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题西林壁读后感(5篇)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50KB
约3页
文档ID:416608488
题西林壁读后感(5篇)_第1页
1/3

题西林壁(5篇)题西林壁(5篇)题西林壁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使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形状,因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庐山的样子也不一样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有的人也是相信自己的眼睛的,但是他在庐山里看庐山,却怎么也看不到庐山的真面目有的人站在庐山顶峰看风光,不仅看得远,而且看得很全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在生活中,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更要相信自己的眼睛题西林壁2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长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高的山峰从不同间隔 、不同高度去看,都是各种互不一样的景象为什么不能完好地看清庐山的真实相貌呢?只因为你就在山里面,眼界受到了局限的缘故我游览乐山大佛时,首先坐船顺江而下,从侧面看到的是一座普通的山,当船行至山的正面时,大山变成了一座卧佛1、任何事情都具有多样性,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考虑俗话说得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2.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屹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不清楚庐山本来的面目,只因为自己在庐山中说明了一个道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题西林壁3 这几天,我学了一首诗,名叫——题西林壁,它是苏轼写的诗这首诗是描绘庐山的风光,描写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风光各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像山岭,从侧面看像山峰,从远处看,从近处看,从高处看,从低处看的风光各不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不知道庐山的真正样子,因为人们站在这座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明白了看一个东西或想一件事,一定要从各方面来看,不能只单纯的`看一个方面,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题西林壁4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1084年5月和朋友在游庐山西林寺的时候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上下各不同啊!庐山的风光多么雄奇壮观呀!虽然我没去过庐山,但我已经感觉到了庐山,感受着庐山的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入的道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那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来分析^p 事物题西林壁5 今天,教师给我们讲了世界地图引出的一课,这篇课文我受的启发最大我认为课文中的魏格纳非常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因为教授都叫他不必为此事枉费心机了,可是他的心却毫不动摇,坚持不懈,不轻易改变自己想。

后来他勤奋钻研,在各大洲之间的联络和比照中进展考察,又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证据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哪!魏格纳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想法,并做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的演讲,并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我要好好学习魏格纳这种永不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精神第 页 共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