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丁栅镇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4KB
约15页
文档ID:556565299
第二章丁栅镇_第1页
1/15

第二章 丁 栅 镇第一节 概 述丁栅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镇政府驻丁家栅自然镇新栅支路 48 号,距县城 16.8 千米镇以驻地丁家栅得名东邻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南接姚庄镇,西 靠西塘镇,北依上海市青浦区西岑镇,面积 44.23平方千米辖 1 个居委会、 13 个村委会,下辖 73 个自然村、 2 个自然镇,共 6373户、 21664人,其中乡 村5829户、2072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42%有苗族3人,土家族3人, 壮族 2 人,羌族 1 人,白族 1 人,黎族 1 人,其余均为汉族明、清时,属永安乡八北区、 八中区 1949 年 5 月解放后成立俞丁乡, 1950 年5月设丁栅、沉香、俞汇 3个乡 1956年2月 3乡合并为丁栅乡根据国务 院政内杨字 87号文批准, 1958年6月17日经浙江省人委 [民]字(58)1836号 文件批复,同意将丁栅乡的李家圩、北月圩、南月圩、张家圩及星火高级社的 第三、四、五、六、七、八 6 个生产队、 126 户、 1294亩土地划归江苏省青浦 县金泽乡管辖 1958 年 10 月丁栅、大舜、西塘 3 乡合并建西塘公社,设丁栅 管理区 1961年 4月西塘公社分为丁栅、西塘、 大舜 3个公社。

1979年 3月丁 栅公社划出中联等 9个行政村,成立俞汇公社 1983年 10月改公社为乡,分 别建立丁栅乡、 俞汇乡, 1991年 11月丁栅乡撤乡建镇 1999年 11月行政区域 调整,俞汇乡并入丁栅镇境域呈正方形,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高程 3.7 米,境内水系密 布,东西流向的太浦河、 塘港(为杭申乙线航道),南北流向的和尚塘等河流流 经镇域公路东接上海市青浦区练塘西岑镇,西连西塘镇及全县各地镇村公 路可通达各村委会驻地全镇有耕地 33163亩,其中水田 31769亩,包括大棚蔬菜 4706亩,内荡养 殖 4460 亩,以种植水稻、 大棚蔬菜和养殖水产品为主 现已形成优质米、 蔬菜、 淡水产品、养猪、蘑菇、玉米等 6 大专业生产基地, “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得以 发展年粮食总产量 10380吨,蔬菜产量 41847吨,淡水水产品 5484吨,生猪 存栏 45160头,出栏肉猪 43004头,出售苗猪 22647头, “六塔”鳖荣获中国农 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省、市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大棚番茄、黄瓜等农产品畅 销江、浙、沪二省一市水利基础设施有 5 大圩区,其中 2001至 2002年新建 2 个圩区,防洪水闸齐全,外港圩岸标准化。

工业主要有造纸、沟管、玩具、木业、五金、电子等特色产业有造纸企业 7 家,水泥制品业 171 家有政道玩具、长寿玉石床等韩资企业 3 家 1996 年 3 月建成的丁栅工业园区内已有 20 余家企业落户 2002 年国内生产总值 43048万元,其中工业 24273万元,农业 1284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702 元改革开放以来,丁栅镇在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 先后获浙江省卫生城镇等称号,建有浙江省现代高新渔业园区,被嘉兴市人民 政府命名为“水产品之乡” 有初级中学 1 所,小学 5 所,在校学生 2581人,义务教育普及率达 97.27%, 幼儿园 12 所有镇卫生院、文化中心、敬老院等有移动接收塔 3座,电 话普及率每百人 45.33部, 2230户安装有线电视农户 100%饮用深井自来水, 使用液化气达 95%镇内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安村(良渚文化——吴越文 化)遗址第二节 居委会 自然镇 街巷丁栅居委会 Dingzha Juweihui 驻地丁家栅自然镇新栅支路 21—1 号建 于 1968年 8月,辖 4个居民小组居民 309户、553人2000年 11月建居委 会党支部,有党员 19名。

1952年10月建立丁家栅集镇管委会 1960年 4月重 建集镇管委会 1968年 8月建集镇居民会 1984年 3月建立丁栅街道居民委员 会,至今丁家栅 Dingjiazha (自然镇)为丁栅镇政府驻地,位于县城东北 16.8 千米处原名六塔镇镇原址在剑字圩东北汇上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屠家浜 丁家三子(丁弼、丁宾、丁乾)在朝任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等职,乡贤丁寅、 副贡生丁铲都做了官 后丁氏把六塔镇迁到屠家浜北岸 (即丁家栅镇老区),并 在住地四周港面上建有用于防盗的东、南、西、北四栅,从此六塔镇改称丁家 栅,镇以此得名常住人口 688户、 1809人(其中居民 309 户、553 人)有工 厂、机关、医院、学校、商店、邮电、广电站、文化中心等有 5路 2街,老 区有东大街、北大街,新区有振兴路、丝绸路、新栅路、新栅支路和西沿河路振兴路 Zhenxing Lu 南北走向,北起丁家栅中心广场, 南至镇南路1996 年修建,为经济开发区的主要道路,又是连接俞丁公路、舜丁公路的外围线 路长 900 米,宽约 32 米,车道宽 16 米取意振兴丁栅经济,故名新栅路 Xinzha Lu 南北走向,北起镇北路,南至镇南路。

长 1500 米, 宽 8 米1991 年修建,是新区的主街道,也是俞丁公路、丁莲公路的一段路 侧布有商店、医院、农贸市场、超市、饮食业、生产资料商店及镇文化中心、 广播站等丝绸路 Sichou Lu 东西走向,是舜丁公路的一段东起西沿河路,西至 镇南路、镇北路交叉口 1991年修建,路长 1300米,宽 8 米,沥青路面,是 新区的主街道路侧布有日用百货店、信用社、邮电所以及汽车停靠站等丁 栅丝厂、丁栅绸厂坐落路边,故名丝绸路俞家汇 Yujiahui (自然镇)位于丁栅镇政府驻地东南 3.25 千米处,原 为俞汇乡政府驻地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洪秀全派人在俞汇北面塘港口(即 豆腐汇西)设卡专税来往上海的船只此后船只习惯聚停在汇头旁边,遂迁来 多户人家设店营业,渐成村镇后称俞家汇常住人口 1411人,其中城镇居民 235户、383 人有俞兴路、东方路、东泉路、育才路、邮电路有医院、学校、 邮电、工厂、商店和老龄活动中心等俞家汇自然镇的北市河口突出处,古称 豆腐汇,后有俞姓设店,财势日盛,渐称俞家汇东方路 Dongfang Lu 位于俞家汇自然镇水泥路面,东西走向,东连俞 蒸公路,西接俞丁公路。

宽 6 米,长 600 米 1987年建成,是原俞汇乡工业区 的主干道两侧有东方纸业公司、金路电器厂等 8 家企业和自来水厂、迎宾大 酒店等东泉路 Dongquan Lu 位于俞家汇自然镇,南北走向北起俞兴路,南 至东方路长约 340米,宽约 18 米,水泥路面建于 1998年因路靠东泉荡, 故名第三节 村委会 自然村[丁栅村] Dinzha Cun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村委会驻丁家栅自然镇西 栅,辖西栅等 10 个自然村,有 514 户、1761 人村紧靠丁栅,故名解放初 建丁栅村,辖东、南、西、北四栅和溇门头 5个自然村 1952年10月,在东、 南、西、北四栅与丁栅集镇及溇门头分别设第一、第八 2 个代表区,同年自然 镇单独建立集镇管委会 1956年 10月与联水社、燎原社 2个小社联合成立黎 明高级社 1958 年 10 月属西塘公社丁栅大队 (营),1959年 4 月为丁栅管理区 丁栅生产队 1961年 4 月属丁栅公社,丁栅生产队析建燎原、北港、星火 3个 大队1968年 8月合为燎原大队 1981年更名丁栅大队 1984年改为村 2000 年 3 月华西村并入丁栅村东邻沉香村,南连界泾港村,西接北港村,北临长 白荡。

有耕地 2370 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植业、养殖业西栅 Xizha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 0.25 千米处聚落呈双线形分布 35 户、 130 人明代南京工部尚书丁宾家族在集镇四周港面建有东、南、西、北四道栅门村位于西栅,故名北栅 Beizha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 0.25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 97 户、 226人明代工部尚书丁宾家族在集镇四周港面东、南、西、北筑了四道栅门 村位于北栅,故名南栅 Nanzha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 0.77 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 58 户、 214 人明代工部尚书丁宾家族在集镇四周港面东、南、西、北筑了四道 栅门村位于南栅,故名溇门头 Loumentou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 1.3 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 布80 户、 225人村位于长溇北口旁,故名溇门头明正德《嘉善县志》有 溇门头记载反斗浜 Fandoubang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 1.2 千米处聚落呈圆形分布 48户、201 人村中浜呈圆形,形似捞鱼工具反斗(兜) ,故名反斗浜益家浜 Yijiabang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 1.35 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 32 户、97 人古时浜边只一户人家从外地搬来居住,开荒种田,称一家浜。

因 “一”、“益”方言同音,故名益家浜何家浜 Hejiabang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 1.1 千米处聚落呈圆弧形分布 62户、236 人浜边住户以何姓居多,故名何家浜横泾港 Hengjingang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 0.55 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 布28户、95 人港道横通漾、荡,村位于港边,故名横泾港东厅 Dongting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 0.9 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 60户、239 人村位于东厅漾漾边,故名屠家浜 Tujiabang 位于镇政府驻地南 0.94 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 31户、94 人浜边住户以屠姓居多,故名屠家浜[金星村 ] Jinxing Cun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村委会驻大东王,辖大东 王等 6 个自然村有 576户、2200人解放初属俞丁乡,由周家草、夏家甸、 大东王、小东王、西王 5个自然村合并建立夏王村 1952年 10月民主建政时, 以西王自然村设第四代表区,以大东王、小东王 2 个自然村设第五代表区,以 周家草、夏家甸 2 个自然村设第六代表区 1956年 10 月,联丰社、展望社、 东联社 3个小社合并建立金星高级社 1958年 10月属西塘公社金星大队 (营), 1959年 4月为丁栅管理区金星生产队。

1961年 4月属丁栅公社,同时析建金星、 西王 2 个大队 1979 年 3 月金星大队属俞汇公社 1984 年改为金星村 1999 年 11 月起隶属丁栅镇 2000 年 3 月西王村并入金星村东邻上海市青浦区, 南连池雷村,西接渔民村,北依沉香村有耕地 2706 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 养殖、种植、收废纸、运输、五金等业大东王 Dadongwang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 3.51 千米处为金星村委会 驻地聚落呈条块状分布 174 户、567 人明正德《嘉善县志》 有东王村记载小东王 Xiaodongwang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 3.67 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 分布 111户、 439 人因靠近大东王自然村,且村较小,故名小东王夏家甸 Xiajiadian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 3.98 千米处聚落呈条块状分 布 88户、 379 人村内始居夏姓,故名夏家甸周家草 Zhoujiacao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 3.7 千米处原西王村委会驻地 聚落呈长方形分布 60户、197 人村内始居周姓,故名周家草西王 Xiwang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 2.65 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 126 户、464 人。

因位于东王之西,故名西王南莱港 Nanlaigang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 2.55 千米处聚落呈长方形分布 50户、168 人因村位于南莱港边,村以港得名[渔民村] Y。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