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41.50KB
约125页
文档ID:397969515
医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1/125

医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南江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建设项目申请机构法定名称和机构类型申请机构法定名称:巴中市南江县人民医院机构类型:政府建设的非营利性综合性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项目性质灾后重建项目项目地点巴中市南江县南江镇光雾山大道红星段101号,项目占地17亩项目目标与宗旨目标:建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宗旨:改善医院住院大楼的硬件设施条件、满足中等城市的医疗要求项目内容及其规模建占地17亩、建筑面积32694平方米的南江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一幢,拆迁安置还房6470平方米.项目周期项目建设实施时间及总建设周期:根据总体重建规划,本项目拟于2010年4月底以前完成立项、报批和初步设计阶段;2010年12月底前完成施工图设计、招标阶段;2011年1月开始施工,2013年12月底建成,施工期36个月项目总预算及资金筹措投资构成:该项目估算建设投资127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087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70万元本项目规划建筑面积32694 m2;根据南江县建筑行情、工程造价定额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综合估算项目建设费用共计12046万元,项目单方造价3684元/m2。

本项目资金来源为:农业发展银行贷款9000万元,自筹资金3700万元1.2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一、 名称:巴中市南江县人民医院二、 住所:巴中市南江县南江镇光雾山大道101号三、 法定代表人:吴星煜四、 开办资金:(人民币)五、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六、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七、 业务范围:医疗与护理、医学教学、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八、 单位历史沿革:南江县人民医院是南江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医院,是全县业务指导中心和急救中心始建于1950年3月,前身是民国时期1943年建立的县卫生院1950年3月县人民政府接管时,只有破旧房屋四间、职工5人,未开设病房,1953年,县人民政府通知,成立县卫生院,建立一室(院长室)两股(医疗卫生股、防疫股),负责全县医疗预防工作1956年4月,根据省府[1956]0102号文通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县人民医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医院已是一定规模,一九九五年评定为二级乙等医院,一九九八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省爱委会评为“四川省卫生先进单位”,同年被评为“爱婴医院”,被第三军医大学定为新桥医院的指导医院。

担负达川、巴中、南江卫校的教学实习任务和乡(镇)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工作,是全县医疗卫生龙头,在全县卫生事业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九、 科室设置:南江县人民医院设置比较齐全,临床科室设有门急诊部、内、外、妇、儿、传染、五官、重症医学科、康复医学科、手术等科室;医技科室设有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等科室;职能科室设有院办、政工、医务、护理、院感防保、财务、总务、保卫等科十、 人员情况:南江县编制委员会下达指标400人,符合县级综合医院人员配置的比例县人民医院现有在职职工358人,其中:大专以上212人,占职工总数%,中专113人,占职工总数%,其他33人,占职工总数%,有卫生技术人员226人,占职工总数%,其中副高级职称22人,占卫技人员%,中级职称75人,占卫技人员%,通过医院近年来人才培训,已有64%的专业有学科带头人十一、 基础设施情况:南江县人民医院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0平方米,其中:住院部7800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42.9%,门急诊部1200平方米,占总建筑用房的10.2%,医技楼2000平方米,占总建筑用房的10.2%,保障系统用房1280平方米,占总建筑的13.1%,行政管理用房600平方米,占总建筑的6.1%,生活用房720平方米,占总建筑的7.4%。

十二、 工作开展情况近几年来,对全县中心(镇)卫生院进行了业务指导,承担了全县医疗转诊工作任务,医疗急救工作成效明显,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处置能力,强化了各类人才培训,人才梯队基本形成,开展了新项目、新技术(腹腔镜、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全髋置换术),发表各类学术文章50余篇南江县人民医院现开放病床260张,有总资产692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775万元,每年接收门诊20万人次,住院病人11000人次,业务量逐年增加,2007年比2006年增长 24.5 %,2008年比2007年增长 36.8 %,2008年比2009年增长 44.2%,其中县内各级基层医院转到县人民医院的病人达 2000 人次1.3 项目受益者南江县人民医院的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南江县城区、南江县所辖的乡镇、周边农村等区域,项目受益面较大按国家标准修建的门诊医技综合楼能更好地为南江县地区广大民众带来切实的福利同时医院可以为城镇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功能,实现城镇的较快发展对医疗保障的支撑性,项目受益面较大,可服务于老人、成人、儿童、残疾人士、三无、三孤人员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南江县人民医院设施设备损毁严重,其中:原住院大楼多处裂缝,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楼内阴暗潮湿,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必须立即重建,加之由原行政办公楼改建而成,也不符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1.5 项目建设的依据1、规划依据该项目已列入国家、省、市、县“”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实施规划,符合南江县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南江县卫生灾后重建分布规划2、南江县人民医院原有规模不足以满足县城发展对就医的需求目前,全院年仅能接收门诊病人8万人次,而每年县城就诊人数近20万人次;随着全县人口的增加,年新增住院病人就达2000人次,仅靠县医院现有的病床、现有业务用房及医疗设施已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3、南江县人民医院本身存在的问题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始建于1986年,地处山体斜坡,整体布局不合理,破损房屋多当时设计不合理,不符合二级综合医院的设置要求,功能不齐,无隔离区,无分流通道,极易造成交叉感染,采光条件差等,加之按南江县城市发展规划,该门诊部地处县城中心,已被列入搬迁范围,必须拆迁重建4、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损坏严重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南江县人民医院设施设备损毁严重, 原住院大楼多处裂缝,直接经济损失200多万元,楼内阴暗潮湿,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必须立即重建,加之由原行政办公楼改建而成,也不符合综合医院建设标准1.6 项目前期工作进度1、现场进展原门诊受损房屋已全部拆除2、资料进度 本项目的可研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已完成。

3、审批进度本项目规划部门的规划选址意见、环保部门的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国土部门的土地预审意见已完成1.7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一、本项目实施后,明显改善南江县市人民医院现有的医疗住院条件,为病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医院建设的加强,使南江县及周边地区在医疗、保健、康复、预防等方面条件得到改善,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稳定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二、本项目的实施体现综合性医院建设的规范化,与当地居民的疗医疗需求相适应,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对此给予了极大地支持三、本项目建设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1)项目的实施将提高南江县市人民医院治疗水平,完善医院硬件设施,有效地提高了该院的综合竞争力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2)项目建成后,促进和带动当地医疗事业和经济发展1.8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医院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宗旨,因此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在此基础上也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盘活日常开支和蓄积公共积累,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经计算,本项目普通内部收益率IRR= %,大于基准收益率 %,项目经济可行;财务净现值NPV= 万元;投资回收期为 年。

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1.9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1. 四川川咨建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与巴中市南江县人民医院签订的咨询服务合同2.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港澳特别行政区援助四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川办函[2009]1号);3. 省发改委《关于规范港澳援助项目前期工作管理的通知》(川发改项目办函[2009]33号);4. 省发改委《关于做好港澳特别行政区援助四川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审批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川发改项目办函[2009]923号);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议》;6.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卫生体系的决定》(川委发[2005]2号)精神7.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8. 《四川省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9.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10. 《项目红线图》;11.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12. 《建设用地预审意见》;13.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14.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5.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16. 建设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数据和资料项目的建设也符合南江县城市发展战略和南江县卫生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是南江县人民医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南江县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南江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综合大楼灾后重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效益上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资金筹措得力综上所述,项目存在着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提出的理由2.1项目建设的背景2.1.1区域背景一、政区位置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川陕交界,处于重庆、成都、西安的金三角地带市政府所在地南距重庆450公里,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一区三县南江位于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东邻通江,南接巴州,西界旺苍,北靠陕西省南郑县二、历史沿革南江古属巴国,后为集州,先秦两汉就有政区建置南北朝时期的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始建难江县(取江水难涉之意),距今1480年,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改难江县为南江县(江水绕城南而名)至今三、政区划分南江县,人均耕地0.83亩全县总人口65.5万,总户数20.2万户其中农业人口56万,占88.3%,县内辖48个乡镇、522个行政村,2408个村民小组,86个居民委员会2自然环境南江位于四川北缘米仓山南麓,幅员面积3383平方公里,毗邻通江、巴州、旺苍、陕西省南郑县,南北长,东西宽31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508米(光雾山),最低海拔370米(凤仪乡),平均海拔1100米。

亚热带气候温湿,常年降雨量1181毫米,最大降雨量为2121毫米,日照时数1503小时,年均气温℃,无霜期301天境内地形复杂,溪沟纵横,山水相依,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经济环境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43.96亿元,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03万元,财政支出8.33亿元,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极为突出资源环境南江物华天宝,资源富集,素有大巴山“百宝箱”之美誉境内拥有煤、铁、花岗石等50余种矿产资源,非金属矿及稀有金属等门类齐全,已探明磁铁矿储量8500万吨,铜矿储量0.8万吨,铜锌矿储量9万吨,霞石铝矿储量1500万吨,石墨矿770万吨,煤炭储量4000万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