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学设计(第一次备课)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相通相似之处 2、体会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一至三自然段,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 (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 (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想象飞沙走石的画面,了解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极其恶劣) 2、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 二、复习引入,直奔情境 1、读词语: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抚摸、边疆、陷入。
2、说一说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三、研究父亲语言,体会含义 1、出示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树干不管是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柔软,也不动摇 (1)读句子,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引导,归纳板书:白杨的特点:不择环境、坚强、不软弱、从来都那么直 (3)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树的赞叹之情指导背诵) 四、剖析实质,表达心声 师: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达自己的心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声呢? 学习十三至十五自然段,理解爸爸的心声 1、指名读这几个自然段,说说“表白”是什么意思,解释说明“也”,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 生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呢?你是怎样理解的?和同学们讨论一下 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 (爸爸看见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是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 2、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那么爸爸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呢? (1)生讨论汇报,抓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影视资料 (学生感受,同时产生联想,感受爸爸和白杨树一样,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建设边疆,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的场景 3、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那么需要的就像爸爸那样的边疆建设者,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时的你,面对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说些什么呢?把你的心里话说给同学们听好吗? 五、再现希望,体会写法 1、学习本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白杨树的身边,几棵小树正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含义 2、带着对爸爸的高尚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3、体会写法 白杨树和爸爸有着相同的本质特点,他们都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地为大自然和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助白杨树的这个特点,明写白杨,暗写自己和自己一样的边疆戍卫者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六、感情朗读,总结全文 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对边疆建设者的敬意,对西部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去感受这种真真切切的奉献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3 白杨白杨树: 不择环境 生命力强爸 爸: 扎根边疆 无怨无悔借物喻人 表达心声 提出希望课后反思:优点:1、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感悟,体会特点。
2、注重朗读的指导3、注重读写结合4、课上注重生成,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不足:1、教学设计层次不是特别清晰2、教师的提问相对较多,要多让学生读中感悟《白杨》教学设计(第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回忆《白杨》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理解课文的1到12自然段1、请同学们默读1到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白杨有怎样的特点呢?画出有关的句子,试着用词语概括2、学生读书批注3、交流:(1)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①学生汇报:白杨高大挺秀教师板书:高大挺秀)②指导朗读2)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①学生谈体会:抓住“没有……没有……也没有……”体会戈壁的条件恶劣,反衬出白杨的生命力强②指导朗读3)兄妹的对话①学生谈体会:体会白杨的特点②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兄妹的对话4)爸爸的话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①学生抓住第二句话谈体会:白杨树生命力强教师板书:生命力强)②师出示填空:(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指同学想象填空③师总结,指导朗读第二句话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①学生抓住这句话谈体会:白杨树坚强不屈教师板书:坚强不屈)②师引读:是呀,遇到风沙,白杨树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雨雪,白杨树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干旱,白杨树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洪水,白杨树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③指导朗读这句话白杨树从来就那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霜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①师:从爸爸的话中,我们不但感受到了白杨的外在特点,还感受到了它的内在品质请同学们试着背诵爸爸的话②学生自由背诵③检查背诵三、理解课文的13到16自然段过渡:爸爸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不是的,他还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些孩子们知道吗?(不知道)1、师出示第14自然段,引读:他们只知道( )他们只知道( )他们只知道( )2、他们不知道什么?(生::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工作,不知道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读书。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3、爸爸的愿望能实现吗?自读16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学生汇报)齐读课文16自然段四、升华情感、体会写法1、难怪人们这样赞美新疆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在这些建设者半个世纪的努力下,现在的新疆变得繁荣起来(出示图片)此时,你相对新疆建设者说什么呢?(学生说)2、同学们,课文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不是,是在赞美像白杨树那样的人)像这篇文章这样,借赞美一种事物来赞美具有一样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爸爸这样的建设者,他们是谁呢?请自由读阅读链接——《帐篷》学生阅读,回答)除了这些人,你还能想到哪些人?4、完成课后小练笔五、作业:阅读推荐文章《古井》,写读书笔记 借物喻人板书: 白 杨 ——————新疆建设者 高大挺秀生命力强 坚强不屈课后反思:优点:1、思路清晰:先充分感知白杨高大挺秀的外形,再深入理解白杨正直高大、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特性,最后领悟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以及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白杨一样在边疆扎根成长的崇高精神。
2、教材取舍合理3、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4、读的充分、到位建议:1、在理解课文13——16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查找的资料自己汇报2、理解第一自然段时,再让学生想象一下,体会的更充分《白杨》教学设计(第三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回忆《白杨》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汇报)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理解课文的1到12自然段1、请同学们默读1到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白杨有怎样的特点呢?画出有关的句子,试着用词语概括2、学生读书批注3、交流:(1)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①学生汇报:白杨高大挺秀教师板书:高大挺秀)②指导朗读2)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①学生谈体会:抓住“没有……没有……也没有……”体会戈壁的条件恶劣,反衬出白杨的生命力强②指导朗读3)兄妹的对话①学生谈体会:体会白杨的特点②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兄妹的对话4)爸爸的话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①学生抓住第二句话谈体会:白杨树生命力强教师板书:生命力强)②师出示填空:( )需要它,它就在( )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指同学想象填空③师总结,指导朗读第二句话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①学生抓住这句话谈体会:白杨树坚强不屈教师板书:坚强不屈)②师引读:是呀,遇到风沙,白杨树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雨雪,白杨树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干旱,白杨树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洪水,白杨树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③指导朗读这句话白杨树从来就那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霜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①师:从爸爸的话中,我们不但感受到了白杨的外在特点,还感受到了它的内在品质请同学们试着背诵爸爸的话②学生自由背诵③检查背诵三、理解课文的13到16自然段过渡:爸爸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不是的,他还在表白着自己的心1、爸爸还在表白着自己的什么心,自读课文的13到16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学生汇报)2、齐读课文13到16自然段四、升华情感、体会写法1、难怪人们这样赞美新疆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在这些建设者半个世纪的努力下,现在的新疆变得繁荣起来(出示图片)。
此时,你想对新疆建设者说什么呢?(学生说)2、同学们,课文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不是,是在赞美像白杨树那样的人)像这篇文章这样,借赞美一种事物来赞美具有一样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爸爸这样的建设者,他们是谁呢?请自由读阅读链接——《帐篷》学生阅读,回答)除了这些人,你还能想到哪些人?4、完成课后小练笔五、作业:阅读推荐文章《古井》,写读书笔记 借物喻人板书: 白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