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551.93KB
约11页
文档ID:575396804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_第1页
1/11

· · ·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有的学生在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过程中存在着“猜测性”和“盲目性”,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四种配平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方法是:求出方程式两边相同原子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用该最小公倍数除以各自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值就是对应物质的系数 例 1.的配平 (1)找出式子两边原子个数最多的氧原子 (2)求出氧原子的最小公倍数为 10 (3)10 除以 5 等于 2,2 就是 P2O5 的系数,写在 P2O5 前面,同理可得 O2的系数为 5 (4)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 P 的系数为 4 (5)配平后要注反应条件和划上等号(有时还要注“↑”和“↓”) 即 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配平方法,也是其它配平方法的基础初中大多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用这种方法,要求初三学生能够熟悉地运用它 练习: 二、用奇数配偶数法 用这一方法配平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某元素在式子里出现的次数较多,且各端的原子总数是一奇一偶 配平方法:选定该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先把奇数变为最小的偶数(即乘以2),再确定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例 2. 氧是这一方程式里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就以氧作为配平的起点因为反应物里氧原子 2 个,是偶数个,生成物里氢原子 3 个,是奇数个,偶数个肯定不等于奇数个,所以我们可以先在化学式 H2O 前写一个最小的偶数 2,再用最小公倍数进一步配平 * · · · 写上 2 后,左边只有 2 个 H 原子,右边有 4 个 H 原子,所以 C2H2 的系数应为2,要使两边碳原子总数相等,右边 CO2 的系数应为 4,最后才确定 O2 的系数为 5即: 练习:C2H6+O2H2O+CO2 C2H4+O2H2O+CO2 三、观察法 配平方法是: (1)通过观察,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2)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系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系数 例 3. 赤热的铁跟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H2O+FeFe3O4+H2 显然,Fe3O4 里的 3 个铁原子来自反应物里的铁,而 Fe3O4 里的 4 个氧原子又来自反应物水蒸气分子里的氧原子因此,在反应物水蒸气化学式前必须写一系数 4,而铁原子前必须写一系数 3 不难看出,在生成物氢气的化学式前要写系数 4,才能使化学方程式配平,然后注明反应条件并划上等号(注:H2 后面不要注上↑,因为高温下,反应物 H2O 呈气体状态)。

练习:Fe2O3+COFe+CO2 Fe3O4+COFe+CO2 四、唯一元素法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也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首先提出两个概念“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 所谓“唯一元素”是指在反应物或在生成物中都只存在于一种物质的元素 例如: KClO3KCl+O2↑中的 K、Cl、O 三种元素 KMnO4K2MnO4+MnO2+O2↑中的 K 元素 NH4HCO3NH3↑+CO2↑+H2O 中的 N、C 元素 所谓“准唯一元素”是指对于那些除唯一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当其所在的物质中仅剩下一种物质的系数没确定时, 这种元素就称之为“准唯一元素”例如 KMnO4K2MnO4+MnO2+O2↑中,若只剩下 MnO2,MnO2 的系数没确定时,Mn 元素是唯一元素,而当 KMnO4、K2MnO4、MnO2 三种物质的系数已确 * · · · 定时,O 元素又成为“准唯一元素” 下面以例题说明用“唯一元素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 例 4. KClO3KCl+O2↑ 1. 确定唯一元素 初学阶段可要求学生对唯一元素做出标记以免学生搞错 KClO3KCl+O2↑ 2. 假定系数 任选一种唯一元素,假设其所在的物质中一种,系数为 1,并据此推出其所在的另一种物质的系数。

本例中选定的 K 元素,定 KClO3 系数为 1 1KClO31KCl+O2↑ 说明:(1)为了使两边所选定的元素原子个数相等,有可能出现分数系数,处理办法是等全部配平了,再把分数变为整数 (2)为了减少错误,刚开始学时,可要求学生将系数 1 写上,等全部配平后再把 1 省略掉 3. 由已知求未知 在已确定系数物质中,再选择一种唯一元素和准唯一元素,据此确定未知物质的系数要求所选定的元素必须包含于一种系数未定的物质中 上面 1 中选定 K 元素为唯一元素 1KClO31KCl+3/2O2↑ 去分母得 由已知求未知,不仅是一个步骤,更重要的是一条原则分析历年来学生出错的原因,许多是没有掌握这条原则将未定系数物质有意无意当成系数为 1而又改变已确定了的物质的系数,从而造成错误 注意:这一步操作可以重复多次,到每一种物质的系数都确定为止 练习:KMnO4K2MnO4+MnO2+O2↑ C4H10+O2CO2+H2O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有多种方法,具体要用哪种方法,要由便捷程度和你的熟练程度来决定,只要平时多练习,自然就会熟能生巧 化学反应方程式配平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 2,左边是 3,则最小公倍数为 6,因此 KClO3 前系数应配 2,O2 前配 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 2 个,则 KCl 前 * · · · 应配系数 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 内有 2 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 H2O 的系数应配 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 4),由此推知 C2H2 前 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 CO2 前系数应为 4,最后配单质O2 为 5,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 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 中 Fe 来源于单质 Fe,O 来自于H2O,则 Fe 前配 3,H2O 前配 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 H2 系数为 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注】本词条的化学方程式中,未加粗体的为下脚标. 配平诗集 这部分诗包括六首小诗,前五首向你介绍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五种配平方法,第六首诗告诉你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五种方法。

如果你能记住并理解这六首小诗, 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 “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 岐化反应的简捷配平法 三种价态先标记, 两者相减第三系 若有约数需约简, 悠然观察便配齐 说明: 1、岐化反应又称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在岐化反应中,同一种元素的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氧化,另一部分原子(或离子)被还原如: KCIO3 → KCIO4+KCI S+KOH → K2S+K2SO3+H2O 2、这首诗介绍的是岐化反应的一种简捷配平方法用该方法配平,简捷准确,速度可谓神速! * · · · 解释: 1、三种价态先标记:意思是说岐化反应简捷配平法的第一部是首先标记清楚反应式中不同物质分子中发生岐化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如: S0+KOH → K2S-2+K2S+4O3+H2O 2、 两者相减第三系:意思是说任意两个化合价的变化值(绝对值) ,即为第三者的系数 3、若有约数需约简:意思是说由第二步得到的三个系数若有公约数,则需要约分后再加到反应式中去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在 S 和 K2S 中,S0 →S-2,化合价变化值为∣0-(-2)∣= 2,所以K2SO3 前的系数为 2。

在 S 和 K2SO3 中,S0→S+4,化合价变化值为∣0-4∣= 4,所以K2S 前的系数为 4 在 K2S 和 K2SO3 中,S-2→S+4,化合价变化值为∣(-2)-4∣= 6,所以 S 前的系数为 6 又因为 2、4、6 有公约数 2,所以约简为 1、2、3,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得: 3S+KOH → 2K2S+K2SO3+H2O 4、悠然观察便配齐:意思是说将约简后的系数代入反应式后,悠然自在地观察一下就可以配平 观察可知:右边为 6 个 K,所以 KOH 前应加 6,加 6 后左边为 6个 H,所以 H2O 前应加 3,于是得到配平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S+6KOH = 2K2S+K2SO3+3H2O 说明:说时迟,那时快,只要将这种方法掌握后,在“实战”时,仅需几秒钟便可完成配平过程所以说“神速”是不过分的 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 谁弱选谁切记清, 添加系数电何等 反应式中常加水, 质量守恒即配平 说明:双水解反应,是指由一种强酸弱碱盐与另一种强碱弱酸盐作用,由于相互促进,从而使水解反应进行到底的反应。

如:AI2(SO4)3和 Na2CO3 反应该法的特点是可以直接写系数,可在瞬间完成配平过程 解释: 1、谁弱选谁切记清:“谁弱选谁”的意思是说,在两种盐中要选择弱碱对应的金属离子(如 AI3+是弱碱 AI(OH)3 对应的金属阳离子;NH4+离子是特例)和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如 CO32-是弱酸 H2CO3 对应 * · · · 的酸根阴离子)作为添加系数(配平)的对象 2、添加系数电何等:意思是说在选择出的对象前添加一定的系数,使弱碱对应的金属阳离子(或 NH4+)的电荷数与弱酸对应的酸根阴离子的电荷数相等 3、反应式中常加水,质量守恒即配平:意思是说在两种盐的前面加上适当的系数后,为了使质量守恒,常在反应式中加上 n•H2O 举例:写出 AI2(SO4)3 和 Na2CO3 两种溶液混合,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⑴、根据水解原理首先写出水解产物: AI2(SO4)3+Na2CO3 —— AI(OH)3↓+CO2↑+Na2SO4 ⑵、因为要“谁弱选谁”,所以应选 AI3+和 CO32-。

⑶、添加系数电荷等,因为 AI3+带 3 个正电荷,而在 AI2(SO4)3中有 2 个 AI3+,所以有 6 个正电荷;CO32-带 2 个负电荷,要使“电荷等”,则必须在 CO32-前加系数 3,于是得到: AI2(SO4)3+3Na2CO3 —— 2AI(OH)3↓+3CO2↑+3Na2SO4 ⑷、“反应式中常加水”因为生成物中有 6 个 H,所以应在反应物中加上“3H2O”这样就得到了配平好了的双水解反应方程式: AI2(SO4)3+3Na2CO3+3H2O = 2AI(OH)3↓+3CO2↑+3Na2SO4 奇数配偶法 出现最多寻奇数, 再将奇数变为偶 观察配平道理简, 二四不行再求六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奇数配偶法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步骤该法的优点是能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而且简捷、迅速,可直接加系数对一些有机物(特别是碳氢化合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显得特别有效但该法不适合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在这种情况下,若用此法常常很麻烦 解释: 1、出现最多寻奇数,再将奇数变为偶:这两句说的是奇数配偶法的第一步。

出现最多寻奇数”的意思是说在反应式中寻找在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其中原子个数是奇数的一项;“再将奇数变为偶”的意思是说在找到的奇数前乘上一个偶数(一般是在分子前面加最小的偶数 2) 2、观察配平道理简,二四不行再求六:意思是说将奇数变为偶数以后即可观察配平,如果配不平,再依次试较大的偶数 4,4 若不行再 * · · · 用 6,…… 例一:请配平反应式: Cu+HNO3(浓) —— Cu(NO3)2+NO2↑+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在该反应式中,Cu 在反应前后出现了 2 次,H 出现了 2 次,N 出现了 3 次,O 出现了 4 次显而易见,氧是反应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而且生成物 H2O 中的个数为 1,是奇数,故应在 H2O 的前面加系数 2,使奇数变为偶数: Cu+HNO3(浓) —— Cu(NO3)2+NO2↑+2H2O 在 H2O 的前面加上 2 后,右边有 4 个 H,所以应在 HNO3 前面加上 4,左边加 4 后有 4 个 N,而右边有 3 个 N,所以应在 NO2 前面加上2,于是得配平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例二:请配平反应式: C2H6 +O2 —— CO2 +H2O 分析:观察得知氧是前后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故在 H2O 前加系数2,观察后不平,然后换 4,但还是不行,再换 6。

观察配平如下: 2C2H6+7O2 = 4CO2+6H2O 氧化还原反应交叉配平法 升价降价各相加, 价变总数约后叉 氧化还原未参与, 配平不要忘记它 氧化还原分子内, 从右着手莫惧怕 叉后前后出奇偶, 奇变偶后再交叉 说明:这首诗介绍了用交叉配平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步骤和应用该法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用该法配平则比较方便 解释: 1、升价降价各相加:这句的意思是介绍了交叉配平法的第一步,即:首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将升降价数各自分别相加,这样就得出了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如下反应式: FeS2+O2 —— SO2+Fe2O3 根据诗意的要求先表明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化合价,于是得到: * · · · Fe+2S2-1+O20 —— S+4O2-2+Fe2+3O3-2 根据诗意的要求再算出升价元素和降价元素的价变总数Fe2+→Fe3+化合价升高数为 1,S-1→S+4 化合价升高数为 5,又因为FeS2 中有 2 个 S, 所以 S 的升价总数为 5×2=10, 故升价元素 (Fe 和 S)的价变总数为 1+10=11; O0→O-2 化合价降低数为 2, 因 O2 含 2 个 O,所以降价元素 O 的价变总数为 2×2=4。

于是得到下式: 11 4 FeS2 + O2 —— SO2 + Fe2O3 2、价变总数约后叉:意思是说得出的升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和降价元素化合价的价变总数后,若二者有公约数,则需约简后再交叉(如二者是 6 和 9,则约简为 2 和 3)言外之意,若二者为互质数,则直接交叉即可 在这个例子中, 11 和 4 是互质数, 故可以直接交叉, 于是得到下式: 11 4 4FeS2 + 11O2 —— SO2 + Fe2O3 左右观察配平可得到答案: 4FeS2+11O2 = 8SO2+2Fe2O3 3、氧化还原未参与,配平不要忘记它:意思是说若有的反应物仅部分参加了氧化还原反应,一部分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应将交叉系数再加上没有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的分子个数,这样才是该物质分子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Mg+HNO3 —— Mg(NO3)2+NH4NO3+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Mg 的价变总数为 2,N 的价变总数为 8,约简后为 1 和 4,故 Mg前系数是 4 已是无疑的,而 HNO3 前的系数似乎应该是 1,但观察生成物中有 9 分子的 HNO3 没有参加反应,故 HNO3 前的系数不是 1,而是1+9=10。

于是可得到如下配平好了的反应方程式: 4Mg+10HNO3 = 4Mg(NO3)2+NH4NO3+3H2O 4、氧化还原分子内,从右着手莫惧怕:意思是说若是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则应该从生成物着手交叉配平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NH4NO3 —— N2+O2+H2O 根据诗意分析如下: 一看便知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子内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应从生成物着手交叉N0→N-3 化合价降低数-3,是 N0→N+5 化合价升高数是 5,故N 的价变总数应是∣5 + (-3) ∣ = 2,O0→O-2 化合价的价变总数为 1观察配平得: * · · · 2NH4NO3 = 2N2+O2+4H2O 5、叉后前后出奇偶,奇变偶后再交叉:意思是说若交叉系数后某原子反应前后的个数出现了一奇一偶现象,则需将奇数(乘以 2)变为偶数 举例:请用交叉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FeS+KMnO4+H2SO4 —— K2SO4+MnSO4+Fe2(SO4)3+H2O+S↓ 根据诗意的要求分析如下: Fe 和 S 的化合价升高总数为 3(奇数),Mn 的化合价降低总数为5, 所以交叉系数是 3 和 5, 但 Fe2(SO4)3 中有 2 个 Fe (偶数) , K2SO4中有 2 个 K(偶数),故应将 3 和 5 分别乘以 2,变为偶数 6 和 10,即6 和 10 就是实际应该交叉的系数。

由此得出: 10FeS+6KMnO4+24H2SO4 = 3K2SO4+6MnSO4+5Fe2(SO4)3+24H2O+10S↓ 说明:交叉配平法在解释的时候似乎“较复杂”,但实际配平过程中,仅仅靠大脑瞬间的思维就完成了,所以只要把这首诗真正理解了,那么在实际配平中就会达到瞬间完成的效果 万能配平法 英文字母表示数, 质电守恒方程组 某项为一解方程, 若有分数去分母 说明:这首诗介绍的是万能配平法的步骤该方法的优点是:该法名副其实——万能!用它可以配平任何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如果你把这种方法熟练掌握了,那么你就可以自豪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不会配平该法的弱点是:对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比较多的化学方程式,用该法则配平速度受到影响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其速度的快慢决定于你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能力,如果解方程组的技巧掌握的较好,那么用万能配平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速度也就很理想了 解释: 1、英文字母表示数:“数”指需要配平的分子系数这句的意思是说万能配平法的第一步是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式前的系数 举例:请用万能配平法配平下列反应式: Cu+HNO3(浓) —— Cu(NO3)2+NO2↑+H2O 根据诗意的要求用英文字母表示各分子前的系数,于是得到如下反应方程式: A•Cu+B•HNO3(浓) —— C•Cu(NO3)2+D•NO2↑+E•H2O…… * · · · ① 2、质电守恒方程组:该法的第二步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列多元一次方程组(若不是离子方程式,则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可)。

根据诗意的要求列出下列方程组: A = C B = 2E B = 2C + D 3B = 6C + 2D + E 3、某项为一解方程:意思是说该法的第三步是令方程组中某个未知数为“1”,然后解方程组 根据诗意的要求,我们令 B = 1,代入方程组得下列方程组: A = C 1 = 2E 1 = 2C + D 3 = 6C + 2D + E 解之得:A=1/4,C=1/4,D=1/2,E=1/2 将 A、B、C、D、E 的数值代入反应方程式①得: 1/4Cu+HNO3(浓) —— 1/4Cu(NO3)2+1/2NO2↑+1/2H2O……② 说明:在实际配平过程中,到底该令那一项为“1”,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解方程组简便为准一般是令分子式比较复杂的一项的系数为“1” 4、若有分数去分母:意思是说该法的第四步是将第三部解方程组得到的方程组的解代入化学反应方程式中,若有的系数是分数,则要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各分母被去掉,使分数变为整数 根据诗意的要求将方程②两边同乘以 4 得: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 配平决策歌 迅速观察定类型, 歧化水解首先用。

能否奇偶再交叉, 四法技穷有万能 说明:这首诗阐述了在实际配平时如何正确运用笔者介绍的这五种配平方法 解释: 1、迅速观察定类型:意思是说在看到试题后,第一步是首先观察 * · · · 一下是属于哪一类型的反应式 2、歧化水解首先用:意思是说若是岐化反应则首先用《歧化反应简捷配平法》,若是双水解反应则首先用《双水解反应简捷配平法》 3、能否奇偶再交叉:意思是说既不是歧化反应,也不是双水解反应,那么再看一下反应物和生成物多少,若少则用《奇数配偶法》,若较多则用《交叉配平法》 4、四法技穷有万能:意思是说若遇到万一的情况,即用前四种方法都解决不了,则拿出最后的绝招——《万能配平法》 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上述五种配平法,现提供如下几个练习题: ⑴、将 FeCI3 和 Na2S 两种溶液混合会产生什么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并配平 提示:用《双水解简捷配平法》 ⑵、配平下列反应式: KCIO3 —— KCIO4+KCI C2H2+O2 —— CO2+H2O Zn+HNO3 —— Zn(NO3)2+NH4NO3+H2O H2S+HNO3 —— S+NO+H2O 提示:各种方法都用一下,并比较对于某个具体的反应式用哪种方法较简便。

TOP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