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产品成本核算 考情分析 本章既可能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基本知识,还经常以计算分析题的形式考查成本要素及成本分析,或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相结合的内容第一节 成本核算概述 考点: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 为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5个方面的费用的界限 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2.正确划分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的界限; 3.正确划分本期费用与以后期间费用的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 5.正确划分本期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上述5方面费用的划分应当遵循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负担、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负担费用应与受益程序成正比上述费用划分的过程,也是产品成本的计算过程 第二节 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 考点:成本项目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如果企业不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则外购的燃料计入直接材料 2.燃料及动力 燃料及动力是指企业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及动力。
3.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职工薪酬 4.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包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如果企业不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则外购的动力计入制造费用第三节 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工业企业的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可以划分为要素费用,包括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职工薪酬、折旧费用、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该分类反映了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了哪些费用及其金额 考点一: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一)材料、燃料、动力的归集和分配 无论是外购的,还是自制的,发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各项要素费用时,对于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一般分产品领用,应根据领退料凭证直接计入相应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项目对于不能分产品领用的材料,如生产中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材料,需要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相关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在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的情况下,原材料、燃料也可按照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或材料定额费用比例进行分配。
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例题】假定甲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领用某材料4 400公斤,每公斤20元本月投产的A产品为200件,B产品为250件A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5公斤,B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为10公斤 要求: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答疑编号639080101] 『正确答案』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0015=3 000(公斤) 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5010=2 500(公斤)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4 400/(3 000+2 500)=0.8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3 0000.820=48 000(元) 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2 5000.820=40 000(元) A、B产品材料费用合计=48 000+40 000=88 000(元) (二)材料、燃料、动力分配的账务处理 材料、燃料、动力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材料、燃料、动力分配表进行,这种分配表应根据领退料凭证和有关资料编制,其中,退料凭证的数额可以从相应的领料凭证的数额中扣除,对外购电力而言,应根据有关的转账凭证或付款凭证等有关资料编制以上面这道例题为例,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表 甲公司 2009年5月31日 单位:元应借科目成本项目直接计入分配计入(分配率0.8)材料费用合计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95 00048 000143 000B产品直接材料87 00040 000127 000小计 182 00088 000270 000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直接材料15 000 15 000运输车间 小计 15 000 15 000制造费用基本车间机物料8 000 8 000机修车间机物料4 000 4 000运输车间机物料1 000 1 000小计 13 000 13 000合计 298 000 据此,可以编制以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A产品(直接材料) 143 000 —基本生产—B产品(直接材料) 127 000 —辅助生产 15 000 制造费用 13 000 贷:原材料 298 000 【例题计算题】丙公司基本生产车间领用甲种材料4 000千克,单价100元,材料成本合计400 000元,生产A产品4 000件,B产品2 000件。
A产品消耗定额为12千克,B产品消耗定额26千克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进行分配此外车间一般消耗甲种材料1 000千克,企业管理部门一般消耗甲种材料2 000千克要求:编制原材料的会计分录 [答疑编号639080102] 『正确答案』分配结果如下: A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4 00012=48 000(千克) B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2 00026=52 000(千克) 应分配的材料成本: A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48 0004=192 000(元)B产品分配负担的材料费用=52 0004=208 000(元) A、B产品材料费用合计=192 000+208 000=400 000(元)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 192 000 -B产品(直接材料) 208 000 制造费用 100 000 管理费用 200 000 贷:原材料 700 000 【例题综合题】(2009年考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为17%,生产中所需W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和结转发出材料成本。
2008年6月1日,W材料结存1 400千克,账面余额385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008年6月份发生的有关W材料业务如下: (1)6月3日,持银行汇票300万元购入W材料8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216万元,增值税额36.72万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8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银行 (2)6月6日,签发一张商业承兑汇票购入W材料59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货款为163万元,增值税额27.71万元,对方代垫保险费0.4万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3)6月10日,收到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W材料5 000千克,并验收入库投资合同约定该批原材料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1 415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240.55万元,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未发生资本溢价 (4)6月20日,销售W材料一批,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为171万元,增值税额为29.07万元,款项已由银行收妥 (5)6月30日,因自然灾害毁损W材料50千克,该批材料购入时支付的增值税为2.38万元经保险公司核定应赔偿10万元,款项尚未收到,其余损失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
(6)6月份发出材料情况如下: ①生产车间领用W材料2 000千克,用于生产A产品20件、B产品10件、A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24千克,B产品每件消耗定额为52千克,材料成本在A、B产品之间按照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车间管理部门领用700千克;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450千克 ②委托加工一批零部件,发出W材料100千克 ③6月30日对外销售发出W材料600千克 (7)6月30日,W材料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 000万元 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1)编制甲公司第(1)至(4)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疑编号639080103] 『正确答案』 ①借:原材料——W材料 216+1.8=217.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6.72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254.52 借:银行存款 300-254.52=45.48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45.48 ②借:原材料——W材料 163+0.4=163.4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71 贷:应付票据 191.11 ③借:原材料——W材料 1 41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40.55 贷:实收资本 1 655.55 ④借:银行存款 200.07 贷:其他业务收入 17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9.07 (2)计算甲公司6月份W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答疑编号639080104] 『正确答案』W材料加权平均成本=(初385+①217.8+②163.4+③1 415)/(初1 400+①800+②590+③5 000)=0.28(万元/千克) (3)①编制甲公司第(5)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疑编号639080105] 『正确答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16.38 贷:原材料——W材料 14(0.28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38 注意:新税法下,因自然灾害造成存货的存货进项税不需要转出本题是09年考试真题,所以按照旧税法来进行处理将进项税额转出 借:营业外支出 6.38 其他应收款 1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16.38 ②计算甲公司A产品、B产品成本 产品的定额分配率=2 0000.28/(2420+5210)=0.56 A产品应分配的W材料成本=20240.56=268.8(万元) B产品应分配的W材料成本=10520.56=291.2(万元) ③编制甲公司第(6)项结转发出材料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A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