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编制单位: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0 一七年六月渑池县九六八煤矿是由原九六八煤矿、原宏源煤矿以及经深部扩 界经资源整合而成的矿井该矿开采二]煤层,目前保有地质储量 1340.5万t,可采储量为759.8万t,设计矿井生产能力为0.45Mt/a 矿井服务年限为14.6a井田从地质勘探、建井到开采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根据《煤 矿地质工作规定》的要求,需要编制煤矿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 以明确矿井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为此,矿井组织人员认真统计整 理历年来矿井地质、地质勘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矿井生产中的实际 地质资料,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四章要求,认真普查编制了 《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报告》 (2017)1、报告编制目的、任务编制报告的目的:为从源头遏制事故,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 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对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各类不能直接辨识 的,给采掘生产带来影响的各类地质灾害因素进一步分析、研究、归 纳和总结,为煤矿以后的生产提供更充分更可靠的地质技术资料依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四章,第29条至第38条要求,对 井田内各类影响生产安全的隐蔽地质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编制了普 查报告。
具体任务是: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开展,采空区、废弃老窑、封闭不良钻孔、断 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 古河床冲涮、天窗等各类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并编制普查报告2、报告编写依据编制本报告依据的主要规程、规定和相关资料(采用西安1980 年坐标系统):(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 防治水规定》(2009.9);(2)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2009.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安全规 程》(201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 全监察局《煤矿地质工作规定》(2014);(5)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T999);(6)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7)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国家煤炭工业局煤行管]2000 [第81号);(8) 《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9) 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公司历年有关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 资料3、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井田范围内及矿井周边区域客观存在的不能直接辨识的能给采掘活动造成影响的地质构造、瓦斯及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含(导)水体、采空区以及煤层自燃倾向等可能造成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灾害。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组长:胡志友副组长:马峰孟保富王占柱王建龙成 员:陈怀根谭金贵 刘培生 关春强 晁增民 张谦元 王长海马明义王应战关春强郭来许胜利 邱淼 杨慧刘红勋等组长全面负责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指挥及安排,负责整改所 需资金的落实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协调指挥各科室进行普查工作,负责组织 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重点负责隐蔽致灾因素调查工作的跟 踪及监督成员主要根据各专业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本专业的隐蔽致灾因素 调查,收集现场资料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真正做到消除隐患,确 保矿井安全生产二、矿井概况矿井位于渑池县城北12km的坡头乡不召寨村北500m,地理座标:北纬3449'30〃〜3450, 22〃,东径 11145'00〃〜11146, 30〃,按煤田划分,处于陕渑 煤田的中东部,唐鸣凹井田内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 4100002010061120066814),由 12 个拐点圈定(表 1T),有效期 为2018年6月〜2027年9月本井田走向长2275m,倾斜宽约1570m,井田面积3.889km2井 田范围由12个坐标点控制,详见表1.1-1表1・1-1井田范围拐点坐标表JH 口 点号纬距X经距YJH 口 点号纬距X经距Y13857469.737569301.4673856826.437570821.4623857249.737570031.4683855470.437570831.9633857249.737570144.469385545337568544.8643857162.737570471.46103857055.537568532.8653857049.737570549.46113857058.237568888.5663856861.737570518.46123857030.137569244.46煤层允许开采标高+620〜0m。
矿井为三立井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采煤方法为走向(倾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采煤工艺使用手镐落煤三、证照情况矿井“四证一照”齐全采矿许可证,证号4100002010061120066814,有效期为2018年 6月〜2027年9月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豫)MK安许证字【2016】121515,有 效期限2016年12月15日至2019年12月14日;矿长安全资格证,证号410401196002090516,有效期限2016年11月18日至2019年11月18日;企业法人营业证照,证号410811100012732 (1—1),有效期限1998年10月9日至2018年10月8日;第二节 充水因素分析、周边老空区分布普查一、 大气降水本区地处北温带,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据渑池县气象站资料,年 平均气温12.4°C,元月份平均气温一2°C;七月份平均气温25.7°C, 年最高气温41.6°C(1966年6月),最低气温-18.7°C(1969年1月)年 最大降雨量1013mm(1964年),年最小降雨量371.2mm(1986年),年 平均降雨量662mm降雨量多集中于7、8、9三个月,日最大降雨 量138.1mm(1982年7月30日)。
降雪一般在11月至来年三月,日最 大降雪量为30cm(1963年3月9日)年最大蒸发量2368.7mm,最小 为1583mm,平均1994.7mm年平均无霜期为216天年平均结冻 期为100天,最大冻土层深度为34cm, 一般为12—19cm风速最大 为 20m / s,平均为 3.3m / s大气降水是引起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之一大气降水主要通过补 给各含水层使矿井涌水量增大,还可沿断裂、及其断裂带和采矿引起 的地表裂隙等直接进入矿井据生产矿井调查,雨季矿井涌水量要比 枯水季节明显增大因此,雨季应特别加强防水与排疏工作二、 地表水井田内无常年性地表水体矿区地表径流主要为雨季产生的洪 流,由于排泄较畅,一般情况不会直接进入矿井三、 老空水矿井属于资源整合矿井,整合前原九六八煤矿和宏远煤矿均在浅 部不同程度的开采过,矿井浅部+450m以上为采空区,居普查如下1. 原渑池县九六八煤矿原渑池县九六八煤矿位于现渑池县九六八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 北部,始建于1996年8月,于1997年投产,年生产能力6万吨,为 一小型矿井主井井径2.5m,地面标高+730m,井筒落底标高+460m, 井深270m,担负全矿井提煤任务,整合后作为本次技改后风井。
副 井井径2.6m,井深290m,用于回风,提升、上下人员1998〜2000年受煤炭市场低迷的影响,曾短暂停产后经数年 的开采,目前开采深度达+515m水平井下巷道揭露二[煤层厚度 0.30〜3.73m,平均厚度1.80m,开采中未见夹矸,煤层结构简单在 已采的范围内,遇到三个不可采带,最大的位于矿区西部边界,东西 长220m,南北宽150m,其他两个较小,一个位于浅部,一个位于深 部井下二]煤层走向约270〜290°,倾向180〜200,倾角17°〜29°, 未见断层2. 原宏源煤矿位于原渑池县九八六煤矿东部,始建于1996年5月,设计生产 能力6万吨一对立井开拓,主井井径2.4m,地面标高+730m,井筒 落底标高+450m,井深280m,担负全矿井提煤任务副井井径2.5m, 井深290m,兼做回风井,用于回风,提升、上下人员2005年整 合后其地面建筑已拆除,井筒己封填开采为二I煤层,煤厚0.50〜 5.30m,平均2.84m,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矿井涌水量1〜2m3 / h, 开采中未见断层老窑老空区已查清,还需进一步调查,并在井下采掘中注意老窑水,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四、封闭不良钻孔本区内钻孔较少无封孔不良钻孔第三节 断层、褶曲、裂隙、岩溶陷落柱普查一、 断层、褶曲、裂隙、岩溶陷落柱本区在大地构造区划中位于华北地台(I级),华熊台缘坳陷(II级), 渑池一确山陷褶断束(III级)处于渑池向斜的北翼,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270〜290°,倾向180°〜200°,倾角17°〜22° 西缓东陡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根据矿井开采及钻探证实,区内构造简单,未发现断层、褶曲 和岩溶陷落柱但在今后开采中,不排除遇到小断层的可能性;开采 中应引起注意井田的煤系基底是巨厚的奥陶系石灰岩,裂隙岩溶均较发育, 具备形成岩溶陷落柱的地质条件,但由于矿井揭露奥灰孔少,开采深 度较小,目前尚未发现岩溶陷落柱二、 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承压水本矿二1煤层顶板直接含水层为山西组砂岩含水层,该含水层属 孔隙〜裂隙承压水,含水性弱,导水性差易于排疏,生产中以顶板 淋水的方式进入矿坑,对矿井安全生产威胁不大三、 二1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承压水二1煤层底板直接含水层为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本层 岩溶裂隙发育较差,含水性及导水性极不均匀,属岩溶裂隙承压水 本层含水性弱,二1煤层与下部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之间有20m的 隔水层相隔,能阻止下部含水层进入到矿井。
本层对矿井威胁不大石炭系太原组下段含水层为二1煤层底板间接含水层,该含水层 由L]〜L4灰岩组成厚7.50m,岩溶裂隙不发育,含水性较弱,为极不 均匀的岩溶裂隙承压水太原组中段隔水层主要由泥岩砂质泥岩及细粒砂岩组成厚约 12.5m,正常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可以阻止太原组上、下 段灰岩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因此,正常情况下,石炭系太原组下段 灰岩含水层对矿井威胁也不大二1煤层下部强含水层主要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该含水层上距 二1煤层约54m为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90年代以后,由于义马市 在洪阳、渑池县第二电厂在坻坞大量抽水,致使本层水位大幅度下降, 目前水位标高+500m左右本矿+450m以上为采空区,开采标高均在 +500m以下,故本矿存在带压开采500m〜0m范围内的水头压力 为0〜5Mpa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9年第28号令所公布的《煤矿防 治水规程》附录四中的计算公式:式中:T——突水系数P——底板隔水层承受的水头压力,MpaM——底板隔水岩层厚度,为54m奥陶系灰岩水上距二1煤层底板约54m,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 突水系数应根据本区资料确定,一般情况下,在具有构造破坏地区按 0.06Mpa/m计算,隔水层完整无断裂构造破坏地区按0.10Mpa/m计算,经计算(突水系数取0.09Mpa/m)P二TXM=0.09X54=4.86Mpa矿井开采+500m~0m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