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对提升青少年审美能力的研究 刘小佳(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 430079)G831 :A :1674-151X(2016)04-059-02收稿日期:2016-03-06作者简介:刘小佳(1988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舞蹈青少年学生是审美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尤其是要注重青少年审美能力的培养,以点到面,激发他们的艺术思想,从而引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1 青少年审美能力在体育舞蹈中的表现1.1 何谓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属于美育范畴,也是艺术学思想的一种外在表现对于审美能力概念的界定在国内外观点不一从广义上理解,审美能力包含了美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及各种表现的实然形态,其中涉及到了审美的观念、理想、趣味、感受、文化等在狭义上理解为,审美能力专指个体的审美感受,就是个体从事欣赏的活动过程或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心理表现,其中认为审美感受是审美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另外,国内关于各种审美能力的理解中影响较为广泛的是王朝闻先生的《美学概论》一书中对审美能力进行的界定,他从主观判断到客观经验,从广义到狭义均做了辨析和论证。
1.2 青少年学习体育舞蹈的动机新常态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均表现出了较为清新的状态,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呈现出了新的常态化趋势,其目标就是通过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学校,青少年学生的精神生活需求表现尤为丰富多彩,通过引入体育舞蹈教学,着重对青少年的审美追求或动机进行考量,在美学思想的引领下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美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训练和学习体育舞蹈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必然途径它并不仅仅直接告知青少年什么是丑恶,什么是真善美,而且让青少年在练习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其中的激动和欢快情绪,从而获得美的享受,青少年在这种审美的情感中不断地涵养、美化自身,自己的人格由此也得到了较为突出的升华在关于体育舞蹈可以提高青少年审美能力的调查结果中发现,约占有85% 的人认为体育舞蹈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审美能力,着力培养他们的气质以及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这对于增强青少年的意志品质有着较为明显的功效1.3 青少年对体育舞蹈美学的认知青少年的体育舞蹈认知,首先从美学开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期,其审美观也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舞蹈学习过程中对审美的认知程度取决于审美能力的提升,对于审美判断力的提高说明体育舞蹈中的美学理念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其次,中学体育舞蹈教师更重视体育舞蹈技术的规范性,而学生则更加重视节奏性的展现资料显示,中学体育舞蹈的发展源于学校教学和学科建设,教学对体育舞蹈的美学认知逐渐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要求青少年对体育舞蹈表演艺术的理解更为深入,对于体育舞蹈最高的表现形式就是要达到“形神合一”的艺术境界1.4 青少年在体育舞蹈学习中的审美体验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天性和禀赋从遗传学角度认为青少年审美素质是与一定的社会审美文化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青少年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提高对审美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体验能力、判断能力等,从而能够挖掘其潜在的审美能力,让人们拥有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在心理学角度,青少年的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审美体验等心理因素是更深层次美感的养成,更为真切地享受体育舞蹈中的美2 通过体育舞蹈提升青少年审美能力的路径2.1 体育舞蹈教师对提升青少年审美能力的功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体育舞蹈教师在传授体育舞蹈的过程的,不仅要讲解体育舞蹈的规定性动作结构,还要结合美育思想实现学科互动,在体育舞蹈课中呈现出艺术美的灵魂主线在教学工作中突显出的特点为:(1)体力与智力相统一。
教师在教学、训练以及业余指导方面需要做示范动作,起初还要和学生一起练习,规范导入新课,使学生充满兴趣,磨练意志,锻炼品格要求体育舞蹈教师具备一定的体力和智力;体育舞蹈教材和教法的选择、教案的编写到课的组织方面协调统一2)教学工作对象广泛而复杂体育舞蹈教师在授课方面经验较为丰富,同时要经常组织集体活动,其自身的表现对学生行为的影响较为广泛3)教师对学生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示范作用2.2 优化中学体育舞蹈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的优化源于教学信息的筛选与阐释要提高青少年的审美素质,教学环境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尤其表现在对青少年情感态度的陶冶在教学中为青少年提供优美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愉悦的心理环境等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1)教室的卫生要整齐,要具有艺术构思;(2)要注意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其中包括师生和学生要保持友好、团结、融洽的和谐关系体育舞蹈教室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包括形体房、录音机、VCD、木质地板、镜子、把杆,以及一些相应的器械优化中学体育舞蹈场地设施建设是营造良好氛围的前提条件,因而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场馆设施的利用率是解决中学体育舞蹈教学的有效方法2.3 完善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在新媒体、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信息的大量传播给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更新和改进,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时代性体育舞蹈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体育舞蹈的教学以形体、芭蕾、舞蹈为主,主要是要培养青少年的美感、风格和气质,提高学生对体育舞蹈内在的鉴赏能力,也是培养审美能力的基础2.4 强化体育舞蹈与音乐、服饰的协同配合体育舞蹈是一种集形体美、音乐美和服饰美于一体、高尚、优雅的运动,音乐和服饰是组成体育舞蹈美的重要因素,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想要完美展现体育舞蹈的艺术美,就必须把音乐的“声”和动作的“形”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强弱与快慢,判断体育舞蹈的不同风格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要始终抓好音乐节奏旋律与舞蹈动作的配合,突出音乐节奏的教学体育舞蹈的服饰美也是一种艺术修饰,运动员的服饰不仅要符合规则的要求,还要体现动作的风格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时,教师要提出对服饰美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舞蹈的服饰美,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展示出肌肉美、骨骼美和身材美,进而上升为人格美、情感美的真善美的价值取向3 结 语体育舞蹈作为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集形体美、音乐美、服装美为一体的体育运动,满足了人们的精神享受,唤起了人们的审美能力。
它突出表现在对身体美的塑造,有助于提高青少年在学习体育舞蹈过程中的审美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培养青少年评价美的意识和提高鉴赏美的能力青少年学习体育舞蹈不仅是为了增强体质和心理健康,而且还有助于塑造健美的体型和提高对舞蹈美学的修养,青少年把学习体育舞蹈作为增强体质健康、提高生活效益、提升审美能力的需求,在经过亲身体验和对体育舞蹈专业性的学习之后,最终可以表现出对体育舞蹈的动作美、姿态美、音乐美和服饰美等有一定审美能力的倾向参考文献:[ 1 ] 刘慧. 体育舞蹈审美特征概论[ J ]. 科技创新导报,2013,35(2):38-40.[ 2 ] 殷放. 体育舞蹈的审美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D ]. 厦门:集美大学,2012.[ 3 ] 黄志刚. 论体育舞蹈的审美教育功能[ D ].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