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产业开发摘要:黔东南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据统计占据其总人口的?6%,其中苗族人口最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各民族分别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苗族也不例外苗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用血 和汗铺写了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苗族文化银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工艺美术,更被称为“服饰上的史书”它真实地体现了苗族历史、经济、 文化、艺术、客观地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在黔东 南原生态旅游文化被大力开发和保护的今天,苗族银饰同样具有极大的产业开发价值关键词:苗族银饰产业开发作为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苗族在其长期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 文化,这些不仅仅是苗族人民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也是中华文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 分勤劳勇敢而又心灵手巧的苗族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了精美的银饰、挑花、 刺绣、蜡染等独具特色的工艺品,为丰富生活、美化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源在这些工艺之中, 银饰是最为突出的品类,它在苗族生存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吸纳了有益元素,形成了既有精湛 技艺又有深厚内涵的工艺门类。
一、黔东南苗族银饰文化背景(一)、苗银的起源及现状贵州苗族制作银饰的历史十分悠久,大约起源于明代初期,至今约已500至600年了传 统苗族银饰造型、图案都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例如蝴蝶妈妈图案(黔东南苗族传说中苗 族始祖姜央为蝴蝶所生)以及大牛角形头饰(传说中神农氏炎帝为人身牛首)等等另外, 由于银饰便于携带和保管,也不必担心火灾的发生,所以银饰几乎成为每个苗族家庭必备的、 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财富就苗族银饰存在的状况而言,黔东南是贵州苗族银饰最为丰富和集中的地区,也是传承 发展得最为良好、最具有代表性的本地区的苗族银饰不仅技艺超群,而且还具有与苗族生 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多样化的文化内涵,这也正是苗族银饰能够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同时, 黔东南苗族传统银饰工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工艺也在发 生着不同程度的变迁,而配饰佩戴的习俗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要素等都是促使其变 迁的动因黔东南苗族是崇尚银的民族,在苗族服饰中,银饰是一种较为普遍,被广泛采用的饰品 成为苗族妇女节日盛装最为昂贵的装饰物,也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他在苗族人民 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银在苗族同胞眼里视为财富的象征,所以银饰往往是苗族家庭必备的装饰物,家里银饰 越多,分量越重,就表明该户人家经济状况好;戴上银饰既富又美,所以在黔东南苗族的女 孩一出生起,父母就开始为她攒银子,一直攒到女儿出嫁那天,身上所佩戴的银饰越多,父 母的脸上就越有光。
相反,便觉得丢脸但是父母的财力也是有限的,大多数人家拼其一生 的心血,也只能攒够长女的银饰,所以苗族姑娘并不是人人都有,而且一旦结婚,一部分的 银饰成为陪嫁品,又会传给自己的女儿苗族人通过辛勤的劳动,以伐木、山货、中药材等 从外地换取白银加工为装饰品,并一代代积攒下来,把银饰作为富有和美好的家征,并受到 别人的称赞和羡慕为荣因此在今天的黔东南苗族节日里,才能够看到精美且丰盛的苗族银 饰二)、苗银的文化内涵黔东南是苗族文化的特色地区之一,那里的女性服饰品,华丽富贵,张扬醒目,尤其是 全身披挂的银饰品,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银饰在整个苗族的民族情感中如同一条珍贵的 纽带连接着不同地域的苗族同胞,使它成为文化链条上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为什么如此“贵 重”的银饰文化在黔东南地区成为久盛不衰的文化符号,深深烙印在当地苗家人的血脉和精 神里呢?是以女性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对银饰发展的影响苗族女性既是苗族文化的传播人同 时也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这一点同她们的社会分工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因为她们不但 解决了一家老小的吃和穿还在于她们精于刺绣、蜡染,使苗族妇女在苗族的生活各个方面 成为社会品质的最高典范在苗族女性的刺绣、蜡染的图案内容中更是涉及了苗族文化的各 个方面。
针线穿梭之间,我们 可以看到苗族的始祖、苗族传说、苗族崇拜、精神图腾和战争的 英雄等琳琅满目的图画为我们掀开了一部“无字的史书”使我们以全面得以了解优秀的 苗族文化,银饰是苗族最喜欢的装饰物,从襁褓中的女婴,到学龄的幼童,情窦初开的少女, 再到正直花季的适婚女性,一直到中青年甚至老年,在他们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各式的银饰 伴其左右从花头帽、轻项圈、小号银衣到各种成熟的银饰制,在黔东南苗家女的装扮中都 可以见到银饰本身的物质价值和审美价值决定了在其产生之初就有赏心悦目的功效银因 其产量丰富,色泽好易于加工,在民间广为采用,很大众化使得银饰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 水平,又因其有”辟邪除妖”说银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饰品材料银饰由于其产生的普遍 性及广泛性,在经过漫长的历史流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造诣文化这门艺术体现了在工 艺精细,纹样题材和造型方式丰富的传统银饰上因此,“苗银”这个词是汉语当中唯一一个有广泛认知、以少数民族命名的特定金属饰 品词汇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身着盛装、佩戴大量银饰的苗族女性形象,甚至在中国最受欢迎 的电视广告和电影作品中出现,例如畅销品牌金六福的广告以及2008年中国市场最成功的商 业影片:《非诚勿扰》中出现。
二、黔东南苗族银饰资源整理(一)、苗族银饰产业的复兴如今,旅游业的兴盛带动了黔东南银饰产业的发展,这在民族文化已经成为时尚潮流, 探寻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与文化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首选黔东南苗族文化以其古朴神秘与 异族情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过苗年、听苗歌、品苗菜、住苗乡、购苗物已成 为广大旅游者体验和感受的选择,而购买银饰作为纪念品自然也就成为游客购物的首选有这样一段资料记载:当苗族的文化使者宋祖英身着华丽的苗族盛装,佩戴着光芒四射 的苗族银饰出现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时,全场为之轰动,人们不但为她动人的歌声所陶醉和倾 倒,更为她那美丽无比、工艺精湛的苗族服饰所惊叹和折服,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同去参加 美国民歌演唱会的苗族歌手阿幼朵,在演出刚结束就给家乡发信息写道:“我现在在美国华 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参加宋祖英的音乐会,我们穿的都是从贵州带去的苗族服饰,非常受 欢迎,我们的服饰和歌声征服了现场所有观众!”从这段资料可以看出,在民族文化已成为时尚的今天,民族地区的风情游、文化游已是 海内外游客的首选,而苗族文化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海宾客周所周知,一个民族的 服饰越有特色,民族风情越浓烈,它的民俗资源就越丰富,越有经济发展潜力。
而黔东南拥 有现今世界上苗族最大的聚居村寨,银饰资源即是其他地区所不可比拟的,这里的苗族银饰, 正是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形的民族资源,而明星的宣传也极大地带动了苗银产业的复 兴与发展二)、苗银的资源分布由于近几年对银饰的大量需求,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银饰加工也重新兴旺发达了起来 黔东南是贵州苗族银饰最为丰富和集中的地区,仅在黔东南境内,以家庭作坊为主的银匠户 便成百上千,从事银饰加工者多达数千人黔东南境内不仅苗族银匠多,而且出现了以雷山 大沟乡的柱拜、麻料、马高为代表的“银匠村”雷山苗族传统的银饰因为所用材料的来源 十分复杂,所以成色也很不一样,含银量也不尽相同作为黔东南苗族银饰的主要产地,雷山共有银饰从业者约七百多人,主要集中于“银匠 村”,年产值约为1800万元,而从其从业人数判断,整个雷山甚至是黔东南银饰产业的规模 都是在不断增长的就整个黔东南地区而言,2003年成立于凯里市的仰阿莎公司是规模较大 的银饰企业的代表,其拥有工匠60余名,专业技师大多来自“银匠村”,其年销售额在2008 年就已将近700万元,号称中国最大的苗族纯银手工艺品供应商如今,银匠村的许多银匠 已走出村寨,到凯里市发展,有一部分甚至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进行银饰的销售。
由此可见,黔东南的银饰资源足以让其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三、苗族银饰产业的内容创意及产品开发(一)、苗银的内容创意品牌经济学认为,打造一个优秀品牌的过程,就是将独特的定位与目标客户的心智建立 直接联系的过程各地域苗族银饰产品的传播总体来说还是具有被动性和销售方式、销售渠 道单一性这一特点,加上各苗族支系对本支系内的银饰造型及佩戴形式有着固定的审美习 俗,这就很容易让银饰品类不够丰富、银饰锻制竞争不够激烈的地区缺乏银饰品类的创新精 神,久而久之也会让这些现有的银饰艺术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例如黔南州州府都匀市的叭 固镇、基场乡、云雾镇的羊场、鸟王及摆金镇的高寨、斗笠山等地区的银饰风格,由于鲜有 本地的银匠,所以这些地区多从凯里或惠水等地区订货,或有零星银匠从雷山控拜、麻料和 三都等地过来,甚至还有水族的银匠兼做黔南的苗族银饰,因而银饰造型的风格样式固定化、 程式化明显,很少有明显的变化和改革创新对此,不同地区苗族银饰艺术产业的创意研发,在注重本地区的银饰品牌效应的同时还 要形成竞争意识,其艺术品牌的创建更要注重传播、销售渠道的创意创新,在原有的节气、 会展、旅游和演艺等传统产业搭建平台的模式下,规划考虑新的传播营销模式和传播载体。
寻找其他地区文化资源与本地区苗族民间审美观念的结合点,发挥文化资源的联动作用,在 营销和传播上注重多种资源的融合开发,达到多种资源在文化经济上的合力效应再者,随着日益红火的民族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越来越受到人们 的青睐,苗族银饰也不例外,大量小巧的身体佩饰和银画装饰品虽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很多 时候由于质量低下,鱼龙混杂和包装粗糙,很难满足人们馈赠、收藏及装饰的需要,也无法 充分体现其在造型和工艺上的文化特色,目前旅游区很多苗族银饰产品多样性、新奇性有余 而民族特色化不足,更是缺乏某一主题的系列化产品,虽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不鲜明;虽 有一定风格,但较单一;因而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不高所以,苗族银饰还应该多从题材、形 态、功能和工艺等全方位体现苗族银饰文化性的设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突出 时代感从而避免原样复制和照搬其他支系的银饰产品另外,还必须改变许多银饰物品多年一成不变,造型老化,缺乏技术含量,只是做表面 上的锻制表演等形式,很多时候苗族银饰“散兵游勇”式的生产销售方式也是造成产品风格 单一的一个重要原因,因缺少技术含量,大部分银饰产品只能依靠低价策略占据市场份额。
二)、银饰的产品开发苗族银饰工艺产品需要对其造型、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以便生产出符合 市场需求的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和银饰符号特点是苗族银饰品市场 产业创意开发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应针对市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及工艺美术品市场的 现状,创造出不同类别和档次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心理需求如具备较高观赏价 值和收藏价值,技术精湛、工艺精美的高档银饰产品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苗族银饰产品, 这有湘西型的银围帕、银披肩、银麻链等物品,黔东南型的银马冠、银牛角、银衣等物品, 黔南型的银围头片、银荷包、银发丝等具有收藏价值的银饰品,以及带有鲜明地域性,可批 量生产的纪念性工艺品,此类产品应从地方文化、日常生活中提炼元素,通过现代设计提升 具有审美情感的物品,如银碗、银筷、银匙、银挂件、银首饰等日用小工艺品的开发,将艺 术欣赏性与一定的实用价值结合,才会更加受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游客的欢迎四、苗族银饰的平台推广及效果预测(一)、苗银的平台推广目前苗族银饰产业发展与其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形成产业规模仍集中在 黔东南州的银饰生产销售中但黔东南州的苗族银饰依靠旅游、餐饮、商品销售、娱乐休闲、 服饰展示等经营理念在文化展示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一定的民族韵味,近五年来,黔东南 苗族银饰生产总值已超过一个亿,产品外销达5000万元以上,从事银饰加工销售的家庭作 坊遍布全州大多数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