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并不可怕一一^即将和打算上高原的朋友、什么是高海拔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在这个 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从实际情况看,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下感觉基本正常,没有明显反应;超过2400米, 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阶梯和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逐步适应;超过5500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完全适 应二、什么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带来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 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应高原反应症状普遍出现在超过海拔2700米以后快速(如乘飞机)到达3000米以上时,更容易发生高原 反应高原反应一般发生在到达高海拔6-12小时后,少数在1-3天后发生,一般3-7天内恢复,情况严重的恢复 时间可达2周以上高原反应较为普遍的表现有:胸闷、气短、干咳、头痛、头昏、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嗜睡、失 眠、微烧等;多数人会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发紫,有的人还会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 鼻孔出血等;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精神亢奋、思考力、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 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高原反应视个体情况不同,症状和程度会有所差异有的只出现上述单个或少数几个症状,有的则多 一些;有的反映敏感、强烈,有的则较轻,甚至几乎没有我曾见过比较敏感的人在1700米就出现轻度高 原反应,也接触过攀登6000米级别的雪山却高山反应很弱的人,很是感慨人与人之间差别怎会那么大三、哪些因素影响高原反应一般来说,影响高原反应的轻重程度、发病率的因素主要有:(一) 海拔高度进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应越强烈,患各种高山病的概率也越大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 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二) 进入方式进入高海拔的上升速度和幅度,直接影响到高原反应的强弱海拔急速升高,比循序渐进的“阶梯升 高”反应要强,高山病患病率高有报道说,3日内从平原抵海拔4200米处,急性高山病发病率为83.5%;而由2261米经阶梯适应在 7-15天内抵4200米处时,发病率仅为52.7%三) 区域和季节不同的地区,即使同样甚至更高的海拔高度,植被茂密的地区就比植被稀少的地区反应轻些;同样, 在同一区域,空气交换好的地方就比流通慢的地方(如山谷)强,白天比晚上好些从季节来说,冬季进入高海拔地区比其他季节患病率高。
这是因为严冬时气温降低,大气压随之降低, 含氧量进一步减少;而且寒冷会刺激新陈代谢,增加人体耗氧量,并且容易并发呼吸道感染四)个体素质人对缺氧的适应性,多半依靠一种个体先天素质涉及个体素质的因素较多,包括种族、居住地、健 康状况、性别、年龄、体态、精神状态等在个体素质方面,除了种族、居住地差异,高原反应有“欺男不欺女、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欺 动不欺静”之说,尽管不是绝对,从实际情况看有一定根据究其原因,应该同个体之间红细胞比容、需 氧量和耗氧量的差异有关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很重要乐观者往往反应较轻有的人对高原环境不了解,又听了一些不恰当的宣 传,心理压力过大,稍有不适,就紧张甚至恐惧,结果反应加重另外,有过高海拔经历,尤其相隔时间较近的人,高原反应一般轻些四、哪些人不适宜上高海拔在打算上高海拔之前,一定要对自身状况有全面、准确的认识了解,不要盲目自信尤其是第一次上 高原者,最好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体检,根据检查结果和医生建议决定自己是否成行一般来说,凡有明显心、肺、脑、肝、肾等疾病,严重贫血、高血压病和视网膜疾病患者,以及孕妇, 均不宜进入高海拔地区正患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烧,体温在38度以上,或者虽在38度以下,但呼吸道及全身症状明显者,应 暂缓进入高原。
儿童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综合抵抗能力较差,对高原低氧环境十分敏感,缺氧后比成人更容易引发高 原病,而且后果较为严重、持久根据有关研究和经验,建议尽量别带10岁以下孩子去高海拔比较安全 的年龄是在十几岁以上,本人一般按照14岁左右的标准掌握年龄过大且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也同样不适合到高海拔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全面退化,免疫力和应 对特殊环境的能力下降,容易感冒或患上肠胃病,更容易发生急性高原病五、上高海拔前的准备上高海拔之前,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一) 心理准备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重要法宝对于高原反应,要在战略上藐视,战 术上重视不要一说去高海拔,就背上思想包袱,好像要上战场一样悲壮、沉重首先应当知道,高原反应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人通过调整都能够适应高海拔,克服高原反应每 年去高海拔的人多了,男女老幼,不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回来了其次,不要把高原反应的痛苦过分夸大前面所说高原反应的症状,并不是一个人出现那么多症状, 每个人的感觉和程度都有区别,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明显高反如果线路、海拔阶梯设计好,个体适应 能力强,可以很小,甚至没有即使有一些反应,也在一般人可忍受范围,采取有效措施就会适应、缓解 或消失。
二) 生理准备在去高海拔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到较佳状态体检非常必要,在前面已经说了如果有不适宜上高原的疾病,一定不要勉强,不要盲目自信毕竟, 比起其他,健康和生命还是第一位的如果有些小的疾病,尽量在启程之前抓紧治疗如果去高原是进行登山、穿越等大强度运动,提前、系统的训练必不可少要保证你的体能满足运动 需要并有足够的盈余很多人在去高原之前提前服用肌苷、红景天、西洋参等一些抗缺氧、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保健药物,还 是有一定辅助效果的但此类药物不建议多种同时服用就个人实践和感觉,“肌苷口服液”对于抗高原反应效果更快、更直接,价格更合适,一般可在启程 前2-3天服用,并可在高海拔一直服用尤其高原反应较重时,配以心脑舒口服液、葡萄糖口服液,缓解 效果较好,也是藏区医院对待高反常开的药方之一;红景天(在药房常称为“诺迪康胶囊”)从生物和医 学实验、应用上证明对抗疲劳、缓解高反肯定有益,但效果潜在缓慢、价格不菲如果使用红景天,一般 建议在上高原之前提前7天以上服用,并可持续服用三) 知识准备提前了解掌握高海拔生活、运动、医疗、气候、习俗等相关知识,对于一个旅行者,尤其是领队非常 重要这些不用多说了吧。
需要强调的是,上高海拔前,充分了解掌握高原适应、高山病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无论对于团队还是 每个旅行者都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必需的四) 物资准备高海拔运动,可根据徒步、骑车、自驾等方式的不同做好相应而充分的物资准备不管你是驾车还是徒步,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建议涉及到基本生存、救急的物资尽可能多带些,用 于小资、FB的东西,以及可带可不带的物资还是丢在家里吧作为个人,重点应准备好自己的证件资金、基本生活用品、防护用品、基本药品等,这里亦不再详述团队活动,如果新人较多,建议带上氧气或氧立得备用,如果到达的海拔较高、人烟稀少,必要时还 要带几支“地塞米松”一一前提是你知道什么时候、怎么用六、高海拔活动注意事项(一) 保持良好的心态(二) 足量饮水(三) 注意防寒保暖(四) 合理膳食(五) 适当运动(六) 晚睡,通风(七) 紫外线防护(八) 必要的药物和治疗措施(九) 充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