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卢嘉钦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17.50KB
约32页
文档ID:478853371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卢嘉钦_第1页
1/32

2013届毕业论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学 生: 卢嘉钦 学 号: 专 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班 级: 10级(1)班指导教师: 陈健老师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2013年 6月目 录摘 要 5第一章 概述 51.1研究目的和意义 51.2污水的来源 51.3水量水质分析 61.3.1水量分析 61.3.2水质分析 61.4排放标准 61.5设计数据 7第二章 工艺流程 72.1国内外治理现状 72.2各工艺对比分析 82.2.1 氧化沟工艺 82.2.2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A1/0工艺) 92.2.3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A2/O工艺) 102.2.4厌氧-缺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A2/O工艺) 102.2.5 SBR工艺 122.3工艺流程 122.4工艺说明 132.4.1格栅 132.4.2进水泵房与集水井 132.4.3沉砂池 142.4.4滗水器 152.4.5接触消毒池 162.4.6 污泥处理系统 17第三章 计算说明 183.1原始设计参数 183.2中格栅 193.2.1设计原则 193.2.2设计参数 193.2.3设计计算 203.3集水池 213.3.1设计原则 223.3.2设计参数 223.3.3设计计算 223.4提升泵房 223.4.1设计参数 223.4.2设计计算 233.5平流式沉砂池 233.5.1设计原则 233.5.2设计参数 243.5.3设计计算 243.6 SBR反应池 253.6.1设计原则 253.6.2设计参数 263.6.3设计计算 263.7 鼓风机房 293.8接触消毒池 303.8.1设计参数 303.8.2设计计算 303.9污泥处理系统 313.9.1污泥浓缩池 313.9.3污泥脱水机房 32 4.1结语 32参考文献 32摘 要【摘 要】 本设计为小区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污水处理的规模是10000m3/d,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质是BOD、COD 、SS 等。

SBR法的全称是间歇式活性污泥法这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SBR 法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处理构筑物少,节省了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污泥的SVI值低,污泥易沉淀,一般不会产生污泥膨胀运行方式灵活,非常适合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厂经其处理后的出水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关键词】 生活污水 脱氮除磷 SBR工艺 生物处理第一章 概述1.1研究目的和意义社会在进步,城市在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资源的珍贵,我们开始崇尚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我们仍然无法改变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水资源在日益短缺污染和浪费都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尽快从目前的“取水-输水-用户-排放”的单向粗放型用水模式转变为“节制地取水-输水-用户-再生水”的循环经济型模式而要想实现这一用水模式的转变,污水的再生处理,循环利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此外,我国大部分的生活污水采用直接排放的方式,没有采取应有的治理措施,这无疑会降低水体的使用价值,更加重了对水环境的污染。

如果这些污染的水体被长期用于灌溉农田,将会使农田受到污染,产出有毒作物,食用了这些有毒作物,无论是对人还是动物都将造成极大的危害1.2污水的来源生活污水是指城市机关、学校和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厕所粪尿、洗衣洗澡水、厨房等家庭排水以及商业、医院和游乐场所的排水等[1]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废水由经验知,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00—400L,具体的用量与每个人的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1.3水量水质分析1.3.1水量分析小区生活污水的水量每小时变化系数较大,一般在每天早上八点至十点和晚上八点到十点出现水量高峰,凌晨一点至六点与下午三至四时用水量最小污染物浓度与城市污水相比较低,污水可生化性好,处理难度较小此外,由于小区生活废水的污染来源比较简单,从处理技术和处理成本角度考虑,具有相当的技术可行性和很高的回用价值1.3.2水质分析小区生活污水的水质大致呈现以下特点:1.有机物浓度比较低,COD 浓度在300 mg/L 左右;2.BOD/COD>0.3,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比较好,易于进行生物处理;3废水呈中性,PH=6~8,符合污水排放标准[2]。

4.悬浮物的浓度比较低;1.4排放标准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两类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物,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19 项选择控制项目包括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染物,共计43 项其中基本控制项目必须执行选择控制项目,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污水处理厂接纳的工业污染物的类别和水环境质量要求选择控制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 标准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一级标准的A 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 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 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 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 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3097 海水三、四类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分期达到二级标准在本设计中, 要求达到的排放标准:COD Cr<80mg/L;BOD5< 30mg/L;SS< 30mg/L;属于二级标准表1-1 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序号基本控制项目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A标准B标准1化学需氧量(COD)50601001202生化需氧量(BOD5)102030603悬浮物(SS)102030504动植物油135205石油类135156阴离子表面活性剂0.51257总氮(以N计)1520------8氨氮(以N计)5(8)8(15)25(30)---9总磷(以P计)2005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11.5352006年1月1日起建设的0.513510色度(稀释倍数)3030405011pH6—912粪大肠杆菌群数(个/L)103104104---1.5设计数据本设计是根据任务书给定的进出水水质所设计的,详见下表:表1-2 进水、出水指标Q(m3/d)指标BOD(mg/l)CODcr(mg/l)SS(mg/l)50000进水水质100300100出水水质308030第二章 工艺流程2.1国内外治理现状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以悬浮在水中的活性污泥为主体,在有利于生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和污水充分接触,使污水净化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构筑物为曝气池和二沉池曝气池内是混合液,在曝气系统的搅动下,混合液中的活性微生物、有机物、氧气充分混合,接触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泥水分离,达到混合液澄清、污泥浓缩的目的设置污泥回流系统污泥接种和驯化的操作比较简单、用时比较短,可以较快的投入运行活性污泥法工艺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较低,而生活污水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就可以满足活性微生物的营养要求C:N:P=100:5:1,不需要另外投加营养物质,降低了运行费用同时,该方法不需要滤料等微生物的载体,可避免滤料堵塞等一系列不良问题的出现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较方便,便于维修;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适合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效果理想生物膜法:微生物浓度高;微生物多样化、微生物分层各个层可以配有有力的微生物;微生物食物链长、世代长和微生物存活率高;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强、对温度适应性强、可以处理低浓度废水;产生污泥少、容易固液分离、动力费用较低、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但该方法同时存在着以下缺点:生物膜法的微生物膜不宜刮起、用的时间比较长;生物膜法处理水量较小且布水不太均匀、容易产生池蝇和散发臭味;采用滤料作为生物膜的载体,这样滤料容易堵塞;管理和维修都不方便。

从上面的比较分析可知,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小区生活废水较适宜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传统的普通的活性污泥法也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处理效果更好,投资费用更低的工艺主要有:氧化沟工艺、A—O 工艺、A2/O工艺 、SBR 工艺等2.2各工艺对比分析2.2.1 氧化沟工艺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它把连续环式反应池作为生化反应器,混合液在其中连续循环流动随着氧化沟技术的不断发展,氧化沟技术已远远超出最初的实践范围,具有多种多样的工艺参数、功能选择、构筑物形式和操作方式如卡鲁塞尔氧化沟、三沟式(T型)氧化沟、奥贝尔(Orbal)氧化沟等优点:(1)适合设计流量较大时使用用转刷曝气时,设计污水流量可以达到数百立方米每日用叶轮曝气时,设计污水流量可达数万立方米每日2)混合液可以在池内循环流动,循环流量一般为设计流量的30~60倍3)氧化沟的流型为循环混合式,污水从环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具有完全混合曝气池的特点4)可利用操作间歇时间使沟内混合液沉淀而省去二沉池,剩余污泥通过氧化沟内污泥收集器排除5)工艺简单,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缺点:(1)处理构筑物较多;(2)回流污泥溶解氧较高,对除磷有一定的影响;(3)容积及设备利用率不高。

图2-1 氧化沟工艺流程图2.2.2 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A1/0工艺)A1/O 法是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的简称开创于80 年代初,因为它将缺氧反硝化反应池置于好氧硝化反应池之前,所以故该工艺又称为前置硝化生物脱氮工艺是目前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的简单生物脱氮工艺其基本原理是在传统的二级处理中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的基础上,通过硝化和反硝化菌的作用,将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再经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从而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水中氮磷的去除量仅为微生物细胞合成而从污水中摄取的数量,其去除率低,氮为20%~40%,磷为5%~20%,而A1/O 工艺的脱氮率可达70%~8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