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测光表说明书.doc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5MB
约7页
文档ID:563481452
测光表说明书.doc_第1页
1/7

左到右: 1、保护套 2上、 安 装架 安装在机器上的样子 3、主机 4、测光棒 1、测光窗 ? 推测的,测光时手挡住有反应2、红外接收窗 ? 共有四个正面两个,上面还有两个,好像是闪灯红外触发的接收器3、指示灯? 没亮过,不知道是干嘛的4、power 电源?反正关机状态按它无法开机,开机时无法关机按了一通必须和 “+”“-”键配合使用5、ISO 这个理解,是设定胶片感光度,可设置范围是3-4000,配合“+”“-”键使用6、7 - + + - 设定参数使用,配合其它功能键8、ON 开机9、ANALYSE analyse 分析 ? 分析?10、MEAN mean ? 不懂11、MULTI multi 多点?12 侧按键上 摸索了好像是 清除13 侧按键下 测光键14 闪光同步插口 测闪灯时接收触发信号的接口15、 外接测光棒接口16、 调节空 好像是微调参数用的17、 电池仓 装9V叠层电池18、 锁定扳手 19、 安装的关键是图中所示的安装架18锁定扳手对面的安装卡19 注意看后架侧面的安装槽,安装槽的上端有一扩大到空位,松开锁定即可插入,插入槽内后滑入下端然后锁定即可。

这时可把测光表侧面的槽位对准安装架的卡口滑入,为方便拍摄,是手持机器拍的示意图测光后背和fcm的配合1、 安装孔,2、测光棒锁紧扳手(松开位置),3、测光棒(工作位置),4、测光表(装在前组上,与测光后组安装孔相同高度);试装了一下,感觉测光后背的安装孔应不是设计安装测光表的,因为安装在1的位置时会出现使用问题:1、安装孔的位置太高,测光表将挡住2测光棒锁紧扳手的操作,无法松开;2、测光棒的安装架因测光后背的凸起,将无法调节角度;3、测光棒测光工作位置较高时将与测光表发生碰撞;最终感觉最合适的位置应该是在前组上 ANALYSE 这个在外部光线OK的情况下,也就是机器同时测到外部背景光和闪光的时候,如果按ANALYSE 会依次显示总量,环境光的量,闪光的量对于分析环境光的影响有用另外就是如果你使用另外一块闪光表(入射表),在不需要考虑皮腔因数的情况下,你可以用表做个对比在光圈设置正确跟闪光量搭配正确的时候,表应该是显示0.0如果显示-或+就是闪光值不正确,需要调整光圈或闪光量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测试这个表的显示数值也就是它显示的EX值跟EV值之间的关系,如果有空我会专门测试下看看能否整理下这个之间的关系表,以备大家查询。

为什么不测试反射18度中性灰表现,大家自己想吧 网上有人说这个表显示数值混乱不准,估计还是没有搞清楚这个表的设计和应用思路我也没有说明书,都是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对于MEAN的作用还是不清楚,应该是累加也就是多次测光后的累加值我很少用到,没有深究 另外按MULTI在不接棒的时候能在右上角出现不同的显示,应该是CTR.这个还没摸清楚怎么回事 红外接受器我估计应该是红外发射器,这个表是配布朗灯用的,主要是发闪光触发信号的,也可能是有收有发 POWER要配合+-,应该是远程遥控灯的功率的,所以没作用是正常的 ev值计算,minolta,gossen,pentax等其他测光表的使用,ambi 环境光 模式的测光操作方法总结如下(闪灯的操作还办法没有琢磨):1、 入射测光,按on键开电源,表会点亮液晶全部笔画,应该是开机初始化这是会显示上次关机(感觉关机是自动的,因为找不到关机键)时没有清除的测光结果,否则显示"F00",按iso键配合+-设定iso,屏幕左侧显示“100 ISO”,大概两秒后屏幕左边的会恢复显示“:15”(表示快门1/15,若长时间曝光1秒则显示为“1 s”),然后手持机器放在拍摄物体测光处,测光头指向镜头方向,这时按下机器左侧的测光(下)键,测光成功时屏幕左侧的数值则显示“F 8.01”即光圈值为8.01,第二行“ambi”表示环境光,超出测光范围或无法按设置参数组合时屏幕中部会显示“over”或“under”,这时按+-键修改曝光时间屏幕会提示不同的参数组合,超出正常组合的同样提示“over”“under”。

2、mean 平均值测量:偶折腾到昨晚大概搞清楚啦,mean在英文中有平均值的意思,刚开始老不明白mean“意味”? 先按步骤一测光,成功后选择一组合如“F 5.6 1/8”,按mean,屏幕左上角会显示一个“.”,应该表示记忆成功 选另一测光点测光,这时显示“F 8.0 1/8”,按下mean,屏幕左上角会显示为“..”,表示两点测光点平均值,屏幕的显示组合变为:“F 5.65 1/8”,屏幕左上显示“contr 1.0”,即表示平均测光值的组合为“F 5.65 1/8”,查阅ev值表后推断“contr 1.0”应表示两个测光点的ev差值为 EV 9(F8.0 1/8)-EV 8(F5.6 1/8)=EV 1 完成后按清除键或mean键,屏幕恢复显示最后一次测光结果,清除原记忆但没搞清楚的是有时屏幕还提示“ambi+flash”闪烁,应该提示需要补光?但ev差值也只有1左右在某些情况下,我觉得完全可以不用SINAR测光背+测光杆,使用美能达BOOSTER2完全可以 比如,在影室熟悉的灯光摆位下,可能根据以前的经验就可以直接拍摄灯是固定的,光比也是固定的,用入射表打一下就基本上可以了,不过要加上自己系统可能的曝光偏差系数。

这个系数不仅仅是来自从拍摄物体到胶片间的这些因素,还包括胶片ISO偏差,E-6的冲洗偏差,如果是黑白可能更自由一些,只有整个系统的偏差都校正到一定程度,才有意义否则按照正确的胶平测光读数,虽然在曝光时得到正确的数据,但是后面偏差会导致更多不可控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我宁可使用修正过的入射参数,也不会完全相信胶平的读数而此时,美能达的BOOSTER2因为也需要做修正,因此所达到的效果跟SINAR BRONCOLOR几乎没差异不过也有意外情况,就是完全不使用高倍数放大镜在胶平面精确对焦,而是使用反射正像取景器的时候,这个时候取景器需要摘下才能使用美能达 但如果是拍摄微距,这个时候我一般不敢只使用一个测光表我会先用胶平测光先打一下灰卡,根据这个数据线调整下灯和光圈到合适的景深范围,然后再在少数几个关键位置测量下读数并记下;用入射表在同点位再打一遍,记录一些相关的读数,用皮腔系数换算下,看看偏差是否在范围之内,如果有较大差异我还会找出问题所在,或者用第三套表和小小灰卡在胶平和入射再测试下,一定要能够确定好偏差究竟是由于人为因素还是由于误差导致,否则不会轻易动手的这个时候因为有太多的中间因素,而不是像普通片子一样最多就考虑一下滤镜因素,以个人能力来说,我是肯定做不到纯靠计算就能准确选择曝光数据的,因此一个可以用的胶平系统才是必须的。

其实在某些情况下我还会使用那种更老式的非点测光的表,比如指针式的GOSSEN LUNA PRO SBC之类的由于这些表可以达到类似平均测光的效果,而且还有就是他们的反应速度相对比较慢,你可以在略微移动的时候看到表针是在逐渐移动的,这个连续的模拟过程代表的是一种趋势,有时对测光参数选择也是有很大意义的 尽管我用尽我的所有办法,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曝光,能够完全还原当时的影像和色彩,但是有一点我觉得还是应该要提出,就是适当的错误的曝光也许能得到更好的效果而一张曝光正确的照片可能并没有错误的那张效果好这就是我们的悲哀之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