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拥有陆基“战斧”的作战能力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4.77KB
约3页
文档ID:522459093
拥有陆基“战斧”的作战能力_第1页
1/3

拥有陆基“战斧”的作战能力一一俄罗斯 “伊斯坎德尔”K巡航导弹系统作者:陈友龙来源:《坦克装甲车辆》2018年第13期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以其优异的作战性能赢得了世人的瞩目,其发射车除了可 以用来发射弹道导弹外,还具备发射R500 (西方报道将其称为SSC-8)甚至“口径”巡航导弹 的能力这意味着,俄罗斯已经拥有类似陆基“战斧”的作战能力发展概况据悉,“伊斯坎德尔” K的R500导弹研制始于1996年它是基于苏联RK-55巡航导弹开 发而来,该导弹本来计划在1987年进入苏军服役,后来由于《中导条约》的签订而被取消冷 战结束后,俄罗斯人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这种导弹的研制2007年5月29日,R500导弹在卡 普斯金亚尔靶场进行了飞行试验,监测数据显示,命中精度圆概率误差(CEP)达到1米2009 年,导弹开始量产2011年携带常规弹头的R500导弹开始进行部署2013年,俄罗斯还公开 展示了 12辆既可以发射弹道导弹又能够发射巡航导弹的机动式发射车(一个导弹旅),表明该 导弹系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作战能力2015年10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透露,俄4艘战舰从里海发射了26枚海基型 “口径”巡航导弹,导弹飞行约1500千米后摧毁了11处位于叙利亚境内的敌方目标,这让外 界见识到了俄制巡航导弹的真实威力。

2016年,俄军陆基型“口径”巡航导弹曝光,其性能与 海军型大体相同,发射车直接采用“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的8X8轮式发射车底盘新系统的 导弹数量翻了一倍,为了容纳4枚导弹,发射车的高度有所增加,可以很容易区别目前, “口径”系列巡航导弹已装备俄罗斯海军的各型最新护卫舰、955型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 以及885型核动力攻击潜艇“白蜡树”重型核动力导弹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和 “伊尔库茨克”号核潜艇完成大修和升级后也将装备“口径”巡航导弹,届时,俄罗斯的远程 巡航导弹将具备更大的打击范围仔细比较R500和“口径”两种巡航导弹,可以发现两者非常 相似,只不过射程不同俄罗斯此前是刻意限制其陆基巡航导弹的射程,以规避违反《中导条 约》的指责,但是随着俄美矛盾的日益突出,俄罗斯不再对新导弹的实际射程遮遮掩掩2017 年,俄罗斯首次部署核弹头型的R500巡航导弹,使其变成一种核常兼备的战略-战术一体化打 击系统基本性能“伊斯坎德尔” K导弹系统的发射车长13.07米,宽3.07米,高3.29米,重约35吨其 MAZ-79306轮式四轴越野车采用一台500马力的YAMZ-846柴油机,最大公路行驶速度70千米/ 小时,在土路上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越野行驶时车速20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可达 1000千米。

爬坡度45%,过侧倾坡度为30%,可攀越0.6米高的垂直墙,越壕宽2米,涉水深 1.4米该车可通过安-124运输机空运和“伊斯坎德尔” M导弹一样,最初的“伊斯坎德 尔” K可搭载两枚R500导弹伊斯坎德尔” K采用冷发射模式,用发射药包将导弹推出运输 发射管,导弹在空中点火导弹发射筒垂直起竖后,可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2枚导弹(相隔不 到一分钟)在导弹起竖之前,根本难以判断车内携带的是弹道导弹还是巡航导弹,因此,具 有很强的隐蔽性,可实现打击的突然性每枚导弹都可以独立瞄准各自的目标车载巡航导弹 长约6.5〜7米,直径在533毫米左右,弹头重达500千克,最大射程可达1500千米(如果携 带1〜5万吨TNT当量的小型化核弹头,射程更远),圆概率误差约5米导弹可选杀伤爆破战 斗部、子母战斗部或者燃料空气战斗部等,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精度高、威力大的特点一个“伊斯坎德尔” K导弹营由4辆发射车、4辆运输装填车、1辆指挥控制车、1辆信息 处理车、1辆技术保障车和1辆生活保障车组成后面的4辆车是基于KamAZ6X6军用卡车底 盘开发而来当它们在路上行驶时,外表看起来和普通的军用运输车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所有 车辆均可以用航空或铁路进行运输,快速部署到其它地方伊斯坎德尔”K导弹武器系统可 直接通过空间、空中、地面侦察平台获取目标信息,并可在10秒时间内完成弹着点确定其发 射车可随机选择发射地点并自主确定所在位置的大地坐标,战斗中只需3人便可完成发射操作 待发状态,从展开设备到导弹发射仅需4分钟,即使在刚转移阵地解除行军状态后,也可在16 分钟内发射导弹指挥控制车是“伊斯坎德尔”K导弹火力单元的中枢,不仅担负上令下达及 下情上达的任务,还能够通过数据链对发射车进行控制该车配4名操作手,其最大无线电通 信距离在驻停时为350千米,行进时为50千米,信道数为16个,展开/撤收时间约为30分钟, 可在48小时内不间断工作技术保障车需两名操作手,展开/撤收时间不超过20分钟,车上载 有导弹常用的备件操作手会定期利用车载的仪器设备对现场的导弹进行自动化检查,以确保 它们处于随时可用状态生活保障车上装有休息舱(6个铺位)和日常生活保障舱,用于官兵 的休息和用餐总体设计布局R500导弹主要由弹体、动力装置、制导装置和战斗部等组成其中,弹体包括弹身、弹翼、 尾舵等巡航导弹需要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以便在导弹飞行时满足对升阻比、稳定性、机动 性、热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通常,它存在一个对称面,即空气动力相对于该平面具有对称性 因此,导弹的弹体中部有可绕中心轴转动的“一”字形弹翼,飞行时展开;导弹尾部有4片“X” 字形配置的二次折叠的尾翼主弹翼设计在靠近导弹质心附近或弹身的中前部舵面设计在导 弹尾部,用来控制导弹的俯仰、偏航以及滚动等动作导弹采用半埋式进气道,发动机进气口 与导弹弹体齐平,没有突出物,可降低导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进气道利用进气口的动能压缩 气体,将适量的空气引进主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阻力小的特点导弹后面串联无固定翼的 固体火箭助推器,这是因为要从地面发射,需要固体助推器提供初始速度和高度在气动布局方面,这种亚音速导弹最大的特点是头部圆钝、中段圆柱形弹体、尾段为截锥 体其中圆钝头部的好处是能够增加可用空间,并能缩短全弹长度;弹翼折于弹体两侧的贮翼 槽内,发射后自动展开这种弹翼在亚音速范围内升力较大,诱导阻力小,因此升阻比较大, 能够提供远程巡航飞行所需的升力,有利于提高导弹的射程一”字形弹翼布局的优点是阻 力小、重量轻,导弹在使用协调转弯的时候,升力总是对准目标,战斗部可采用定向爆炸结构, 有利于减轻导弹的重量另外由于弹体上方无弹翼,所以有利于布置挂钩,机载比较方便。

实 际上,现代巡航导弹大多数采用的是这个布局,不过它的缺点就是当速度超过音速以后,激波 阻力会急剧增加,所以不适合速度较快的导弹与KH-55型导弹采用与飞机垂尾和平尾类似的三片式尾翼不同,R500导弹采用轴对称翼面, 呈X型配置,其特点是不管导弹向哪个方向机动,都不必倾斜,只要用两对相互垂直的舵面操 纵导弹,相应地改变两对相互垂直的弹翼各自的仰角,即可提供所需的法向力,从而实现任意 方向的机动由于舵面距质心较远,因此较小的舵面积就能产生足够的控制力矩不过当同时 存在攻角和侧滑角时,这种翼面的非线性和气动干扰比面对称翼面大,要求控制系统快速性要 好,同时增加了雷达对导弹探测面发现的可能性动力方面,R500导弹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涡扇发动机的优点是喷射速度低、总效率高、 耗油率低、比冲高,缺点是结构复杂、迎面阻力大、重量大、推重比小与涡喷发动机只采用 内涵道方式排气相比,涡轮风扇发动机采用内外涵道排气方式,涵道比高得多,排气量更大, 提高了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进效率,降低了发动机油耗,比冲提高另外涡扇发动机排气温度 低、噪音小,利于隐身和生存在发射方式上,导弹采用了助推火箭,这也是巡航导弹一个普遍的做法,这样巡航导弹可以不使用主发动机就可以爬升到预定高度,减少油耗。

巡航导弹采 用了垂直发射系统,可以实现全向发射和攻击,但缺点就是导弹在爬升过程中,速度较低,加 上主翼面还没有弹开,需要引入推力矢量技术让导弹转弯,增加导弹的重量和复杂程度制导系统R500导弹的固体助推器在将导弹送至一定高度时分离之后,可折叠式的弹翼展开导弹 的最大飞行高度可达6千米导弹在爬升到最大高度后,接下来控制导弹转弯下滑至距地面 50〜150米的高度,转入巡航飞行状态在惯导和地形匹配辅助修正的导航模式下飞向目标, 也就是事先用各类侦察手段将导弹飞行路线上的地形高度数据测绘出来,并制成数字地图存储 于弹上计算机中,在飞行过程中与测得的实际高度比较,找出误差,以修正航线地形匹配制 导的主要缺点是只能在地形起伏比较明显的路线上才能起作用,在平坦的地区或水面上飞行不 能使用在接近目标时,开启末制导系统(光学成像或雷达末制导)在飞行末段,导弹将采用 景像匹配区域相关制导,它与地形匹配制导相似,预先在目标附近选择地貌特征明显的地区作 为景像匹配区,通过侦察获得匹配区景物的光学图象,并把景像匹配区分成若干正方形小单元 根据每个单元的平均光强度,换算成相应数值,形成数字式景像地图,存储在导弹的计算机中。

当导弹飞经景像匹配区时,弹上电视摄像机拍摄的景物图像经过数字化处理,与预储的数字景 像地图进行对比,确定导弹是否偏离预定的航线如果发生偏离,则产生修正导弹航线误差的 控制信号也就是说,巡航导弹还需要先进而且多样化的侦察手段、高精度任务规划、航路规 划系统等进行支持,才能发挥应有的打击威力R500导弹还可以采用雷达区域相关匹配末制导,这种圣彼得堡Padar设计局提供的末制导 雷达,口径514毫米,重量40千克,最大探测距离20千米当导弹飞抵距目标预定距离时, 导弹先爬升至较高高度,打开主动雷达导引头搜索、捕获、识别、锁定目标后,俯冲至较低 高度,通过横向或俯仰规避机动躲开敌防空武器的攻击,最后实现对目标俯冲攻击由于雷达 区域相关末制导的精度不高,导弹应用了格洛纳斯卫星辅助末制导,末端精度可控制在10米以 内2011年以后,俄罗斯连续发射格洛纳斯M/K改型导航卫星,使该卫星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提高到5米左右,使“伊斯坎德尔”K导弹更加精准最有可能的是,这些导弹能够打击移动 目标,因为目标协调可以在导弹飞行时进行调整导弹可以攻击敌方的加固或非加固目标以及 敌人后方的地下指挥所、机场、低速行进的装甲编队和集结中的部队、海军港口设备、海军基 地及海洋监视设施等目标,是俄罗斯最新发展的“撒手铜”武器之一。

结语“伊斯坎德尔” K导弹系统具备机动性强、隐蔽性高以及导弹作战准备时间短等特点其 R500巡航导弹安装了抗干扰的“发射后可不管”制导系统,具备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各种平 台携载等特点导弹具有射程远、飞行高度低、攻击突然性大、命中精度高、摧毁能力强等特 点美国五角大楼多年来一直在警告俄罗斯,开发和部署这样一种射程的陆基导弹违反了《中 导条约》不过俄罗斯并不为所动该系统可以打击美国部署在欧洲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 俄罗斯反对美国反导部署的利器,俄罗斯不会轻易放弃据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报》2015年 2月6日报道,候任的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B •卡特表示,他正在准备以研制新型核巡航导弹 的方式来应对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在2月4日举行的国防部长提名听证会上,卡特对参 议院军事委员会表示,美国需要告知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是相互的事情一一意味着在他 正式担任国防部长后,卡特有意图研制新导弹来应对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K导弹目前俄 罗斯拒绝与美国探讨其新型巡航导弹违反《中导条约》的问题同时俄罗斯指责美国的靶弹 (将中程导弹用作导弹研发测试的靶弹)与无人机违反了 1987年的《中导条约》美国拒绝承 认俄罗斯的指责,认为1987年的《中导条约》并不涵盖这些后来设立名目的新系统。

由此可见, 双方实际上正在以各自的行为方式,抛弃《中导条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