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课题3《离子》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2.50KB
约5页
文档ID:207087652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课题3《离子》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_第1页
1/5

课题3 离子课题分析 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在第3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本课题介绍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教学作一个铺垫因此教材编写了第一段“核外电子的排布”核外电子的排布”,这一部分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已经在课题1原子部分学习完毕,元素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关系,也已经在课题 2 元素那一节课学习完毕,所以对于本节课此部分内容已经算是复习旧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仅仅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教学上不作要求,习题上也不要求会画,所以一般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会以此为重点,为突破口,往往是一带而过,学生对离子的形成还是很困惑学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既然学生已经可以认知原子结构示意图,并且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得失电子的化学性质的关系,所以应该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真正的明白,离子到底是怎么来的?和原子有什么样的关系?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知道离子的分类。

2)会正确书写离子符号,知道离子符号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旧知,巩固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2)通过探究原子结构与元素得失电子的性质的关系,体会离子的形成过程,体会原子与阴阳离子的区别与联系3)视频观看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一个动态过程,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3)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模式,让学生体会君朋互助,共同进步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培养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复习环节】1、 构成物质的微粒2、 原子构成3、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元素化学性质自主复习填空组员互评巡回指导适时点拨为新课做铺垫【合作交流1】1、在钠原子的内部,质子带正电荷,核外电子带负电荷,为什么钠原子却不显电性呢? 思考 讨论组长、组员互助组员回答及时纠错适当点拨明白原子内部微粒所带电性,电量2、观察下列变化过程,请回答新的微粒是否显电性呢?应该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电量是多少? 你是怎么判断的? (失去,得到) 个电子 新微粒,带 个单位的 (正、负)电荷思考 讨论组长、组员互助组员回答及时纠错适当点拨明白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新微粒,所带电性,电量与得失电子的关系【练习】略自主完成组内互评巡回指导适时点拨巩固练习加强理解加深记忆【小结】质子数 核外电子总数,微粒不带电荷质子数 核外电子总数,微粒带正电荷质子数 核外电子总数,微粒带负电荷学会归纳总结【过渡】刚才练习中,由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新的微粒,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新微粒——离子承上启下【本节新知】1. 离子定义: 2. 离子种类:阳离子 阴离子 倾听回答引导讲授提问点拨【练习】根据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种类,原子?阳离子?阴离子?找出同类元素自主完成组内互评回答及时纠错适当点拨巩固通过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判断离子种类的方法,巩固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的知识点【本节新知】3 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1)离子结构示意图 2)离子符号书写 3)离子符号的意义: 倾听回答引导讲授提问点拨【练习】根据结构示意图,书写粒子符号,并说出意义自主完成组内互评回答及时纠错适当点拨【本节新知】4、 离子的存在形式:存在于化合物中。

例如:NaCl 这种物质由 和 构成倾听回答播放视频钠和氯气的反应,讲授形成过程点拨,离子的形成过程是蕴含在化学反应过程当中的【知识拓展】1、几个原子形成的集团带有电荷,它们也叫做离子①SO42- ②CO32- ③OH- ④NH4+ ⑤NO3-【课堂练习】略自主完成找老师阅找组长阅及时纠错适当点拨自我检测【课堂小结】看学案学习目标,回答问题回答评价归纳总结【知识检测】略独立完成检测【板书设计】 分子 组成 构成 构成元素 物质 构成 原子 得失电子 构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课后反思】一、 在知识方面:本节课打破常规,对教材的内容有自己的设计将课题3离子 的第一课时,渗透到了课题1原子 课题2元素中本节课重点完成第二课时的内容,离子的形成过程以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化学性质为突破点,层层深入,所铺设的台阶不高,学生很容易的由原子过渡到离子。

二、 学生活动方面:采用分组模式,四人一大组,两人一小组;每到一个重要环节,给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让基础好,反应快的同学做组长,基础差,反应慢的同学做组员每一个问题,都让组员来回答以此来判断学生讨论交流的是否充分,判断是否真的实现互助也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三、 不足之处,探究离子形成过程应该强调这个过程是在化学变化中的还是不能很好的控制学生讨论的参与性,大部分同学都是积极参与的,有个别同学没有真正的参与其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