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 型:VA 类面板是现在高端液晶应用较多的面板类型,16.7M 色彩(8bit 面板)和大可视角度是 该类面板定位高端的资本,同时 VA 类又可分为由富士通主导的 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 面板和由三星开发的 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面板,后者和前者的关系是继承和改良目前 VA 型面板分为两种: MVA、PVA MVA 型:全称为(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是一种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它是利用突 出物使液晶静止时并非传统的直立式,而是偏向某一个角度静止;当施加电压让液晶分子改变成水平以让背光通过则更为快 速,这样便可以大幅度缩短显示时间,也因为突出物改变液晶分子配向,让视野角度更为宽广在视角的增加上可达 160 度以上, 反应时间缩短至 20ms 以内 PVA 型:是三星推出的一种面板类型,是一种图像垂直调整技术,该技术直接改变液晶单元结构, 让显示效能大幅提升可以获得优于 MVA的亮度输出和对比度此外在这两种类型基础上又延出改进型 S-PVA 和 P-MVA 两种面板类 型,在技术发展上更趋向上,可视角度可达 170 度,响应时间被控制在 20 毫秒以内(采用 Overdrive 加速达到 8ms GTG),而对比 度可轻易超过 700:1 的高水准,三星自产品牌的大部份产品都为 PVA 液晶面板。
IPS 型: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技术是日立于 2001 推出的面板技术,它也被俗称 为“Super TFT”我们知道,传统 LCD显示器的液晶分子一般都在垂直-平行状态间切换,MVA 和 PVA 将之改良为垂直-双向倾斜 的切换方式,而 IPS 技术与上述技术最大的差异就在于,不管在何种状态下液晶分子始终都与屏幕平行,只是在加电/常规状态下分 子的旋转方向有所不同—注意,MVA、PVA 液晶分子的旋转属于空间旋转(Z 轴),而 IPS 液晶分子的旋转则属于平面内的旋转 (X-Y 轴) 为了配合这种结构,IPS 要求对电极进行改良,电极做到了同侧,形成平面电场这 样的设计带来的问题是双重的,一方面可视角度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由于液晶分子转动角度大、面板开口率低(光线透过 率),所以 IPS 也有响应时间较慢和对比度较难提高的缺点IPS 阵营以日立为首,聚拢了 LG-飞利浦、瀚宇彩晶、IDTech(奇美电子与日本 IBM 的 合资公司)等一批厂商不过在市场能看到得型号不是很多,其中也只有飞利浦的 190p5 曝光度最高了,16.7M 色、170 度可视角 度和 16ms 响应时间代表现在 IPS 液晶显示器的最高水平。
IPS 型液晶面板具有可视角度大、颜色细腻等优点,看上去比较通透,这也是鉴别 IPS 型液晶面板的一个方法,PHILIPS 不少液晶显示器使用的都是 IPS 型的面板而 S-IPS 则为第二代 IPS 技术,它又引入了一些新 的技术,以改善 IPS 模式在某些特定角度的灰阶逆转现象 LG 和飞利浦自主的面板制造商也是以 IPS 为技术特点推出的液晶面板 TN 型:这种类型的液晶面板应用于入门级和中端的产品中,价格实惠、低廉,被众多厂商选 用在技术上,与前两种类型的液晶面板相比在技术性能上略为逊色,它不能表现出 16.7M 艳丽色彩,只能达到 16.7M 色彩 (6bit 面板)但响应时间容易提高可视角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可视角度不会超过 160 度现在市场上一般在 8ms 响应时间以内的 产品大多都采用的是 TN 液晶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