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34.49KB
约48页
文档ID:606513733
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_第1页
1/4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1,角度,就是镜头拍摄时的“视点”,也可以说角度是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实际空间中构成的2,拍摄角度的变化是从人们的生活以及习惯演变而来的,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画面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拍摄角度总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拍摄角度的变化是由拍摄,方向,、,高度,、,距离,来决定的3,第一节,方向变化与画面形象效果,4,方向变化是指拍摄视角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摄影者以拍摄对象为中心,进行水平圆周运动寻找拍摄角度方向变化,5,一、正面结构形式,被摄对象的视线或建筑物的朝向与镜头视象相对即获得正面结构形式6,一、正面结构形式,正面结构的优势:,毫无保留地再现被摄体正面的全貌或者局部;,便于表现人物的横向线条和外部轮廓形式、西部的对称结构以及面部情感的微妙变化;,给人稳定、和谐之感和对称、静态之美;,强调庄严、隆重、肃穆的气氛;,表现威严、神圣、古板7,一、正面结构形式,正面结构的弊端:,呆板并缺乏活跃因素;,各种透视关系不明显,没有明确的方向性,不利于空间感和立体感的表达;,不利于表现动势或运动的题材。

8,二、侧面结构形式,如果以正面角度拍摄,就人或物的视向而言,被摄对象的视线朝向与拍摄者成直角即九十度时,通常称为侧面结构形式9,二、侧面结构形式,侧面结构的作用:,表现人和物的某种动势;,表现人物间的情感交流;,表现侧面的情节或细节;,给观者判断、理解画面提供形象信息10,二、侧面结构形式,侧面结构的注意事项:,表现人物间交流时要避免由画面内部结构对称而形成平分秋色的局面11,三、斜侧面结构形式,介于正面角度和侧面角度之间的角度即斜侧面角度常称为对角线结构形式,既具备正面和侧面角度的优势,又有自身的特点,12,三、斜侧面结构形式,斜侧面角度的作用,:,弥补前两种结构形式的不足,消除画面的呆滞,形成物体间的大小对比;,有利于表达空间透视感和物体立体感;,充分利用了画面对角线的容量,扩充和伸展空间13,四、背面结构形式,被摄体背向镜头,人物轮廓线上升到造型的主要地位14,四、背面结构形式,作用与长处,:,具有很强的参与感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悬念效果具有借“实”写“意”效果背影能够微妙含蓄的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15,第二节,高度变化与画面形象地位,16,拍摄高度的变化是从生活中人的视点高度的变化演变而来的。

分为,平角度,、,仰角度,、,俯角度,、,顶角度,拍摄高度变化,17,一、平角度拍摄,摄像机镜头与被拍摄对象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平摄的四种情况:,平角度正面拍摄;,平角度侧面拍摄;,平角度斜侧面拍摄;,平角度背面拍摄18,一、平角度拍摄,平角度拍摄的优势:,合乎或接近人们平时的视觉习惯和观察景物的特点,给人正常的视觉感受19,一、平角度拍摄,平角度拍摄的弊端:,背景上重叠杂乱的线条和纷乱的影调色彩毫无保留地涌入画面;,容易造成被摄物体与背景的叠加、堆砌,压缩了被摄物体与背景的空间距离;,容易出现被摄体等量排列、主次不分的现象20,一、平角度拍摄,拍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拍摄小场景以人物为主的画面要谨慎处理好画面背景;,拍摄大场景以风景为主的画面要防止和避免地平线平分画面21,二、仰角度拍摄,摄影机镜头处在正常水平线之下,从低处向上拍摄被摄体22,二、仰角度拍摄,仰角度拍摄的长处:,在构图上能有效的突出画面中的被摄体,净化环境和背景在创作上具有某种歌颂、赞颂之感仰拍具有潜在意义和暗喻色彩,能给人们象征性的联想(高大、向上、稳定、牢固、神圣、敬仰、胜利)23,三、俯角度拍摄,摄影机镜头处在正常水平线之上,由高处向下拍摄被摄体。

24,三、俯角度拍摄,俯角度拍摄的作用:,强调被摄对象的地理位置、数量距离,展现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相互间的地位感;,展现纵向线条25,三、俯角度拍摄,俯角度拍摄的长处:,给观众视觉上一种优越感,有效拓展了观众的视野,扩大了画面视觉信息含量展示空间感和透视感,交代远近景物的层次关系,交代和表现环境气氛使地面上的图案造型效果在画面上充分展开俯摄还能很好的表现某种气势、地势俯摄能强调规模、数量,交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对主题思想的作用和影响26,三、俯角度拍摄,俯角度拍摄的局限:,俯角度拍摄一般不适合表现人物,除了特殊情况下的人物主观镜头之外27,四、顶角度拍摄,摄影机镜头近似垂直于地面、位于被摄体上方的自上而下拍摄用顶摄拍摄景物、人物,更能强调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和造型上的图案变化顶摄还能造成观众心理上的高低、大小、上下的悬殊对比28,第三节,距离变化与画面容量范围,29,距离变化,拍摄距离变化是指在实际拍摄中,远离或者靠近被摄体拍摄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个景别可用改变实际空间距离或用不同焦距的镜头获得30,一、远景,远景画面有较大的空间容量,它主要表现自然环境、某种气氛、人物周围广阔空间、地点、自然景观或大场景的群众活动场面;,表现景物的宏大气势、地势及地理特征;,一般没有明确的主体。

31,一、远景,远景的优势:,体现宏观态势与规模;,以画面内的空白、空间、自然景观为主,激发人的情绪,调动人的想象与感受力;,借助山川、河流、道路、光调的深浅渲染环境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创造自然地含蓄美和无限深远的意境32,一、远景,构图方法:,要讲究画面的“单纯”与简单,要形成影调或色彩的整体趋势,同时寻求影调或色调上的对比;,从大处着眼,选择、提炼、确定画中大的线条的走向与趋势,调整画面大的网络结构;,要发挥光线在远景画面构图中的关键作用,注意利用光源的投射方向和光线的入射角(逆光、侧逆光);,可适当考虑选用前景,加大画面形式上的大小、深浅、浓淡和暖冷对比33,一、远景,拍摄忌讳:,色彩的“五彩缤纷”;,影调的斑斑点点;,线条的庞杂重叠34,二、全景,全景画面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全景是相对画面中的主体而言的分为,人物全景,、,物体全景,、,景物全景,35,二、全景,注意事项:,要保证主体外延轮廓线条的完整性主体与环境同等重要,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能顾此失彼主体与环境的交融组合才是全景的最佳特色36,三、中景,中景主要是交待人与人和人与物间的情节交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反映人物的动作、姿态、手势。

以展示生动的情节取胜37,三、中景,注意事项:,在构图时,要注意揭示人或物富有典型意义之处,把中景画面与全景和近景画面的不同之处拍摄出来在电视访谈、座谈、栏目主持人现场采访等镜头以中景画面为主,要通过表现人物的外形、相互间的动作与姿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38,四、近景,近景画面的表现重点是人物的神情态势和物体的局部细节特征人像摄影常用的景别就是近景39,四、近景,注意事项:,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神与态在表现人物的神情、窥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同时,人物的脸部轮廓、上身动作姿势也必须关注40,五、特写,特写,突出地强调人或物的一“点”,即局部细节,通过一点窥视人的内心或物的本质人物特写(头部、手、脚等)、景物特写利用长焦距镜头或短焦距镜头靠近拍摄,都能获得特写画面41,五、特写,特写的作用:,实现心灵的交往;,具有突出和强调的作用;,能造成一种悬念效果;,能形成气氛,造成节奏的重点;,具有承上启下的转场作用;,特写镜头能在繁杂之中把被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能有效突出主体42,五、特写,注意事项:,拍摄特写时要注意保证光效美、角度美、线条美、质感美43,六、景别概念与视觉要求,摄影中景别概念要清楚强调景别概念,实际是在强调摄影和电视艺术的视觉性。

景别的运用取决于主题和立意构思44,六、景别概念与视觉要求,景别运用要恰到好处,景别是对所表现的主题内容表达程度的一种确定对电视艺术而言,把一个个由不同景别构成的画面拍摄下来并有机的用蒙太奇的方法组接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强调景别概念,使画面更具有可视性45,六、景别概念与视觉要求,值得注意的问题,立意、主题与景别形式要统一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就等于是对景别的理解在电视节目创作中,作者对景别的理解贯穿在整个片子中46,第四节,手的造型魅力,47,手作为人的“第二张脸”,在某种情况下有超乎寻常的表现力手对于启发诱导人们在欣赏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活动方面,具有独特魅力手在表现人的感情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