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ppt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513.51KB
约120页
文档ID:591492248
hjt91200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ppt_第1页
1/120

地表水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91-2002stt-ynzk2013年年8月月 §一、前一、前 言言§二、范二、范 围围§三、引用标准三、引用标准§四、定义四、定义§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七、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七、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八、流域监测八、流域监测§九、九、 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二十二 、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三、资料整编十三、资料整编目目 次次 一、前一、前 言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订监测规范订监测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本规范规定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本规范规定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流域监测、监监测项目与相应的监测分析方法、流域监测、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上报、污水流量计量方法、水质测数据的处理与上报、污水流量计量方法、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资料整编等内容监测的质量保证、资料整编等内容。

§本规范还规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建设项目本规范还规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急监测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急监测的基本方法的基本方法 二、范二、范 围围§本规范适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本规范适用于对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报渠道的水质监测,包括向国家直接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自治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网站、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级、县级控区、直辖市)、市(地)级、县级控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以及制断面(或垂线)的水质监测,以及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监测污染源排放污水的监测 三、引用标准三、引用标准§GB 6816—86 水质水质 词汇词汇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GB 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 12997—91 水质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91 水质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91 水质采样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 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4581—93 水质水质 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 50179—93 河流流量测量规范河流流量测量规范§GB 15562.1—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排放口(源排放口(源))§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三、引用标准三、引用标准§HJ/T 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卫生部卫生部 卫法监发卫法监发[2001]161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ISO 555—1: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明渠中液流的测量 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稳流测量的稀释法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恒流注射法恒流注射法§ISO 555—2: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明渠中液流的测量 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稳流测量的稀释法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积分法积分法§ISO 555—3:1987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明渠中液流的测量 稳流测量的稀释法稳流测量的稀释法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恒流积分法和放射示踪剂积分法恒流积分法和放射示踪剂积分法§ISO 748:1979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明渠中液流的测量 速度面积法速度面积法§ISO 1070:1973 明渠中液流的测量明渠中液流的测量 斜速面积法斜速面积法 四、定四、定 义义§⒈⒈ 潮汐河流潮汐河流:指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流指受潮汐影响的入海河流§⒉⒉水质监测水质监测: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指为了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和水系中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测定,并进物的动态变化,对水的各种特性指标取样、测定,并进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

行记录或发出讯号的程序化过程§⒊⒊流域流域:指江河湖库及其汇水来源各支流、干流和集水:指江河湖库及其汇水来源各支流、干流和集水区域总称区域总称§⒋⒋ 流域监测流域监测:指全流域水质及向流域中排污的污染源监:指全流域水质及向流域中排污的污染源监测§⒌⒌水污染事故水污染事故: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产、人们的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⒍⒍瞬时水样瞬时水样: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就时间和断面而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言)采集的单一样品,一般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随机采取 四、定四、定 义义§⒎⒎混合水样混合水样§①①等比例混合水样等比例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比例的混合水样§②② 等时混合水样等时混合水样:指在某一时段内: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在同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一采样点位(断面)按等时间间隔所采等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体积水样的混合水样。

四、定四、定 义义§⒏⒏采样断面采样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等剖面分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等§①①背景断面背景断面::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指为评价某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未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能够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面§②②对照断面对照断面::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够提供这一区域水环境本底值的断面境本底值的断面§③③ 控制断面控制断面::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的断面§④④ 消减断面消减断面::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指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受到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降低的断面 §!对对照照断断面面控控制制断断面面削削减减断断面面500m1500m控控制制断断面面河流监测断面设置河流监测断面设置 四、定四、定 义义§⒐⒐入海口入海口::指河流注入海洋的河段指河流注入海洋的河段。

§⒑⒑入河排污口入河排污口::指向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排放污水指向江河、湖泊、水库和渠道排放污水的直接排污口,包括支流、污染源和市政直接排污口的直接排污口,包括支流、污染源和市政直接排污口§⒒⒒自动采样自动采样::指通过仪器设备按预先编定的程序自动连指通过仪器设备按预先编定的程序自动连续或间歇式采集水样的过程续或间歇式采集水样的过程§⒓⒓ 比例采样器比例采样器::是一种特殊的自动水质采样器,它所采是一种特殊的自动水质采样器,它所采集的水样量可随时间或流量成一定比例,即能用任一时集的水样量可随时间或流量成一定比例,即能用任一时段所采混合水样来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的水质采样器段所采混合水样来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的水质采样器§⒔⒔油类油类::指矿物油和动植物油脂,即在指矿物油和动植物油脂,即在pH≤2 能够用规能够用规定的萃取剂萃取并测量的物质定的萃取剂萃取并测量的物质§⒕⒕排污总量排污总量:指某一时段内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指某一时段内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的总排放量与该污染物平均浓的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的总排放量与该污染物平均浓度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度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计值。

计值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⒈⒈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⑴⑴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水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便性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①①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对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口断面对行政区域可设背景断面干)和入海口断面对行政区域可设背景断面(对水系源头)或入境断面(对过境河流)或对(对水系源头)或入境断面(对过境河流)或对照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河口断面或出照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河口断面或出境断面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果河段有足够长境断面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如果河段有足够长度(至少度(至少10km),还应设消减断面。

还应设消减断面§②②根据水体功能区设置控制监测断面,同一水体根据水体功能区设置控制监测断面,同一水体功能区至少要设置功能区至少要设置1 个监测断面个监测断面§③③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④④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⑤⑤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监测断面的布设应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监测工作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要具有相对的长远性作的实际状况和需要,要具有相对的长远性§⑥⑥ 流域同步监测中,根据流域规划和污染源限期流域同步监测中,根据流域规划和污染源限期达标目标确定监测断面(见第达标目标确定监测断面(见第8 章流域监测章流域监测)§⑦⑦ 河道局部整治中,监视整治效果的监测断面,河道局部整治中,监视整治效果的监测断面,由所在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由所在地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⑧⑧应急监测断面布设见第应急监测断面布设见第9 章§⑨⑨ 入海河口断面要设置在能反映入海河水水质并入海河口断面要设置在能反映入海河水水质并临近入海的位置临近入海的位置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⑵⑵监测断面的设置数量监测断面的设置数量§应根据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的实际需要,应根据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的实际需要,考虑对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了解、考虑对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了解、优化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断面、垂线和测优化的基础上,以最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监测数据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监测数据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⑶⑶ 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①①背景断面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要求: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景值要求: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放区及主要交通路线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区及主要交通路线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

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下游分别设置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②②入境断面入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某行政用来反映水系进入某行政区域时的水质状况,应设置在水系进区域时的水质状况,应设置在水系进入本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入本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响处§③③控制断面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口)排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应设置在排污区污区(口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匀处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④④控制断面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口)的距离可根据以下因素决定:主要污染区的距离可根据以下因素决定:主要污染区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各污染源的实际情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各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其它水况、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其它水文特征等此外,还应考虑对纳污量的控文特征等此外,还应考虑对纳污量的控制程度,即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制程度,即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如某河如某河段的各控制断面均有五年以上的监测资料,段的各控制断面均有五年以上的监测资料,可用这些资料进行优化,用优化结论来确可用这些资料进行优化,用优化结论来确定控制断面的位置和数量定控制断面的位置和数量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⑤⑤出境断面出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下一行政区用来反映水系进入下一行政区域前的水质因此应设置在本区域最后的域前的水质因此应设置在本区域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如在此行政区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如在此行政区域内,河流有足够长度,则应设消减断面域内,河流有足够长度,则应设消减断面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情况,应设置在控制断面下游,主要污化情况,应设置在控制断面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⑥⑥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内主要河流的干流、一、自治区和直辖市内主要河流的干流、一、二级支流的交界断面,这是环境保护管理二级支流的交界断面,这是环境保护管理的重点断面的重点断面。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⑦⑦其它各类监测断面其它各类监测断面§a. 水系的较大支流汇入前的河口处,以及湖泊、水库、水系的较大支流汇入前的河口处,以及湖泊、水库、主要河流的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主要河流的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b. 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的交界处应设置出境断面和入境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的交界处应设置出境断面和入境断面断面§c.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设置省(自治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设置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直辖市)交界断面§d. 对流程较长的重要河流,为了解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对流程较长的重要河流,为了解水质、水量变化情况,经适当距离后应设置监测断面经适当距离后应设置监测断面§e. 水网地区流向不定的河流,应根据常年主导流向设置水网地区流向不定的河流,应根据常年主导流向设置监测断面监测断面§f. 对水网地区应视实际情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其控制对水网地区应视实际情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其控制的径流量之和应不少于总径流量的的径流量之和应不少于总径流量的80%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g. 有水工建筑物并受人工控制的河段,视情况分别有水工建筑物并受人工控制的河段,视情况分别在闸(坝、堰)上、下设置断面。

如水质无明显差在闸(坝、堰)上、下设置断面如水质无明显差别,可只在闸(坝、堰)上设置监测断面别,可只在闸(坝、堰)上设置监测断面§h. 要使各监测断面能反映一个水系或一个行政区域要使各监测断面能反映一个水系或一个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断面的确定应在详细收集有关资料的水环境质量断面的确定应在详细收集有关资料和监测数据基础上,进行优化处理,将优化结果与和监测数据基础上,进行优化处理,将优化结果与布点原则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作出决定布点原则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作出决定§i. 对于季节性河流和人工控制河流,由于实际情况对于季节性河流和人工控制河流,由于实际情况差异很大,这些河流监测断面的确定、以及采样的差异很大,这些河流监测断面的确定、以及采样的频次与监测项目、监测数据的使用等,由各省(自频次与监测项目、监测数据的使用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定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定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⑧⑧ 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a. 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与其它河流相同,潮汐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与其它河流相同,设有防潮桥闸的潮汐河流,根据需要在桥闸的上、设有防潮桥闸的潮汐河流,根据需要在桥闸的上、下游分别设置断面下游分别设置断面。

§b. 根据潮汐河流的水文特征,潮汐河流的对照断面根据潮汐河流的水文特征,潮汐河流的对照断面一般设在潮区界以上若感潮河段潮区界在该城市一般设在潮区界以上若感潮河段潮区界在该城市管辖的区域之外,则在城市河段的上游设置一个对管辖的区域之外,则在城市河段的上游设置一个对照断面照断面§c. 潮汐河流的消减断面,一般应设在近入海口处潮汐河流的消减断面,一般应设在近入海口处若入海口处于城市管辖区域外,则设在城市河段的若入海口处于城市管辖区域外,则设在城市河段的下游下游§d. 潮汐河流的断面位置,尽可能与水文断面一致或潮汐河流的断面位置,尽可能与水文断面一致或靠近,以便取得有关的水文数据靠近,以便取得有关的水文数据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⑨⑨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a. 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如有特殊情况可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如有特殊情况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b. 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监测垂线。

§c. 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设置监测垂线§d. 监测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一般与河流的规定相同,监测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一般与河流的规定相同,但对有可能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时,应作水温、溶解但对有可能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时,应作水温、溶解氧的探索性试验后再定氧的探索性试验后再定§e.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控制断面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控制断面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⑩⑩ 选定的监测断面和垂线均应经环境保护行选定的监测断面和垂线均应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并在地图上标明准确政主管部门审查确认,并在地图上标明准确位置,在岸边设置固定标志同时,用文字位置,在岸边设置固定标志同时,用文字说明断面周围环境的详细情况,并配以照片说明断面周围环境的详细情况,并配以照片这些图文资料均存入断面档案断面一经确这些图文资料均存入断面档案断面一经确认即不准任意变动确需变动时,需经环境认即不准任意变动确需变动时,需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重作优化处理与审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重作优化处理与审查确认查确认。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⑷⑷采样点位的确定采样点位的确定§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置的采样垂线数与各垂线上的采样点数应符合表应符合表1 和表和表2,湖,湖(库库)监测垂线上的采样点的布设应符合监测垂线上的采样点的布设应符合表表3表表1 采样垂线数的设置采样垂线数的设置 <50m50~100m中泓线有明显水流处采样点位确定采样点位确定 100~1000m有明显水流处中泓线有明显水流处采样点位确定采样点位确定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表表2 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 采样点位确定采样点位确定水面下0.3~0.5m处河底以上0.5m处½水深处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表表3 湖(库)监测垂线采样点的设置湖(库)监测垂线采样点的设置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⒉⒉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采样⑴⑴ 确定采样频次的原则确定采样频次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依据不同的水体功能、水文要素和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力求染源、污染物排放等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表性的样品,既要满足能反映水质状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况的要求,又要切实可行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⑵⑵ 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①①饮用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饮用水源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交界断面中需要重点控制的监测断面每月至少采样一次每月至少采样一次②② 国控水系、河流、湖、库上的监国控水系、河流、湖、库上的监测断面,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六次测断面,逢单月采样一次,全年六次③③水系的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水系的背景断面每年采样一次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⑵⑵ 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④④受潮汐影响的监测断面的采样,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受潮汐影响的监测断面的采样,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采集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涨潮水样应期进行每次采集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涨潮水样应在断面处水面涨平时采样,退潮水样应在水面退平时采在断面处水面涨平时采样,退潮水样应在水面退平时采样样⑤⑤ 如某必测项目连续三年均未检出,且在断面附近确如某必测项目连续三年均未检出,且在断面附近确定无新增排放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定无新增排放源,而现有污染源排污量未增的情况下,每年可采样一次进行测定。

一旦检出,或在断面附近有每年可采样一次进行测定一旦检出,或在断面附近有新的排放源或现有污染源有新增排污量时,即恢复正常新的排放源或现有污染源有新增排污量时,即恢复正常采样采样⑥⑥ 国控监测断面(或垂线)每月采样一次,在每月国控监测断面(或垂线)每月采样一次,在每月5 日日~~10 日内进行采样日内进行采样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⑵⑵ 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采样频次与采样时间⑦⑦遇有特殊自然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时,要遇有特殊自然情况,或发生污染事故时,要随时增加采样频次(见第随时增加采样频次(见第10 章章“应急监测应急监测”)⑧⑧ 在流域污染源限期治理、限期达标排放的计在流域污染源限期治理、限期达标排放的计划中和流域受纳污染物的总量削减规划中,以划中和流域受纳污染物的总量削减规划中,以及为此所进行的同步监测,按第及为此所进行的同步监测,按第8 章章“流域监测流域监测”执行执行⑨⑨为配合局部水流域的河道整治,及时反映整为配合局部水流域的河道整治,及时反映整治的效果,应在一定时期内增加采样频次,具治的效果,应在一定时期内增加采样频次,具体由整治工程所在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体由整治工程所在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制定。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⑶⑶水样采集水样采集①① 采样前的准备采样前的准备a.确定采样负责人确定采样负责人b. 制定采样计划制定采样计划c. 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采样器材与现场测定仪器的准备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②②采样方法采样方法a. 采样器采样器ⅰⅰ.聚乙烯塑料桶聚乙烯塑料桶ⅱⅱ.单层采水瓶单层采水瓶ⅲⅲ.直立式采水器直立式采水器ⅳⅳ.自动采样器自动采样器b. 采样数量采样数量c.加入保存剂加入保存剂d. 油类采样油类采样 § §单层采水器:单层采水器: §直立式采水器(有机玻璃采水器):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e.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ⅰ.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ⅱ.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必要时使采样时应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必要时使用定位仪(用定位仪(GPS)定位ⅲ.认真填写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各省可按表完整各省可按表13—1的格式设计全省统一的格式设计全省统一的记录表。

的记录表ⅳ.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ⅴ.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ⅵ.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并将此现场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并将此现场情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ⅶ.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测定油类的水样,应在水面至300mm采集采集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并且柱状水样,并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并且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采样瓶(容器)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ⅷ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水封口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ⅸ.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

则应分离除去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分离方法为: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如1~~2L量筒量筒),静置,静置30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测定水温、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测定水温、pH、、DO、电导率、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电导率、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ⅹ.测定湖库水的测定湖库水的COD、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高锰酸盐指数、叶绿素α、总氮、、总氮、总磷时,水样静置总磷时,水样静置30min后,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后,用吸管一次或几次移取水样,吸管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吸管进水尖嘴应插至水样表层50mm以下位置,再加保存以下位置,再加保存剂保存ⅹ.测定油类、测定油类、BOD5、、DO、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③③水质采样记录表水质采样记录表a. 水温水温::用经检定的温度计直接插入采样点测量深水用经检定的温度计直接插入采样点测量。

深水温度用电阻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量温度计应在测点温度用电阻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量温度计应在测点放置放置5~~7min待测得的水温恒定不变后读数待测得的水温恒定不变后读数b. pH 值值::用测量精度为用测量精度为0.1的的pH计测定测定前应清计测定测定前应清洗和校正仪器洗和校正仪器c. DO::用膜电极法用膜电极法(注意防止膜上附着微小气泡注意防止膜上附着微小气泡)d. 透明度透明度::用塞氏盘法测定用塞氏盘法测定e. 电导率电导率::用电导率仪测定用电导率仪测定f. 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用铂电极和甘汞电极以用铂电极和甘汞电极以mV 计或计或pH 计测定计测定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g. 浊度浊度::用目视比色法或浊度仪用目视比色法或浊度仪h. 水样感官指标的描述:颜色:用相同的比色管,水样感官指标的描述:颜色:用相同的比色管,分取等体积的水样和蒸馏水作比较,进行定性描分取等体积的水样和蒸馏水作比较,进行定性描述水的气味述水的气味(嗅嗅)、水面有无油膜等均应作现场、水面有无油膜等均应作现场记录i. 水文参数:水文测量应按水文参数:水文测量应按GB50179—93《《河流河流流量测验规范流量测验规范》》进行。

潮汐河流各点位采样时,进行潮汐河流各点位采样时,还应同时记录潮位还应同时记录潮位j. 气象参数:气象参数有:气温、气压、风向、气象参数:气象参数有:气温、气压、风向、风速和相对湿度等风速和相对湿度等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④④ 水样的保存及运输水样的保存及运输凡能做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凡能做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水样运输前应将容器的外(内)盖盖紧装箱时水样运输前应将容器的外(内)盖盖紧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等分隔,以防破损箱子上应有应用泡沫塑料等分隔,以防破损箱子上应有“切切勿倒置勿倒置”等明显标志同一采样点的样品瓶应尽量等明显标志同一采样点的样品瓶应尽量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如分装在几个箱子内,则各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如分装在几个箱子内,则各箱内均应有同样的采样记录表运输前应检查所箱内均应有同样的采样记录表运输前应检查所采水样是否已全部装箱运输时应有专门押运人采水样是否已全部装箱运输时应有专门押运人员水样交化验室时,应有交接手续员水样交化验室时,应有交接手续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④④ 水样的保存及运输水样的保存及运输凡能做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凡能做现场测定的项目,均应在现场测定。

水样运输前应将容器的外(内)盖盖紧装箱时水样运输前应将容器的外(内)盖盖紧装箱时应用泡沫塑料等分隔,以防破损箱子上应有应用泡沫塑料等分隔,以防破损箱子上应有“切切勿倒置勿倒置”等明显标志同一采样点的样品瓶应尽量等明显标志同一采样点的样品瓶应尽量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如分装在几个箱子内,则各装在同一个箱子中;如分装在几个箱子内,则各箱内均应有同样的采样记录表运输前应检查所箱内均应有同样的采样记录表运输前应检查所采水样是否已全部装箱运输时应有专门押运人采水样是否已全部装箱运输时应有专门押运人员水样交化验室时,应有交接手续员水样交化验室时,应有交接手续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⑷⑷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①①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切实掌握采样技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切实掌握采样技术,熟知水样固定、保存、运输条件术,熟知水样固定、保存、运输条件§②②采样断面应有明显的标志物,采样人员不得擅采样断面应有明显的标志物,采样人员不得擅自改动采样位置自改动采样位置 §③③用船只采样时,采样应位于下游方向,逆流采用船只采样时,采样应位于下游方向,逆流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采样人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采样人员应在船前部采样,尽量使采样器远离船体在员应在船前部采样,尽量使采样器远离船体在同一采样点上分层采样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避同一采样点上分层采样时,应自上而下进行,避免不同层次水体混扰免不同层次水体混扰 §④④采样时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采样时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DO、、BOD、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水样容器2--3次,然后再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定剂,贴好标签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 §⑤⑤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样现场空白样,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样现场空白样,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 §⑥⑥每次分析结束后,除必要的留样外,样品瓶应每次分析结束后,除必要的留样外,样品瓶应及时清洗水环境例行监测水样容器和污染源监及时清洗水环境例行监测水样容器和污染源监测水样容器应分架存放,不得混用各类采样容测水样容器应分架存放,不得混用。

各类采样容器应按测定项目与采样点位,分类编号,固定专器应按测定项目与采样点位,分类编号,固定专用 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⒊⒊底质的监测点位和采样底质的监测点位和采样§底质样品的监测主要用于了解水体中易沉降,难底质样品的监测主要用于了解水体中易沉降,难降解污染物的累积情况降解污染物的累积情况§⑴⑴底质样品的采集底质样品的采集§①①采样点采样点§a. 底质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正下方底质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正下方当正下方无法采样时,可略作移动,当正下方无法采样时,可略作移动,§移动的情况应在采样记录表上详细注明移动的情况应在采样记录表上详细注明§b. 底质采样点应避开河床冲刷、底质沉积不稳定底质采样点应避开河床冲刷、底质沉积不稳定及水草茂盛、表层底质易受搅动之处及水草茂盛、表层底质易受搅动之处§c. 湖湖(库库)底质采样点一般应设在主要河流及污染底质采样点一般应设在主要河流及污染源排放口与湖源排放口与湖(库库)水混合均匀处水混合均匀处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②②采样量及容器采样量及容器§ 底质采样量通常为底质采样量通常为1kg~~2kg,一次的采样量不,一次的采样量不够时,可在周围采集几次,并将样品混匀。

样品够时,可在周围采集几次,并将样品混匀样品中的砾石、贝壳、动植物残体等杂物应予剔除中的砾石、贝壳、动植物残体等杂物应予剔除在较深水域一般常用掘式采泥器采样在浅水区在较深水域一般常用掘式采泥器采样在浅水区或干涸河段用塑料勺或金属铲等即可采样样品或干涸河段用塑料勺或金属铲等即可采样样品在尽量沥干水份后,用塑料袋包装或用玻璃瓶盛在尽量沥干水份后,用塑料袋包装或用玻璃瓶盛装;供测定有机物的样品,用金属器具采样,置装;供测定有机物的样品,用金属器具采样,置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瓶于棕色磨口玻璃瓶中瓶口不要沾污,以保证磨口不要沾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口塞能塞紧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⑵⑵底质采样质量保证底质采样质量保证§①①底质采样点应尽量与水质采样点一致底质采样点应尽量与水质采样点一致§② ② 水浅时,因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水浅时,因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或河床为砂卵石时,应另选采样点重采采或河床为砂卵石时,应另选采样点重采采样点不能偏移原设置的断面(点)太远采样点不能偏移原设置的断面(点)太远采样后应对偏移位置作好记录样后应对偏移位置作好记录§③③采样时底质一般应装满抓斗。

采样器向上采样时底质一般应装满抓斗采样器向上提升时,如发现样品流失过多,必须重采提升时,如发现样品流失过多,必须重采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⑶⑶ 采样记录及样品交接采样记录及样品交接§样品采集后要及时将样品编号,贴上样品采集后要及时将样品编号,贴上标签,并将底质的外观性状,如泥质标签,并将底质的外观性状,如泥质状态、颜色、嗅味、生物现象等情况状态、颜色、嗅味、生物现象等情况填入采样记录表采集的样品和采样填入采样记录表采集的样品和采样记录表运回后一并交实验室,并办理记录表运回后一并交实验室,并办理交接手续交接手续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五、地表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⒈⒈污染源污水监测点位的布设污染源污水监测点位的布设§⑴⑴ 布设原则布设原则§①①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②② 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排污单位的外排口§③③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进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和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采样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

点位应根据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④④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采样点的布设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采样点的布设§a. 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污水处理对整体污水处理设施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的入口和污水设施的总排口设置采样点设施污水的入口和污水设施的总排口设置采样点§b. 对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处理设施单对各污水处理单元效率监测时,在各种进入处理设施单元污水的入口和设施单元的排口设置采样点元污水的入口和设施单元的排口设置采样点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⑵⑵采样点位的登记采样点位的登记§①①必须全面掌握与污染源污水排放有关的必须全面掌握与污染源污水排放有关的工艺流程、污水类型、排放规律、污水管网工艺流程、污水类型、排放规律、污水管网走向等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采样点位排污单走向等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采样点位排污单位需向地方环境监测站提供废水监测基本信位需向地方环境监测站提供废水监测基本信息登记表由地方环境监测站核实后确定采息登记表由地方环境监测站核实后确定采样点位样点位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⑶⑶采样点位的管理采样点位的管理§①①采样点位应设置明显标志。

采样点位一经确定,不采样点位应设置明显标志采样点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动应执行得随意改动应执行GB15562.1—1995 标准标准§②② 经设置的采样点应建立采样点管理档案,内容包括经设置的采样点应建立采样点管理档案,内容包括采样点性质、名称、位置和编号,采样点测流装置,采样点性质、名称、位置和编号,采样点测流装置,排污规律和排污去向,采样频次及污染因子等排污规律和排污去向,采样频次及污染因子等§③③采样点位的日常管理采样点位的日常管理§经确认的采样点是法定排污监测点,如因生产工艺或经确认的采样点是法定排污监测点,如因生产工艺或其它原因需变更时,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它原因需变更时,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监测站重新确认排污单位必须经常进行排污口环境监测站重新确认排污单位必须经常进行排污口的清障、疏通工作的清障、疏通工作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⒉⒉污染源污水监测的采样污染源污水监测的采样§⑴⑴采样频次采样频次§①① 监督性监测监督性监测§地方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每年不少于地方环境监测站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每年不少于1 次,如被次,如被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列为年度监测的重点排污单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列为年度监测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增加到每年位,应增加到每年2 次~次~4 次。

因管理或执法的需要所进行的抽次因管理或执法的需要所进行的抽查性监测或对企业的加密监测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查性监测或对企业的加密监测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定§②② 企业自我监测企业自我监测§工业废水按生产周期和生产特点确定监测频率一般每个生产工业废水按生产周期和生产特点确定监测频率一般每个生产日至少日至少3 次§③③ 对于污染治理、环境科研、污染源调查和评价等工作中的污对于污染治理、环境科研、污染源调查和评价等工作中的污水监测,其采样频次可以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另行确定水监测,其采样频次可以根据工作方案的要求另行确定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④④ 排污单位为了确认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应排污单位为了确认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应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一个生产周期内进行加密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的一个生产周期内进行加密监测:周期在监测:周期在8h 以内的,每小时采以内的,每小时采1 次样;周次样;周期大于期大于8h 的,每的,每2h 采采1 次样,但每个生产周期次样,但每个生产周期采样次数不少于采样次数不少于3 次采样的同时测定流量采样的同时测定流量根据加密监测结果,绘制污水污染物排放曲线据加密监测结果,绘制污水污染物排放曲线(浓浓度度—时间,流量时间,流量—时间,总量时间,总量—时间时间),并与所,并与所掌握资料对照,如基本一致,即可据此确定企掌握资料对照,如基本一致,即可据此确定企业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业自行监测的采样频次。

§根据管理需要进行污染源调查性监测时,也按根据管理需要进行污染源调查性监测时,也按此频次采样此频次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⑤⑤ 排污单位如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能正常运转使排污单位如有污水处理设施并能正常运转使污水能稳定排放,则污染物排放曲线污水能稳定排放,则污染物排放曲线比较平稳,比较平稳,监督监测可以采瞬时样;对于排放曲线有明显监督监测可以采瞬时样;对于排放曲线有明显变化的不稳定排放污水,要根据曲线情况分时变化的不稳定排放污水,要根据曲线情况分时间单元采样,再组成混合样品正常情况下,间单元采样,再组成混合样品正常情况下,混合样品的单元采样不得少于两次如排放污混合样品的单元采样不得少于两次如排放污水的流量、浓度甚至组分都有明显变化,则在水的流量、浓度甚至组分都有明显变化,则在各单元采样时的采样量应与当时的污水流量成各单元采样时的采样量应与当时的污水流量成比例,以使混合样品更有代表性比例,以使混合样品更有代表性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⑵⑵ 污水采样方法污水采样方法§①① 污水的监测项目按照行业类型有不同要求污水的监测项目按照行业类型有不同要求。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BOD5、、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②② 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的水样体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的水样体积和容器的洗涤方法等积和容器的洗涤方法等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③③ 自动采样自动采样§自动采样用自动采样器进行,有时间比例采样自动采样用自动采样器进行,有时间比例采样和流量比例采样当污水排放量较稳定时可采和流量比例采样当污水排放量较稳定时可采用时间比例采样,否则必须采用流量比例采样用时间比例采样,否则必须采用流量比例采样§所用的自动采样器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所用的自动采样器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颁布的污水采样器技术要求(待定待定)§④④实际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实际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

当水当水深大于深大于1m 时,应在表层下时,应在表层下1/4 深度处采样;水深度处采样;水深小于或等于深小于或等于1m 时,在水深的时,在水深的1/2 处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⑤⑤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a. 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用样品容器直接采样时,必须用水样冲洗三次后再行采样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但当水面有浮油时,采油的容器不能冲洗§b. 采样时应注意除去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采样时应注意除去水面的杂物、垃圾等漂浮物§c. 用于测定悬浮物、用于测定悬浮物、BOD5、硫化物、油类、余氯的水样,必须、硫化物、油类、余氯的水样,必须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单独定容采样,全部用于测定§d. 在选用特殊的专用采样器(如油类采样器)时,应按照该采在选用特殊的专用采样器(如油类采样器)时,应按照该采样器的使用方法采样样器的使用方法采样§e. 采样时应认真填写采样时应认真填写“污水采样记录表污水采样记录表”,表中应有以下内容:,表中应有以下内容:污染源名称、监测目的、监测项目、采样点位、采样时间、样污染源名称、监测目的、监测项目、采样点位、采样时间、样品编号、污水性质、污水流量、采样人姓名及其它有关事项等。

品编号、污水性质、污水流量、采样人姓名及其它有关事项等具体格式可由各省制定具体格式可由各省制定§f. 凡需现场监测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监测其它注意事项可参凡需现场监测的项目,应进行现场监测其它注意事项可参见地表水质监测的采样部分见地表水质监测的采样部分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⑶⑶污水样品的保存、运输和记录污水样品的保存、运输和记录§污水样品的组成往往相当复杂,其稳定性通常污水样品的组成往往相当复杂,其稳定性通常比地表水样更差,应设法尽快测定保存和运比地表水样更差,应设法尽快测定保存和运输方面的具体要求参照输方面的具体要求参照④④ 地表水样的有关规定地表水样的有关规定执行执行§采样后要在每个样品瓶上贴一标签,标明点位采样后要在每个样品瓶上贴一标签,标明点位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和保存方法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和保存方法等等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⒊⒊排污总量监测排污总量监测§⑴⑴流量测量流量测量§①① 流量测量原则流量测量原则§a. 污染源的污水排放渠道,在已知其污染源的污水排放渠道,在已知其“流量流量—时间时间”排放曲线波排放曲线波动较小,用瞬时流量代表平均流量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允许时动较小,用瞬时流量代表平均流量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允许时(小于(小于10%),则在某一时段内的任意时间测得的瞬时流量乘),则在某一时段内的任意时间测得的瞬时流量乘以该时段的时间即为该时段的流量。

以该时段的时间即为该时段的流量§b. 如排放污水的如排放污水的“流量流量—时间时间”排放曲线虽有明显波动,但其波排放曲线虽有明显波动,但其波动有固定的规律,可以用该时段中几个等时间间隔的瞬时流量动有固定的规律,可以用该时段中几个等时间间隔的瞬时流量来计算出平均流量,则可定时进行瞬时流量测定来计算出平均流量,则可定时进行瞬时流量测定,,在计算出平在计算出平均流量后再乘以时间得到流量均流量后再乘以时间得到流量§c. 如排放污水的如排放污水的“流量流量—时间时间”排放曲线,既有明显波动又无规排放曲线,既有明显波动又无规律可循,则必须连续测定流量,流量对时间的积分即为总流量律可循,则必须连续测定流量,流量对时间的积分即为总流量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②② 流量测量方法流量测量方法§a. 污水流量计法:污水流量计的性能指标必须污水流量计法:污水流量计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污水流量计技术要求满足污水流量计技术要求§b. 其它测流量方法其它测流量方法::§ⅰⅰ.容积法容积法§ⅱⅱ.流速仪法流速仪法§ⅲⅲ.量水槽法量水槽法§ⅳⅳ.溢流堰法溢流堰法§c. 如污水为管道排放,所使用的电磁式或其它如污水为管道排放,所使用的电磁式或其它类型的流量计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

类型的流量计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⑵⑵平均浓度的确定平均浓度的确定§①①污染物排放单位的污水排放渠道,在已知其污染物排放单位的污水排放渠道,在已知其“浓度浓度—时间时间”排放曲线波动较小,用瞬时浓度代表平均浓度所排放曲线波动较小,用瞬时浓度代表平均浓度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容许时(小于引起的误差可以容许时(小于10%),在某时段内的),在某时段内的任意时间采样所测得的浓度,均可作为平均浓度任意时间采样所测得的浓度,均可作为平均浓度§②② 如如“浓度浓度—时间时间”排放曲线虽有波动但有规律,用等排放曲线虽有波动但有规律,用等时间间隔的等体积混合样的浓度代表平均浓度所引起时间间隔的等体积混合样的浓度代表平均浓度所引起的误差可以容许时,可等时间间隔采集等体积混合样,的误差可以容许时,可等时间间隔采集等体积混合样,测其平均浓度测其平均浓度§③③ 如如“浓度浓度—时间时间”排放曲线既有波动又无规律,则必排放曲线既有波动又无规律,则必须以须以“比例采样器比例采样器”作连续采样即确定某一比值,在作连续采样即确定某一比值,在连续采样中能使各瞬时采样量与当时的流量之比均为连续采样中能使各瞬时采样量与当时的流量之比均为此比值。

以此种此比值以此种“比例采样器比例采样器”在任一时段内采得的混在任一时段内采得的混合样所测得的浓度即为该时段内的平均浓度合样所测得的浓度即为该时段内的平均浓度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⑶⑶总量控制项目总量控制项目§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项目如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项目如COD、、石油类、氰化物、六价铬、汞、铅、镉和石油类、氰化物、六价铬、汞、铅、镉和砷等,要逐步实现等比例采样和自动砷等,要逐步实现等比例采样和自动监测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六、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⒈⒈监测项目监测项目§⑴⑴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①①选择国家和地方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控制的选择国家和地方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监测项目§②②选择对人和生物危害大、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范围广的选择对人和生物危害大、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范围广的污染物污染物§③③ 选择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选择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要求控制的监测项目§④④所选监测项目有所选监测项目有 “标准分析方法标准分析方法”、、“全国统一监测分全国统一监测分析方法析方法”§⑤⑤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污染源的特征和水环境保护功能各地区可根据本地区污染源的特征和水环境保护功能的划分,酌情增加某些选测项目;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划分,酌情增加某些选测项目;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监测条件的改善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酌情增加某些污监测条件的改善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可酌情增加某些污染源和地表水监测项目染源和地表水监测项目。

七、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七、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⑵⑵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①①地表水的监测项目见表地表水的监测项目见表7-1§潮汐河流必测项目增加氯化物潮汐河流必测项目增加氯化物§饮用水保护区或饮用水源的江河除监测常规项目外,必须注意剧饮用水保护区或饮用水源的江河除监测常规项目外,必须注意剧毒和毒和“三致三致”有毒化学品的监测有毒化学品的监测§②②工业废水监测项目见表工业废水监测项目见表7-2§③③底质监测项目底质监测项目§必测项目:砷、汞、烷基汞、铬、六价铬、铅、镉、铜、锌、硫必测项目:砷、汞、烷基汞、铬、六价铬、铅、镉、铜、锌、硫化物和有机质化物和有机质§选测项目: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除草剂、选测项目: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除草剂、PCBs、烷基汞、、烷基汞、苯系物、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苯系物、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类§④④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泥或纳入污水河渠和水域的污泥监测项目参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泥或纳入污水河渠和水域的污泥监测项目参照表照表7-2§⑤⑤饮用水源地监测项目执行饮用水源地监测项目执行GB 3838-2002 中表中表3§⑥⑥污染源监测项目执行污染源监测项目执行GB 8978-1996 及有关行业水污染物排放及有关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

七、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七、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⒉⒉ 分析方法分析方法§⑴⑴ 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选择分析方法的原则§①①首先选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或行业标准方法首先选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或行业标准方法§②②当实验室不具备使用标准分析方法时也可采用原国家环境保当实验室不具备使用标准分析方法时也可采用原国家环境保护局监督管理司环监护局监督管理司环监[1994]017 号文和环监号文和环监[1995]号文公布的方号文公布的方法体系§③③在某些项目的监测中,尚无在某些项目的监测中,尚无“标准标准”和和“统一统一”分析方法时,可采分析方法时,可采用用ISO、美国、美国EPA 和日本和日本JIS 方法体系等其它等效分析方法,但方法体系等其它等效分析方法,但应经过验证合格,其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应能达到质控要求应经过验证合格,其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应能达到质控要求§④④当规定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污水、底质和污泥样品分析时,必要当规定的分析方法应用于污水、底质和污泥样品分析时,必要时要注意增加消除基体干扰的净化步骤,并进行可适用性检验时要注意增加消除基体干扰的净化步骤,并进行可适用性检验。

§⑵⑵水和污水的监测分析方法见附表水和污水的监测分析方法见附表1七、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七、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⒈⒈流域监测的目的流域监测的目的§流域监测以掌握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趋势,流域监测以掌握流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趋势,为流域规划中限期达到目标的监督检查服务,并为流域规划中限期达到目标的监督检查服务,并为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提为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的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供依据§⒉⒉流域断面流域断面§根据流域规划设置的断面,一般分为限期达标断根据流域规划设置的断面,一般分为限期达标断面、责任考核断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断面、责任考核断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界断面面八、流域监测八、流域监测 §⒊⒊ 同步监测同步监测§⑴⑴ 同步监测是根据管理需要组织全流域监测站进行的在大致相同同步监测是根据管理需要组织全流域监测站进行的在大致相同的时段内,对主要控制项目的监测的时段内,对主要控制项目的监测§⑵⑵ 同步监测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中国环境同步监测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点位(断面)认证,监测全程序技术指导,监测资监测总站负责点位(断面)认证,监测全程序技术指导,监测资料的审核汇总以及报告编写工作。

在监测期间总站派技术专家到料的审核汇总以及报告编写工作在监测期间总站派技术专家到重点地区进行现场技术监督、技术指导相关省(自治区、直辖重点地区进行现场技术监督、技术指导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环境监测站负责对本地区的同步监测工作具市)、市(地)、县环境监测站负责对本地区的同步监测工作具体实施体实施§⑶⑶ 监测频次监测频次§常规监测为每月常规监测为每月1 次,具体实施时间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流域次,具体实施时间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流域网头单位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商确定网头单位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协商确定§同步监测频次根据需要确定同步监测频次根据需要确定八、流域监测八、流域监测 §⒋⒋监测断面(点位监测断面(点位))§我国正在制定和实施的三河(淮河、海河、辽河)我国正在制定和实施的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防治规划和、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污染源限期达标计划中确定的监测断面是三河、污染源限期达标计划中确定的监测断面是三河、三湖的主要监测断面三湖的主要监测断面§流域监测以环境管理目标断面和省(自治区、直流域监测以环境管理目标断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为主,根据需要可增加主要城镇辖市)交界断面为主,根据需要可增加主要城镇的污水总排口、日排水量在的污水总排口、日排水量在100 吨以上或吨以上或COD 日排放量日排放量30kg 以上主要污染企业的排口,此外,以上主要污染企业的排口,此外,沿江、河、湖、库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宾馆、沿江、河、湖、库的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宾馆、饭店等污水排口饭店等污水排口。

八、流域监测八、流域监测 §⒌⒌ 省、市(区)交界断面省、市(区)交界断面§重点省、市(区)交界断面,由中国环境重点省、市(区)交界断面,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并指导有关省、市(区)环监测总站组织并指导有关省、市(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采样监测;其它交界断境监测(中心)站采样监测;其它交界断面由所辖省、市(区)环境监测(中心)面由所辖省、市(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采样监测站组织采样监测八、流域监测八、流域监测 §⒍⒍监测项目监测项目§以常规水质监测项目为主,同时根据流域以常规水质监测项目为主,同时根据流域管理需要和区域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管理需要和区域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特征等适当增减,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特征等适当增减,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部门审批§在每次流域同步监测中,高锰酸盐指数、在每次流域同步监测中,高锰酸盐指数、COD、、NH3-N、、As、、Hg、、pH、、油类、总氮、油类、总氮、总磷为必测项目,湖库监测增加叶绿素总磷为必测项目,湖库监测增加叶绿素α八、流域监测八、流域监测 §⒎⒎流域污染物通量监测流域污染物通量监测§增加采样频次并进行流量测量,以平均浓增加采样频次并进行流量测量,以平均浓度和流量计算出污染物通量,也可用多个度和流量计算出污染物通量,也可用多个瞬时浓度积分计算污染物通量瞬时浓度积分计算污染物通量。

§流量测量有多种精确和简易方法,如流速流量测量有多种精确和简易方法,如流速仪法,将监测断面分成若干大小区间分别仪法,将监测断面分成若干大小区间分别测量后求积,也可将流速仪法简化成测量后求积,也可将流速仪法简化成2 点法点法进行测量进行测量八、流域监测八、流域监测 §⒈⒈验收监测内容验收监测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及管理情况检查;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管理情况检查;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效率测试;水污染物(排放浓度运行效率测试;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等)达标排放测试等和排放总量等)达标排放测试等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⒉⒉ 验收监测方案验收监测方案§验收监测方案应包括项目名称、工艺流程图及排验收监测方案应包括项目名称、工艺流程图及排污分析、监测因子、采样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污分析、监测因子、采样点位、监测频次、监测分析依据、评价标准、监测仪器、实施进度、提分析依据、评价标准、监测仪器、实施进度、提交成果和监测人员及其他有关内容交成果和监测人员及其他有关内容§验收监测方案要报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验收监测方案要报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部门批准后实施。

§验收监测应在正常生产工况并达到设计规模验收监测应在正常生产工况并达到设计规模75%以上运行情况下进行,并记录监测时的生产工况、以上运行情况下进行,并记录监测时的生产工况、生产规模和其他有关参数生产规模和其他有关参数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⒊⒊监测布点与采样监测布点与采样§⑴⑴布点布点§①①监测布点应能真实反映污染物达标排放监测布点应能真实反映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情况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果§②②监测布点必须符合监测布点必须符合⒈⒈ 节的规定节的规定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⑵⑵ 采样采样§①①采样频次采样频次§ⅰ.监测频次应能反映真实排污情况和环境保护治理设施的处理效监测频次应能反映真实排污情况和环境保护治理设施的处理效果,并应使工作量最小化果,并应使工作量最小化§ⅱ.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生产周期为采对生产稳定且污染物排放有规律的排放源,应以生产周期为采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样周期,采样不得少于2 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个周期,每个采样周期内采样次数一般应为应为3 次~次~5 次,但不得少于次,但不得少于3 次。

次§ⅲ.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对有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转或建有调节池的建设项目,其污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水为稳定排放的可采瞬时样,但不得少于3 次对污水处理设施次对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效率测试的采样频次可适当减少处理效率测试的采样频次可适当减少§ⅳ.对非稳定排放源、大型重点项目排放源,必须采用加密监测的对非稳定排放源、大型重点项目排放源,必须采用加密监测的方法方法§②②采样方法及水样保存采样方法及水样保存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⒋⒋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⑴⑴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①① 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中确定需要监测的因子,并参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中确定需要监测的因子,并参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考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0]38 号文号文“关于建设项目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附中附录一录一§②②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产生的新污染因子,须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产生的新污染因子,须经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增加监测项目经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增加监测项目。

§③③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应当增加监测的总量控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应当增加监测的总量控制指标制指标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⑵⑵监测方法监测方法§①① 监测因子的分析测试应采用国家颁布的监测因子的分析测试应采用国家颁布的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相应监测方法准中规定的相应监测方法§②② 未列入上述标准的监测因子,其分析测未列入上述标准的监测因子,其分析测试应参照有关标准中规定的监测方法或相试应参照有关标准中规定的监测方法或相应的等效方法应的等效方法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⒌⒌质量保证质量保证§⑴⑴采样器和监测仪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采样器和监测仪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⑵⑵承担竣工验收监测的环境监测站必须通过国家或省级承担竣工验收监测的环境监测站必须通过国家或省级计量认证,监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计量认证,监测人员必须持证上岗§⒍⒍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外排污染物要符合治理设施设计和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外排污染物要符合治理设施设计和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部门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

§⒎⒎ 总量控制总量控制§在竣工验收监测中要进行污水污染要素中主要污染因子在竣工验收监测中要进行污水污染要素中主要污染因子的排污总量监测,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是否符合功能的排污总量监测,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是否符合功能区规划目标作出评价区规划目标作出评价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⒏⒏验收监测报告(表验收监测报告(表))§验收监测报告应包括前言、验收监测的依据、建设项目验收监测报告应包括前言、验收监测的依据、建设项目工程概况、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及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要求、工程概况、环境影响评价意见及环境影响评价批复要求、验收监测评价标准、监测期间的工况分析、验收监测结验收监测评价标准、监测期间的工况分析、验收监测结果及分析、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国家规定的总果及分析、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环境管理检查、验收监测结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环境管理检查、验收监测结论与建议及有关附件等,同时填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论与建议及有关附件等,同时填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发[2000]38 号文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附录三中附录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三同时’竣工验收登记表竣工验收登记表”。

§验收监测表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验收监测表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0]38 号文号文“关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中附录八中附录八“验收监测表验收监测表”填写填写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九、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⒈ ⒈ 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尤其是有毒有害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尤其是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泄漏事故,往往会对水生生态环化学品的泄漏事故,往往会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并直接威胁人民群众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并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生命安全因此,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与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的应急监测与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督监测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是环境监测工作监测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⑴ ⑴ 应急监测的目的与原则应急监测的目的与原则§应急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迅速查明应急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迅速查明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以及污染发展趋势,及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以及污染发展趋势,及时、准确地为决策部门提供处理处置的可靠依据时、准确地为决策部门提供处理处置的可靠依据。

§事故发生后,监测人员应携带必要的简易快速检测器材事故发生后,监测人员应携带必要的简易快速检测器材和采样器材及安全防护装备尽快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现和采样器材及安全防护装备尽快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立即布点采样,利用检测管和便携式监测场的具体情况立即布点采样,利用检测管和便携式监测仪器等快速检测手段鉴别、鉴定污染物的种类,并给出仪器等快速检测手段鉴别、鉴定污染物的种类,并给出定量或半定量的监测结果现场无法鉴定或测定的项目定量或半定量的监测结果现场无法鉴定或测定的项目应立即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确应立即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污染程度和可能污染的范围并提出处理处置建议,及定污染程度和可能污染的范围并提出处理处置建议,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时上报有关部门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⑵⑵采样采样§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一般分为事故现场监测和跟踪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一般分为事故现场监测和跟踪监测两部分,其采样原则如下监测两部分,其采样原则如下::§①①现场监测采样现场监测采样§ⅰⅰ. .现场监测的采样一般以事故发生地点及其附近为主,根据现现场监测的采样一般以事故发生地点及其附近为主,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污染水体的特性布点采样和确定采样频次。

对江场的具体情况和污染水体的特性布点采样和确定采样频次对江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采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河的监测应在事故地点及其下游布点采样,同时要在事故发生地点上游采对照样对湖(库)的采样点布设以事故发生地点为中点上游采对照样对湖(库)的采样点布设以事故发生地点为中心,按水流方向在一定间隔的扇形或园形布点采样,同时采集对心,按水流方向在一定间隔的扇形或园形布点采样,同时采集对照样品照样品§ⅱⅱ. .事故发生地点要设立明显标志,如有必要则进行现场录像和事故发生地点要设立明显标志,如有必要则进行现场录像和拍照拍照§ⅲⅲ. .现场要采平行双样,一份供现场快速测定,一份供送回实验现场要采平行双样,一份供现场快速测定,一份供送回实验室测定如有需要,同时采集污染地点的底质样品室测定如有需要,同时采集污染地点的底质样品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②②跟踪监测采样跟踪监测采样§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随着稀释、扩散和沉降作用,其浓度会逐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随着稀释、扩散和沉降作用,其浓度会逐渐降低为掌握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在事故发生后,往渐降低为掌握污染程度、范围及变化趋势,在事故发生后,往往要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直至水体环境恢复正常往要进行连续的跟踪监测,直至水体环境恢复正常。

§ⅰⅰ. .对江河污染的跟踪监测要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和数量及河流对江河污染的跟踪监测要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和数量及河流的水文要素等,沿河段设置数个采样断面,并在采样点设立明显的水文要素等,沿河段设置数个采样断面,并在采样点设立明显标志采样频次根据事故程度确定标志采样频次根据事故程度确定§ⅱⅱ. .对湖(库)污染的跟踪监测,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点,但在出对湖(库)污染的跟踪监测,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点,但在出水口和饮用水取水口处必须设置采样点由于湖(库)的水体较水口和饮用水取水口处必须设置采样点由于湖(库)的水体较稳定,要考虑不同水层采样采样频次每天不得少于二次稳定,要考虑不同水层采样采样频次每天不得少于二次§③③现场记录现场记录§要绘制事故现场的位置图,标出采样点位,记录发生时间,事故要绘制事故现场的位置图,标出采样点位,记录发生时间,事故原因,事故持续时间,采样时间,以及水体感观性描述,可能存原因,事故持续时间,采样时间,以及水体感观性描述,可能存在的污染物,采样人员等事项在的污染物,采样人员等事项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⑶⑶监测方法监测方法§由于事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当我国颁布的标准监测分由于事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当我国颁布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等效采用析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可等效采用ISO、美国、美国EPA 或或日本日本JIS 的相关方法,但必须用加标回收、平行双样等的相关方法,但必须用加标回收、平行双样等指标检验方法的适用性指标检验方法的适用性。

§现场监测可使用水质检测管或便携式监测仪器等快速检现场监测可使用水质检测管或便携式监测仪器等快速检测手段,鉴别鉴定污染物的种类并给出定量、半定量的测手段,鉴别鉴定污染物的种类并给出定量、半定量的测定数据现场无法监测的项目和平行采集的样品,应测定数据现场无法监测的项目和平行采集的样品,应尽快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尽快将样品送回实验室进行检测§跟踪监测一般可在采样后及时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跟踪监测一般可在采样后及时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⑷ ⑷ 应急监测报告应急监测报告§根据现场情况和监测结果,编写现场监测报告并迅速上根据现场情况和监测结果,编写现场监测报告并迅速上报有关单位,报告的主要内容有报有关单位,报告的主要内容有::§①①事故发生的时间,接到通知的时间,到达现场监测时事故发生的时间,接到通知的时间,到达现场监测时间间§② ② 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事故发生的具体位置§③ ③ 监测实施,包括采样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方法监测实施,包括采样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方法§④ ④ 事故发生的性质、原因及伤亡损失情况事故发生的性质、原因及伤亡损失情况§⑤ ⑤ 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流失量、浓度及影响范围主要污染物的种类、流失量、浓度及影响范围。

§⑥⑥简要说明污染物的有害特性及处理处置建议简要说明污染物的有害特性及处理处置建议§⑦⑦附现场示意图及录像或照片附现场示意图及录像或照片§⑧ ⑧ 应急监测单位及负责人盖章签字应急监测单位及负责人盖章签字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⒉ ⒉ 洪水期与退水期水质监测洪水期与退水期水质监测§⑴⑴监测目的监测目的§掌握洪水期与退水期地表水质现状和变化趋势,掌握洪水期与退水期地表水质现状和变化趋势,及时准确地为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可及时准确地为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可靠信息,以便对可能发生的水污染事故制定相应靠信息,以便对可能发生的水污染事故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为保障洪涝区域人民的健康与重建的处理对策,为保障洪涝区域人民的健康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⑵⑵监测的基本任务与要求监测的基本任务与要求§①①开展灾区城镇河流、湖、库及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开展灾区城镇河流、湖、库及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②②重灾区、淹没区的地表水质监测;对于危险品存放地重灾区、淹没区的地表水质监测;对于危险品存放地周围水质重点监测周围水质重点监测§③ ③ 水环境污染事故的追踪调查和应急监测水环境污染事故的追踪调查和应急监测。

§④④开展洪水期与退水期水环境质量的评价与专报开展洪水期与退水期水环境质量的评价与专报§⑤ ⑤ 各项监测与报告工作要做到快速、及时、准确各项监测与报告工作要做到快速、及时、准确§⑥ ⑥ 其它要求执行其它要求执行1.1. 节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节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测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⑶ ⑶ 监测点位布设原则监测点位布设原则§①①布点原则布点原则§参照第参照第4 4 章地表水质监测布点与采样,第章地表水质监测布点与采样,第5 5 章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并根章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并根据洪水与退水过程中水体流经区域,把监测重点放在城、镇、村的饮用水源据洪水与退水过程中水体流经区域,把监测重点放在城、镇、村的饮用水源地(含水井周围)、洪涝区城、镇、村的河流,淹没区危险品存放地的周围地(含水井周围)、洪涝区城、镇、村的河流,淹没区危险品存放地的周围要加密布点要加密布点§② ② 洪水区域的河流主干道和支流流经的城镇加密布设控制断面(不设中泓断洪水区域的河流主干道和支流流经的城镇加密布设控制断面(不设中泓断面面)§③③城镇村的饮用水源地在进水和出水方位加密布点城镇村的饮用水源地在进水和出水方位加密布点。

§④④洪涝区域的饮用水水井根据不同水深布设上(水面至水下洪涝区域的饮用水水井根据不同水深布设上(水面至水下20mm20mm),中(水),中(水深的中部),下(底质上深的中部),下(底质上50mm50mm)三个点位三个点位§⑤ ⑤ 淹没区域的饮用水源地和水井周围加密布点淹没区域的饮用水源地和水井周围加密布点§⑥⑥洪涝区域和淹没区域的工矿企业周围,在入水方向每洪涝区域和淹没区域的工矿企业周围,在入水方向每20m 20m 布布1 1 个采样点,个采样点,出水方向要加密布点,以能够切实监测出污染物泻流浓度和总量为原则出水方向要加密布点,以能够切实监测出污染物泻流浓度和总量为原则§⑦ ⑦ 以危险品存放地或流经洪水的工矿企业为中心,按一定间隔的扇形布点,以危险品存放地或流经洪水的工矿企业为中心,按一定间隔的扇形布点,同时在洪水进流方向的上游设同时在洪水进流方向的上游设3 3 个~个~4 4 个对照点位个对照点位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⑷ ⑷ 采样采样§参照水样采集和污染源污水监测的采样执参照水样采集和污染源污水监测的采样执行行§⑸⑸监测频次与时段监测频次与时段§为说明污染物特别是危险品存放地污染物为说明污染物特别是危险品存放地污染物可能的泻排浓度、总量和泻排时段,自洪可能的泻排浓度、总量和泻排时段,自洪水暴发之日起至洪水消退后水暴发之日起至洪水消退后1 1 个月的时段个月的时段内,每周至少监测内,每周至少监测1 1 次。

次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⑹⑹监测项目监测项目§①①地表水地表水§pHpH、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挥发酚、油类、、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挥发酚、油类、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参照地区污染物的特征,并参照洪水区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参照地区污染物的特征,并参照洪水区污染源特征适当增加有关项目污染源特征适当增加有关项目§②②饮用水源地(含井水饮用水源地(含井水))§pHpH、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悬浮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磷、挥发酚、硫化物、总硬度、总汞、总砷、铅、镉、油类、氯磷、挥发酚、硫化物、总硬度、总汞、总砷、铅、镉、油类、氯化物、氟化物、总有机碳、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化物、氟化物、总有机碳、粪大肠菌群、细菌总数§③③有污水排放的工矿企业及事业单位参照污水监测项目执行有污水排放的工矿企业及事业单位参照污水监测项目执行§④ ④ 洪水淹没区的工矿企业和危险品存放地洪水淹没区的工矿企业和危险品存放地:根据工矿企业的产:根据工矿企业的产品、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存放危险品的种类,以国家控制的污染品、原材料、中间产品及存放危险品的种类,以国家控制的污染物为主,并参照国外有关限制排放污染物确定监测项目物为主,并参照国外有关限制排放污染物确定监测项目。

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⑺⑺监测分析方法监测分析方法§参照第参照第7 章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执行章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执行§对于淹没区的工矿企业和危险品存放地的污染物监测,对于淹没区的工矿企业和危险品存放地的污染物监测,我国尚没有规定标准监测分析方法和统一方法的,可采我国尚没有规定标准监测分析方法和统一方法的,可采用用ISO、美国、美国EPA 或日本或日本JIS 的相应监测分析方法的相应监测分析方法§⑻⑻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原则上参照第原则上参照第12 章水质监测质量保证和第章水质监测质量保证和第5 章、第章、第6 章章有关规定执行有关规定执行§⑼⑼数据处理与报告数据处理与报告§洪水期与退水期的监测数据,切实做好计算机存储工作洪水期与退水期的监测数据,切实做好计算机存储工作每期水质监测结果以专报、快报形式,及时向国家环境每期水质监测结果以专报、快报形式,及时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保护总局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十、应急监测十、应急监测 §⒈⒈原始记录原始记录§⑴⑴水和污水现场监测采样、样品保存、样品传输、样品水和污水现场监测采样、样品保存、样品传输、样品交接、样品处理和实验室分析的原始记录是监测工作的交接、样品处理和实验室分析的原始记录是监测工作的重要凭证,应在记录表格或专用记录本上按规定格式,重要凭证,应在记录表格或专用记录本上按规定格式,对各栏目认真填写。

原始记录表对各栏目认真填写原始记录表( (本本) )应有统一编号,个应有统一编号,个人不得擅自销毁,用毕按期归档保存人不得擅自销毁,用毕按期归档保存§⑵ ⑵ 原始记录使用墨水笔或档案用园珠笔书写,做到字原始记录使用墨水笔或档案用园珠笔书写,做到字迹端正、清晰如原始记录上数据有误而要改正时,应迹端正、清晰如原始记录上数据有误而要改正时,应在错误的数据上划以斜线;如需改正的数据成片,亦可在错误的数据上划以斜线;如需改正的数据成片,亦可将其画以框线,并添加将其画以框线,并添加““作废作废””两字两字, ,再在错误数据的再在错误数据的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字,并在右下方签名上方写上正确的数字,并在右下方签名( (或盖章或盖章) )不得在原始记录上涂改或撕页在原始记录上涂改或撕页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⑶⑶监测人员必须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监测人员必须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各项记录负责,及时记录,不得以回忆对各项记录负责,及时记录,不得以回忆方式填写方式填写§⑷ ⑷ 每次报出数据前,原始记录上必须有测每次报出数据前,原始记录上必须有测试人和校核人签名试人和校核人签名。

§⑸⑸站内外其他人员需查阅原始记录时,需站内外其他人员需查阅原始记录时,需经有关领导批准经有关领导批准§⑹⑹原始记录不得在非监测场合随身携带,原始记录不得在非监测场合随身携带,不得随意复制、外借不得随意复制、外借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⒉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及规则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及规则§⑴⑴有效数字用于表示测量数字的有效意义指测量中实际能测得有效数字用于表示测量数字的有效意义指测量中实际能测得的数字,由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其倒数第二位以上的数字应是的数字,由有效数字构成的数值,其倒数第二位以上的数字应是可靠的可靠的(确定的确定的),只有末位数是可疑的,只有末位数是可疑的(不确定的不确定的)对有效数字对有效数字的位数不能任意增删的位数不能任意增删§⑵⑵由有效数字构成的测定值必然是近似值,因此,测定值的运算由有效数字构成的测定值必然是近似值,因此,测定值的运算应按近似计算规则进行应按近似计算规则进行§⑶⑶数字数字“0”,当它用于指小数点的位置,而与测量的准确度无关,当它用于指小数点的位置,而与测量的准确度无关时,不是有效数字;当它用于表示与测量准确程度有关的数值大时,不是有效数字;当它用于表示与测量准确程度有关的数值大小时,即为有效数字。

这与小时,即为有效数字这与“0”在数值中的位置有关在数值中的位置有关§⑷⑷ 一个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主要取决于原始数据的正确一个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主要取决于原始数据的正确记录和数值的正确计算在记录测量值时,要同时考虑到计量器记录和数值的正确计算在记录测量值时,要同时考虑到计量器具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测量仪器本身的读数误差对检定合具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以及测量仪器本身的读数误差对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有效位数可以记录到最小分度值,最多保留一位格的计量器具,有效位数可以记录到最小分度值,最多保留一位不确定数字不确定数字(估计值估计值)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以实验室最常用的计量器具为例以实验室最常用的计量器具为例::§(1)用天平用天平(最小分度值为最小分度值为0.1mg)进行称量时,有效数字可以记录进行称量时,有效数字可以记录到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如到小数点后面第四位,如1.2235g,此时有效数字为五位;称取,此时有效数字为五位;称取0.9452g,则为四位则为四位§(2)用玻璃量器量取体积的有效数字位数是根据量器的容量允许差用玻璃量器量取体积的有效数字位数是根据量器的容量允许差和读数误差来确定的。

如单标线和读数误差来确定的如单标线A 级级50mL 容量瓶,准确容积为容量瓶,准确容积为50.00mL;单标线;单标线A 级级10mL 移液管,准确容积为移液管,准确容积为10.00mL,有效,有效数字均为四位;用分度移液管或滴定管,其读数的有效数字可达数字均为四位;用分度移液管或滴定管,其读数的有效数字可达到其最小分度后一位,保留一位不确定数字到其最小分度后一位,保留一位不确定数字§(3)分光光度计最小分度值为分光光度计最小分度值为0.005,因此,吸光度一般可记到小,因此,吸光度一般可记到小数点后第三位,有效数字位数最多只有三位数点后第三位,有效数字位数最多只有三位§(4)带有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分析仪器,往往根据计算机自身的设定,带有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分析仪器,往往根据计算机自身的设定,打印或显示结果,可以有很多位数,但这并不增加仪器的精度和打印或显示结果,可以有很多位数,但这并不增加仪器的精度和可读的有效位数可读的有效位数§(5)在一系列操作中,使用多种计量仪器时,有效数字以最少的一在一系列操作中,使用多种计量仪器时,有效数字以最少的一种计量仪器的位数表示种计量仪器的位数表示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⑸⑸表示精密度的有效数字根据分析方法和待测物的浓度不同,一表示精密度的有效数字根据分析方法和待测物的浓度不同,一般只取般只取1 位~位~2 位有效数字位有效数字。

§⑹⑹ 分析结果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位数不能超过方法最低检出浓度分析结果有效数字所能达到的位数不能超过方法最低检出浓度的有效位数所能达到的位数例如,一个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的有效位数所能达到的位数例如,一个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则分析结果报,则分析结果报0.088mg/L 就不合理,应报就不合理,应报0.09mg/L§⑺⑺ 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时,校准曲线斜率以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时,校准曲线斜率b 的有效位数,应的有效位数,应与自变量与自变量xi 的有效数字位数相等,或最多比的有效数字位数相等,或最多比xi 多保留一位截距多保留一位截距a 的最后一位数,则和因变量的最后一位数,则和因变量yi 数值的最后一位取齐,或最多比数值的最后一位取齐,或最多比yi 多保留一位数多保留一位数§⑻⑻ 在数值计算中,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之后,其余数字应按修约在数值计算中,当有效数字位数确定之后,其余数字应按修约规则一律舍去规则一律舍去§⑼⑼在数值计算中,某些倍数、分数、不连续物理量的数值,以及在数值计算中,某些倍数、分数、不连续物理量的数值,以及不经测量而完全根据理论计算或定义得到的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不经测量而完全根据理论计算或定义得到的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可视为无限。

这类数值在计算中按需要几位就定几位位数可视为无限这类数值在计算中按需要几位就定几位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⒊⒊数值修约规则数值修约规则§数值修约执行数值修约执行GB 8170—87 数值修约规则数值修约规则§⒋⒋近似计算规则近似计算规则§⑴⑴加法和减法加法和减法§几个近似值相加减时,其和或差的有效数字决定于绝对几个近似值相加减时,其和或差的有效数字决定于绝对误差最大的数值,即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自左起不超过误差最大的数值,即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自左起不超过参加计算的近似值中第一个出现的可疑数字在小数的参加计算的近似值中第一个出现的可疑数字在小数的加减计算中,结果所保留的小数点后的位数与各近似值加减计算中,结果所保留的小数点后的位数与各近似值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者相同在实际运算过程中,保留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者相同在实际运算过程中,保留的位数比各数值中小数点后数最少者多留一位小数,而的位数比各数值中小数点后数最少者多留一位小数,而计算结果则按数值修约规则处理当两个很接近的近似计算结果则按数值修约规则处理当两个很接近的近似数值相减时,其差的有效数字位数会有很多损失。

因此,数值相减时,其差的有效数字位数会有很多损失因此,如有可能,应把计算程序组织好,使尽量避免损失如有可能,应把计算程序组织好,使尽量避免损失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⑵⑵乘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近似值相乘除时,所得积与商的有效数字位数决定于相近似值相乘除时,所得积与商的有效数字位数决定于相对误差最大的近似值,即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要与对误差最大的近似值,即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要与各近似值中有效数字位数量少者相同在实际运算中,各近似值中有效数字位数量少者相同在实际运算中,可先将各近似值修约至比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多保留一可先将各近似值修约至比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多保留一位,最后将计算结果按上述规则处理位,最后将计算结果按上述规则处理§⑶⑶ 乘方和开方乘方和开方§近似值乘方或开方时,原近似值有几位有效数字,计算近似值乘方或开方时,原近似值有几位有效数字,计算结果就可以保留几位有效数字结果就可以保留几位有效数字§⑷⑷对数和反对数对数和反对数§大近似值的对数计算中,所取对数的小数点后的位数大近似值的对数计算中,所取对数的小数点后的位数(不包括首数不包括首数)应与其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应与其数的有效数字位数相同。

§⑸⑸求四个或四个以上准确度接近的数值的平均值时,其求四个或四个以上准确度接近的数值的平均值时,其有效位数可增加一位有效位数可增加一位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⒌⒌ 监测结果的表示方法监测结果的表示方法§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⑴⑴ 浓度含量的表示浓度含量的表示§水和污水分析结果用水和污水分析结果用mg/L表示,浓度较小时,则以表示,浓度较小时,则以μg/L表示,浓表示,浓度很大时,例如度很大时,例如COD12345mg/L应以应以1.23×104mg/L表示,亦可用表示,亦可用百分数百分数(%)表示(注明表示(注明m/v或或m/m)§底质分析结果用底质分析结果用mg/kg(干基)或(干基)或μg/kg(干基)表示(干基)表示§总硬度用总硬度用CaCO3mg/L表示§⑵⑵双份平行测定结果在允许差范围之内,则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双份平行测定结果在允许差范围之内,则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平行双样相对偏差的计算方法平行双样相对偏差的计算方法::§相对偏差(相对偏差(%)=)=((A − B))/((A + B ))×100§式中:式中:A,,B—同一水样两次平行测定的结果同一水样两次平行测定的结果。

§当测定结果在检出限(或最小检出浓度)以上时,报实际测得结当测定结果在检出限(或最小检出浓度)以上时,报实际测得结果值,当低于方法检出限时,报所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值并加标果值,当低于方法检出限时,报所使用方法的检出限值并加标志位志位L统计污染总量时以零计统计污染总量时以零计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⒍⒍校准曲线校准曲线§⑴⑴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只舍不入,保留到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只舍不入,保留到小数点后出现非小数点后出现非9 的一位,如的一位,如0.99989→0.9998如果小数点后都是如果小数点后都是9 时,时,最多保留最多保留4 位§⑵⑵ 校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有时小数点后位校准曲线的斜率和截距有时小数点后位数很多,最多保留数很多,最多保留3 位有效数字,并以幂表位有效数字,并以幂表示,如示,如0.0000234→2.34×10--5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⒎⒎ 分析结果的统计要求分析结果的统计要求§⑴⑴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一组监测数据中,个别数值明显偏离其所属样本的其余一组监测数据中,个别数值明显偏离其所属样本的其余测定值,即为异常值。

对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参照测定值,即为异常值对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参照GB 4883—85 进行进行§较常采用较常采用Grubbs 检验法和检验法和Dixon 检验法Grubbs 检验检验法可用于检验多组(组数法可用于检验多组(组数L)测量均值的一致性和剔除)测量均值的一致性和剔除多组测量值均值中的异常值,亦可用于检验一组测量值多组测量值均值中的异常值,亦可用于检验一组测量值(个数(个数n)的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检)的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检出的异常值个数不超过出的异常值个数不超过1;;Dixon 检验法用于一组测量检验法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适用于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适用于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对于剔除多组测量值中精密度较差的一组数据,或对多对于剔除多组测量值中精密度较差的一组数据,或对多组测量值的方差一致性检验,则通常采用组测量值的方差一致性检验,则通常采用Cochran 最大最大方差检验方差检验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⑵ ⑵ 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表示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表示§用多次平行测定结果进行相对偏差计算用多次平行测定结果进行相对偏差计算;;§一组测量值的精密度用标准偏差或相对标一组测量值的精密度用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准偏差表示。

§⑶⑶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表示§以加标回收率表示以加标回收率表示;;§根据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以相对误差表根据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以相对误差表示示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⒏⒏ 数据上报数据上报§⑴⑴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⑵⑵ 编码编码§⑶⑶ 原始数据原始数据§⑷⑷ 计量单位计量单位§⑸⑸数据准确性数据准确性§⑹⑹数据上报数据上报§⑺⑺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十一、监测数据整理、处理与上报 §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是贯穿监测全过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是贯穿监测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人员素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人员素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定、布点采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定、布点采样方案和措施、实验室内的质量控样方案和措施、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报告审核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和报告审核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要求和技术要求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⒈ ⒈ 监测人员的素质要求监测人员的素质要求§⑴⑴监测人员技术要求监测人员技术要求§具备扎实的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具备扎实的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正确熟练地掌握环境监测中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程序;熟练地掌握环境监测中操作技术和质量控制程序;熟知有关环境监测管理的法规、标准和规定;学熟知有关环境监测管理的法规、标准和规定;学习和了解国内外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习和了解国内外环境监测新技术,新方法。

§⑵⑵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凡承担监测工作,报告监测数据者,必须参加合凡承担监测工作,报告监测数据者,必须参加合格证考核(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格证考核(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的分析三部分)考核合格,取得样品的分析三部分)考核合格,取得( (某项目某项目) )合格证,才能报出(该项目)监测数据合格证,才能报出(该项目)监测数据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⒉⒉ 监测仪器管理与定期检查监测仪器管理与定期检查§⑴⑴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达到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达到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可比,必须执行计量法,对所用计量分析仪器进行计量检可比,必须执行计量法,对所用计量分析仪器进行计量检定,经检定合格,方准使用定,经检定合格,方准使用§⑵⑵应按计量法规定,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应按计量法规定,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合格方可使用§⑶⑶ 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自行依法检定,或送有授权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自行依法检定,或送有授权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对社会开展量值传递工作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

合格方可使用§⑷⑷计量器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校验和维护如天平的零计量器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校验和维护如天平的零点,灵敏性和示值变动性;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准确性、灵点,灵敏性和示值变动性;分光光度计的波长准确性、灵敏度和比色皿成套性;敏度和比色皿成套性;pH pH 计的示值总误差;以及仪器调节计的示值总误差;以及仪器调节性性误差,应参照有关计量检定规程定期校验误差,应参照有关计量检定规程定期校验§⑸⑸新购置的玻璃量器,在使用前,首先对其密合性、容量新购置的玻璃量器,在使用前,首先对其密合性、容量允许差、流出时间等指标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允许差、流出时间等指标进行检定,合格方可使用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⒊⒊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用和验证水质监测分析方法的选用和验证§⑴⑴对不同的监测分析对象所选用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的监测分析对象所选用的分析方法要遵循本规范中要遵循本规范中 选择分析方法所确定的原选择分析方法所确定的原则则§⑵⑵当实验室不具备采用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当实验室不具备采用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的条件时,或者水样十分复杂,采用标准方的条件时,或者水样十分复杂,采用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不能得到合格的测定数据,必法或统一方法不能得到合格的测定数据,必须做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的主须做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该方法的主要特性参数:方法检出浓度、精密度、准确要特性参数:方法检出浓度、精密度、准确度、干扰影响等与标准方法有等效性、可靠度、干扰影响等与标准方法有等效性、可靠性,并报省级以上环境监测部门审批、核准性,并报省级以上环境监测部门审批、核准。

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⒋⒋水质监测布点采样的质量保证水质监测布点采样的质量保证§⑴⑴地表水质的布点采样质量保证见地表水质的布点采样质量保证见 水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质采样的质量保证§⑵ ⑵ 底质采样质量保证见底质采样质量底质采样质量保证见底质采样质量保证保证§⑶ ⑶ 污水监测采样质量保证见水质采样污水监测采样质量保证见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和污染源污水监测的采样的质量保证和污染源污水监测的采样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⒌⒌分析实验室的基础条件分析实验室的基础条件§⑴⑴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应保持实验室整洁、安全的:应保持实验室整洁、安全的操作环境,通风良好,布局合理,安全操作操作环境,通风良好,布局合理,安全操作的基本条件的基本条件§⑵⑵实验用水实验用水:一般分析实验用水电导率应小:一般分析实验用水电导率应小于于3.0μs//cm§⑶⑶实验器皿实验器皿:根据实验需要,选用合适材质:根据实验需要,选用合适材质的器皿,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晾干,防止灰的器皿,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晾干,防止灰尘等沾污尘等沾污§⑷⑷化学试剂化学试剂:应采用符合分析方法所规定的:应采用符合分析方法所规定的等级的化学试剂。

配制一般试液,应不低于等级的化学试剂配制一般试液,应不低于分析纯级分析纯级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⑸⑸试液的配制和标准溶液的标定试液的配制和标准溶液的标定§① ① 试液,应根据使用情况适量配制选用合适材质试液,应根据使用情况适量配制选用合适材质和容积的试剂瓶盛装,注意瓶塞的密合性和容积的试剂瓶盛装,注意瓶塞的密合性§② ② 用精密称量法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应使用基准试用精密称量法直接配制标准溶液,应使用基准试剂或纯度不低于优级纯的试剂,所用溶剂应为剂或纯度不低于优级纯的试剂,所用溶剂应为GB GB 66826682——8686《实验室用水规格》规定的二级以上纯水或《实验室用水规格》规定的二级以上纯水或优级纯优级纯( (不得低于分析纯不得低于分析纯) )溶剂称样量不应小于溶剂称样量不应小于0.1g0.1g,用检定合格的容量瓶定容用检定合格的容量瓶定容§③ ③ 用基准物标定法配制的标准溶液,至少平行标定用基准物标定法配制的标准溶液,至少平行标定三份,平行标定相对偏差不大于三份,平行标定相对偏差不大于0.2%0.2%,取其平均值计,取其平均值计算溶液的浓度算溶液的浓度。

§④④试剂瓶上应贴有标签,应写明试剂名称、浓度、配试剂瓶上应贴有标签,应写明试剂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和配制人试液瓶中试液一经倒出,不得返回制日期和配制人试液瓶中试液一经倒出,不得返回保存于冰箱内的试液,取用时应置室温使达平衡后再保存于冰箱内的试液,取用时应置室温使达平衡后再量取量取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⒍⒍监测分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监测分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⑴⑴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检验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检验§①① 全程序空白值的测定全程序空白值的测定§②② 检出浓度检出浓度§③③ 校准曲线的制作校准曲线的制作§④④ 精密度检验精密度检验§⑤⑤ 准确度检验准确度检验§⑥ ⑥ 干扰试验干扰试验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⑵⑵实验分析质控程序实验分析质控程序§①①送入实验室水样首先应核对采样单,容器编号,包装情况,送入实验室水样首先应核对采样单,容器编号,包装情况,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等符合要求的样品方可开展分析保存条件和有效期等符合要求的样品方可开展分析§②②每批水样分析时,空白样品对被测项目有响应的,必须作每批水样分析时,空白样品对被测项目有响应的,必须作一个实验室空白,对出现空白值明显偏高时,应仔细检查原一个实验室空白,对出现空白值明显偏高时,应仔细检查原因,以消除空白值偏高的因素因,以消除空白值偏高的因素。

§③③水样分析水样分析§用分光光度法校准曲线定量时,必须检验校准曲线的相关系用分光光度法校准曲线定量时,必须检验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和截距是否正常数和截距是否正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校准曲线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校准曲线制作,必须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制作,必须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④④精密度控制精密度控制§⑤⑤ 准确度控制准确度控制§⑥ ⑥ 执行三级审核制执行三级审核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⒎⒎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⑴⑴上一级站对下属监测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应上一级站对下属监测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应定期进行检查、指导,进行优质实验室和优定期进行检查、指导,进行优质实验室和优秀监测人员的考评工作,促进监测队伍整体秀监测人员的考评工作,促进监测队伍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⑵ ⑵ 上级站定期对下属站使用标准工作溶液与上级站定期对下属站使用标准工作溶液与标准物质的比对测试进行考核,判断实验室标准物质的比对测试进行考核,判断实验室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减少系统误差,也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减少系统误差,也可采用稳定均匀的实验室实际水样,分送有可采用稳定均匀的实验室实际水样,分送有关实验室测定,比较两者测定结果是否存在关实验室测定,比较两者测定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显著性差异。

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⒏⒏质量保证管理质量保证管理§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 (暂行暂行) )》,各级环境监测站应设置相应的质量保证》,各级环境监测站应设置相应的质量保证管理机构,如质保室(组),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机构,如质保室(组),配备专职(或兼职)质保人员,负责组织协调,贯彻落实和检查有关质质保人员,负责组织协调,贯彻落实和检查有关质量保证措施,使监测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量保证措施,使监测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⒐ ⒐ 水质监测安全水质监测安全§各监测站(实验室)应制定符合本单位实情的监测各监测站(实验室)应制定符合本单位实情的监测安全制度,内容包括水上采样,实验室安全操作,安全制度,内容包括水上采样,实验室安全操作,剧毒化学药品的管理等,并严格执行和定期检查,剧毒化学药品的管理等,并严格执行和定期检查,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十二、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监测资料的整编由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完成监测资料的整编由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完成。

§水质监测实验室委派负责人负责地表水和污水水质监测实验室委派负责人负责地表水和污水监测资料的整理工作在资料整理时,对水和监测资料的整理工作在资料整理时,对水和污水监测的各个环节;监测断面、垂线、排污污水监测的各个环节;监测断面、垂线、排污口、采样点的布设,样品的采集、保存、运送、口、采样点的布设,样品的采集、保存、运送、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校准曲线的绘制、分析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校准曲线的绘制、分析结果等均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全面检查,认真核结果等均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全面检查,认真核实发现可疑之处,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发现可疑之处,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当原因不明时,应如实说明情况,但不得任意当原因不明时,应如实说明情况,但不得任意修改或舍弃数据修改或舍弃数据十三、资料整编十三、资料整编 §监测资料的整编由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完成监测资料的整编由各级环境监测站负责完成§水质监测实验室委派负责人负责地表水和污水水质监测实验室委派负责人负责地表水和污水监测资料的整理工作在资料整理时,对水和监测资料的整理工作在资料整理时,对水和污水监测的各个环节;监测断面、垂线、排污污水监测的各个环节;监测断面、垂线、排污口、采样点的布设,样品的采集、保存、运送、口、采样点的布设,样品的采集、保存、运送、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校准曲线的绘制、分析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校准曲线的绘制、分析结果等均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全面检查,认真核结果等均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全面检查,认真核实。

发现可疑之处,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发现可疑之处,应查明原因,予以纠正当原因不明时,应如实说明情况,但不得任意当原因不明时,应如实说明情况,但不得任意修改或舍弃数据修改或舍弃数据十三、资料整编十三、资料整编 以上讲的不足之处, 请大家批评指证 谢谢 谢!谢!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