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论文■前列舒乐提取工艺的研究【关键词】前列舒乐软胶囊前列舒乐软胶囊是由前列舒乐颗粒(标准编号:WS3-B-2394-97)经剂型改革 而得,前列舒乐颗粒用于肾脾双虚,气滞血瘀,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而 色口光口,神疲乏力,腰膝疲软无力,小腹坠胀,小便不爽,点滴不出,或尿频、 尿急、尿道涩痛等症原提取工艺为:以上五味,加水煮沸两次,第一次2h, 第二次l・5h,合并一、二次煎液,滤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80C),用口 糖为辅料,按1: 3(浸膏:白糖)搅拌混合均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80g, 即得原工艺设计合理,工艺简便,故前列舒乐软胶囊在保证工艺无质的改变前 提下,细化工艺参数,对工艺进行优选1处方量的确立1・1前列舒乐颗粒的处方 淫羊蕾240g,黄罠120g,蒲黄90g,车前草120g, 川牛膝30g制成180g,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6g,每日3次1.2前列舒乐软胶囊的处方 原前列舒乐颗粒的总药材量为600g,制成总 量为180g,每次服用6g,故每次服用的生药量为20宙 本品经剂型改革后,制 成软胶囊剂,拟每次服用4粒,每次服用的生药量应与原剂型相同,即为20g, 故每粒相当于生药量为5g,每个处方量1000粒相当于生药量为5000g,故木品 的处方量确定为:淫羊卷2000g, 黄茂1000g, 蒲黄750g, 车前草1000g, 川牛膝 250go2提取工艺研究2.1预试验 按处方比例,称取淫羊200g,黄英100g,蒲黄75g,车前 草100g,川牛膝25g,以10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h,第二次1.5h,滤过, 合并滤液。
预试验结论:由于处方中含全草类药材较多,药材吸液量为(5000〜3920) /500=2.16倍,吸液量较大,为提取完全,以溶剂倍量为考察因素,以加水8倍 量、10倍量、12倍量作为工艺优选的三个水平;其它主要工艺参数提取溶剂、 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原前列舒乐颗粒的工艺标准中制订了较为详尽的参数,即加 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h,第二次1.5h,故木次试验仍沿用其提取参数,不对提 取溶剂、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另作考察2.2试验方法 按处方比例,称取淫羊W 200g,黄罠100g,蒲黄75g,车前 草lOOgJH牛膝25g,各取三份,分别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h,第二次1.5h, 加水倍量分别为8倍量、10倍量、12倍量,滤过,各自合并滤液,减压浓缩(70〜 80C, -0.08MPa),置50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2.3指标性成分的选择[1〜3] 处方中淫羊蕾为主药,且含药量较大, 其主要成分为淫羊薰昔等黄酮昔类成分,淫羊鶯昔的含量测定方法报道较多,高 效液相测定方法已较成熟,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淫羊整药材项下,采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淫羊董昔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因此木品确定以淫羊蕾苜的含 量作为指标來优选水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
2.4试验结果根据捉取工艺设计的试验条件捉取,以淫羊葷苜的含量为 指标进行工艺优选,具体数据及结果见表1表1提取工艺试验结果由表1试 验结果可知,加水10倍量与12倍量结杲相近,均明显优于加水8倍量的提取效 果,为节约能源,节省工时,选择加水10倍量故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 取两次,每次2h2.5验证试验 对水提取工艺进行了验证试验取一倍处方量药材,各取 两份,其中一份按以上所优选的工艺条件提取,即加10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 次2h,第二次1.5h;另一份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h,第二 次加8倍量水煎煮l・5h分别测定两份煎煮液中淫羊整甘的含量,具体结果见 表2表2验证试验结果表由表2试验结果可知,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液中淫 羊薰昔的含量基本相近,提取率均较高,考虑到大生产时节约能源,本品最终选 择水煎煮时加水倍量为:笫一次加10倍量水,笫二次加8倍量水3浓缩与干燥工艺研究3. 1浓缩方法 将水提取液采取减压浓缩(70〜80C, -0.08MPa),效率 高,有效成分损失较少,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 (60C) o3. 2干燥方法在工业中常用的干燥工艺有常压干燥、减压干燥与喷雾干 燥。
试验通过对所得干燥物的性状、干燥时间进行考察,对常压干燥、减压干燥 及喷雾干燥三种干燥方式进行了比较,优选干燥方法试验结果见表3根据上述试验结杲,确定喷雾干燥的效果较好,故将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 为1.10〜1.15 (60C)后,进行喷雾干燥试验对喷雾干燥的进风、出风温度 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见表4表3干燥方法的优选表4喷雾干燥方法的考 察由表4试验结果可知,在喷雾干燥时控制进风温度在170〜180C,出风温度 在90〜100Cll寸,喷干的效果较好,故木品确定采用喷雾干燥吋的条件为:进风 温度在170〜180C,出风温度在90〜100Co【参考文献】1阴健.中约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17・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陈发奎•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