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联合组织及其织物 联合组织: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组织或变化组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联合而成的组织,称为联合组织联合方法:1、两种组织的简单拼合 2、两种组织的纱线交互排列 3、在一种组织上按另一种组织增加或减少组织点等 联合组织可以在织物表面形成各种几何图案或特殊效应,其中应用较广的联合组织有条格组织、绉组织、透孔组织、蜂巢组织、凸条组织、网目组织、小提花组织等一、条格组织条格组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列配置,使织物表面形成条纹或格子图案的组织,称为条格组织㈠ 纵条纹组织纵条纹组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左右并列配置,形成纵向条纹效应的组织,称为纵条纹组织1.纵条纹组织的构作原则:① 各纵条纹的交界处要界限分明,交界处相临两根经纱的组织点应配置成“底片翻转法”的关系图2-40(1)所示)② 如交界处相临两根经纱的经、纬组织点不能相反,为了使条纹分界清晰,可在两条纹间加一根另一组织或另一颜色的纱线但不应增加上机的复杂性(如图2-40(2)所示:2/2方平6根和左边组织采用8根就达不达要求,调整到9根或5根③ 在一个组织循环中,各种组织的交错次数不要相差太大;因为经缩差异太大,织造困难。
这种情况可用双经轴织造或用其它方法调整上机复杂性,调整经密、如图(3)所示:平纹密度小,缎条经密大 2.纵条纹组织的组织循环: Rj = 各纵条经纱数之和(Rj = 各条纹的经密×宽度之和,考虑界限分明,需加以修正 Rw = 各纵条纹组织纬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3. 纵条纹组织的上机条件① 穿综时采用分区间段穿法;如图(1)或照图穿法图(2)所示: ② 各条经纱数应是每筘齿穿入数的整倍数;4.纵条纹组织的应用棉织物中的缎条府绸(5/2经面缎+1/1平纹),变化麻纱,毛织物中的各种花呢,女式呢丝织物中的缎条青年纺(5/3纬面缎+1/1平纹),涤爽绸等㈡ 横条纹组织横条纹组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沿纵向上下配置,形成横向条纹效应的组织,称为横条纹组织Rj = 各横条纹组织经循环数的最小公倍数Rw = 各横条纬纱数之和 (Rw = 各条纹的纬密×宽度之和)横条纹组织穿综时采用顺穿法横条纹组织应用较少,丝织物中的四维呢(1/1平纹+1/3破斜纹)是横条纹组织㈢ 方格组织方格组织:是利用经面组织和纬面组织两种线织沿经向和纬向成格形间跳配置而成其特点是处于对角位置的两部分配置相同组织。
方格组织的格子可呈正方形(将完全组织划分成田字形的四等分),也可成长方形(划分的四部分不相等),格子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1.方格组织的绘作方法:由同一组织的正反面沿纵、横两个方向并列配置而成的基本方格组织的绘作方法如下如图2-41(1)① 选择某种经面组织(或纬面组织)作为基础组织;② 确定组织循环,并将完全组织划分成田字形的四等分;③ 将基础组织填入完全组织的左下角;④ 按“底片翻转法”逐一填绘其他三部分2.设计方格组织的注意事项:① 四等分组织的交界处必须界限分明② 采用正、反面组织配置方格组织时,处于对角位置的部分,不仅组织相同且起始点也应相同,这样才能使织物外观整齐美观;否则,会破坏组织的连续性,影响织物外观如图2-41(3)所示 要使对角位置的相同组织的起始点相同,应使基础组织的第一根经纱和最后一根经纱上的两个单独组织点距上、下边缘相等,来作为组织循环最左边和最右边的两根经纱组织点配置;如图2-42(1)A-A(2)所示:同样可能性找出基础组织的纬纱,两根邻纬纱的单独组织与左右边缘相等,作为组织循环最上边和最下边两根纬纱的组织配置如图其它的方格组织格子组织:由纵条纹组织和横条纹组织联合构成的方格花纹的组织,称为格子组织。
格子组织广泛用于手帕、头巾、被单及服装等二、绉组织绉组织:利用经纬浮点的变化在织物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细小颗粒状外观的绉效应的组织,称为绉组织1. 织物起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 利用后整理形成②利用强捻纱以平纹或其他简单组织交织后经印染使织物表面起绉;③利用织造时不同的经纱张力或不同收缩性能的纱线间隔排列而获得起绉外观;④ 利用绉组织获得起绉外观2.要使织物表面获得良好的绉效应,在配置组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经、纬浮线不能过长,连续浮长线不超过3个组织点,否则会破坏细小颗粒状外观;② 不同浮长的组织点沿各个方向均匀分布,切忌出现纵、横、斜向的纹路;③ 组织循环越大,形成纹路的可能性越小,但综片过多会造成上机困难;④ 不能有大群相同的经(纬)组织点聚集在一起,否则会使织物表面产生光亮和暗淡区域⑤ 组织循环内各根经纱的交织次数不宜相差太大,否则会影响开口清晰度,造成织造困难,布面不平整3.绉组织的构作方法:(1)增点法在某种原组织或变化组织的基础上,按另一组织的规律添加组织点,可构成绉组织也就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重合起来构成绉组织见胶片图2-45)图2-45(1)是在平纹组织的基础上,按1/3破斜纹的规律添加经组织点构成绉组织。
图2-45(2)将8/3纬面加强缎基础上,按1/3破斜纹规律增加经组织点而成 (2)嵌线法:就是将一种组织的纱线移绘到另一种组织纱线间构成绉组织将一种组织的纱线按一定的排列比(通常是1:1)相间排列而构成绉组织图2-46) (3) 调序法:调整同一组织的纱线次序构成绉组织调序法一般以变化组织为基础组织,然后变更基础组织的的经(纬)纱排列次序而成图2-47(1)是以为基础组织(1)课堂练习薄2 1/12(4)旋转法:以一种组织为基础经旋转合并而成用旋转法构作绉组织时,所选用的基础组织一般为同面组织,或每根纱线上的经纬组织点相近的组织,组织循环不宜>6,以免综片过多,增加上机难度上述几种方法设计的绉组织,因受综片数的限制,组织循环不宜过大,为此,织物上经纬交织难免出现横、纵、斜等纹路,影响起绉外观要获得较好的绉效应,必须扩大组织循环;此时需采用省综设计法构作绉组织5)省综设计法:1))省综设计法的特点:(1)在一个组织循环内,经纬组织点是平衡的,即织物组织无正反面;(2)织物绉效应均匀;(3)用较少的综片生产较大的组织循环2))省综设计法的步骤(1)选定综片数:一般用4片综、6片综或8片综。
2)确定组织循环图的范围最好是综片数的整数倍,组织循环经纱数与纬纱数不要差别的太多3)确定每次提升的综片数:采取提综为综片数的一半,以6片综为例,其提综方法有C=20,也就是说,不同运动规格的经纱有6根,不同运动规律的纬纱有20根4)确定提综规律:①不能让连续的组织点太多②每片综的提升次数尽量一致(每根经纱的交织次数尽量一致)③每根经纱上的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尽量相等④每片综上的经纱要尽量分散开,不要过于集中;在同一片综内,相邻穿入的两根经纱最好间隔3根经纱的位置,避免出现直条纹路 (5)画穿综图①把经纱循环分成若干组,每组的经纱数等于综片数②第一组按顺穿法,其它几组按不同的顺序穿,同一片综最好间隔3根经纱,避免纬纱出现连续的经或纬组织点 课堂练习:讲解树皮绉、绉纹呢的绘图如图2-51,2-52 绉组织在各种织物中都有应用在棉织品的色织物中用的较多,在毛、化、化混、丝织物中都有应用三、透孔组织透孔组织:织物的结构,使织物表面形成一个个小孔的组织,称为透孔组织又叫“假纱组织”或“模纱组织”一)透孔组织的形成原理(见图2-53) (二)简单透孔组织 1、组织图的绘制①确定组织循环:Rj = Rw (通常为偶数6、8、10、14几种);②在意匠图上画出组织图的范围,将组织循环Rj ,Rw分成两组。
③先在左下角填绘基础组织,使连续的浮长线构成“十”“井”“田”字形;④按“底片翻转法”填绘其他三个部分简单的透孔组织,穿综时采用间断穿法,一般采用4片综即可织造;2、设计生产透孔组织的注意事项①透孔织物的密度不宜过大,否则透孔效应不明显,失去“假纱罗”的薄、轻、松、爽等特性;②浮长越长,孔眼越大,但一般浮长线不超过5根,否则织物过于松软,也会影响透孔效应;③穿筘时将成束的经纱穿入同一个筘齿内,或每组经纱之间空一筘;纬纱可采用间歇卷取三)花式透孔组织花式透孔组织:透孔组织与其它组织联合构成各种花型优美的花式透孔组织透孔组织的小单元可以按照各种几何图形与平纹组织相配合,构成花式效果设计时应注意组织循环不宜太小,以免花型效果不明显四)透孔组织的应用透孔组织广泛用于棉、麻、丝织物,常用作夏季面料和装饰织物;毛织物中应用较少在涤纶等合成纤维织物中采用透孔组织既增添了花纹,又改善了合成纤维透气性差的缺点四、蜂巢组织蜂巢组织:织物表面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凹凸花型,且状如蜂巢的组织,称为蜂巢组织1.蜂巢组织的形成原理形成这种外观的原因是:一个组织内有紧组织和松组织,二者相互过渡相间配置二)简单蜂巢组织的作图简单蜂巢组织是以单个组织点的菱形斜纹为基础上构作而成的菱形斜纹 ① 选定基础组织:常用1/4、1/5、1/6纬面斜纹为基础组织做② 确定组织循环:Rj = Rw = 2 Kw - 2 ;③ 由菱形斜纹线所分成的左右或上下对角区域内填绘经组织点。
填绘时与原来的菱形斜纹之间空一个纬组织点三)变化蜂巢组织与简单蜂巢组织一样,但必须保证菱形斜纹对角线构成的四部分中,一组对角部分为经组织点,而另一组对角部分为纬组织点 蜂巢组织常采用山形穿法,复杂蜂巢组织采用顺穿法、照图穿法四)蜂巢组织的应用蜂巢组织织物外观优美,立体感强,手感柔软,保暖性好,吸湿性强,在各类织物中均有应用棉织物常用作巾类织物(如餐巾、洗碗巾等),用作服装和装饰织物时,常设计成各种变化蜂巢组织,或与其他组织联合五、凸条组织凸条组织:在织物正面产生纵向、横向或斜向的凸条纹,反面有浮长线的组织,称为凸条组织一)凸条组织的形成原理凸条组织是由浮线较长的重平组织和另一种简单组织(平纹或浮线较短的斜纹2/1、2/2)联合而成简单组织结构紧密,起固结浮长线的作用,称为固结组织,并凸起于织物表面浮长线的长度决定着凸条的宽度二) 凸条组织的绘制(以纵凸条组织为例)① 选定基础组织和固结组织基础组织:一般选用重平组织,浮长线一般不小于4个组织点固结组织比较简单,如平纹,1/2,2/1斜纹等重平组织的浮长线所包含的组织点数应为固结组织纱线循环的整倍数。
以图2-59为例,其固结组织为平纹,基础组织为6/6纬重平②确定组织循环纬纱数:***Rj = 基础组织的经循环数Rw = 基础组织的纬循环数×固结组织纬循环数=2×2=4③填绘组织图在组织循环范围内,绘制6/6下纬重平,以固结组织填绘在基础组织的纬浮长线上(三)增加凸条效应的方法① 组织反面浮长线的长度越大,条纹凸起的程度越显著② 浮长线的收缩力越大,条纹凸起的越大;纱线有一定的捻度(丝要加一定的捻度),可增加收缩力,增加条纹的隆起程度③ 加大织物的密度,特别是显现凸条纹的那一系统纱线,凸条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