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要点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44KB
约51页
文档ID:51436006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要点_第1页
1/51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一、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特点:路基是轨道的基础,也称为线路下部结构,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控制路基变形:路基是线路工程中最薄弱、最不稳定的部份,路基几何尺寸的 偏差必然引发轨道的不平顺要 求路基在静、动态下的平顺性普通铁路路基以强度控制设计 ,高速线路基以控制变形为主, 在强度破坏之前,不容许出现过 大变形2、路基刚度的均匀性:列车速度越高,要求路基刚度越大,弹性变形越小,但刚度大会使列车振动加剧,不能平稳运 行路基刚度不平顺,会使轨道造成不平顺,要求路基在纵向刚度 均匀变化,不允许刚度突变3、在列车运行及自然条件下具有足够稳定性:列车承受动、静荷载,同时还要抵抗气温变化,雪雨作用、地 震破坏,路基工程必须在这些条 件作用下强度不降低,弹性不改 变,变形不继续加大,以保证高 速行车和增加运行安全性及减少 维护费为此,必须在路基结构、路基材料、路基施工工艺手段一系列技 术标准才能实现具体表现为下 列三个方面:强度高,刚度大的路基基床;沉降小或没有沉降的地基;沿线路方面平缓变化的刚度二、路基设计荷载:路基荷载是指作用在路基面上应力,它包括:静荷载—线路上部结构重量作用在路基面的应力;动荷载—列车行驶时轮载力传递到路基面的应力。

荷载分担作用:在车轮P作用下,常简化为5根轨枕分担,按日本假定如图 所示:采用换算土柱法计算时,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 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符合下表 规定:路基面动应力设计值为100KPa,在路基面上的分布符合图的规 定:计算公式: σd=0.26×Ps×(1+ αV) α—系数,对高速无缝线路α=0.003 σd—路基动应力Ps— 机车车辆静轴重 Ps=200 kNV—设计速度 350Km/h枕距—60cmσd≈100Kpa三、路基的形状和基本尺寸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曲线加宽时仍应保持路基面的三角形状,路基面 中心向两侧设4%横向排水坡路肩宽度:路堤和路堑两侧均为1.4m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满足下表规定:单线双线路堤路堑路堤路堑8.88.813.813.8单位:m正线曲线地段应在曲线外侧加宽, 其加宽值按下表规定:曲线半径路基外侧加宽值(m ) 14000~110000.311000以下~7000以上0.47000~55000.5表4.1.12 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路基面的标准横断面 :四、基床路基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表层厚度 0.7m,底层厚度2.3m,总厚度3.0m.基床表层应采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 砾石等材料,其材料规格及压实标准 应符合表规定:填料厚度(m )压实 标准备 注地基系数 K30( MPa/m)动态变 形 模量 Evd(MPa)孔隙率 n级配碎 石0.6~0.65≥190≥55<18%路堤级配碎 石0.45~0.5≥190≥55<18%当为软 岩、 强风化的硬 质岩及土质 路堑时中粗砂0.15≥130≥45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压实标准K30、Evd、n要求同时检测级配砂砾石基床表层压实标准按下 表采用:填料厚度(m )压实标准备 注 地基系数 K30( Mpa/m)动态变 形 模量 Evd(MPa)孔隙率级配砂 砾石0.6~0.65≥190≥55<18%级配砂砾石基床表层压实标准K30、Evd、n要求同时检测基床底层应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 土,其压实标准应符合表规定:填料厚度 (m )压实 标准改良细粒土粗粒土碎石类A、B组 填料及改 良土2.3地基系数K30 (Mpa/m)≥110≥130≥150压实 系数K≥0.69孔隙率n<28%<28%五、路堤基床以下路堤采用A、B、C组填料或改 良土,其压实标准按下表采用:填料压实 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类A、B、C 组填料及 改良土地基系数K30 (Mpa/m)≥90≥110≥130压实 系数K≥0.90孔隙率n<31%<31%路堤地基条件路堤基底以下25m范围内的地基土不符合 下表规定时应作工后沉降分析。

地 层地基条件基 岩无条件碎、卵、砾石类无条件砂 类 土Ps≥5.0MPa或N≥ 10,且无地震液化可能粘 性 土Ps>1.2MPa或 σ ≥0.15MPaN 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 Ps 静力触探端阻路基工后沉降限值:定义:铺轨开始的沉降量与最终形成的沉降量之差限值:一般地段: 不大于5cm;沉降速率: 小于2㎝/年台尾过渡段路基: 不大于3㎝不满足时应加固地基 六、高速铁路软土路基与控制要点软土地基土层强度底,压缩性大、渗透系数小,地基沉降问题突出应将工后沉降量和沉降速率控制在允许 范围内,使路基不影响列车高速、舒适安 全运行 • 控制要点1、 软土路堤的稳定安全系数考虑列车荷 载时不应小于1.152、设置沉降观测点,控制填土速率: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速率≤1.0㎝/每昼夜坡脚水平位移速率≤1.0㎝/每昼夜 3、 根据沉降观测进行综合分析,开展动态设计,以推算地基最终沉降量,并应及时调整设计,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控 制要求4、结合工程实际选择代表性地段提前修筑实验路堤,以检验设计指导施工5、对沉降控制较困难地段路基,提前安排施工预压,保证必要预压期。

• 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1、 路基面两侧各加宽0.1m;路堤两侧设1.0m,高1~2m护道 ,护道以 下边坡为1:1.75,护道及护道边坡采用干砌片石护坡防护2、 对浅层软土或松软土,一般采用片石挤淤加固,当地表有薄层硬壳时,可挖 除硬壳进行片石挤淤对具有弃土条件和 渗水土有来源地段,可挖除换填渗透水土;当片石缺乏时,可采用深层搅拌复合地 基加固,最小桩长不小于4m或嵌入硬底不 小于1.0m3、 对于软土埋藏较深,厚度较大地基,一般采用水泥搅护桩、旋喷桩、砼预制管桩等进行处理桩顶铺设 碎石垫层并铺设一层强度不小于 40KN/m土工格栅加固深度原则穿透软土层4、过渡段地基根据地质条件和沉降计算,地基处理措施适当加强,一般 采用水泥搅拌桩,旋喷桩加固七、过渡段在轨下基础刚度不同和沉降差异处,即路堤与桥台、路堤与立交框构或箱涵、路 堤与路堑连接处,土质、软质岩及强风化 硬质岩路堑与隧道连接地段,应设置不同 过渡段,并采用渐变处理措施,使轨下基 础刚度和沉降差异逐渐过渡 • 路桥过渡段过渡段长度L(m) L=2(h-0.7)+a式中:h—台后路堤高度a—常数 3~5m• 各种过渡段设置方式:1、台座过渡段路堤1:11:14.3.9图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设置方式图1:1.51:1.51:22m过渡段基床底层基床表层2、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设置方式3、路堤和路堑间过渡段方式八、边坡防护1、当地基良好时,路堤边坡可按下表 采用表4.3.14 路堤边坡坡度填料种类边坡高 度(m )边坡坡度备注细粒土及改良土0~8 8~121:1.51:1. 75超过12 m于12m处设 边坡平台,宽2.0m, 平台以下边坡坡度1 :2.0碎石土、卵石土 、粗粒土(细砂 、粉砂、黏砂除 外)0~12 12~201:1.75 1:1.5超过20 m于20m处 设边坡平台,宽 2.0m,平台以下边 坡坡度1:2.0注:路堤填筑细粒土时边坡内设置土工格栅等层厚控制材。

2、路基坡面防护按《暂规》办理九、抗震按《暂规》有关条款办理十、路堑• 不易风化的硬质岩基床,应将路基面作 成向横向两侧的4%排水坡• 软质岩、强风化的硬质岩及土质基床处 理,应按《暂规》中有关条款办理• 基床部分有膨胀土时应作处理• 半填半挖路基,轨道下横跨挖方与填方 两部分时,在轨枕长两倍道床厚度的宽 度内,挖方部分应挖1.0m深,换填与路 堤相同的填料,并设置4%向外排水坡• 路堑边坡坡度参照《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办理十一、排水• 按《暂规》有关条款办理十二、支挡• 按《暂规》有关条款办理十三、电缆槽、接触网主柱和声屏障 基础布置 • 按《暂规》有关条款办理路 基 施 工§1 施工准备1、施工调查及审核设计2、测量放线3、征租土地4、拆迁建筑物5、修建施工便道6、设置排水系统7、修建临时工程设施§2 土质调查与试验1、土质调查内容2、土质调查方法3、土工试验项目及成果应用§3、编制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设计2、土石方调配§4、施工机械的选择1、施工机械适用范围 2、施工机械选择原则 3、使用机械类型挖装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推运、铲运机械:推土机、铲运机碾压、平地机械:压路机、平地机、 松土机、挖根机等§5、路堤施工(略) §6、路堑施工(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