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一、1917年俄国的两次革命 名称时间地点结果性质二月革命1917年3月彼得格勒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二、苏俄巩固政权措施: 对内:①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③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1918年迁都到莫斯科对外:⑤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⑥1918-1920年国内战争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市场经济”)(1)目的:为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2)时间:1921年开始 领导人:列宁(3)主要内容(特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意义(作用):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建立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时间:1922年成立——1991年苏联解体 共存在69年(2)加盟共和国:最初4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二、斯大林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工业化建设——从 1928 年到 1937 年,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成果: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加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2、农业集体化3、1936年通过新宪法,斯大林模式形成Ø 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内容: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2)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政治高度集权,忽视民主;经济计划经济,排斥市场)(3)评价:①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使苏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②从长远来看,弊端日益暴露,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弊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落后;产品品种少、质量差;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Ø 相关知识:1、 改变俄国社会性质的事件:俄国1861年改革;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1991年苏联解体2、 俄国十月革命领导人——列宁 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信号:“阿芙乐尔”巡洋舰的炮声3、列宁贡献: 对革命贡献(1)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2)进行了三年国内战争,粉碎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巩固苏俄对社会主义道路贡献(3)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4)1922年成立苏联4、斯大林贡献(1)1928-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从传统的农业国发展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加强;(2)实现农业集体化;(3)1936年颁布新宪法,斯大林模式形成。
5、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历程:①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英国宪章运动(1936-1948年);②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1848年发表《共产宣言》;③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1871年)④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1922年成立苏联;世界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是:人民委员会;⑤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是:李大钊,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了《每周评论》 ⑥中国共产党建立标志是:1921年召开中共一大;⑦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⑧1956 年底, 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⑨20世纪末社会主义在发展中遇到了曲折,表现是: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6、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中共领导的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7、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 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2、 材料1、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1)“我们错了”指的是:实行的共产主义原则(2)列宁改正错误的做法: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材料2、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表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是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斯大林模式(3) 邓小平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重点改革国有企业,实行企业经营责任制;对外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城市等10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世界格局)一、凡尔赛体系的建立:(一)巴黎和会1、时间: 1919年2、目的: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3、性质(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表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4、操纵国(巴黎和会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5、结果: 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二)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约,这些条约同《凡尔赛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三)凡尔赛体系作用:确立帝国主义国家在 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四)根据《凡尔赛和约》1920年国际联盟建立,被英、法操纵二、华盛顿会议: 1、目的: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竞争激烈的国家:美日)2、时间:1921—1922年 3、操纵国:美、英、日 4、结果:签订了《九国公约》5、华盛顿体系的作用: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建立: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的 2、评价:暂时调整了矛盾,但不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能长久维持下去 3、打破:1929-1933年经济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形成世界大战欧、亚战争策源地,二战爆发 4、被打破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Ø 相关知识:1、共同操纵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国家 美、英;2、使中国又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打破日本一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的条约是 《九国公约》(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3、在华盛顿会议上受益最大的国家是美国,受害最深的国家是中国;4、《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对中国问题是如何规定的?分别产生什么影响?有何感想?条约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1919年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1922年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影响引起了五四爱国运动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方便共同影响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重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说明这些规定都是不合理不公正的,践踏了中国主权,说明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第4课 经济大危机一、经济大危机:1、时间:1929年—1933年 2、开始:美国(1929年10月纽约交易所门前抛售股票“黑色星期四)3、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4、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5、影响: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产阶级寻找各自出路。
受害最深的是人民群众二、美国对策——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国家也有计划经济)1、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前提: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2、时间:1933年开始 3、指导思想/特点/手段/新的表现: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指导4、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5、评价:(作用+不足)作用①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③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④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⑤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指导经济提供成功范例)不足:新政没有从根本上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Ø 归纳总结:1、材料: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家庭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1)材料中的现象造成的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 (2)美国应对上述情况的做法: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德国,日本应对上述局面的做法: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2、美国三位著名的总统及其贡献:总统贡 献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建立美国,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林肯领导南北战争,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实行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巩固资本主义制度3、 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遇到哪些障碍?怎样解决?障碍英国殖民统治黑人奴隶制度1929-1933年经济危机解决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新政领导华盛顿林肯罗斯福成果建立美国,实现民族独立解放黑人奴隶,维护国家统一美国经济恢复,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共同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精神爱国、奉献、责任、创新启示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实事求是,根据国情制定政策;改革创新是社会前进动力4、20世纪世界三位著名的改革家:改革家苏俄——列宁美国——罗斯福中国——邓小平改革1921年开始 新经济政策1933年开始 新政1978年开始 改革开放特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国家干预指导经济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点①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②根据国情制定方针政策;③具有创新精神;④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指导;⑤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启示①资本主义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有市场经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