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石油化工专业队建设探讨 王宁Summary:近年来,石油化工火灾已经逐渐成为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亟待研究的重点课题,结合近年来我国各级消防救援队伍日常灭火救援实战处置工作的相关经验以及我国各地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任务的具体落实情况,就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人员编配、装备配备、组训科目、战术战法和实战能力等方面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改进措施,力争以此为依据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精干、一专多能、攻坚克难、机动高效”的石油化工火灾处置尖刀队伍Key:石油化工火灾;人员编配;器材装备;战术战法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飞速发展,各类石油化工产品已经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石油化工产业具有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下游产品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等得天独厚的优势,直接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然而,石油化工产业原材料普遍属于易燃易爆物质,一旦生产加工或日常储运过程中发生物料泄漏或接触到高温明火,短时间内即可发生大规模的爆炸燃烧事故,且实战处置过程中危险性强、处置难度大,对技战术的实际使用及器材装备的选用都有较高的要求为贯彻落实“特勤特建、特战特训”总体要求,自部消防救援局灭火救援专业队伍建设工作部署以来,各级消防救援队伍主动对标“国家队、主力军”标准,以打造“安全防护等级高、灾害事故处置专、救生排险业务精、攻坚克难能力强”的队伍为目标,坚持“实战需求、灾情导向”,高标准推进化工专业队建设工作开展,不断提升队伍攻坚打赢实战能力。
1 制约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工作快速开展的因素1.1 人员素质有待提升随着石油化工产业的不断升级,危险化品种类日益繁多,对消防指战员实战素质的实际要求逐步提高,基层指战员专业知识储备不充足,对各类高精尖器材的实际使用方式普遍较为生疏基层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学历背景及灭火实战经验差异较大,面对改制转隶后过渡期,基层消防救援站存在“人员少”的实际困难,加之有些参加过专业培训、有一定实战经验的指战员因为各种原因调整或离开工作岗位,导致我国各省份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实战处置业务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迅速发展1.2 器材装备配备不匹配目前我国各省份特勤站常规装备种类件数基本满足日常警情处置需求,但依据建标 152—2022《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特勤站所需配备装备数量仍存在大量缺口,其中侦检类、防护类、救生类的器材装备实际配备缺口较大此外,我国各省份石油化工处置专业队普遍存在车辆配备结构不合理、特种器材缺配、总载水量不达标以及部分车辆临近退役年限的问题,特别是整体专业车辆装备和专业训练设施未达到需求,杀手锏类装备相对不足,或者高精尖装备配备后无法有效运用和执勤,导致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作战效能不足,距离石油化工处置特勤站的实际建设标准较远[1]。
1.3 训练机制和设施尚不完善目前,我国各个省份的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除处置各类石油化工火灾外,还普遍承担辖区内部日常执勤备战及训练考核工作,在落实基层消防救援站一日生活制度,完成日常训练、熟悉演练基础上才能开展专业性训练,导致专业队赴石油化工企业驻厂轮训和脱产培训班时间相对不足,开展专业特训的效果不强同时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骨干普遍要参与冬训、夏训等常规体能和业务普考活动,导致专业训练方向把控效果下降,实战化训练量也通常得不到有效保障在石油化工装置训练设施建设上,目前全国各地普遍没有为一线石油化工专业队所在消防救援站配备各类真烟真火训练设施及堵漏训练装置等,实战化训练所需的场景模拟训练设施建设方面的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专业化、实战化训练的实际效能1.4 业务理论缺少实战验证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普遍通过邀请专家授课、联席会交流讨论、编制实战化训练教材及拍摄教学示范片等形式对队伍各级开展石油化工灾害事故应急处置业务理论知识的教授,但是理论学习过程中大多是通过想定作业、桌面推演及战例复盘等方式,实际操作较少,有的专业队指战员甚至从未参与过实战处置目前的现实问题是专业队部分人员学历不高、文化底子薄,对于专业性太强的理论授课不能真正理解消化;部分政府专职队员虽经过理论培训,但实战经验匮缺,而石油化工火灾有随时发生剧烈爆炸、毒气泄漏的不确定性,一旦进入现场,这些人员往往会惊慌失措,日常积累的理论知识完全派不上用场。
2 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建设发展趋势2.1 开展预案专项整理工作立足石油化工火灾处置任务需求,承担专业队建设任务的消防救援站必须预先收集整理辖区内部相关单位实际底数,对其基本情况、经营情况、化学工艺、处置对策等进行逐一摸排并将数据整理成册严格按照“一厂一案、一企一策、一库一档”的标准,认真修订辖区石油化工单位预案,对单位重点部位、危化品特性、储存数量、工艺流程、装置结构特点等情况再落实、再核对,做到情况准确无误,台账预案完整2.2 改善训练方式考核比武“考什么”“怎么考”,一直以来是基层消防救援队站的日常训练导向,没有充分结合工作实践,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专业队在日常训练组织过程中要做到“专人专训”,不断规划阶段训练考核内容,设立训练考核档案,建立淘汰机制;广泛开展侦察防护、掩护救生,关阀堵漏、输转洗消、复杂环境逃生等类别专业处置科目训练,不断完善训练内容,规范作战行动规程我国各省份所属的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自组建之初,是择优选取骨干消防指战员组建的专业队伍,为了切实提升队伍实际处置能力的有效提升,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要与普通队站考核科目区别开来已经逐渐成了专业队建设的发展方向。
2.3 改革执勤模式石油化工专业处置队通常需要配备与随车号员等同的防护装备、灭火装备和必要的侦检、破拆、救护类装备,且专业队车辆装备的作战编成应不同于普通消防站,要充分发挥各类高精尖装备的实际作战效能,使其切实成为实战处置过程中的攻坚利器,就必须预先为专业队建立合理的供水编队作为遂行保障近年来,各省份承担石油化工专业队建设任务的消防救援站普遍配备了远程供水系统、大功率泡沫消防车、大流量高喷消防车、机器人等针对石油化工类灾害事故的特种车辆装备,基本按照“平时分散执勤、战时集中调派”的方式,发挥各类特种器材装备的实际作战效能[2]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的装备配备不能仅仅在普通队站的基础上添加一些专业特种装备,而是应当结合辖区石油化工灾害实际风险,方便辖区“作战现场”施展操作,最大限度突出“適用和实用”的选配标准同时加强“高精尖”和“杀手锏”车辆装备的选备,最大限度地提升各类器材装备的实际处置效能2.4 队站实际职能及人员选配综合化目前,我国城市消防站分为普通消防站、特勤消防站和战勤保障消防站,其中,普通站又分一级站、二级站和小型站,各类队站实际工作职能定位已经较为明确,而与其相对应的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无论是在普通队站的基础上完成石油化工专业队建设,还是在石油化工专业队建设的基础上完成普通队站建设,都存在职能定位混淆和不足。
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的职能应是针对石油化工类灾害事故处置而建的专业化队伍,应明确职能的单一性、专业性因此,专业队在人员选配上应尽量达到“科学合理”的要求,要在“体技能”的基础上,突出“专业化”的实际要求[3]在学历等同的条件下选择学习化工相关专业的指战员,在体技能水平等同的情况下选择具有年龄优势的指战员,在入队时间等同的情况下选实战经验较为丰富的指战员,让石油化工灭火救援专业队人员的整体素质在选配之初就实现队伍梯次结构合理,人员职责定位明确,岗位编配符合专业队建设标准的相关要求3 石油化工专业队建设的针对性建议3.1 规范队伍建设标准一是全面调研,确定重点专业队应当将辖区灭火作战能力评估作为评估常态化的改革举措,结合近年来石油化工火灾典型案例,针对辖区范围内石油化工单位、万吨级油料储罐、大型气体储罐和加油站开展分类、分级调查熟悉工作重点调查以上单位内部的消防控制室、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安全疏散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方面的设施运行完好情况专业队结合日常演练对配备执勤的灭火器具、抢险救援装备、车辆与供水装备作战效能进行预先测试,确保各项器材装备完整好用同时分别以支队、消防救援站为作战单元,开展编队实战测试,切实掌握专业队独立作战时可持续灭火剂供给强度,充分评估专业队最大实战处置能力。
二是实战演练,找准问题演练可以在数字化预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查找问题、查摆漏洞、促进备战”这一主要目的,通过汇总近年来消防救援队伍在处置石油化工火灾事故中暴露的常见问题,从指挥行动、战斗行动、行动安全、勤务保障4个方面细化出演练评定指标,开展演练与战术考评相结合的新模式在演练过程中,可以抽调战训骨干及专家组成员组成演练考评组,根据评定细则的标准,分段定点对演练的全过程实施量化考评,从战术应用、装备提取、力量估算和战斗展开等环节入手,全面考评各参演单位落实作战规程、严格战斗纪律、实战化操法展开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演习结束后,各个参演单位按照战评总结的有关要求,各岗位间分别进行战斗总结,重点分析本单位在作战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措施,实行演练与考评有机结合的新方法,最大限度提升队伍实战处置能力三是修订完善,加强准备组训人员根据专业队实战演习情况的总体报告,在分析队伍应对此类火灾在装备建设、执勤训练、战术应用等方面存在不足的同时,重点对专业队跨区域预案进行修订完善,通过协同属地政府部门,优化地区联勤联动能力,并增强辖区重点单位内部各项安全制度的有效落实以及自防、自救能力的切实提升,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专业队对石油化工类火灾事故灭火救援准备工作。
此外,继续探索实战化演习、演练之路,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建设,加快各类模拟训练设施建设步伐,大力推进网络化、三维化的桌面仿真演练改革,努力培养专业考评骨干,在开展辖区常规熟悉演练的基础上,不断缩小演习、演练同实战之间的差距,努力构建演练、考评、实战相互促进融合的新型实战化训练体系3.2 强化作战准备体系建设一是组建专业编队着眼石油化工火灾事故处置实战需求,结合现场指挥、灭火冷却、侦查警戒、化学洗消、疏散救人、综合保障等相关作战单元的实际需求,优化专业队人员编配,从队伍内部合理选拔并配强业务骨干,全力打造专业尖刀队伍二是建立专家机构结合专业队建设实际,充实应急救援专家组成员,充分發挥专家组“智囊团”作用,以互教互学模式,定期开展灭火救援业务交流联席会,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进一步推进处置程序和演练操法训练,让原先仅局限于纸面之上的各类技战术、作战理念成为专业队所属指战员的个人战斗素养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联合演习演练及无预案拉动,加强队与队的磨合,提高协同作战能力,固化作战编程,切实提升队伍实战化处置能力三是强化研战研训加强石油化工火灾实战处置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战法研究,结合专业队建设需要,将“走出去、请进来”继续走深走实,融百家之长,联合兄弟队伍、各种社会救援力量、院校,广泛开展学习培训。
探索特勤队人员阶梯式培养模式按照初、中、高分组,制定教材式培训内容,明确阶段性考核机制,更高效地培育危化品专业处置人才,进一步筑牢人才储备基础3.3 强化现场战勤保障建设一是提升装备配备对照石油化工火灾扑救实际需求,尽量为专业队增配300m超高层供水车、101m登高平台车、30m云梯车、70m高喷车、重型泡沫消防车、供液消防车、化学救援消防车、无人侦察机等装备[4]结合灾害类型及时协调辖区政府继续加大力度投入资金升级车辆装备器材,切实保障专业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规范装备测试在摸底调查和“六熟悉”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装备器材测试,通过测试切实掌握各类特勤车辆装备器材最大作战效能,为科学调派车辆、火场供水及灭火作战预案制定提供依据必要时可以在油罐周边较为安全的区域模拟多种环境下的操作,组织进行支撑系统展开、极限高度升展、不同距离停靠展开、最大俯仰角度等环节测试,通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