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19KB
约32页
文档ID:605985563
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_第1页
1/3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药调剂常见差错及相应措施探讨,前言,中药调剂指的是调剂人员依据中医师的处方,将 中饮片按照中药调剂的规定程序准确调配,将调剂好 的药物交给患者的过程中药调剂师是中药调剂过程 的执行者,由经过系统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技 能培训,并取得执业资格的中药师担当中药调剂的 重要性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并能自觉遵守药品管理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中药调 剂师除了要能对中医处方准确识别外,还要对其准确 调配,若在调剂过程中出现差错,导致中药调剂不 准确,不但影响药效的发挥,甚至还会危害患者的 身体健康由此可见,中药调剂作为中医治疗过程 中的关键步骤,对于患者的诊治疗效至关重要事例分析,选取2012年9月一2014年9月在,某,院门诊中药 房发生调剂问题的病例103例其中男性68例,年 龄1875岁,平均(50.312.6)岁;女性35例,年龄1279岁,平均(53.713.5)岁。

回顾性整理上述103例病例,对出现差错的案例 进行分析和归类,分析影响中药调剂质量差错的相关 因素,并探讨针对各类因素所采取的防范对策本院103例中药调剂差错的病例中,因药品因素 导致调剂差错的病例共41例,其中药品包装相似9 例(8.74%),药品名称相近12例(11.65%),药品质 量问题2例(1.94%),药品摆放不规范18例(17.46%);因调配因素导致差错的病例共33例,其中剂量误差8 例(7.77%),饮片调剂过程浪费8例(7.77%),药品 替代17例(16.5%);因处方因素导致差错的病例共 29例,其中处方录入差错13例(12.62%),审方差 错11例(10.68%),忽视处方注脚5例(4.85%)全 部103例中药调剂差错病例的年龄和性别对本研究的 中药调剂差错统计均无影响调剂差错原因,上述事例,选取的全部103例研究对象,均因中药调 剂出现差错导致整个治疗过程受阻分析发现,出现 调剂差错的原因主要有,一下,3大类药品因素,01,调剂因素,02,处方因素,03,药品因素,药品包装相似,01,药品名称相近,02,药品质量问题,03,药品归类摆放不规范,04,01,药品包装相似,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 是因部分饮片的形态和外观相似,加之中药调配人员 专业技能较差,对外观、形态相似的药物包装分辨不 清,未能及时准确将其区分,导致在装斗过程中出现差错。

药品因素,02,药品名称相近,中饮片的种类和数量很多,,,其命名方式各异许多中药的名称读音相近或字形相 近或仅一字之差,同时有些中饮片因使用历史久远,记载过程存在差异而导致名称过于复杂,中药调配过 程中若不加以区分,很容易产出差错如麻黄与麻黄 根是2种不同的饮片,虽然两者同属于麻黄科植物,但疗效却大不相同,麻黄主要有开宣肺、散风寒之功,而麻黄根主要有固表止汗之功还有些药物存在一药多名的现象,如木蝴蝶属紫葳科植物,具有利咽润肺、敛疮生肌功效,其别名“云故纸”或“千层纸”,补 骨脂亦称“破故纸”等,使用时需多加注意药品因素,03,药品质量问题,因饮片以植物饮片为主,在采集或加工阶 段因不符合标准,导致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丢失、失效 或干扰的杂质较多,致使在中药调剂过程中出现差 错还有些饮片因储存条件特殊或储存条件较差,加 之未能及时对饮片进行日常护理,使饮片在储存阶段 发生霉变、虫蛀、风化等,导致饮片的有效成分丢失 或失效;同时不排除饮片进货阶段存在以假充真或掺 假造假的现象,严重影响中饮片的质量和疗效,导致 中药调剂差错的出,如将骨胶当作阿胶使用,在 牡丹皮中混入碎白芍,以及以大叶柴胡代替柴胡、光慈菇代替川贝母等。

药品因素,04,药品归类摆放不规范,许多饮片在经过炮制加工后,在形态外观上相近,饮片摆放时如若稍有不慎,则会造成相似饮片的摆放错误如玄参与生地黄、茯苓与葛根的外观十分相近,易造成摆放过程中的差错同时,中药配药柜的组成十分复杂,常由数十个药斗组成,每个药斗分成3个小格,在药斗内填装饮片的方法称为斗谱中药斗谱的科学编排不仅可节约调配中药的时间,还能降低调配中的差错但在实际工作中,中药调剂师的斗谱编排常不规范,不但降低调配中药的效率,还会产生较大的差错药品因素,调剂因素,调配药品的替代,03,调配剂量误,差,01,调配过程浪费,02,01,调配剂量误,差,中药饮片的调剂剂量不精确常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能准确称好药物并均匀分配是中药调剂过程的核心目前国家规定每剂中药饮片调剂误差量正负不得5%,同时每张处方的中药不得缺失,并严格按照递减分戥法逐一对每剂药进行复查但在实际调配过程总,仍存在中药调剂师依照自己的主观判断,出现以手代戥、以估代称的现象,同时在对药剂进行复检时随意查看,由此导致 中药调剂出现较大差错,影响治疗效果调剂因素,02,调配过程浪费,一些调剂师处在较强的工作压力下,导致工作过程中易出现精神过分紧张,在上斗配药过程中,因不细心等造成饮片散落,导致严重浪费,或散落饮片并未引起调剂师的注意,造成调配剂量的缺失,进而导致中药调剂的差错。

调剂因素,03,调配药品的替代,中药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因此不同医院的 中药房饮片种类也不尽相同,而中医师在为患者开具处方的过程中,常会思考如何利用本院药房中已有饮片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由此导致炮制药品及生品相互替代的现象这虽解决了因品种不全而导致患者无法服药的问题,但因替代药品相对本应采用的药品效果稍差,导致疗效降低,造成调配中药的差错调剂因素,处方因素,处方录入差错,01,审方差错,02,忽视处方注脚,03,01,处方录入差错,目前的医生处方大多采用电脑输入,但电脑输入亦存在一些弊端,中医师在为患者开具处方的过程中,因个人疏忽而录入有误,造成中药调配阶段的差错,如将陈皮100 g录为10 g或者医师手写处方不合规范,字迹难以辨认,给中药调配人员带来调配困难,造成调配差错如中医师开具的处方中出现黄芩,但因其书写不清晰,造成调配差错如将“黄芩”看成“黄芪”、“苏叶”看成“艾叶”、“枣仁”看成“杏仁”等处方,因素,02,审方差错,造成审方差错的因素较多,一方面由于中药名称读音字形相近,中医师对处方有过修改,造成字迹难以辨认;另一方面,因中医师开具的处方有缺失部分,对于剂量规格交代模糊,或中医师对药品的用法不正确,忽视药品之间的配伍禁忌,造成中药调剂人员对处方模棱两可,导致调剂差错。

处方,因素,03,忽视处方注脚,处方注脚作为中医师对本处方的特殊说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中药调剂人员在调配时因大意而忽视 对处方注脚的关注,仅凭经验照常规处方进行调配,导致调剂差错的出现,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医疗事故处方,因素,药品因素,药品包装相似,01,药品名称相近,02,药品质量问题,03,药品归类摆放不规范,04,对策,中药调剂常见差错,的,相应措施,建立健全中药调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A,对策,建立健全中药调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有报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通过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多种措施,有效降低了小包装中药饮片的调剂差错率由此可见,建立健全中药调剂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对降低调剂过程中的差错率具有重要意义调剂工作人员在调配的过程中需按照处 方上药物的顺序一一调配,以免出现遗漏,在入袋前 须由专门人员将物品与药单一一对应核查,核查无误后再装袋,先煎后下的药物应分开包装,须标记明确对坚硬的品种,先打碎后再调配当所有药物调配完后,在包装袋上写上患者姓名、年龄、科室等,并由专门人员负责审核、核对患者并分发中药应按照饮片性质进行存放,对于贵重物品则必须要由专门人员负责保管和调配,严格做好饮片等级,要求中药调剂 师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对每剂中药精确调配,禁止凭主管臆断调配中药。

对策,建立健全中药调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A,对中药斗谱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B,对策,对中药斗谱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中药房工作的中药师应将常用的饮片置于配药柜的中层方便拿取,将质量或体积较大的饮片置于药柜的底层,将用量较少且质量较轻的饮片置于药柜上方边角的药柜中,有毒饮片置于药柜的底层边角药柜处,形状相近、颜色相近的饮片要加以区分并对其作明确标记等,而贵重饮片应单独存放、单独保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对饮片杂乱无章的摆放,便于中药师 在调剂过程中对饮片的查找和称取,从而有效降低调剂的差错率对策,建立健全中药调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A,对中药斗谱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B,加强规范中医师书写处方,C,对策,加强规范中医师书写处方,相关中药医师应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规范处方的书写规则及格式,不能出现字迹混淆或用同音 字代替相关的药品名,避免出现配药错误的出现中药名称的书写必须与药典中的名称相符,对采用电脑 录入处方的医生应强调其录入药名的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对采用手写的医生要求其字迹要求清晰易辨,用字准确,避免因字迹不清而造成调剂差错在书写时对一些具有特殊用法的中药,则需详细注明中药用法和用量。

对策,建立健全中药调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A,对中药斗谱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B,加强规范中医师书写处方,C,对饮片质量严格把控,D,对策,对饮片质量严格把控,严格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的识别药物能力,要求其在选购药物时要凭借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不能凭主观臆断,确认购买的药物是正品对新进饮片仔细核对并开箱检查,并针对不同饮片保障不同的储存条件;坚持从正规渠道购进饮片,保障饮片的货真价实若无法准确辨认或疑似假药时,要及时请求相关质量检测部门协助检测核实同时,医院须派遣经验丰富、相关辨别能力强、工作认真的人员担任采购和甄选工作,严格杜绝假药流入医院对策,建立健全中药调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A,提高中药调剂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E,对中药斗谱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B,加强规范中医师书写处方,C,对饮片质量严格把控,D,对策,提高中药调剂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药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不高也会造成调剂出错,如麦冬的别名是麦门冬,但一些药师不知道;有些 医师开处方时将川乌和草乌两味中药用“二乌”代 替,若药师专业知识不强则会误认为一味药或处方有误不熟悉中药“十八反”“十九畏”,则可能导 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调剂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故中药调剂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掌握各专业的理论知识,定期进行业 务培训,增强敬业精神,强化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药物调配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调剂人员 必须具备高度责任感及职业道德,充分认识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性,调配工作要一丝不苟,集中精神,提高调配准确性,认真对待调剂工作的每一环节,从而保证中药调剂工作的质量另外,配药过程要在审方、调配、复戥等关键环节严格把关,确保调 剂的准确若发现处方不规范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若遇到无法确认品名的情况,应及时询问医生,确认正确后再进行调配,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用药此 外,医院要定期监督和检查医生的书写规范情况,严 肃处理不能按照相关制度正确书写处方的现象,降低出错率对策,建立健全中药调剂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岗位责任,A,结语,F,提高中药调剂人员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E,对中药斗谱进行合理设计和规划,B,加强规范中医师书写处方,C,对饮片质量严格把控,D,对策,在中药调剂过程中减少差错,是每一位药师和医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只有医师开出规范标准的处方,药师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技能 及职业道德修养,加上积极正确的医院和中药房处方差错干预对策,才能有效降低配药差错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