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树》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揣摩语句,体味人们对老树的态度 ,理 解课文的主旨;美点寻踪,鉴赏本文的艺术性;联系实际,关注“绿色”,总结升华;延伸拓展开阔视野[教学步骤]一、悟读语文,体会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1.揣摩下列语句,理解其深层含意多媒体显示:(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这与那树“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它的根须形成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2)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的科员端详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他们(伐木的工人)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以上五段话,表现了人们对树的什么态度?) 学生仔细揣摩,同桌之间交流明确:(1)“一里一里铺过来”“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其来甚速,而“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伸展)”,其行极缓,两相对照。
自然界生命的生长极为迟缓,而人类文明的发展极为迅速,自然界各物种在人类的破坏性开发面前,显得极其脆弱,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这 一段话暗示古树的悲惨命运2)上面五段话,大树存在,受人质疑、指责;大树被杀,人们庆幸并 不久遗忘大树在众人眼中有害无益,它成了城市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2.理解课文的主旨提问:作者借写老树的命运,想要表达什么主题?学生思考,重提前面三位同学的三种不同看法,讨论辨析明确:大树的命运引发了他深重的思考和感慨,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二、美点寻踪,鉴赏本文的艺术性1.教师创设谈话氛围,围绕“这篇文章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畅所欲言2三、联系实际,对照反思提问:关注你身边的绿色,你生活的周围有类似的现象吗?请以“绿色”为话题,说一段话学生自由发言示例:童年,是绿色的穿行于浓阴之下,阵阵清风沁人心脾在浓阴下无忧无虑嬉戏的日子成了我童年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后来,为了拓宽马路树被砍了,只剩下低矮的树桩仿佛在嘲笑人类的无知,蔑视人类的愚昧不知何时兴起了 “场风 ”,全国中小城市纷纷上马“广场工程”树被砍伐,取而代之的是塑料树、绿草坪。
呆蠢板滞、毫无灵气的塑料树似乎在嘲笑人类的伪饰与做作;柔‘弱的小草似乎在呼唤阳刚与刚烈关注我们身边的绿色吧,从每一棵树苗,每一片绿阴开始 让我们用胆识、智慧、心血和汗水创造一个绿树葱茏的明天四、课堂小结人们一向歌颂大自然的赐予是无私的奉献,从来没想到过这是人类无意识地掩盖了对自然的掠夺人们在城市中赶走了最古 老也是最后一簇绿阴,那依靠绿色才得以繁衍人们离灾难还 远吗?一条没有树的路是寂寞的,走在一条没有树的路上的人是沧桑的对着只剩年轮的树,我们这些赶路者恐怕得随时问一问,谁更不幸一点?树是物质的,也是空间的;树是情绪的,更是文化的感谢王鼎钧先生的《那树》,让我们产生了常日里难得出现的思考,涌起了久违的情愫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全体代表为地球静默了两分钟让我们全体起立,身边的绿色默哀吧!五、延伸拓展,开阔视野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阅读《巨木之死》,比较两文的写法巨木之死佚 名不久以前,在温哥华岛舍间附近.有个人用锯机向一株参天蔽日的花旗松树下手,把这株长了好几百年的大树伐倒了我在树墩上细数它的年轮,数到七百零三时,这些圈圈——也就是最近时代的记录,已经细得肉眼辨别不出。
那人说,他新盖了个车房这株树挡道,只好把它锯掉他是个实际的人,不多思考,也不注意历史可是任何史学家一见到这个锯断得利落的大树桩,以及地上那大堆断木,就会联想到许多事情英国约翰王在伦尼米德签署大宪章时,在一片未知的大地上,林地内许多种子中,有粒种子发了芽,萌生一点儿大的绿枝哥伦布发现新世界时,那幼苗已是一株两百五十年之久的树了一柄英国斧斩在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的颈上时,这株接近中年的树没有遭受斧头的损伤;在滑铁卢时候,它开始衰老3这株树有多少次捉住春风,把它化为柔美的竖琴乐;用它数不尽的手指弹出夏日干爽飒飒声;又在冬日发出风琴般让狂风怒号,却没有人在场聆听!没有一位数学家能算得出这些年来,它从泥土吸取了多少亿万吨的水,输入树干和树枝没有一位科学家能说得清楚它如何 从土壤里吸取矿物质,把它们变成了树皮、形成层、树心和绿针叶没有一位工程师能显示这么庞大的树身,怎么能在如此脆弱的树根上,直挺挺地承受了七百年的隆冬寒风和重压的积雪在这株树的晚年,头一次见到它的,一定是漫游的印第安人,他的石斧大钝,砍不倒这么巨大的树做柴薪随后来了钢斧和横切锯的伐木白人,领着一队牛车;他在树干上砍了锯几下,徒劳无功,只留下一些痕迹。
后来又有个猎人把一根长钉钉进树干,或许是为了挂起一只鹿来剥皮,多少年来,长钉已经锈烂,我用手指一捏就碎了只有用犀利工具的现代人,才能了结一个享年七百多岁的生命他开始动手,只花二十九分钟就毁掉了它这株大树只稍微摇摆一下,锯开的木头厉声哀叫,枝叶像翅膀那样扑打,仿佛想飞逃,老树跟着倒下,大地像擂鼓般发出轰隆巨响那人对自己干的事很满意而今他可以把自己的车,方方便便开进新车房了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提示:这是一篇带有很浓抒情味的记叙散文半带纪实性的语言完全可以让人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力这是作者和许许多多热爱环境和生命的人的带泪的沉闷的呐喊而我们有了,“ 高度文明 ”的现代人,却大多在犯着同样的错误,于是,我们的地球只有剩下哭泣的份儿看看文章中那人的心满意足的样子吧,这是鼠目寸光者的光辉形象的写照六、布置作业1.想象蚂蚁王国参加大树“葬礼”的场面,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什么?写一段文字再现当时的情形2.上网浏览环境与发展相关信息,了解科学的发展观附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