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生态学导论》PPT课件.ppt

m****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47.02KB
约55页
文档ID:572473569
《环境生态学导论》PPT课件.ppt_第1页
1/55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生态因子第二章 生态因子第二章 生态因子第二章 生态因子第三章 种群及群落第三章 种群及群落第三章 种群及群落第三章 种群及群落第四章 生态系统第四章 生态系统第四章 生态系统第四章 生态系统第五章 生态工程第五章 生态工程第五章 生态工程第五章 生态工程第六章 生物圈与生物多样保护第六章 生物圈与生物多样保护第六章 生物圈与生物多样保护第六章 生物圈与生物多样保护第七章 环境污染与控制第七章 环境污染与控制第七章 环境污染与控制第七章 环境污染与控制第八章 资源与环境第八章 资源与环境第八章 资源与环境第八章 资源与环境第九章 人类与环境第九章 人类与环境第九章 人类与环境第九章 人类与环境第十章 环境监测与评价第十章 环境监测与评价第十章 环境监测与评价第十章 环境监测与评价第十一章 人类、环境与发展第十一章 人类、环境与发展第十一章 人类、环境与发展第十一章 人类、环境与发展第十二章 可持续发展概论第十二章 可持续发展概论第十二章 可持续发展概论第十二章 可持续发展概论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自自然然资资源源  自自然然界界中中人人类类可可以以直直接接获获得得的的用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资。

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资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自然资源分为三类:自然资源分为三类:不可再生的资源:假定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资源如矿产资源)可再生的资源: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如森林)取之不竭的资源:其贮存量不因利用而变化如太阳能、风能)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第一节第一节 能源与环境能源与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国民生产总值能源耗量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能源增长率 环境代价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1. 能源结构:能源结构:一一、、世世界界能能源源消消耗耗概概况况目前世界上消耗最多的能源是石油其构成如下表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表表8--1 1980和和1986年世界各种能源消费构成年世界各种能源消费构成(%) 1980年 1986年煤 炭30.733.1石 油44.239.7天 然 气21.622.4水电核电 3.5 4.874.972.8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表表8--2 1980年和年和1986年能源消耗量年能源消耗量(亿吨标准煤亿吨标准煤) 1980年 1986年增长率%石 油37.6741.08 9煤 炭26.2532.43 24天 然 气18.3121.26 19核能和水电 3.0112.97 335总 计85.24108.10 272. 能源消耗能源消耗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3. 能耗的地区分布能耗的地区分布如1972年能耗的总量为94亿吨。

其分布是:按人均能耗来计算,1986年美国是发展中国家的34倍,世界平均能耗的5倍 总消耗量(亿吨) 人均耗量(吨)美 国28 12.8前 苏 联17 6.8联邦德国6.3 6.3日 本 4.7 4.7中 国5.1 0.6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二二、、能能量量生生产产与与环环境境污污染染能源消耗最多的是电力部门,各种发电对环境产生的共同效应是热污染,能源不同,对环境还会产生一些特殊的污染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1. 热污染热污染各类火电站中热能利用的平均效率为33%许多电厂都通过冷却水把“余热”排入环境中的水体,由于其水温比水域温度平均要高出8左右在多数情况下会引起热污染目前大多采用自然通风的湿式冷却塔使水经冷却后反复使用,可免除对水源的热污染 水Q燃料高温高压高温高压水蒸汽水蒸汽汽轮机汽轮机电能电能废蒸汽废蒸汽冷却器冷却器冷凝水冷凝水冷水冷水温水温水湿式冷却塔湿式冷却塔热空气热空气热空气热空气 + + 水汽水汽水汽水汽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排入水体排入水体 造成热污染造成热污染补充水补充水大气大气大气大气 8.25米补充水冷水返回冷却器5.02米由冷却器来温水空气从塔底自然吸入挡 板空 气10.8米湿式冷却塔简图湿式冷却塔简图湿式冷却塔简图湿式冷却塔简图混凝土外壳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2. 其他形式的污染其他形式的污染使用化石燃料的火电开采:运输:发电:污染大气和水体破坏地壳的力学平衡地陷耗能、扬尘、污染水体。

SO2, NO2, CO2-污染大气,加剧温室效应烟尘粉煤灰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核电:核电:核电:核电:核泄漏导致放射性污染水水水水电电电电::::水库建造和建成后对环境影响生物方面社会经济方面水库中水的物化性能自然方面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三三、、开开发发新新能能源源1. 太阳能太阳能太阳是以核聚变反应维持其巨大的能量释放,每秒钟释能:6.57亿吨氘 6.53亿吨氦 + 400万吨质量亏损能量核聚变(3.75×1023千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目前主要是光热利用开发光电和光化学能技术22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的最高层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为 8.01013千瓦~550万吨煤的能量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2. 生物能源生物能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辐射能储积于有机质中,这种能量称为生物能生物能的高效利用用途径是将有机物进行厌氧发酵制得沼气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3. 核聚变能核聚变能将两个或多个轻原子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的过程叫核聚变这时所释放的能量-核聚变能高温每克氘聚变时所释放的能量为5.8 108kJ每克U-235裂变时所释放的能量为8.2 107kJ这个反应需要非常高的温度(109 C)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4. 地热能地热能地球中心温度高达4500~5000C,在离地表100km处约1000~1500 C,可为人类提供能量。

地热存在形式有三种干蒸汽  t 150C湿蒸汽  t = 90~150C热 水  t < 90C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利用地热产生的问题热  热污染 H2S  污染地面沉降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5. 其他能源其他能源氢氢氢氢 能能能能  发热量大(H=4C),产物为水,从水可得氢,可循环反复,无污染海海海海洋洋洋洋能能能能  波浪能、潮汐能、温差能、渗透压能风风风风 能能能能  随季节、地区而异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 可耗竭资源可耗竭资源一一、、矿矿产产资资源源的的消消耗耗矿产资源矿物燃料  煤、石油等金属矿物  铁、铜、锡等非金属矿物  粘土、石膏、磷、钾矿等 第二节第二节 矿产资源与环境矿产资源与环境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目前占世界人口30%的发达国家消耗了占世界总消耗量90%的矿产资源我国矿产资源齐全,世界已发现的160多种,我国已探查到140多种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矿产优势是:Sb、W、Sn稀土储量世界第一煤  世界第二Zn、Pb 、Nb 、石棉  储量占优势。

劣势:劣势:品位低,富矿少,大宗消耗的资源大都不富有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二二、、矿矿山山开开发发与与环环境境污污染染采矿、选矿破坏土壤、污染土壤、地面塌陷水酸度,重金属 ,选矿药剂 (水污染)采矿、运输、堆积  粉尘,氧化自燃SO2(空气污染)海洋开采  海洋污染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土地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与环境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一一、、土土地地资资源源的的可可持持续续利利用用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定义从经济学来看,“尽可能减少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土地资源的破坏与退化,维持一个不变或增加的资本贮量,旨在人类生活质量的长期改善,即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维持和改善土地资源的生产条件和环境基础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从从人人地地关关系系角角度度出出发发,,“人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共荣地关系的协调和共荣”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从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看,“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把土地资源无弹性的自然供给量,转化为有弹性的经济供给量。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质寻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质,就是寻求土地资源供给与人们对土地资源需求之间的持续平衡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供应能力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二二 、、 土土 地地 资资 源源 的的 破破 坏坏土地破坏的土地破坏的几个方面几个方面土土 地地 侵侵 蚀蚀美美国国良良田田损损失失土土壤壤3 109吨吨/年年中国中国98年耕地净减年耕地净减26.1万公顷万公顷水水 土土 流流 失失 中中国国水水土土流流失失面面积积占占国国土土的的1/6,,长长江江、、黄黄河河带带走走泥泥沙沙2.6 109吨吨/年年,,相相当当40万万公公顷良田土土 地地 荒荒 漠漠 化化世世界界荒荒漠漠化化损损失失农农田田500~~700亿公顷亿公顷/年中中国国荒荒漠漠化化以以2100km2/年年速度扩展速度扩展.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三三 、、 土土 壤壤 污污 染染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物质组成的介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特殊物质体系,它经在人类环境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1. 土壤污染和净化土壤污染和净化肥料农药除 草 剂灌 溉 水污染物营养土 壤污染物吸附、阻留、沉淀、生物吸收土壤被污染积累到一定量固 废废 水土壤中积累和净化是同时进行的两种相反的作用过程土壤中积累和净化是同时进行的两种相反的作用过程大气污染挥发、扩散、化学、生物降解有毒物低毒或无毒物土壤不被污染(净化)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2. 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物(1)工业区周边地区污水灌溉废渣肥料工业污染土地酸碱化重金属含量某种化合物含量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2)农业生产本身农药除草剂残留农药和除草剂积累(3)生物污染物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病原菌和寄生虫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生物资源植物资源动物资源是人类生产资料食物生活资料 的重要来源。

第四节第四节 生物资源与自然保护生物资源与自然保护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一一、、森森林林环环境境资资源源1. 热带森林环境热带森林环境热带森林中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如目前发现热带森林中有10种植物对癌症有疗效3种植物对艾滋病有疗效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种热带森林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2. 中国的森林环境资源中国的森林环境资源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而且森林资源质量不高贫乏森林覆盖率低(%) 13.963.2中国 相当世均 水平(%)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公顷) 0.1317.2人均森林蓄积量(m3) 8.612.0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质量不高:中幼龄林比重大,占全国森林面积7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黑龙江、吉林、云南和四川蓄积量占全国 西北某些省森林覆盖率< 1%森林是农业的生态屏障,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3. 中国人工林地衰退现状与对策中国人工林地衰退现状与对策中国人工林地面积3千多万公顷,为世界之最人工林质量越来越差,幼林比重高 达 87% , 平 均 每 公 顷 蓄 积 量 仅 为 28.3m3(日本为179m3)。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选 择 优 良 树 种进 行 科 学 栽 培严 格 砍 伐 制 度加强病虫害防治严 防 火 灾 发 生必必须须采采取取有有效效措措施施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二二 、、 草草 原原 资资 源源草原面积(公顷) 3109 2.9108占陆地面积比例(%) 23% 40%人均草地面积(公顷) 0.67 0.33生产能力/公顷草地 7.02 70.2 561.6(个畜产品单位)世界 中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目前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为了草原的持续利用,有些地方必须退田还草,限制放牧,保护并合理利用草原资源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三三、、野野生生动动植植物物资资源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指非人工种植的植物和非人工驯养的动物它们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原料培 养 新 品 种 的 源 泉生 物 科 学 研 究 基 地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我国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种 类数量占世界比例(%)主要生物类群物种总数 8.3万种7.5高等植物约 3万种10脊椎动物 634714藻类 500016真菌 800017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我国拥有世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和白鳍豚等动物。

银杉、珙桐、银杏和金钱松等植物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四四、、自自然然保保护护1. 自然保护的意义自然保护的意义人类是自然的产物,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保护自然一方面是要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但是保护自然并不是守住现有的自然,不是消极的保存现状,而是要更好地利用和完善它,使其与人类协调共处,共同繁荣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2.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1)自然保护区的概念 狭义的概念:各种类型保护区中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保护区,是用国家法律形式确定的长期保护和恢复的自然综合体,以及自然资源整体的一切经营性生产活动这是国际上通常所指的自然保护区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广义的概念各类型保护区的统称这在国际上一般称作为生物圈保护区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根据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进行分类a. 具有代表不同自然地带典型的自然综合体及其生态系统或遭破坏急待恢复和更新的同类地区;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b. 具有本国特产的或世界性珍贵稀有物种,或具有重要经济意义而濒于灭绝的生物种的地区;c. 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区;d. 具有自然历史遗迹、名胜风景或革命历史圣地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景观地区。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按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和任务进行分类a. a.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保护或恢复自然综合体和自然资源整体为主的地区,此范围内严禁生产经营性活动 (永久保护区永久保护区永久保护区永久保护区) )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b. b. 国国国国家家家家公公公公园园园园、、、、自自自自然然然然公公公公园园园园::::保护或恢复自然综合体的一种保护区包括一定的自然风景区及名胜古迹,可作旅游场所c. c. 保保保保护护护护性性性性禁禁禁禁区区区区::::包括禁猎区、禁伐区、禁渔区、储备地和动物产卵场保护区等一般说来,这是有时间性的,在一定时期内,规定保护和恢复某些特定的自然资源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按自然保护区管理系统进行分类a. a. 国国国国家家家家级级级级::::由国家中央管理的保护区,如四川卧龙b. b. 地方级:地方级:地方级:地方级:指由省(区)、市、县管辖的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利用、监测和改造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整体的战略基地,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种源的一个储备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