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XX移动有线接入网预覆盖建设指导意见(终稿)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1MB
约38页
文档ID:217782460
XX移动有线接入网预覆盖建设指导意见(终稿)_第1页
1/38

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预覆盖建设指导意见、八 —刖 s当前的全业务光缆网络应以快速接入各种业务为网络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个人、政企、家庭三大用户群的业务承载需求,建设能够满 足多种业务统一接入的光缆网络为了进一步完善全业务光缆网络,提高全业务竞争能力,缩短各 类业务的开通时间,满足各类业务承载需求,特制定中国移动福建公 司全业务接入网预覆盖建设指导意见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市县城区及发达乡镇一、 总体思路和原则 4二、 网络架构与网格化分区 52.1冃标网络架构 52.1.1全业务接入网网元定义 52.1.2预覆盖光缆网络的层次结构 72.2网格化分区 82.2.1网格建设思路 82.2.2网格化规划方法 82.3网格化规划和建设实施流程 9三、 薄覆盖建设策略 113.1薄覆盖的定义 113.2薄覆盖节点设置 113.2.1 一级光配线点设置原则 113.2.2二级光配线点设置原则 123.3薄覆盖光缆建设策略 133.3.1配线层光缆建设原则 133.3.2引入段光缆建设原则 143.33引入段主干光缆局纤配置策略 15四、 厚覆盖建设策略 164.1厚覆盖的定义 164.2厚覆盖接入场景 164.2.1单栋单用户 174.2.2多栋单用户 184.23单栋多用户 194.2.4多栋多用户 23五、 现网改造策略 295.1现网存在问题 295.2改造策略 3053改造方法 31531引入段接入光缆改造 315.3.2接头盒型DP点改造 355.3.3 FP节点改造 36本规范用词说明 38一、总体思路和原则1、 从“业务发展驱动”向“区域发展驱动”转变,从“被动接 入”向“主动覆盖”转变,主动将管线资源向目标建筑推进。

2、 应充分利用移动和铁通的现网资源,重视延伸现有全业务光 缆网和改造传统光缆网在实现预覆盖目标中的作用3、 应协调移动和铁通的投资策略,加强协调建设,加快推进管 线资源预覆盖工作4、 “一张光缆网”原则光缆网必须满足包括 幽4G基站、集客 专线、家庭宽带、WLAN在内的所有业务需求,做到“一网打尽”5、 “网格化”原则将现有的综合业务接入区分解为更小的业务 网格,通过细分网格,实现冃标建筑与管线资源的精确匹配6、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在网络结构和节点设置上既可 满足用户分布、业务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又能够保持网络结构 的长期稳定性对目标区域进行•次性的规划,在规划层面形成“成 片、连片”的资源覆盖预案厚覆盖按需建设网络架构与网格化分区2.1目标网络架构本指导意见阐述的网络元素在全业务光缆网络中的位置如下图:孩心层汇聚熔fctfe配线広一 引线接入网一.引入殷主十6钏入談直1光0XI金业务接入网引入段入足41rofo1. d/ /o0Mbo用P < 占AF本指导意见亟点图2T 目标网络架构图2.1.1全业务接入网网元定义(1) 一级光配线点(以下简称FP)定义:从配线层光缆“T”接出来的光配线设施;一般为光缆 交接箱、光缆交接间或基站机房。

FP的主要功能是调配、收敛来 自各DP的光纤2)二级光配线点(以下简称DP)定义:用于成端多条来自不同建筑物引出光缆的光配线设施; 一般为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或光缆接头盒,在有条件的区域可 选择光缆交接间DP的主要功能是调配、收敛来自各建筑物内用 户光节点的光纤3)用户光节点(以下简称AP)定义:用户建筑物内的光缆末梢节点,一般为建筑物内的光缆 分纤箱、ODU等小容量光配线设施4) 配线层光缆定义:连接FP至全业务节点之间的光缆5) 引入段主干光缆 定义:由FP引出的,处于FP与DP之间的光缆,通常为大于 48芯的大芯数光缆6) 引入段接入光缆定义:由一栋建筑或一个建筑群引出的光缆,两端一般终结于DP和AP,通常为小于48芯的小芯数光缆2-1.2预覆盖光缆网络的层次结构预覆盖光缆网络在结构层次上可以分为二层结构和三层结构二 层结构由配线层和引入段接入层构成,适用于乡镇、郊区或城乡结合 部这类业务密度低的区域;三层结构由配线层、引入段主干层和引入 段接入层构成,适用于市区、城关或繁华乡镇这类业务密集区域如图2~1和图2-2所示:双归坏型引入段主干光缆级光配线点(FP)引入段主-T层X?引入段接入层双归引入段法入光缆O用户光节点(AP)图2-3 三层结构下的预覆盖光缆网架构图图2-4二层结构下的预覆盖光缆网架构图(适用于郊区或城乡结合部)2.2网格化分区2.2.1网格建设思路网格化建设思路是通过对综合业务接入区进行细分,将口标区 域再切割成若干个和对独立的网格,每个网格内设置光配线点,管 辖网格内所有用户。

网格按覆盖范围大小分为综合业务接入区、一级光配线区(以 下简称FP网格)、二级光配线区(以下简称DP网格)其中DP网格 为基本单位,一个FP网格由若干个DP网格组成,一个综合业务接 入区网格由若干个FP网格组成这三类网格的从属关系如下:综合 业务接入区〉FP网格〉DP网格,层层嵌套222网格化规划方法(1)搜集现网的光配线点、接入光缆网方而的资料,初步了解现 网,也为调查用户做准备2) 搜集用户数量、用户(家客、集客)分布等资料,并调查市 政规划情况3) DP网格划分,包括DP网格的数量、区域和覆盖范围4) FP网格划分,包括FP网格的数量、区域和覆盖范围5) 综合业务接入区网格划分,包括网格的数量、区域和覆盖范 亂(6)确定接入层各层面光缆的拓扑、路由、纤芯配置图2-5网格化分区示意图2.3网格化规划和建设实施流程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各网格内家庭宽带、集团客户、基站、WLAN等业务的需求及接入模式,按照“从下往上、先点后线”(从下往上,是指网络层次由低到高,对网络最末梢的用户进行分析TDP网格管 辖范围TFP网格管辖范围9综合业务接入区管辖范围,逐级推进, 形成成片覆盖且相互包容的网格结构;先点后线,是指先规划各级光 配线点,再规划光缆联络各个光配线点,以点带面。

的顺序,推导 岀预覆盖光缆网络的建设方案建设时,应把握网络的总体性,按照“从上往下”、“先配线、后 引入段”(从上往下,是指按网络层次,从高到低建设,先搭建配线 框架,再逐步延伸光配线点按FPTDPTAP的顺序建设,光缆建设 与光配线点建设相匹配,先建配线层光缆再建设引入段光缆)的顺序 分步实施,确保整体网络架构的稳固以及后续扩容的平滑,避免今后 出现大规模的调整住宅小区◎DP小商务区三、薄覆盖建设策略3.1薄覆盖的定义写字楼r=100mDP图3-1薄覆盖不意图以DP点为圆心,10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薄覆盖范围,范围 内的建筑视为已完成薄覆盖3.2薄覆盖节点设置3.2.1 一级光配线点设置原则(1) 覆盖范围及使用建议FP网格的管辖区域是以道路、河流、绿化带等自然地标围成的 一个闭合区域,一个FP网格内必须要有一个FP点一个FP点管辖 区域面积受制于DP点数量,一个FP区域内宜设置3〜5个DP点;若 是采用室内机房作为FP点,则FP点下带的DP点数量可放宽至8个当有线接入网按三层结构的目标方案建设时,FP点不应兼作DP 点,以便明晰接入层光缆的网络层次,并确保光配线设备有充足的 成端能力。

2) FP点形态FP点宜采用光缆交接箱的形式,箱体容量不应低于576芯;对 于有条件获取室内机房的地区,可选择基站或光缆交接间内装ODF 的形式3) FP点的位置选择原则① FP点宜选择在管道路由丰富、后期箱体扩容方便以及分 支引接管道开挖难度低的地方② FP点宜设置在用户相对集中的道路一侧③ 设置在室外的FP点,应统筹考虑防水、防潮、防尘、防 盗,以及维护便利性问题④ 室外FP点设置位置不应影响公共交通,应尽量与市容市 貌融为…体3.2.2二级光配线点设置原则(1)覆盖范围及使用建议DP网格的管辖区域是以道路、建筑红线等自然地标围成的一个 闭合区域;一个DP覆盖半径约为100米,覆盖基站数不宜超过6个, 覆盖集团专线不宜超过600条,覆盖家庭宽带不宜超过400户DP点可兼做AP点,但此时应充分考虑频繁布放光缆对其地理 点位选择的影响2) DP点形态DP点宜采用光缆交接箱或光缆分纤箱的形式,箱体容量应控制 在72~576芯之间;对于有条件获取室内机房的地区,可选择基站或 光缆交接间内装0DF的形式对于现有的光缆接头盒型DP点,应结 合厚覆盖工程,逐步向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和0DF架演进。

3) DP点位置选择原则① 室外DP点选址不应影响周边群众正常生活,鼓励通过改 变光交涂装或外形等方式尽量与市容市貌融为一体② DP点宜尽量靠近用户相对集中的道路•侧,且周边环境 应满足光缆频繁敷设要求③ 设置在室外的DP点,应统筹考虑防水、防潮、防尘、防 盗,以及维护便利性问题3. 3薄覆盖光缆建设策略3.3.1配线层光缆建设原则应按《移动福建公司全业务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2013年版)》执行3.3.2引入段光缆建设原则(1) 引入段主干光缆应以双归型结构和单归环型结构为主,链型、树型结构为辅2) 引入段接入光缆应以链、树型为主,个别对安全性有特殊 要求或业务量特别大的场景,在地理路由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建 设双上行结构,用于业务保护或业务分担3) 引入段主干光缆的纤芯需求分为四类:家庭宽带纤芯需求、集客专线纤芯需求、基站业务纤芯需求和WLAN业务纤芯需求;应以 DP点为单位,测算引入段主干光缆的纤芯需求,具体测算方法如下:鉴于家庭宽带一般采用1:64的总分光比,并考虑适当兀余的情 况,则家客宽带纤芯需求二家客住户数X宽带渗透率X覆盖率= 50渗透率取80%,覆盖率取30%; 50为分光器端口平均实占数)集客专线纤芯需求二集客用户数X10%X44-集客用户数X90%H- 50X2o (广域网用户和互联网用户的比例分别按10%和90%估算,50 为分光器端口平均实占数)基站业务纤芯需求二基站数X8。

WLAN业务纤芯需求二楼宇数X4;并非为每栋楼宇都预留WLAN 纤芯,应视实际业务需求决定最终,引入段主干光缆的纤芯需求二家庭宽带纤芯需求+集客专 线纤芯需求+基站业务纤芯需求+WLAN业务纤芯需求,并在此数值向 上整合为12的倍数岀于兼顾管孔利用率以及实际穿缆便利性的需 要,引入段主干光缆的芯数宜控制在96~144芯之间链型或树型引入段主干光缆下带的DP点数量不应超过5个,“U” 型或环形引入段主干光缆下带的DP数量不应超过8个引入段接入光缆的纤芯配置将在本文第四章详述3.3.3引入段主干光缆局纤配置策略引入段主干光缆中的局纤光纤应以独享光纤为主,在光纤管理水 平高的地区,可建设共享光纤和不同配线环间的连通光纤局纤配置 策略如下图所示二级JtK点2配线环A、连理算乙7阿若 MfHC一级光配线点5图3-3引入段主干光缆局纤配置示意图四. 厚覆盖建设策略4.1厚覆盖的定义光缆进楼成端图4-1厚覆盖示意图全业务引入段接入光缆进入目标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