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仪表礼仪:容仪有整

郭**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0.02KB
约2页
文档ID:105804778
仪表礼仪:容仪有整_第1页
1/2

仪表礼仪:容仪有整    仪表礼仪:容仪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      (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只有庄重才有威严否则即使学习了也不能巩固具体说来要求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就是站要正坐要稳行动利索侧身而睡在公众场合举止不可轻浮不可亵应该庄重、谨慎而又从容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注:《论语·颜渊》)处处合乎礼仪规范    (三)言语辞令: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注:《易·乾文》)将诚恳地修饰言辞看成是立业的根基有一定的道理并且要“言必信行必果”(注:《论语·子路》)巧言令色的人是不可能取信于人的其次是慎言古人说上天生人于舌头上下两排牙齿紧密围裹又在外面包一层厚厚的嘴唇就是要人们说话一定要谨慎当然古人并不是要求人们少言语而是说话要视具体情况当说则说当默则默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注:《论语·卫灵公》)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几方面是我国传统礼仪的精华虽说时代不同了但古人对仪容仪表的重视及整洁仪容要求是值得今人借鉴的外在形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向人们传递着一个人对整个生活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优雅的仪表无论他走到里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毫无疑问传统礼仪文明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从这一点讲礼仪对社会起着政治、法律所起不到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大量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又由于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相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的行为亦有增无减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应届毕业生求职礼仪推荐更多仪表礼仪供参考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