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31—45 回小测1、请简述曹操仓亭破袁绍的情节 (第 31 回)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劝曹操退军于河上,伏兵十队引诱袁绍追至河上,曹军背水死战,必将取胜 (2 分)曹操从其计,左右各分十队,次日埋伏已定 (1 分)至半夜伪作劫寨之势 (1 分)袁绍拔寨而走,在仓亭附近,处处有埋伏,袁军大败,只得引袁尚等回冀州养病 (1 分)2、请简述许攸献计夺冀州的情节 (第 32 回) 袁绍死后,其子袁尚兵退冀州为助曹操夺取冀州,许攸献计,令曹操决漳河之水淹城1 分)守城审配闻此仅是暗笑,不作防备不想,当夜,曹操添十倍军力并力发掘,等到天亮,竟挖出两丈深的战壕然后引漳河水灌之,水淹冀州以致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3分)终而被曹军攻破,审配被斩,陈琳投降1 分)3、请简述许攸之死的情节 (第 34 回)许攸居功自傲,口出狂言后,曹操大笑 (1 分)众将闻言,俱怀不平 (1 分)一日,许褚骑马入东门,正遇许攸,许攸对他说:“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许褚大怒,拔剑杀许攸,提头来见曹操 (2 分)曹操深责许褚,令厚葬许攸乃令人遍访冀州贤士 (1 分)4、请简述刘备之“髀肉复生”的故事。
(第 34 回)[成语解释: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刘表邀刘备荆州相会席间,刘备反对刘表废长立幼,自觉语失,起身如厕1 分)因见髀肉复生而潸然流涕刘表怪之,刘备解释说是因为久不骑马,导致髀里肉生,又感慨老之将至,功业未建2 分)刘表以“煮酒论英雄”之事安慰刘备,不料刘备竟乘酒兴失口言说天下碌碌之辈,不足为虑刘表默然2 分)5、请简述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的故事 (第 34 回)刘表夫人蔡氏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为继承人,遂与其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宴欲害刘备1 分)宴上,荆州幕宾伊籍将蔡氏阴谋密报刘备,并引其从西门逃脱1 分)蔡瑁闻讯,追至檀溪,刘备纵马下溪,马前蹄忽陷刘备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马遂纵身而起,跃过檀溪刘备脱险3 分)6、请简述刘备治理新野的故事 (第 35 回)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加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3 分)他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新野百姓欣然讴歌道:“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2 分)7、请简述元直走马荐诸葛的故事。
(第 36 回)徐庶之母被曹操取许都,程昱诈称与徐庶结为兄弟,仿徐母字叫徐庶归曹1 分)徐庶接信后念母,与刘备别,刘备置酒饯行,泣留不肯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1 分)徐庶匆匆离去后因树林隔断视线,刘备命尽伐之,以免阻挡自己望徐庶之目2 分)忽徐庶拍马而回,荐诸葛亮后再别刘备,之后刘备便有三顾茅庐之美谈1 分)8、请简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情节 (第 36-37 回)谋士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1 分)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并伪造徐母亲笔信,将徐庶骗去许昌1 分)徐母得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2 分)从此,身在曹宫的徐庶便践行离别刘备的誓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1 分)9、请简述三顾茅庐的情节 (第 37-38 回)由于徐庶的推荐,求贤若渴的刘备便带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1 分)第一次,小僮说诸葛亮外出1 分)第二次,刘备他们冒雪来访,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备留信表敬慕之情1 分)第三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拱手立于阶下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诸葛亮为刘备的诚心所感动,终于答应出山2 分)10、请简述“隆中对”的内容 (第 38 回)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着天时;(1 分)孙权据有江东,占着地利;(1 分)而刘备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天下,总揽英雄,思贤若渴,可占人和。
(1 分)应当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采取据蜀、联吴、抗曹的策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 (2 分)11、请简述火烧博望坡的情节 (第 39 回)三国前期,势力强大的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南下攻打刘备1 分)此时刘备投靠刘表,驻在新野1 分)曹操派大将夏侯惇进攻新野这时刘备已经请出了诸葛亮1 分)诸葛亮在博望坡设下埋伏,令赵云去诱敌深入,然后火攻夏侯惇果然中计大败而归1 分)这是孔明出山后打的第一仗1 分)12、请简述火烧新野的情节 (第 40 回)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1 分)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1 分)曹军未知是计,造饭安歇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军士飞报火起,曹仁还言是造饭不慎所致大火迅速烧起来2 分)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1 分)13、请简述刘备携民渡江的情节 (第 41 回)[评论:这是最以体现刘备明君“仁德”之心的事例]当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之民“虽死,亦愿随使君!”(1 分)于是,刘备不顾众将反对,坚持认为“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1 分)他沿途收留难民,扶老携幼,含辛茹苦,上演了“携民南行”的悲壮一幕。
2 分)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便却使刘备赢得了民心1 分)14、请简述赵子龙单骑救主的故事 (第 41 回)刘备将一家老小托付赵云 (1 分)混战之中,赵云不见刘备及其老小,便在乱军中寻觅,他找到甘夫人后,杀开条大路,直至长坂城 (1 分)而后再回旧路寻找在一墙下枯井旁寻得糜夫人和阿斗 (1 分)糜夫人为存子嗣,投井自杀 (1 分)赵云独自一人,怀抱后主,左右冲杀,冲出重围 (1 分)15、请简述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的故事 (第 42 回)曹操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几千士兵和数万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1 分)曹军四下涌来,赵云把刘备小儿子阿斗裹在怀中,出生入死,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1 分)当赵云把阿斗递到刘备怀里时,刘备接过,却把阿斗摔到地上,说“为汝这一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2 分)赵云见此大为感动,一生尽忠蜀汉1 分)16、请简述张翼德大闹长坂桥的情节 (第 42 回) (这是《三国演义》是最能体现张飞“勇猛”的片断 )文聘追赵云至长坂桥,见张飞立马桥上,疑桥东有伏兵,不敢近前曹操大军赶到 (1 分)张飞睁圆环眼,厉声大喝日,声如巨雷,曹军股栗。
(1 分)曹操想起关羽曾说张飞勇武无敌,便下令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曹操颇有退心 (1 分)张飞见曹后军阵脚移动,挺矛再喝,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回马而走 (1 分)17、请简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情节 (第 43 回) (这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外交故事诸葛亮为联吴抗曹来江东见孙权,早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在此等待 (1 分)面对张昭等人主张降曹自保,挑言问难,诸葛亮侃侃而谈,一一辩驳,东吴群儒皆失色无语 (3 分)黄盖与鲁肃引诸葛亮入见孙权,诸葛亮则使用激将法,终使其茅塞顿开,同意联合抗曹 (1分)18、请简述周瑜析曹势列“四忌”的情节 (第 44 回)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曹操久于南征,此一忌;(1 分)北军不熟水战,曹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此二忌;(1 分)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蒿草,此三忌;(1分)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此四忌 (2 分)19、请简述诸葛亮智激周瑜的情节 (第 44 回)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心中早有主意,却都故意言降以刺激对方 (1 分)鲁肃大惑不解,夹在两人中间,互相说解 (1 分)孔明故意念了曹植的《铜雀台赋》 ,曲解其意,说曹操乃是为了二乔而来,激起周瑜大怒,周瑜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3 分)20、请简述周瑜的反间计(或“蒋干盗书” “蒋干中计” )的情节 (第 45 回)赤壁之战前,蒋干自告奋勇,充当曹操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1 分)周瑜正担心新降曹的蔡瑁和张允助曹训练水军,便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并佯醉与蒋干同床酣睡,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 (3 分)急于立功的蒋干和生性多疑的曹操果然中计,蔡张被杀,周瑜反间计大获成功1 分)20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刘备在荆州受到刘表款待,获许屯兵新野刘表的后妻蔡夫人始终对刘备心存疑虑,时时劝刘表要防备刘表一直非常喜欢前妻的儿子刘琦,可是在家中,后妻蔡氏的权力一直很大,而且蔡家还有一些亲戚在刘表军中担任重要的职务B.蔡夫人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刘琮为继承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刘备自知失言,连夜离开荆州回新野蔡夫人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欲谋陷害在宴会上,刘备察觉他们的意图,借如厕之际,骑的卢马仓皇而逃C.刘备马跃檀溪脱险后,遇见了水镜先生,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了伏龙、风雏,于是刘备日夜盼望得到二人在遇到卧龙、风雏之前,刘备遇到了单福,于是便拜单福为军师。
在与曹仁的首次交锋中,单福就显示了军事才能D.刘备第一次前往隆中拜访,却无缘谋面,归途中遇见了诸葛亮的密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备再次前往,遇见了诸葛亮的另外两位密友石广元和孟公威,以及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归途中还遇见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但与诸葛亮仍无缘谋面E.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这是刘备第三次到隆中的情景2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新春来临,刘备第三次去隆中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张飞忍无可忍,怒气大发,要放火烧房,被关羽劝阻刘备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悠醒来,又去后堂更衣,半晌才出刘备敞开肺腑,向他请教天下大势B.诸葛亮送给刘备一幅西川五十四州的地图,说:“将军欲定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C.刘备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答应出山刘备和他一起回到新野,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有一日,刘备亲自结帽送给孔明孔明看见,非常感动,便立即把帽子戴在头上。
D.刘表的长子刘琦惧怕继母蔡夫人加害,苦苦哀求,向诸葛亮讨得了—条良策,带兵守江夏刘表病死,蔡夫人与蔡瑁按照刘表的遗嘱,立刘琮为主在曹军的强大攻势下,继承父业的刘琮准备献城投降曹操,归降后刘琮母子被杀死E. 曹仁率十万先遣部队向新野开来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刘备率领军队和新野百姓弃新野而移兵樊城新野成了空城曹军不知就里,被诸葛亮设计火烧、水淹,死伤大半2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A.曹操将大军全部驻扎新野,然后去攻樊城刘备弃樊城往襄阳撤退,百姓随其同行众人劝刘备弃民先行,刘备不肯来到襄阳城下,刘琮拒绝刘备入城,刘备无法只好前往江陵B.刘备不忍舍弃百姓独行,因此行动迟缓,每日只能走十余里很快被曹操的五千铁骑追上在混战中,糜夫人受伤,自杀而死赵云单骑救主,七进七出救下阿斗,怀抱阿斗,左右冲杀,连斩曹操五十多员大将,威震长坂坡C.曹操大军追来,张飞巧设疑兵,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横矛立马桥头,面对桥西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断喝,竟然将曹操的一员大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坠马而死,一时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几十万大军被吓退D.孔明、刘琦来接应刘备,刘备大喜,合为一处,商议破曹之策。
孔明曰:“夏口城险,颇有钱粮,可以久守请主公且到夏口屯住公子自回江夏,整顿战船,收拾军器,为掎角之势,可以抵当曹操若共归江夏,则势反孤矣他们就留下关羽引五千军守夏口刘备、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