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高三历史备课组近代中国政治 (1840—1949年)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1949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概述:农民阶级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领导:戊戌变法;184019191949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1919年)与中共成立(1921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领导: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领导阶级:无产阶级社会性质:半殖民半封 建 革命任务:反封建和反 侵略; 革命性质: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含义: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 • 级民主主义革命 • 阶段:①五四运动(1919年)②中共诞生(1921——1923年)③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④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⑤抗日战争(1937——1945年)⑥解放战争(1945——1949年)1919年有人说“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 外交的失败,就不会有五四运 动”,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 什么?问题探究:问题探究:1.国内原因:2.国际原因:3、导火线:民族危机加剧;日本加紧侵略中国签订《二十一条》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A.根本原因:北洋政府黑暗统治 B.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C.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一)五四运动(1919年)(1)背景(2)经过口号:表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工 人上 海6月初学 生北 京5月4 日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主力中 心时间行动“三 罢 ”游行示威“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 废除二十一条 ” “ 打到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 ”(一)五四运动(1919年)(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学生罢免国贼 拒签和约(一)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运动的最主要贡献在于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B、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罢免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B五四运动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其反帝反封建的根 本任务并没有完成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提示:与作比较新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理论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新的群众力量——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社会主义 广泛群众基础(4)意义新表现在哪?(一)五四运动(1919年)民主革命的分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1919无产阶级领 导 新民主主义革 命资产阶级领导 旧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到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 义人民 民主 专政 的国 家马克 思主 义无产阶 级资本主 义资产 阶级 共和 国三民 主义资产阶 级 反帝 反封 建资产 阶级 民主 革命 新民主主 义革命旧民主主 义革命前 途目 标指导 思想领导 阶级革命 任务革命 性质名称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材料二:陈独秀发表了题为《劳动者的觉悟》的演说称:“我以为 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社会上各项人,只有做工的人是 台柱子”……他积极组织并发动工人运动。
材料三:陈独秀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负责苏、皖、浙等 南方各省的建党工作材料一:陈独秀到上海后,立即把他学到的一点点马克思主义付 诸行动……他着重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陈独秀为中共的诞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由此概括政党诞生陈独秀为中共的诞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由此概括政党诞生 的条件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阶级条件: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登上政治舞台 组织条件: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共“一大”1中共“一大”会址(上海)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中国“一大”会址(嘉兴南湖)中共“一大”纲领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 二、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 中共“二大”纲领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思考:中共“一大”“二大”确定的党纲领的主要 差别是什么?“二大”为何修改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说明了什么? ---近代中国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近代中国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探究:比较中共“一大”“二大”纲领中共“一大”中共“二大”革命对象革命动力革命目标资产阶级封建军阀、帝国主义工人阶级工人、农民、 小资、民资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实现共产主义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 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中国的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探究:中共“二大”纲领的依据是什么?能 否说中共“二大”放弃中共“一大”的主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从幼稚走向成熟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①阶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②思想: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③组织:党的早期组织建立④外因:共产国际帮助2)成立——中共“一大”(1921、7;上海)①内容:A:通过党纲:确立名称、性质、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纲领)B:确定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人运动 (第一次工运高潮) ②意义:宣告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3)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中共“二大”(1922、7;上海)①内容: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 )(最低纲领)②意义:从国情出发,制定近代第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指出了革命的方向中共:中共:工人运动严重受挫,认识到建立革工人运动严重受挫,认识到建立革命统命统一战一战 线的必要性线的必要性 国民党:国民党:孙中山从孙中山从“ “以美为师以美为师” ”到到“ “以俄为师以俄为师” ”观念的转观念的转 变,同意以变,同意以“ “党内合作党内合作” ”的方式与中共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1924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和军阀割据混战,“打倒列强,除 军阀”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
共产国际指导党内合作1、背景: 必要性:可能性: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原因:标志:合作方式: 合作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实现名称名称 起因起因 经过经过 结果结果 二次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国运动第一次护第一次护 法运动法运动 第二次护第二次护 法运动法运动思考:这些斗争结果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失败?袁世凯刺杀袁世凯刺杀 宋教仁及宋教仁及“ “善善 后大借款后大借款” ”19131913年年7 7月,孙中月,孙中 山组织发动讨袁山组织发动讨袁由于力量对比由于力量对比 悬殊和革命力悬殊和革命力 量分而失败量分而失败袁世凯复辟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 , 签订签订“ “二十一条二十一条” ”孙中山为首的革孙中山为首的革 命派积极参加命派积极参加袁世凯被迫袁世凯被迫 取消帝制取消帝制段祺瑞拒绝恢段祺瑞拒绝恢 复复《《临时约法临时约法 》》和国会和国会 孙中山于孙中山于19171917年年 在广州成立中华在广州成立中华 民国军政府民国军政府遭到滇、桂遭到滇、桂 军阀的排挤军阀的排挤 而失败而失败 为了恢复为了恢复《《 临时约法临时约法》》 和国会和国会19201920年底,他在年底,他在 广州重组军政府广州重组军政府 ,,19221922年北伐年北伐因陈炯明在因陈炯明在 广州发动叛广州发动叛 乱而失败乱而失败 旧民主革命陷入死胡同旧民主革命陷入死胡同名 称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 族反对民族压迫,反对 满洲贵族统治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 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 族一律平等民 权推翻封建帝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 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 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 权利。
民 生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制 定劳工法质的飞跃“ “新新” ”在在反帝反帝“ “新新” ”在强调在强调民权民权 普遍性普遍性;; 反帝反封相结合反帝反封相结合“ “新新” ”在在更更 关注农民和工人关注农民和工人联俄联俄 联共联共扶助扶助 农工农工扶助扶助 农工农工异: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资产阶级民 主主义的范畴中共民主革命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思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 异同中共民主 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交集:反帝反封 建同:若干原则一致(反帝反封建),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 基础补集:革命思想 、主力、 前途等阶级差异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A、性质相同,基本内容不同 B、内容基本相同,性质不同 C、性质和内容基本相同 D、目标相同,内容不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是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三)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10年全国卷2)18.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 ,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 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3)革命高潮——北伐(1926年 )(1)开始:1924 国民党一大召开2)发展:建立广州国民政府;创办黄埔军校军校,创建国民革命军;省港大罢工;湖南农民运动;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收回利权斗争2、过程: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直 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广东广西吴佩孚兵力20万孙 传 芳 兵力20万兵力35万张 作 霖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广州浙江福建郑县北京南昌桂林南京直 隶广州桂林长沙安徽山东黑吉辽武昌安徽湖南江 西福 建湖北 浙江安 徽河 南江苏上海国民政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 阀的统治,动摇了列 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2、高潮:北伐战争:1926客观主观: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犯 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开始破裂——完全破裂3、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2)原因: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1)标志材料:1927年6月30日,陈独秀操纵中国共产党 中央扩大会议,通过国共合作十一条决议:“(国民 党)当然处于国民革命之领导地位。
国民党中的共 产党分子,只是以国民党员的资格参加,不是以 共产党员资格参加……武汉现在之武装纠察队, 为避免政局之纠纷与误会,可减少或编入军队——摘自《中国共产党党史参考资料》从材料中能看出陈独秀在思想上有何错误?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从中给年轻的中共怎样的深刻教训?错误:放弃了共产党的独立性和革命的领导权,陈独秀犯了右倾机 会主义错误影响:加速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合作的破裂,也是大革命 失败的主要原因教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权,必须坚持革命武装!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权,必须坚持革命武装!4、功绩 • 性质:人民大革命 • 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 了帝国主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基础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军旗和军徽23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徽(四)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南昌起义(武装反对国民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