(1+17%)]×17%=14.97(万元)方案二比方案一多抵扣进项税额11.97万元(14.97万-3万),从而少缴增值税11.97万元,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二 (五)、进项税额先抵扣后转出的税务筹划 公司对于购买的准备用于集体福利成者个人消费的材料,可先抵扣进项税额,然后在变化用途时,再将进项税额转出,从而避免因该材料未使用完而超过抵扣期限给公司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同步,也延缓了增值税的缴纳,等于公司使用了税务机关提供的一笔无息贷款,因此给公司发明了经济效益。
例 甲是一大型石油生产公司,下设医院、食堂、宿舍等众多非独立核算的部门,1月初该公司购进生产用材料一批,价值为936万元(含税),准备用于上述非独立核算部门使用截至6月底,上述非独立核算部门合计共领用价值为585万元(含税)的材料,剩余的351万元(含税)的材料该公司非独立核算部门不再需用,并准备对外销售,但已超过180天的抵扣期限,导致无法抵扣进项税额请对其进行税务筹划方案一:甲公司于1月将购入的材料进项税额所有直接计入成本甲公司可抵扣的进项税额=0(万元)方案二:甲公司于1月在购买材料时先认证抵扣进项税额,在后来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即变化用途)时,再将进项税额转出1月可抵扣的进项税=[936÷(1+17%)]×17%=136(万元)1-6月非独立核算部门领用材料时,合计需转出进项税额=[585÷(1+17%)]×17%=85(万元)甲公司实际抵扣进项税额=136-85=51(万元)方案二比方案一多抵扣进项税额51万元(51万-0),从面相称于少缴增值税51万元,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二六)、混合销售行为的税务筹划 公司可以通过控制应税货品或劳务和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所占比例,来选择是缴纳增值税还是缴纳营业税。
也就是说,在混合销售行为中,纳税人年货品销售额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的合计数中,若使年货品销售额超过50%,则缴纳增值税;若使年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即应征营业税的劳务)超过50%,则缴纳营业税那么,究竟选择缴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就要看两种税的税负大小例 甲公司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0月销售设备(合用增值税税率17%)并同步提供维护服务,维护费用较高,与设备价款相称,共获得销售额100万元,该公司为生产设备而购进材料支付款项50万元(含增值税),合用增值税税率17%请对其进行税务筹划方案一:可以将设备的销售额比例提高到50%以上,在合同中进行商定,使其符合增值税纳税原则,计算缴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100÷(1+17%)]x17%-[50÷(1+17%)]x17%=7.26(万元)方案二:可以将维护费用营业额比例提高到50%以上,在合同中进行商定,使其符合营业税纳税原则,计算缴纳营业税应纳业税=100×5%=5(万元)方案二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