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41欧阳修传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卒谥文忠嘉佑二年(1057年)二月,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进士考试,提倡平实的文风,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这对北宋文风的转变很有影响文章主旨】本文抓住欧阳修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为其立传欧阳修幼年敏悟过人,为官之后颇有抱负,晚年之后看透时事,数次征召不就为政宽简,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文言原文】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对照注译】原文注释译文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幼年时聪敏过人,读书就过目不忘及【冠】,【嶷然有声】冠】成年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表示已成人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慕】仰慕在废书筐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的遗稿,读后十分仰慕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始】开始更】更改欧阳修刚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刚劲】刚直不阿他天赋刚直不阿,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虽】即使机阱】陷阱触发】身受其害顾】回头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再三】指多次即使被贬谪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方】刚,当……时欧阳修)刚被贬到夷陵的时候,没有消遣的地方,【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因】于是,就覆】通“复”枉直乖错】冤假错案就拿来以前的案件档案反复察看,发现里边冤假错案不计其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如此】这样此:这样固】本来于是仰天长叹说:“边远人稀的小城尚且是这样,天下的(冤假错案)就可想而知了自尔】,遇事不敢忽也自尔】从此从此,遇到案件就不敢大意了学者求见,所【与言】,【与言】即“与之言”,同他交谈有求学的人请求会见,欧阳修与他们交谈,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惟】只,只是从来不谈文章,只说政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润身】修身养性可以】可以用来可:可以以:用来及物】帮助别人欧阳修)说文章只能用来自己修身养性,而政事是可以用来帮别人的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欧阳修)凡是去作过官的地方,没有杰出的政绩,不追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宽简】宽松简易便】安逸、安适政策宽松不扰民,所以到过的地方人民都认为他平易近人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或】有人,有的人弛废】拖拉不理有人问他:“您治理地方政策宽松简明但办事从不拖拉不理,为什么呢?”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他回答说:“把放纵当成宽松,把简陋当成简明,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弊】危害,指受苦那么政事就会得不到及时处理因而人民受苦,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苛急】苛刻武断。
我所说的宽松,是为了不苛刻武断;简者,不为【繁碎】【耳】繁碎】繁琐耳】罢了简明,是为了不繁琐罢了作品赏析】本文抓住欧阳修人生的几个主要方面来写,从不同角度来刻画这个人物从幼年到为官到晚年,娓娓道来,从繁就简另外,通过人物颇有哲理的语言来表现刻画人物,从而揭示一定的道理读后必练】(共30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① 读书辄成诵 ( ) ② 晚更号六一居士 ( ) ③ 虽机阱在前 ( ) ④ 或问:“为政宽简……” ( ) ⑤ 惟谈吏事 ( ) ⑥ 触发之不顾 ( )⑦ 及冠,嶷然有声 ( ) ⑧ 故所至民便之 ( )⑨ 天下固可知 ( ) ⑩ 谓文章止于润身 ( )2.翻译10分)①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②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③ 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④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⑤ 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3.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读书辄成诵 辄:就 B.及冠,嶷然有声 冠:戴帽子C.触发之不顾 顾 :回头 D.故所至民便之 故 :所以4. 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3分) 5. 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4分)【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1. ① 就② 改变,更换 ③ 即使 ④ 有人 ⑤ 只 ⑥ 回头 ⑦ 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表示已成人⑧ 所以 ⑨ 本来 ⑩ 说2. ① (欧阳修)在一个废书簏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留下地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② 他天赋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
③ 边远人稀的小城尚且是这样,天下的(冤假错案)就可想而知了④ 即使被贬谪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⑤ 把放纵当成宽松,把简陋当成简明,那么政事就会得不到及时处理因而人民受苦3. B 4. 因为欧阳修认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5. 欧阳修具有“与民同乐”的从政思想,他宽松待民,简易做事,达到了“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就是《醉翁亭记》中“太守之乐其乐”的原因意思对即可)二、趣文泛读欧阳修相面欧阳文忠公应举时,常游京师浴室院有一僧熟视公,公因问之曰:“吾师能相人乎?”僧曰:“然,足下贵人也然有二事:耳白于面,当名满天下;须不掩齿,一生常遭人谤骂其后公以文章名世,而屡为言者中以阴事,然卒践二府译文】欧阳修到京城开封应试举人时,常常喜欢到佛寺的浴室里去里面有一个僧人仔细端详欧阳修的相貌,欧阳修因而问他:“大师能给人相面吗?”僧人说:“对,你是一个贵人然而还有二点:你因耳朵的肤色较脸面更白,应当名满天下;又因唇须稀疏不能掩盖牙齿,你一生常常遭别人毁谤詈骂后来,欧阳修擅长作文著名于世,同时,为官又敢于直言,屡遭小人攻讦毁谤;但最终官至枢密副使,如同副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