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罐焊接工艺守则1 主题内容与适用*围1.1 主题内容本守则规定了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钢性储罐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自动焊、自动保护焊的焊接操作工艺要求1.2 适用*围本守则适用碳素钢、普通低合金钢钢性储罐的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自动焊、自动保护焊的焊接本守则假设与图纸及专用焊接工艺相抵触时,则应以图纸及专用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执行2 焊接材料2.1 焊条应符合以下标准手工焊焊条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和?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的规定;药芯焊丝应符合?碳钢药芯焊丝?GB10045的规定;埋弧焊使用的焊丝应符合?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用焊丝?GB/T8110的规定2.2 焊接材料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复验报告进口焊条或焊丝符合出产国的相应标准2.3 焊接材料的烘干2.3.1 焊接材料的存储库应保持枯燥,相对湿度不得大于60%焊条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或下表规定的温度和时间进展烘干焊条、焊剂的烘干温度和时间种类烘干温度〔℃〕烘干时间〔h〕低氢型药皮焊条350~4001焊剂熔炼型150~3001烧结型200~40012.3.2 烘干后的焊条应保存在100~150℃的恒温箱中,药皮应无脱落和明显裂纹。
2.3.3焊条在保温筒内不宜超过4小时超过后应按原烘干制度重新烘干,重复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二次3 焊接工艺评定与焊工3.1 焊接工艺评定3.1.1 球罐焊接工艺评定应按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规定进展3.1.2 必要时,焊接工艺评定前,应针对钢板的钢号、厚度、焊接方法及焊接材料,对试样进展裂纹试验,以确定预热温度3.1.3裂纹试验应包括以下内容: a) 斜Y型坡口焊接裂纹按GB4675.1进展,裂纹率应为零 b) Y型坡口焊接裂纹试验可参照GB4675.1进展,裂纹率应为零试验坡口应采用图1所示的型式δ2±0.560℃δ/2图1 c)当求壳板厚度大于25mm时,还应该做窗形拘束裂纹试验,可参照4708中附录B〔参考件〕进展32 焊工3.2.1 从事球罐焊接的焊工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合格证书焊工施焊的钢材种类、焊接方法和焊接位置等,均应与焊工本人考试合格的工程相符3.2.2 熟悉焊接工艺文件,弄清楚焊接位置、焊条和焊丝牌号、规格是否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4 焊接4.1 施焊环境 当施焊环境出现以下任一情况,且无有效防护措施时,制止施焊:a) 雨天及雪天;b) 风速:手工电灯弧焊时风速>8m/s;自动保护和/或气体保护焊时风速>2m/s;c) 环境温度在- 5℃及以下;d) 相对湿度在90%及以上。
注:焊接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在距球罐外表500~1000 mm处测量4.2 定位焊及工卡具焊接4.2.1 焊接工艺以及对焊工的要求应与球壳焊接一样,当球壳为自动焊时,其定位焊和工卡具可采用半自动焊或手工电弧焊,且应有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资格4.2.2 焊接要求预热的球壳,在定位及工卡具焊接处,至少应在150 mm*围内进展预热4.2.3 定位焊的长度不小于50mm,一般焊肉厚度为8,间距为200-300 mm,定位焊的引弧和熄弧应在坡口内4.2.4工卡具在焊接时,引弧点和息弧点应在工卡具焊缝上,严禁在非焊接位置任意引弧和息弧4.2.5 工卡具撤除时,不得损伤球壳板外表, 宜用气割方法去除卡具且留有3 mm左右焊肉厚度,切除后应用砂轮机打磨平滑4.3 焊接4.3.1 焊接前应检查球壳板的装配质量、坡口角度、钝边和组装间隙是否符合工艺文件要求4.3.2 焊接前应检查坡口外表是否清洁,将坡口外表和两侧至少20mm*围内的油污、水分和其它影响焊接的有害杂质去除干净4.3.3 预热和后热应符合以下规定:a) 预热温度应遵循焊接工艺评定所确定的温度,也可参照下表 钢种厚度〔mm〕Q235-A 20R16MnDR16MnR15MnVR15MnV N R20——————75~12525————75~125100~15032——75~125100~150125~1753875~125100~150125~175150~20050100~150125~175150~200150~200注:〔1〕拘束度高的部位〔如接收、人口〕或环境气温低于5℃时,应采用较高的预热温度,扩大预热*围。
〔2〕不同强度的钢相互焊接时,应采用强度较高的钢所适用的预热温度 〔3〕对不需预热的焊接接头,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应在始焊处100mm*围内预热至15℃左右方可进展焊接 〔4〕表中“一〞表示不需预热b) 预热必须均匀,预热宽度应为焊接接头中心线两侧各取3倍板厚,且不少于100mm预热温度应距焊接接头中心线50mm处对称测量,每条焊接接头测点不少于三对c) 预热的焊缝,其层间温度不应低于预热温度的下限,后热温度不应低于预热温度的上限,一般为200~250℃,时间为0.5~1h4.3.4 焊接线能量a) 焊接线能量按焊接工艺评定确定,应不超过经焊接工艺定定合格的线能量上限b) 对于材料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钢材,厚度大于38mm的碳素钢,厚度大于25mm的低合金钢的焊接线能量,必须进展测定和严格控制在工艺文件中规定的*围内4.3.5 焊接顺序的选择和焊工位置,应有利于减少焊接变形和剩余应力,以防产生焊接裂纹,较长的焊接接头应采用分段退步焊法4.3.6 多层焊时,必须采用多层多道焊,严禁大摆弧的多层单道焊焊道始端应采用后退起弧法,终端应将弧坑添满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50mm以上。
4.3.7对称或不对称*型对接接头的单侧焊接后应进展反面清根用碳弧气刨清根时,应用砂轮修整刨槽,磨除渗碳层材料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钢材清根后须进展渗透探伤清根时,宜将定位焊的熔敷金属去除掉,或按焊接工艺评定和工艺文件确定去除后的坡口形状,宽窄应根本一致4.3.8 低合金钢和高强度调质钢的焊道因故中断焊接时,应根据工艺要求采取后热处理措施,以防产生裂纹再行施焊前,须经检查且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原工艺要求继续焊接4.3.9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焊缝,焊后须立即进展消氢热处理,后热温度200~250℃,后热时间应为0.5~1h.:a) 厚度大于32mm,且材料标准抗拉强度大于540Mpa的球壳;b) 厚度大于38mm的低合金钢球壳;c) 嵌入式接收与球壳的对接接头;d) 焊接工艺评定确定需消氢处理着4.4 产品试板的焊接4.4.1 试板的制备,按照GB150?钢制压力容器?有关规定执行4.4.2 需焊后热处理的球罐的产品试板应随球罐进展热处理后,再作机械性能试验4.5 的焊接4.5.1 人孔、接收等直接与罐体焊接时,为防止裂纹应注意以下几项:a) 与罐体时,应选用与罐体一样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
b) 异种钢焊接前,必须经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展施焊,其焊接条件应以强度较高一侧的钢材的焊接条件为准4.5.2 为防止角变形,人孔与壳体焊接时坡口的角度最好是里大外小,其焊接顺序应为:点焊在小坡口一侧→大坡口焊接2/3、反面清根后小坡口一侧焊接成形→完成大坡口一侧的剩余焊接量5 焊接检验5.1 焊后必须对焊缝进展外观检查,检查前后应将渣皮、飞溅清理干净5.2 焊接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标准;5.2.1 焊接接头和热影响区*围内,不得有裂纹、咬边、气孔、弧坑和夹渣等缺陷,并不得保存有熔渣和飞溅物5.2.2 角焊接接头的焊接尺寸应在规定的尺寸以上,外表应有圆滑过渡到母材的几何形状5.2.3 经打磨焊接接头外表、消除缺陷后机械损伤后的厚度,应不小于设计的最小厚度5.2.4 焊接接头的外形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的规定,对接焊接接头的宽度以每边超过坡口2 mm为宜,其焊接余高允许值参见表2和图2标准抗拉强度试下限值σb>540Mpa的钢材其他钢材单面坡口双面坡口单面坡口双面坡口e1e2e1e2e1e2e1e20~10%δs且≤3≤1.50~10%δ1且≤30~10%δ2且≤30~15%δs且≤3≤1.50~15%δ1且≤30~15%δ2且≤3图26 返修6.1 接到返修通知单后,凡需处理的焊接接头缺陷应用超声波检测定位。
6.2 焊补的长度不得小于50mm,先用碳弧气刨去掉缺陷,然后用砂轮打磨,两端圆滑过渡,当消除缺陷清到球壳板厚度的2/3处还有残留缺陷时,应在该状态下补焊,然后在其反面再次去除缺陷,进展补焊,补焊要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法6.3 补焊时严格按焊接工艺进展6.4 焊接接头同一部位修补次数不超过二次假设经过二次返修应不合格时,必须对原返修工艺进展分析,重新制订返修工艺,报现场组焊单位质保工程师或授权的工程工程质保工程师批准,方可进展返修6.5 凡经返修的焊接部位,必须做好质量记录6.6 对接焊接接头的咬肉缺陷进展焊补时,应加焊一道回火焊道,回火焊道焊完后,磨去多余的焊肉7 焊后工作7.1 关闭电源、整理焊接设备、工具和焊接材料,清扫现场7.2 在施焊位置的规定部位及时打上焊工钢印代号,并做好焊接和返修记录同时,进展焊缝外表和外观质量检查,去除焊件上的焊接熔渣、药皮和飞溅等物球罐现场热处理工艺守则1 主题内容与适用*围1.1 主题内容本守则规定了钢制球形储罐制造的现场焊后热处理的工艺要求1.2 适用*围本守则适用于50-100m3钢制球形储罐制造的现场焊后热处理2 一般规定2.1 在球罐完成安装工序后,当设计要求进展热处理时,可采用“球内燃油法“进展热处理。
但当施工现场不准使用火焰加热时,宜采用内部电热法进展热处理2.2 热处理的专业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操作2.3 专业操作人员必须在负责热处理的技术人员指导下,熟悉热处理工艺规*,并能严格执行热处理工艺措施方案2.4 热处理所用设备、仪器、仪表等在热处理前必须进展检查、校验,并确定其是否在计量检验周期内3 热处理的准备工作3.1 球罐热处理应根据球罐材质、规格、厚度等,确定热处理主要工艺规*需由负责热处理的技术人员编写处理工艺说明书或技术措施,按公司压力容器制造和现场组焊?质量保证手册?第3章规定的程序审批 热处理工艺说明书或技术措施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3.1.1 热处理方法和设备3.1.2 热处理工艺规*及其控制方法3.1.3 保温方法及要求〔必要时应包括热工计算书〕3.1.4 测温系统及温度控制3.1.5 产品焊接试板布置及性能要求3.1.6 柱脚移动及监测措施3.1.7 热处理操作记录3.2 球罐的一切焊接工作必须全部完成,热处理前各工序检查均已合格,并已取得有关资料〔球罐几何尺寸、外观检查、无损探伤检验报告〕,并经质检部门人员检查确认。
3.3 将焊接试板布置在球罐赤道位置外侧,并尽量与球罐壁紧贴3.4 热处理前将各立柱垂直度调整到允许的误差*围内,然后松开地脚螺栓和拉杆及一切刚性连接3.5 柱脚底部设移动设施,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