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等三角形全部知识点总结.doc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3.41KB
约4页
文档ID:532352138
全等三角形全部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1/4

全等三角形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重点: 1. 使学生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 ,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2 .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条件难点: 1.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2 .选用合适的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二、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全等形要点诠释: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知识点二:全等三角形要点诠释: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知识点三: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要点诠释: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在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对应角知识点四: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要点诠释: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知识点五: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一)要点诠释: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知识点六: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二)要点诠释: 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知识点七: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三)要点诠释: 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知识点八: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四)要点诠释: 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成“角角边”或“AAS”知识点九: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要点诠释: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三、 规律方法指导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有四种方法:①边角边(SAS);②角边角(ASA);③角角边(AAS);④边边边(SSS). (2)直角三角形的全等的条件:除了使用SAS、ASA、AAS、SSS判别方法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判别方法,也就是斜边、直角边(HL)判别方法.2.判别两个三角形全等指导 (1)已知两边 (2)已知一边一角 (3)已知两角3.经验与提示:⑴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规律: ①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②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个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③ 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 ④ 有公共角的,公共角一定是对应角. ⑤ 有对顶角的,对顶角是对应角.⑥全等三角形中的最大边(角)是对应边(角),最小边(角)是对应边(角)⑵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①可以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 ②可以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可以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 ③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 ④若上述方法均不行,可考虑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⑶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 ①中点定义; ②等式的性质; 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④借助中间线段(即要证a=b,只需证a=c,c=b即可)随着知识深化,今后还有其它方法⑷证明角相等的方法: ①对顶角相等; 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③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 ④等式的性质; ⑤垂直的定义; 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和随着知识的深化,今后还有其它的方法5.注意点 (1)书写全等三角形时一般把对应顶点的字母放在对应的位置. (2)三角形全等的判别方法中不存在“ASS”、“AAA”的形式,判别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中至少有一条边. (3)寻找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要结合图形,挖掘图中的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中点、角平分线、高线等所带来的相等关系. (4)运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时,应注意分析已知条件,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理清要测定的距离,画出符合的图形,根据三角形全等说明测量理由. (5)注意只有说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才使用“HL”,说明一般的三角形全等不能使用“HL”.6.数学思想方法 (1)转化思想:如将实际问题转化数学问题解决等. (2)方程思想:如通过设未知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之间的关系构造方程解决角度问题. (3)类比思想:如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根据已知条件选择三角形全等.经典例题透析 1、如图,△ABD≌△ACE,AB=AC,写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2、如图,已知ΔABC≌ΔDEF,∠A=30°,∠B=50°,BF=2,求∠DFE的度数与EC的长。

思路点拨: 由全等三角形性质可知:∠DFE=∠ACB, EC+CF=BF+FC,所以3、如图,AC=BD,DF=CE,∠ECB=∠FDA,求证:△ADF≌△BCE.思路点拨: 欲证△ADF≌△BCE,由已知可知已具备一边一角,由公理的条件判断还缺少这角的另一边,可通过AC=BD而得4、如图,AD为ΔABC的中线求证:AB+AC>2AD. 思路点拨: 要证AB+AC>2AD,由图想到:AB+BD>AD,AC+CD>AD,所以AB+AC+BC>2AD,所以不能直接证出5、如图,AB=CD,BE=DF,∠B=∠D,求证:(1)AE=CF,(2)AE∥CF,(3)∠AFE=∠CEF思路点拨: (1)直接通过△ABE≌△CDF而得,(2)先证明∠AEB=∠CFD,(3)由(1)(2)可证明△AEF≌△CFE而得,总之,欲证两边(角)相等,找这两边(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然后证明它们全等.6、 如图 AB=AC,BD⊥AC于D,CE⊥AB于E,BD、CE相交于F.求证:AF平分∠BAC.思路点拨: 若能证得得AD=AE,由于∠ADB、∠AEC都是直角,可证得Rt△ADF≌Rt△AEF,而要证AD=AE,就应先考虑Rt△ABD与Rt△AEC,由题意已知AB=AC,∠BAC是公共角,可证得Rt△ABD≌Rt△ACE.7、 ⊿ABC中,AB=AC,D是底边BC上任意一点,DE⊥AB,DF⊥AC,CG⊥AB垂足分别是E、F、G. 试判断:猜测线段 DE、DF、CG的数量有何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思路点拨:寻求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是掌握规律的捷径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