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一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反映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特点,而且反映了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对国际贸易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关键字:区域经济一体化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兴起动因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波澜壮阔,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和经济原因其经济原因主要有: 1、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日益加深的市场化趋向改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2、是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近年来多边贸易谈判所遭遇的挫折和困难,刺激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政治原因,其主要包括:1、是谋求政治修好,缓解矛盾冲突,稳定地区局势2、是推动国内的体制改革3、是寻求区域层面的政治保护以抗衡其他区域集团这是世界大国加紧组织和巩固区域经济集团的一个重要动因 4、是传播主体政治价值理念二、发展的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原因 1 、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因 2 、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
3 、维护民族经济利益与发展及其政治利益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无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其根本原因都在于维护自身的经济、贸易领利益,为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4 、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经济源泉 5 、贸易创造等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三、发展特点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主要依靠三条途径:一是不断深化、升级现有形式;二是扩展现有集团成员;三是缔结新的区域贸易协议或重新启动沉寂多年的区域经济合作谈判 东亚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亚洲的亮点,其他大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也日益明显 “欧盟”的诞生、欧元的启动以及欧盟实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使得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外引人注目区域经济一体化覆盖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只有 12 个岛国和公国没有参与任何区域贸易协议(RTA) 174 个国家和地区至少参加了一个(最多达 29 个)区域贸易协议,平均每个国家或地区参加了 5 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容广泛深入新一轮的区域协议涵盖的范围大大扩展,不仅包括货物贸易自由化,而且包括服务贸易自由化、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统一的竞争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共同的环境标准、劳工标准,甚至提出要具备共同的民主理念等。
四、形式与机制灵活多样1、是大多数区域经济集团对成员资格采取开放式态度,以加速扩大除一些明确由双方构成的区域经济,如美加自由贸易协议、澳新紧密经济合作关系协议等之外,一般区域经济大都经历了成员由少到多的过程2、是合作形式和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许多国家放弃或基于原有贸易优惠安排而成立自由贸易区或关税同盟,有的从关税同盟发展成为共同市场五、理论1、关税同盟理论 (1)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所谓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是指假定在经济资源总量不变、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关税同盟对集团内外国家、经济发展以及物质福利的影响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主要是指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2)关税同盟产生的动态效应 所谓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对成员国贸易以及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税同盟的建立使成员国间的市场竞争加剧,专业化分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使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更加优化; 2 、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国内市场向统一的大市场转换,自由市场扩大,从而使成员国获取转移与规模经济效益 . 3 、关税同盟的建立、市场的扩大、投资环境的大大改善 ,会吸引成员国厂商扩大投资,也能吸引非成员国的资本向同盟成员国转移。
4 、关税同盟建立以后,由于生产要素可在成员国间自由移动,市场趋于统一并且竞争加剧,投资规模扩大,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的扩大,技术进步提高,加速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2、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的提出者认为:以前各国之间推行狭隘的只顾本国利益的贸易保护政策,把市场分割得狭小而又缺乏适度的弹性,这样只能为本国生产厂商提供狭窄的市场,无法实现规模经济和大批量生产的利益 3、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所谓协议性国际分工,是指一国放弃某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另一国,而另一国则放弃另外一种商品的生产并把国内市场提供给对方,即两国达成相互提供市场的协议,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协议性分工不能指望同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地实现,而必须通过当事国的某种协议来加以实现,也就是通过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把协议性分工组织化4、综合发展战略理论综合发展战略理论认为,经济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要求有强有力的共同机构和政治意志来保护较不发达国家的优势所以,有效的政府干预对于经济一体化是很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一体化是变革世界经济格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素六、实质和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就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其含义包括:一是在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当今世界经济正在摆脱超级大国的控制,有利于平等合作、公平竞争;二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组织不仅是竞争的产物,更是大势所趋。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1)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 (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分为以下六类:1、优惠贸易安排 2、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 4、共同市场 5、经济同盟6、完全经济一体化近年还有学者根据成员国构成的不同,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分为三类: (1)发达国家型,即由发达国家组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典型的如欧洲联盟; (2)发展中国家型,即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3)南北型,即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根本特征是“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因此,它对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必然是双重的,既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随着积极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影响将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积极影响 (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自由贸易思想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内奉行自由贸易原则,清除各种贸易壁垒。
自由贸易政策实施所带来的各种好处将有助于成员国增强自由贸易意识,同时区域内部保护贸易的约束机制对于成员国内部贸易保护主张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效应 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示范效应 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约束效应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 (三)区域谈判与多边谈判具有重要的“协同作用”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为多边贸易谈判提供经验和技巧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消极影响 (一)区域性经济集团都实行对内自由贸易、对外保护贸易的贸易政策,这种“内外有别”的政策明显背离多边贸易体制的非歧视原则,形成保护主义的贸易壁垒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贸易转移效应” ,背离比较优势原则,对区域外的国家造成损害,往往导致区域内外的贸易摩擦和冲突,使世界贸易组织经常处于“救急”状态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增加了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力量,抑制了竞争,削弱了 WTO 体制的作用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把各国追求自由贸易的目标由多边贸易协定转向区域性一体化组织安排,不利于 WTO 体制发挥作用和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