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雨水检查井要求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37KB
约5页
文档ID:431016768
雨水检查井要求_第1页
1/5

雨水检查井要求篇一:雨水口布置要求】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第12.1.4条雨水口的设置规定如下:一、道路汇水点、人 行横道上游、沿街单位出入口上游、靠地面径流的街坊或庭院的出 水口等处均应设置口道路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 雨水口二、雨水口型式有平箅式、立式和联合式等平箅式口有缘有平箅式和地面平箅式缘石平箅式雨水口适用于有 缘石的道路地面平箅式适用于无缘石的路面、广场、地面低洼聚 水处等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箅式,适用于有缘石的道路其中立孔式 适用于箅隙容易被杂物堵塞的地方联合式口是平箅与立式的综合形式,适用于路面较宽、有缘石、径 流量较集中且有杂物处三、口的泄水能力,平算式口约为2 0 1 /s,联合式雨水口约为3 0 1/s大雨时易被杂物堵塞的雨水口泄水能力应乘以0.5〜 0・7的系数多算式口、立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经计算确定四、平算式口的算面应低于附近路面3〜5cm,并使周围路面坡向雨水口 立式雨水口进水孔底面应比附近路面略低雨水口井的深度宜小于或等于1m冰冻地区应对井及其基础采取防冻措施在泥沙量较大的地区,可根据需要设沉泥槽五、雨水口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 0 0 mm。

连接管坡度应大于或等于10%,长度小于或等于2 5m,覆土厚度大于或等于0・7m 必要时口可以串联串联的雨水口不宜超过三个,并应加大出口连接管管径 雨水口连接管的管基与雨水管道基础做法相同 七、平面交叉口应按竖向设计布设口,并应采取措施防止路段的雨 水流入交叉口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第3.5.7条口的型式和数量,应按径流量及泄水能力确定在道路纵断面凹处和路面低洼集水点,应设置口;在地下管线顶上 不应设置口在道路交叉口处,应以不发生雨水在交叉口漫流为原 则,按径流趋向和等高线设计要求设置雨水口雨水口的间距,宜采用30~8Om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5 雨水收集5.5.3 雨水口宜设在汇水面的低洼处,顶面标高宜低于地面 10~20mm5.5.4 雨水口担负的汇水面积不应超过其集水能力,且最大间距 不宜超过 40m5.7 雨水排除5.7.2 当绿地标高低于道路标高时,宜设在道路两边的绿地内, 其顶面标高应高于绿地 20~50mm5.7.3 雨水口宜采用平算式,设置间距不宜大于 40m5.7.2 推荐雨水口的设置位置和顶面设置高度绿地低于路面,故推荐雨水口设于路边的绿地内,而不设于路面。

低于路面的绿地或下凹绿地一般担负对客地来的雨水进行入渗的功 能,因此应有一定容积储存客地雨水雨水排水口高于绿地面,可 防止客地来的雨水流失,在绿地上储存条文中的20〜50mm,是 与 6.1.11 条要求的路面比绿地高 50~100mm 相对应的,这样, 保证了雨水口的表面高度比路面低5.7.3 推荐雨水口形式和设置距离建设用地内的道路宽度一般远小于市政道路,道路做法也不同设 有雨水利用设施后雨水外排径流量较小,一般采用平算式均可满足 要求间距随雨水口的大小变化很大,比如有的成品很小,间距可 减小到 10 多米核电厂总平面及运输设计规范6.5・5场地间距,一般为30-80m;低洼和易积水地段或少雨地区,的数量,宜适当增减平算式,算面应低于附近地面3cm,且四周坡向雨 水口 6.5.6 城市型道路雨水口间距,宜按表 6.5.6 的规定设置,纵 坡小于 3%或雨水集流的地段,的间距要适当加密或采用横隔道路的多算雨水口城市型道路间距 表 6.5.66.5.7 应设置在集水方便并与雨水干管检查井或连接井的支管短捷处, 不宜设在建筑物门口、人行道出口和地下管道顶上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93 第 6.4.6 条 ,应位于集水方便、与雨水管道有良好连接条件的地段。

口的间距,宜为25〜50m当道路纵坡大于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 大于50m其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当 道路的坡段较短时,可在最低点处集中收水,其 的数量应适当增加室外排水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outdoor wastewater engineering gb 50014-20064.7雨水口 4.7.1 的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的泄水能 力及道路形式确定4・7.2间距宜为25〜50m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 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 25m4・7・3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其形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坡段较短时可在最低点处 集中收水,其雨水口的数量或面积应适当增加4.7.4深度不宜大于Im,并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遇特殊情况需要浅埋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有冻胀影响地区的深度,可根据当地经验 确定条文说明:4.7雨水口4.7.1 规定设计应考虑的因素雨水口的形式,主要有平篦式和立篦式两类平篦式水流通畅,但暴雨时易被树枝等杂物堵塞,影响收水能力立篦式不易堵塞,边 沟需保持一定水深,但有的城镇因逐年维修道路,由于路面加高, 使立篦断面减小,影响收水能力。

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和经验确定雨水口布置应根据地形及汇水面积确定,有的地区不经计算,完全按道路长度均匀布置,不仅浪费投资,且不能收到预期的效益4.7.2 规定间距和连接管长度等 根据各地设计、管理的经验和建 议,确定雨水口间距、连接管横向串联的个数和连接管的长度为保证路面雨水宣泄通畅,又便于维护,雨水口只宜横向串联,不 应横、纵向一起串联对于低洼和易积水地段,雨水径流面积大,径流量较一般为多,如有植物落叶,容易造成雨水口的堵塞为提高收水速度,需根据实 际情况适当增加雨水口,或采用带侧边进水的联合式和道路横沟4.7.3关于道路纵坡较大时的设计的规定根据各地经验,对丘陵地区、立交道路引道等,当道路纵坡大于0.02 时,因纵坡大于横坡,雨水流人雨水口少,故沿途可少设或不 设坡段较短 ( 一般在 300m 以内 ) 时,往往在道路低点处集中收水 较为经济合理 4.7.4 规定的深度雨水口不宜过深,若埋设较深会给养护带来困难,并增加投资故 规定深度不宜大于 1m 雨水口深度指雨水口井盖至连接管管底的距离,不包括沉泥槽深度 在交通繁忙行人稠密的地区,根据各地养护经验,可设置沉泥槽篇二:污水井与雨水井】雨水井与污水井区别:1、 一个是用于检查雨水管的,一个是用于检查污水管的;2、 污水水井有流槽,雨水井是满管流不用流槽,因地面汇集的雨水 中含有泥砂树叶等杂物,需要在井底设置 30cm 深的沉砂室,用于 沉集泥砂等杂物,定期清理;3、 落底就是:井底低于雨水井内管内底标高,一般落底高差为30cm。

4、雨水井的井盖用方型,上标“雨水”;污水井的井盖用形,上标“污水”为使水流畅顺,在检查井内设置流水的槽,简称流槽下面摘录一些 有关流槽的规定4.4.4 检查井井底宜设流槽.污水检查井流槽顶可与 0.85 倍大管管径 相平,雨水(合流)检查井流槽顶可与 0.5 倍大管管径处相平.流槽顶部 宽度宜满足检修要求.4.4.5 在管渠转弯处,检查井内流槽中心线的弯曲半径应按转角大小 和管径大小确定,但不宜小于大管管径.关于检查井流槽的规定.总结各地经验,为创造良好的水流条件,宜在检查井内设流槽.流槽顶 部宽度应便于在井内养护操作,一般为0・15~0.2Om,随管径增加,井增 深,宽度还需加大.4.4.5 规定流槽转弯的弯曲半径. 为创造良好的水力条件,流槽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宜太小.检查井施工施工前,进行平面及水准控制测量及复测,保证井中心位置高程及 井距符合设计要求,并定出中心点,划上砌筑位置及标出砌筑高度, 便于操作人员掌握 砌筑检查井应校核内径,收口段要每皮砖检查 有无偏移,且要事先确定收口段的高度,可按规定每皮砖缩入 2cm 砌一皮砖即缩入4cm在井下部干管伸入处,特别是管底两侧,要 用砂浆碎砖捣插密实,其余则要每层錾砖砌包妥当,务使不渗漏, 且要避免上下层砖同缝。

当检查井深度少于3m时,井径不小于1・2m,深度大于4・5m时, 井径不少于长方形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井形方正,并且井身的长轴线应与侧平 面平行;砖垫井壁必须灰缝饱满、平整,抹灰应平顺密实,不得有 空鼓、裂缝等现象井砌筑完毕及时装上井盖,井盖按设计要求放置平衡 质量保证项目:检查井的内流槽应平顺,位置准确,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 检查井的砌筑施工污水检查井的砖砌体必须保证灰浆饱满、灰缝平直,不得有通缝, 壁面处理前必须清除表面污物、浮灰等流槽与井壁同时砌筑,流 槽高度:污水井与管内顶平井内流槽应平顺,不得有建筑垃圾等 杂物井内壁在流槽上d/2+20Omm (d:管径)上采用20mm厚1:2.5 水泥砂浆抹面,以上用 1: 2 防水水泥砂浆勾缝遇地下水时, 井外墙用 20mm 厚 1: 2 防水水泥砂浆抹面至地下水位以上 500mm井圈采用 c30 砼,铸铁井盖及座圈安装时用 1: 2 水泥砂浆座浆,并 抹三角灰,井盖顶面与路面平铸铁井盖及座圈必须完整无损,安 装平稳,位置正确本工程的检查井采用收口式 落底井又叫沉泥 井,有尘泥功能,可以截留一部分污水中的杂质,方便清洁工人清通管道流槽井中设有流槽,流槽有导流作用,水流条件要好于落 底井,但是不能截留污水中的固体杂质。

一般情况下,预留井都做沉泥井,预留井一般在道路外,方便清通而且预留井都是支管接入 的地方,有跌水,落底还可以保护井不受落水的危害主管道上有时长距离也会设置落底井,这和当地习惯也有一定关系篇三:连接井、检查井、雨水井资料表格】工程名称:宜都市陆城城乡路改造工程 编号: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