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病(跖骨痛)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跖骨痛需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一、足底病(跖骨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足底病(TCD编码:BWC035西医诊断:跖骨痛(ICD编码:M77.401)(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 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骨伤科学》《足踝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拟 定诊断标准① 前足第 2~4跖趾关节单个或多个跖骨头下胼胝体形成,行走时疼痛加重, 劳累后明显,休息后减轻,疼痛性质多为刺痛、胀痛、或隐痛等② 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③ 常见跖趾关节肿胀、压痛,遇寒则重,常伴有拇外翻、跖趾关节脱位以及 锤状趾、叉状趾畸形等,舌暗,苔白,脉弦紧④ X线表现足正位 X 线显示跖趾关节间隙正常或消失, 脱位者近节趾骨基底部与跖骨头 重叠,近节趾骨可向内或外倾斜 侧位 X 线显示脱位者可见跖趾关节背伸, 近节 趾骨脱位于跖骨头背侧,还可见到近端趾间关节屈曲等锤状趾表现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西医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 翻》① 主诉前足底疼痛, 前足第 2~4跖趾关节单个或多个跖骨头下胼胝体形成疼 痛,行走时疼痛加重。
② 查体见相应跖骨头下方压痛③ 跖趾关节可有肿胀、疼痛、压痛,常伴有拇外翻、跖趾关节失稳、脱位以 及锤状趾、叉状趾畸形④ X线表现足正位 X 线显示跖趾关节间隙正常或消失, 脱位者近节趾骨基底部与跖骨头 重叠,近节趾骨可向内或外倾斜 侧位 X 线显示脱位者可见跖趾关节背伸, 近节 趾骨脱位于跖骨头背侧,还可见到近端趾间关节屈曲等锤状趾表现2. 分期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及 X 线表现将其分为四期:I期:前足第2~4跖趾关节单个或多个跖骨头下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 可见拇外翻足 X 线显示跖趾关节间隙大致正常U期:前足第2~4跖趾关节单个或多个跖骨头下疼痛,行走时疼痛加重, 胼 胝体形成,可见拇外翻足非负重位 X 线显示跖趾关节间隙大致正常,负重位 X 线显示跖趾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或足 MRI显示跖板有损伤川期:前足第2~4跖趾关节跖侧跖骨头下疼痛,胼胝体形成,跖趾关节失稳, 压痛明显,偶见叉状趾畸形, 可见中度拇外翻 足非负重位 X 线显示跖趾关节间 隙变窄或消失,负重位X线显示近节趾骨基底部与跖骨头稍重叠W期:前足第2~4跖趾关节跖侧跖骨头下疼痛,常伴有跖趾关节失稳、 脱位 以及锤状趾、叉状趾畸形,影响正常行走,常合并有重度拇外翻。
足非负重位 X 线显示近节趾骨基底部与跖骨头重叠3. 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2)气滞血瘀证(3)痰湿阻络证(4)肝肾不足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印发的“跖骨痛诊疗方案( 2018 年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跖骨痛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 标准住院日为W 21天(五) 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跖骨痛的患者2. 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3. 严重糖尿病病人; 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严重的神经损伤者,不进入本路 径4. 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 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六) 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特别要注意足部疼痛的性质、部位,跖趾关节的活动度及其“筋出槽、骨错缝”的变化情况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双足正侧位(负重位 +非负重位);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全项、感 染八项、凝血四项;心电图;胸片;步态检查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双足 CT或MR、血沉、类风 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八)治疗方案1. 辨证论治(1) 风寒痹阻证:祛风散寒,通络止痛(2) 气滞血瘀证:行气活血,通络止痛(3) 痰湿阻络证:祛湿化痰,通络止痛(4) 肝肾不足证:补益肝肾,通络止痛2. 特色治疗(1)手术治疗① 针对I期患者采用责任跖骨头微创截骨加手法抬高术治疗;② 针对U期患者对责任跖骨头采用开放截骨抬高术治疗, 如跖板损伤者,行跖板修复术;③ 针对川期患者采用责任跖骨近端短缩跖骨头抬高内固定术治疗;④ 针对W期患者采用跖趾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加跖骨近端短缩跖骨头 抬高内固定术治疗。
如合并拇外翻可同时矫正之所有患者均可:① 术前采用清热解毒、杀虫祛湿中药外用;② 术后采用骨折二期辩证施治,给予活血利水、接骨续筋、补肾壮骨中药口服;③ 早中晚期给予不同方式的中医康复手法治疗;④ 术后外固定采用“裹帘法”外固定或肢具外固定;⑤ 术后用特制矫形鞋2)其他治疗① 针刺治疗:体针疗法,耳针疗法② 穴位贴敷疗法③ 灸法④ 中药热奄包疗法⑤ 促进骨折愈合疗法⑥ 康复疗法(九)出院标准1. 前足第 2~4 跖趾关节跖侧跖骨头下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跖趾关节畸 形基本纠正,切口愈合良好2. 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恢复,能下地活动3. 无需继续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1. 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 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 住院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导致住院时 间延长、费用增加3. 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4. 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该路径二、足底病(跖骨痛)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足底病(跖骨痛) (TCD编码:BWC035 ICD编码:M77.4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发病时间:年月日时分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W 21天 实际住院日:天时间年月日(住院第1天)年月日(住院第2〜3天)年月日(住院第4〜7天)主要 诊疗 工作□接待患者,采集病史及 体格检查□下达医嘱、开出各项检 查单□完成入院记录□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完成初步诊断□继续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杳和影像学检杳□完成上级医师杳房,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向家属交代病情和治疗 注意事项□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 及诊疗评估□术前讨论,根据患者病情 变化及临床分期,选取适当 手术方案□向家属交代病情和下一 步治疗方案、签署手术冋意 书□术前小结□择期手术重点 医嘱长期医嘱□专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四项□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等检测□双足X线片(负重位+非负重位)□心电图□胸部X线片□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步态检杳长期医嘱□专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长期医嘱□专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备皮□导尿□灌肠□手术医嘱□抗生素皮试□术前输液其他 治疗□中医特色治疗(□耳穴 压豆□针灸□穴位贴敷口 沐足□热奄包)□中医特色治疗(□耳穴压 豆□针灸□穴位贴敷□沐 足□热奄包)□中医特色治疗(□耳穴压 豆□针灸□穴位贴敷□沐 足□热奄包)主要 护理 工作□入院护理□环境介绍□心理□入院健康教育□饮食指导□活动指导□按医嘱完成护理操作、日 常治疗□完成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治疗前中医情志疏导、 健 康教育□术前宣教□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 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介绍入院检查前注意事 项□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 措施□饮食指导□安排并指导陪护工作□晨晚间护理、夜间巡视病情 变异 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责任 护士 签名医师 签名时间年月日(住院第8〜15天)年月日(住院第16〜20天)年月日(住院第21天,出院日)主要 诊疗 工作□观察伤口情况,敷料有 无渗湿,患肢血运情况□术后第2天复查X线片□每2~3天清洁换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上级医师查房做出进一 步的诊疗评估□病程记录□观察伤口情况,敷料有无 渗湿,患肢血运情况□术后第2周复查X线片 □每3~4天清洁换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上级医师查房做出进一 步的诊疗评估□强调关节运动疗法、康复 疗法的应用□病程记录□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决定 拆线、清洁换药□病情稳定、予以出院,交 代出院注意事项、 复查时间 □通知出院□制定康复计划、 指导患者 出院后功能锻炼□开具出院诊断书□完成出院记录重点 医嘱长期医嘱□术后专科护理常规□术后分级护理□普食□镇痛治疗□预防感染治疗□促进骨折愈合治疗□活血化瘀治疗□物理治疗□手法按摩治疗□中药汤剂□中成药□西药临时医嘱□清洁换药长期医嘱□术后专科护理常规□术后分级护理□普食□促进骨折愈合治疗□活血化瘀治疗□物理治疗□手法按摩治疗□中药汤剂□中成药□西药临时医嘱□清洁换药□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长期医嘱□停止所有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拆线、清洁换药 □开具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必要时复查异常项目□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其他 治疗□中医特色治疗(□耳穴 压豆□针灸□穴位贴敷口 沐足□热奄包)□中医特色治疗(□耳穴压 豆□针灸□穴位贴敷□沐 足□热奄包)主要 护理 工作□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 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 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出院健康宣教 □复诊方案指导 □协助办理出院手续□送病人出院病情 变异 记录□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无 □有,原因:1.2.责任 护士 签名医师 签名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牵 头人:温建民(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主要完成人:温建民(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温冠楠(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程程(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佟 云(北京市丰盛骨伤科医院) 郑志永(河北省秦皇岛中医医院)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