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满分作文:一样的景,不一样的情拿大多数人来说吧,一粒沙子就是就是一粒沙子,(中国作文网)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充满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由于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熟悉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女词人李清照眼里有“人比黄花瘦”的,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斗流离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很多愁”前一舟是幸福开心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苦痛的寄予莫非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熟悉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曾经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其实并未夸张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矿石,但由于中国很多诗人很多漂亮的诗篇却给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美丽的诗句,至今细细体会,仍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觉诗人的感情却不尽一样:王维的安闲,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人世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月的熟悉也不尽一样同样,对于其它事物,诗人们也同样有不同的熟悉,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伤时,更有人感时感情却是对事物熟悉的一个基点,一个发散源 千百年后,我国宏大首领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则抒发了一代伟人豁达的胸襟和壮志豪情他对于“天”这一事物的熟悉也正是与他的宏大的志向和博大胸怀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事物的熟悉便也不同这就是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正是一样的景不一样的情的真实写照感情亲,则对事物爱好,感情疏则对事物厌倦其实,这本是见仁见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