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东北地区路基土石方施工注意要点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05KB
约4页
文档ID:448227079
东北地区路基土石方施工注意要点_第1页
1/4

东北地区路基土石方施工注意要点卢海峰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十堰 442000)【摘 要】摘 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路基土石方施工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笔者 参与较多的东北地区路基土石方施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东北地区的特殊条件和 铁路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主要质量通病,进而探讨了具体的处理措施 ,全 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 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期刊名称】科技资讯年(卷),期】2010(000)032总页数】1 【关键词】关键词:东北地区路基 土石方施工1 东北地区的特殊条件和铁路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东北高寒地区有其鲜明的气候环境和施工特点,和其它地区差异较大冬季气候 寒冷,冰雪覆盖,地面冻层深达(0.8m~1.5m以上3、4月份进入春融期,地面开 始解冻,翻浆严重;进入 6 月份,季节融化层才得以全面解冻;7、8 月份进入雨 季,雨水充沛,连绵不断春季翻浆、夏季水毁、冬季雪阻”是该地区铁路建设 的普遍问题由于这里特殊和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较短的施工时间所造成 的工期压力,己建甚至在建的不同等级铁路的部分路段普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 质量隐患,对路基工程而言,冻胀与翻浆、软土地基处理、高填方路基下沉等是最 为严重和最为普遍的质量通病。

2 主要质量通病的分析与处理措施2.1 冻胀与翻桨冻胀与翻浆是我国北方地区独特的路基病害,也是东北地区最常见的铁路病害根据我们对黑龙江省内数条已建和在建铁路的初步调查发现 ,二级以下铁路基本 都存在着这一现象及由此而引发的其他病害,如水泥混凝上路面的错缝与断板、 沥青路面的鼓包与开裂等;即使施工质量较好的高等级铁路中 ,在局部路段也很 难完全扫绝这种现象因此,要在工程中彻底改善这种状况,不仅需要建设、监理 施工单位各方面在思想意识、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上提高重视 ,更重要的是对这 一病害的起因和防治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并对部分特殊地段采取特殊的防治 措施1)分析 造成冻张和翻浆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土质、路面结构和行车荷载首先东 北地区冬季寒冷时间较长,路基土壤的冻结深度较大,冻胀现象也比较严重;其次 是有水源,包括地表积水和春融期间由山坡向下的地下渗水等,还必须有毛细作用 强的粉土、细砂等细颗粒土壤;第三,无论是在施工还是运营阶段,重车的作用也 会造成直接影响:另外,在设计上也必须进行充分考虑和合理设计2)处理措施 第一,消除水源第二,换土第三,在可能发生冻胀和翻浆路段,还应格外做好路 基压实工作,利用机械进行充分碾压,增大密实度,提高土基自身强度。

第四 ,在春 融期间,禁止或限制重车通行2.2 软土地基处理 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各地方铁路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 ,必须根据不同的实际 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处理不当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1)分析某铁路位于以前著名的“北大荒”垦荒区境内,沿线经过大量的湿地、水田、鱼 池及严重软土地带这些地带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路基沉降过大,导致路堤失 稳,路面开裂;桥台与路基的沉降不同而产生桥头错台、跳车;路的中心沉降过 大而引起的涵管弯曲和路基路面横坡变小等问题,严重的甚至彻底破坏因此,必 须根据不同的地基状况及可能产生病害的不同程度 ,采用合理、可行的不同方法 分门别类进行处理,特殊地段还要采用特殊的处理措施2)处理措施 第一,湿地对湿地的处理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了置换填土或砂垫层法 当软土厚度较小,路堤高度较低时,采用置换填土法处理首先把路基范围内的泥 炭、软土全部或部分挖除,然后用透水性较好的天然砂砾及风化砂砾换填,必要时 可适量添加水泥、石灰等稳定材料为保证湿地换填的一次压实厚度 ,当清基深 度不大于40cm时,回填粒料应高出原地面20cm第二,水田地段水田地段的 路基填筑首先要防止稻田水浸泡路基基底,可在路基边坡坡脚修筑拦水梗,在梗内 挖0.5m~1.0m深的纵、横排水沟,接通出水口。

第三,鱼池、水泡子等积水地 段这些地段的泥炭或淤泥呈流动状态,表层无硬壳2.3 高填方路基的下沉通常所说的高填方路基在规范中是以边坡总高度大于20m(土石质边坡)和12m (砂、砾)为标准界定的但根据黑龙江省内几条己建铁路的调查情况和东北地 区冻融现象对路基填料中含水量变化影响较大,湿地及水田等软基地段分布较广, 路堤填料中有机质含量稍多,路基填筑工期相对紧张等特点,佳七段工程的实际施 工中对边坡总高度大于10m(土石质边坡)和6m (砂、砾)的路堤均视为高填方 路基,并提出了较严格的技术管理措施和较高的质量要求,要求杜绝高填方路基的 常见病害1)分析 由于高填方路基是放在半无限体上的线性工程,所处的环境千变万化,所处地段的 水文地质情况错综复杂又暴露在野外环境中,堤土的密实与自身固结都需要时间, 且常年受重复荷载的作用,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和工程完工后的车辆运营阶段, 发生的病害较多,且较难处理高填方路基常见的病害有:路基整体下沉或局部沉 降、路基纵横向开列、路基滑动或边坡滑坍等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 ,造成这些 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施工中由于整平碾压机具不能满足要求咸由 于现场人员责任心不强、技术管理力度不够,自目加快工程进度,从而随意将铺筑 厚度加厚机具碾压遍数不足,从而造成压实度达不到相应规范所规定的要求。

② 在工程地质不良、软基丰富的地段,未采取适宜的处理措施,由于地表土壤密度小 压缩变形大、承载能力低,当路堤填料不断增加时,原地面土壤容易发生压缩沉降 和挤压移位,使路堤随之下沉或开裂③路堤填料土质差,填料中混进了种植土、 腐植土等,从而造成土壤中有机物含量多、抗水性差、强度低,造成填筑后的路堤 出现塑性变形或沉陷破坏2)处理措施 根据高填方路基产生病害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类病害大多是由于人为因素所 造成因此,在施工中要提高人员责任心和技术水平 ,对路基填料进行严格把关 , 对软土地段进行合理处理,对路基的填筑和碾压认真按照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施 工,并确保压实度不低于规范中相应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另外还需做好截水沟、排 水沟等排水及防渗设施3 结语以上提出的几项铁路路基病害问题,既属于铁路建设中广泛存在并受到普遍关注 的质量通病,也带有一些高寒地区鲜明的地域性特点这些通病的发生,虽然与错 综复杂的地质、气候等外部环境有关,但人为因素是关键所在只要我们铁路建 设者们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对易发生病害的路段或部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和分 析,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合理设计 ,在施工中一丝不苟、严格要求 ,并采取行之有 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这些病害的影响便可以避免或者减缓,铁路建设的质量便可 以得到提高和保证。

参考文献[1] 孙宝军•浅谈强夯法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2010(3):44 ~ 45.[2] 王虎良•煤矸石在路基填筑中的应用[J]•铁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⑴:52~54,6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